
有人說不喜歡當中國人想當外國人,也有人說以前不方便,現在退休了要當個外國人。當外國人可以,你有選擇的自由,但如果你把大把的錢都帶到國外去,國外反正有這么一個規矩,叫棄籍稅。
我以前跟大家講過棄籍稅,主要觀點來自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部委員、著名的經濟學家程恩富先生所講過的棄籍稅。你可以棄籍不做中國人,然后效忠另外一個國家,但是你走之前得把一些錢依法留下。這件事兒這么說不是不講道理,反而是思想解放向美國人學習。我們向美國人學習了很多東西,現在棄籍稅為什么不向美國人學習呢?別人棄籍稅要罰重稅,咱們棄籍只有250,要的實在太少了。有些人拍拍屁股走人,錢卻全拿走了,比方說有個搞金融的張總,是傳奇投資人。紅杉中國創始人沈南鵬最近也因為個人原因拿到了新加坡的永久居民身份。2023年6月,紅杉中國從美國紅杉資本剝離之后馬上擴大了在新加坡的辦公室,以至于紅杉中國需要特地出了個公告說,開設新加坡辦公室是出于商業的原因,與任何高管的個人事務無關。

這事兒內情咱不知道,但是網上有人說此地無銀三百兩,實際上認真檢索一番,現在跑到新加坡去的富豪不占少數。有人說騰訊聯合創始人張某東和大眾點評創始人張某都移居了新加坡。被譽為股神的巴菲特曾經說過,自己的投資神跡是因為乘上了“美國特快”。無獨有偶,中國這些新興的富豪大多數也都乘上了大陸崛起的“中國東風”。有個說法不知大家聽過嗎?只要趕上風口豬都能飛起來,就算風弱一些,下一場風來了,照樣可以扶搖直上。現在如此多的富人蜂擁般移民到國外并且改自己的國籍,在這種情況之下,我本來想看這次兩會上有沒有人議論這件事兒。遺憾的是,我到現在還沒搜到,如果您搜到的話可以告訴我是不是有人曾經講過。

近日我注意到紅色文化網有個“摸魚學副教授”,他也談到這個問題,我認為談得蠻好。棄籍稅這個東西,既然各國都這么搞,那咱們可不可以學學?有些體制內的處于一定位置上的人說,公布個人資產這事兒據說是什么不清楚的原因弄起來有點兒復雜,但是你就學習其他國家,交一點兒棄籍稅,這事兒很復雜嗎?法國當年也被這事兒糾纏折騰,有錢人往往能夠有更大的社會決策權力影響那些制定法律的人。

2013年的時候法國搞了一場被稱為“富人稅”的特別稅,就是法國企業要為年收入超過100萬歐元(算起來大概不到800萬人民幣)的員工繳納名為“特別貢獻”的稅費,比率是50%。那也就是說企業要拿出去小400萬,還要加上其他名目的各項社會費用,實際稅率高達75%。但是這個特別稅期限只有兩年,結果短短兩年之內就超過600名法國富豪移居到其他國家去了,法國前百名大富豪當中有20多人移民到法國的“新加坡”,也就是比利時。以及我們熟知的法國的經濟標桿人物,路易威登的老板貝爾納·阿爾諾,都發出了移居比利時的申請,當時還鬧了很大的風潮,不少人指責阿爾諾背叛法國,搞得這位歐洲首富焦頭爛額了一陣子。法國的富人稅實施兩年,錢沒收到多少,一地雞毛,最后無疾而終。可是你仔細看一下,法國富人稅其實并不比歐洲一些高福利、高稅收國家收的高多少。摸魚學的副教授提供的材料指出,瑞典、日本、奧地利等一些國家對高收入的人群的稅率都超過了55%。法國的這個稅收實施兩年就很多人跑了,甚至在法國稅收停止之后,法國人依然往比利時跑。是法國有錢人比德國和美國的有錢人更加沒有良心、不愛國嗎?原因很簡單,法國沒有棄籍稅,如同中國今天依然沒有棄籍稅一樣。

美國公民或者美國綠卡持有者申請放棄美國身份,除了需要按照美國駐外機構辦理移民法所規定的放棄手續之外,還要向美國國稅局進行棄籍稅申報,否則該棄籍申請在稅務上就被視作無效。不論你跑到世界上什么地方,就算你跑到爪哇國也要照樣全球征稅。
這個稅很厲害,只要你棄籍前五年平均年收入達到19萬美元,或者個人資產達到200萬美元,那就必須繳納棄籍稅。這個稅基本上把有錢人的個人資產腰斬。棄籍納稅人擁有的全球所有資產,以棄籍日前一天按照市場的公允價值視同出售,而且美國還保留向已經棄籍的納稅人征收贈予稅、遺產稅的權利。中國現在很多人移民了,棄籍稅也沒有交就帶著萬貫家財跑了;有些人在國內操盤,但是家庭成員都變成美國國籍,現在又涉及到遺產稅的問題。這些人臨死時把財產全部交給兒子,龐大的帝國家業就屬于外國國籍的少東家回來繼承。這樣遺產稅的問題和棄籍稅的問題便交織在了一起。

今天有人說司馬南不能提這事兒,因為有些人本來就要跑,你提這事兒那就更要跑了。您說現在還真就麻煩了,這些人惹不起了,因為他說顛就顛,說躺平就躺平,怎么哄都哄不好,大家說說這事兒怎么辦呀?
從您的角度來說,您說中國人如果變成外國人,我們讓他交棄籍稅有沒有道理?如果你說沒道理,那美國人為什么可以這么做?我們為什么不能這么做?(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本文根據作者視頻節目整理,內容有刪改,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