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資委最新部署!信息量很大】2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宏志在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一次專題推進會上表示,2024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關鍵之年、攻堅之年,改革任務重、難度大,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層層壓實責任,全力做好各項改革工作。
2月27日,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王宏志在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2024年第一次專題推進會上表示,2024年是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關鍵之年、攻堅之年,改革任務重、難度大,要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層層壓實責任,全力做好各項改革工作。
“要以深入推進價值創造行動為契機,樹立鮮明價值創造導向,突出內在價值、長期價值,持續推進‘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王宏志表示。
要點速覽:
2024年要不折不扣完成70%以上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主體任務
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加大國家亟需或緊缺領域投入
突出內在價值、長期價值持續推進“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
對于創新型企業和戰新產業,要研究提高中長期激勵的覆蓋面和匹配度
2024年要不折不扣完成
70%以上改革深化提升行動主體任務
“完成70%以上主體任務約束要硬、發力要早。”王宏志表示,2024年要不折不扣完成70%以上主體任務,要盡快明確70%的衡量標準。70%的衡量標準要與2025年全面完成任務相銜接,前瞻性做好通盤考慮。
他表示,要突出抓好實施方案和工作臺賬。對照實施方案和工作臺賬,做到定期跟進、季度匯總、年度考評,特別是對于難以量化的任務,要在改革實踐中逐漸明確驗收標準,確保每項任務動作到位、成效顯著。同時,要靠前安排重點難點改革任務。
優化國有資本布局
加大國家亟需或緊缺領域投入
王宏志表示,聚焦國有資本“三個集中”,增強國有企業核心功能。要適應功能使命類改革任務要求,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特別是要對國家亟需或緊缺的、具有較強基礎支撐作用的、正向外溢效應較大的領域,比如“人工智能+”等,可以結合自身技術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科學決策納入發展規劃,加大投入,把資源用在刀刃上,有力提高國有企業戰略支撐作用。
“目前各單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科技創新,都已有了明確的任務和目標,今年要重點抓好落實,也要根據行業技術前沿變化,注意動態調整優化,同時也要防止過度競爭、重復建設。”王宏志說。
突出內在價值、長期價值
持續推進‘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
在央企價值創造方面,王宏志介紹,2023年,價值創造行動全面鋪開,101家中央企業以“對標促達標、達標促創標”為主線制定實施方案,提出7000條落實舉措,實現近兩萬個子企業全覆蓋。
“要以深入推進價值創造行動為契機,樹立鮮明價值創造導向,突出內在價值、長期價值,持續推進‘一業一策、一企一策’考核。”王宏志表示,針對原創性引領性創新投入周期長、不確定性大、見效慢等特點,探索實施中長周期考核激勵。對于承擔較多功能使命類任務的企業,可考慮制定專項考核方案。各集團公司也應結合實際,同步完善內部考核制度,對功能使命類任務較重的子企業實行分類精準考核。
對于創新型企業和戰新產業
研究提高中長期激勵的覆蓋面和匹配度
在推動央企中長期激勵方面,“截至2023年底,具備實施中長期激勵條件的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占比在10%左右,還可以再提高一些。各單位要進一步梳理評估,特別是對創新型企業和戰新產業,研究提高中長期激勵的覆蓋面和匹配度。同時要規范不合理過高收入。”王宏志表示。
他表示,要著力推動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剛性兌現、提質擴面。“業績目標制定要兼顧科學性、挑戰性,薪酬兌現必須是剛性的、實質性的,絕不能業績好的時候拿得高、差的時候薪酬下不來、崗位動不了,改革不能有名無實。目前,各單位正在緊鑼密鼓開展2023年度經營業績考核工作,要以這次考核作為‘試金石’,該獎勵的獎勵、該扣減的扣減、該退出的退出,不搞變通、不打折扣。”王宏志說。
同時,要著力推動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更廣覆蓋、落深落細。“2023年,地方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制度在一級企業覆蓋面只有77.2%,部分中央企業集團公司距離全覆蓋也有差距。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提高制度和動作覆蓋面,盡快趕上,要防止只有制度、沒有動作,同時要防止簡單以調整退出比例劃線、搞‘一刀切’,真正體現強激勵硬約束。”王宏志說。
功能使命類改革任務
與體制機制類改革任務要統籌推進
王宏志表示,功能使命類改革任務與體制機制類改革任務要互促共進、相得益彰。
要以功能使命類改革引領體制機制類改革。敏銳地發現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科技創新、提供安全支撐、培育新質生產力過程中,對布局結構、公司治理、激勵機制等方面的內在需求,及時推進相應的體制機制改革,形成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增強動態適應性。
同時,以體制機制類改革支撐功能使命類改革。通過主動完善創新合作機制、營造創新生態、重組整合、上市融資、引進人才、壓縮法人和管理層級、優化組織結構等,為功能使命類任務提供各類要素、體制機制方面的條件與環境支撐,為更高效、更大空間完成功能使命類任務架橋鋪路、加油鼓勁。
來源: 中國證券報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國資委:今年國資國企考核將穩步提升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2024-02-01夏小林|重視:國資委智庫課題的“毒丸條款”——簡析《邁向新征程的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研究》
2023-05-10?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