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國策建言 > 發展戰略 > 閱讀信息
葉青:解決民生問題要“差什么補什么”
點擊:3134  作者:葉青    來源:作者博客  發布時間:2015-08-05 17:28:15

 

8.jpg

 

  2015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引發熱議。無論是真金白銀的收入增長,還是養老醫療教育的具體項目,背后無不是對“獲得感”的渴望與追求。5月16日至18日,習總書記到貴州調研期間談及中國經濟發展的三大特點——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動力轉換的重點就是擴大消費。如果把獲得感與動力轉換結合起來分析,就是要把民生水平進一步提高。當前,我們各項工作的總目標就是建成小康社會,提高民生水平。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與民生密切相關的消費問題在經濟增長中被寄予了更多期望。在中國經濟新舊增長動力轉換時期,消費能否承擔起“新引擎”的重任?從總體上看,消費新亮點競相涌現,比如,今年1至4月全國網上商品零售額869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0.3%,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9.3%。大眾消費持續升溫,2014年我國國內旅游消費突破3萬億元,同比增長15.4%。今年4月份全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7%。消費升級步伐加快。前4個月通訊器材銷售額增長37.2%,連續5個月增速高于30%。正如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那樣,要大力發展養老、家政、信息、旅游、綠色、住房等六大消費。從以上數字來看還是比較理想的。
 
  數據顯示,2014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0.2%,拉動GDP增長3.7個百分點,超過投資和出口的拉動作用。互聯網+為消費插上騰飛的翅膀。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把以互聯網為載體、線上線下互動的新興消費搞得紅紅火火。如今,在各項政策支持下,農村電商、跨境電商等新業態蓬勃興起,推動消費潛能的釋放。
 
  促進消費增長的諸多因素中,涉及收入政策、社會保障政策、消費政策等,要千方百計讓城鄉居民有能力消費、敢于消費、愿意消費、便于消費。目前,制約消費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還是收入水平的低下。高收入階層的消費水平提高的空間極為有限,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水平增長又十分緩慢。這就是我們目前經濟生活中的一對矛盾:產能過剩與消費水平低并存。根據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87元,同比名義增長9.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1%。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72元,同比名義增長8.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9元,同比名義增長10.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5216元,同比名義增長11.1%。2月末,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總量16331萬人,同比減少602萬人,下降3.6%。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3000元,同比增長11.9%。
 
  收入的微量增加,只能對“衣食”的改善有所幫助,對“住”來說仍是比較困難的。最近,國家提出了城鎮棚戶區和城鄉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計劃(2015—2017年)。改造包括城市危房、城中村在內的各類棚戶區住房1800萬套(其中2015年580萬套),農村危房1060萬戶(其中2015年432萬戶),加大棚改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但是,現在農村除了住房之外,就是“留守悲劇”時有發生。年輕父母外出打工,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缺乏關懷,悲劇時有發生。建議適當擴大鄉鎮的福利院規模,降低入院的門檻,確實需要照顧的留守“非五保老人”也可以適當收納。對無人照顧的留守兒童,建議采用分散到其他家庭與集中到學校相結合的方式安排。這就需要各級財政給予一定的資金支持,以免各類悲劇的再次發生。因此,在解決民生問題上,應該是“缺什么補什么”。亡羊補牢猶未為晚。
 
責任編輯:中國夢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