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為引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我國立足全局的重大戰略選擇。促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對于我國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意義重大。面對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艱巨任務,如何建好國家實驗室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從剖析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核心內涵和特征入手,梳理國家實驗室的功能和定位,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背景下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原則、建設路徑和保障措施。
在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構建形成新發展格局的歷史性交匯期,我國科技發展面臨著復雜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的攻堅任務。2016年《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正式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三步走”戰略——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三步走”戰略的總體安排為我國科技工作樹立了清晰的中長期發展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優化國家科研機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定位和布局,形成國家實驗室體系,統籌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強科技基礎能力建設,強化科技戰略咨詢,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通過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時期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也是我國在踐行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的必然選擇。
2022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GII)排名上升至第11位,表明我國已經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初步完成了“第一步”的預定目標。推進建設國家實驗室對于我國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意義重大。國家實驗室在實施重大科學工程、匯聚世界一流科研力量完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逐漸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依托與抓手。當前科技界對于國家實驗室的地位、任務、對象以及人員隊伍構成方式等還存在著不同的理解。面對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艱巨任務,如何建好國家實驗室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鑒于此,本研究從剖析世界科技強國的核心內涵和特征入手,梳理國家實驗室的類型和功能,對國家實驗室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的作用進行闡釋,進而提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背景下國家實驗室的主要功能和優化思路。
1世界科技強國的內涵和特征
1.1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任務部署
近年來,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學科邊界的模糊和交叉融合要求在科技攻關上提高組織化和協同化水平;國家安全與發展的戰略需求迫切要求形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長效機制;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科技革命在整體上賦予世界各國新興技術產業以極大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從而實現各經濟體內產業體系的重新布局。對于發展模式和產業結構均亟待轉型升級的中國而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由此引發的全球經濟政治格局重塑無疑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性戰略機遇。為了在激烈的科技創新競爭中搶占制高點、掌握主動權,以國家實驗室為支點,充分調動全國科技創新資源、取得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以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是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的重要戰略選擇。
1.2 世界科技強國的內涵和基本特征
由于現階段對于世界科技強國的評判標準仍未明確,對世界科技強國特征的總結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我國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之路上的準確坐標。何謂世界科技強國?白春禮對于遠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美好愿景進行了描繪,認為持續產出引領世界科技潮流的重大原創科學思想和科技成果、支撐我國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創新成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是我國建成科技強國的重要特征。玄兆輝等認為,科技強國要能夠以科技為基礎帶動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也就是說科技強國要能集中本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的科技創新資源要素,形成重大科學研究成果和先進技術,使之成為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陳套認為,科技強國就是指在基礎科學研究上取得全球引領性科學發現與原始創新成果,在工程與技術領域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李瑞等則提出科技強國在科技創造力、科技支撐力、科技影響力等3個層面的具體內涵。秦錚和韓佳偉對于以上觀點做了總結,認為科技強國是指科技原創水平高、創新引領能力強、發展領域均衡,同時經濟實力、綜合國力、世界影響力強的國家。
綜合以上觀點,本文認為,世界科技強國的評判標準有4個維度。一是科技創造力維度。世界科技強國要有超前的科學發現能力、扎實的技術創新能力以及引領世界科技創新的能力,并能通過持續獲得原創性科技成果來保證科技長期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影響世界科技發展與文明進步;同時具有世界一流大學、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高水平創新基地等,是世界高端創新人才匯聚地。二是科技支撐力維度。世界科技強國勞動生產率、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主要靠科技進步與全面創新來實現,科技支撐力具備通過科技創新來增強國家經濟實力、增進社會福祉、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能力。三是科技影響力維度。世界科技強國需要具備利用自身科技軟實力形成重大科學研究成果,并能夠將其轉化為經濟發展核心驅動力的能力。四是科技文化力維度??萍寂c人才是國力強盛的重要戰略資源,而創新文化是世界科技強國具備較高創新效能的核心要素,具體包括尊重知識、推崇創新、保護產權、包容多元等全社會共同的創新理念與價值導向。
從既有文獻研究的結果來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一般可以分為萌芽—高地建設—體制建設—領跑等4個階段(見表1),世界科技強國在能力上也具備一些共性特征(見表2)。
2國家實驗室在我國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的重要作用
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重大技術創新正在重塑未來產業發展體系。在科學前沿領域和顛覆性技術方面,我國必須要搶抓發展先機,在新的學科領域掌握學術話語權、搶占學術制高點。國家實驗室是肩負國家使命、保障國家安全的創新發展支柱,是體現國家意志、服務國家需求、代表國家水平的科技中堅力量。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進程中,國家實驗室是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主力軍、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田、原始創新推動社會發展的主引擎。
創造力維度:國家實驗室是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的主力軍。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我國戰略科技力量必須攻克制約產業和經濟發展的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和現代工程技術難題,即所謂的“卡脖子”技術,從而提高我國產業發展水平,培育新的產業和經濟增長點。從科技發展規律的視角來看,需要依靠長周期、系統性的研發投入以及整個創新鏈與產業鏈的高度融合,才能在“卡脖子”技術領域取得有效突破。從國家戰略及國際競爭的視角來看,“卡脖子”技術的突破不是單一的技術性問題,而是在特定領域內一國在國際科技競爭中能否占據價值鏈優勢位置并把握主動權的戰略性問題。“卡脖子”技術的攻關突破不能僅僅依靠國家財政力量,還應以國家實驗室為載體,最大限度地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創新積極性,充分調動國家實驗室與社會科技力量的創新能力,形成從中央到地方、從國有到民營、從經濟場域到經濟社會復合場域共同參與的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力量體系。
支撐力維度:國家實驗室是探索實施科研組織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試驗田”。雖然國家實驗室建設的重要性已經成為舉國上下的共識,但是國家實驗室在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上沒有明確的規范,也沒有成熟的范本。在現有科技體制下,科技力量分散、設施重復建設等情況仍時有發生,難以通過有組織的協同實現跨體制的內外創新資源的有效整合,企業的創新潛能也難以得到有效發揮。國家實驗室通過布局大裝置、大平臺、大機構、大團隊,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背景下搭建創新要素與科技發展深度連接的橋梁,有望打破長期以來許多領域都存在的“閉門造車”的風氣,解決這些長期制約我國科技創新效能提升的問題,實現充分的開放合作和學科交叉發展,進而更加合理地調整存量創新資源的分配,引導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入。
影響力維度:國家實驗室是孕育原始創新、推動社會發展的“主引擎”。我國國家實驗室在“突破”“引領”和“平臺”等3個層面發揮著孕育重大原始創新、推動學科發展和攻關國家戰略重大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從“突破”層面來看,國家實驗室的有力支持和有效組織,實現了跨學科、跨機構的交叉融合和創新資源的集聚,改變了以往“單打獨斗”式的科技創新發展模式,為社會提供了原始創新成果。從“引領”層面來看,國家實驗室所引領的實驗室體系縱向貫通形成創新“合力”,在職能上各有分工,在任務攻關上密切配合,形成了體系化的核心技術攻關力量。從“平臺”層面來看,國家實驗室是面向國際科技競爭的創新基礎平臺,為創新資源集聚提供了平臺,也為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科技創新新型舉國體制奠定了重要的平臺基礎。
3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背景下的國家實驗室建設
3.1 國家實驗室建設的基本原則
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征程中,既要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構建創新生態、加大協同創新力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也要通過國家實驗室優化資源配置,使創新資源的使用更加科學、集約、有效。國家實驗室建設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互為補充,國家實驗室建設應在完善國家創新體系的進程中統籌謀劃、一體推進。政府主導、協同創新、重點突出、長效評價等4個國家實驗室建設的基本原則,具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借鑒意義。近兩年國內外競爭形勢進一步變化,國家實驗室的定位和分工越來越明晰。為了更好地承擔世界科技強國建設過程中的核心和支點作用,除上述4個原則外,基于前文對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分析,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在科技創造力、科技支撐力、科技影響力和科技文化力等4個維度上還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在科技創造力維度上,國家實驗室管理要遵循科學發展規律。在產業革命和技術革命的雙重因素推動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活動的范式正在發生變化。國家實驗室要適應上述變化,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效創新模式。在創新內容上,堅持“四個面向”,聚焦共性需求持續發力;在研究領域上,于重大交叉領域排兵布陣;在創新生態上,實現科研體系和產業體系的高效深度融合;在創新鏈打造上,形成覆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耦合的全鏈條創新體系,打造面向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一流創新生態。
在科技支撐力維度上,國家實驗室的項目布局要聚焦國家最緊迫的需求。以解決“四個面向”的實際問題為評判依據,在制約產業自主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上、關乎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領域上、蘊含巨大經濟社會價值的創新發明上,布局設立一批重量級自主創新任務。深刻把握未來社會發展帶來的各種需求,創設奠定領域發展基石的理論體系、技術路線、軟硬件系統和有顛覆性價值的工具,謀求在科學發展和社會進步中形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理論與范式突破。
在科技影響力維度上,國家實驗室發展方向和定位要瞄準國家戰略需求。作為大國重器,國家實驗室的性質決定了其必須要以滿足國家和社會的緊迫需求為主要目標,這是原則性和方向性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攻關是我國目前最迫切、最核心的戰略需求,也應該是國家實驗室的主攻方向。國家實驗室要聚焦基礎研究和原創性突破,在主攻方向上推進重大前瞻性、引領性研究項目,加快產出一批用得上、有影響的重大科研成果,將所在區域打造成為硬核科技創新的高地,為建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科技強國提供堅實基礎。
在科技文化力維度上,國家實驗室要形成各方共建的發展格局。國家實驗室要通過聚焦國家戰略任務的科研工作,使科學家具有更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取得重大突破之后也能夠具有更大的獲得感,進而培育形成國家實驗室科研人員的愛國精神、科學家精神、家國情懷和科技自立自強的強大信心。深入研究并密切跟進國家關于國家實驗室建設的戰略部署,便于及時做出響應和調整。積極參與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及區域科技戰略規劃,發揮國家實驗室核心科技支撐力的作用。
3.2 國家實驗室建設的路徑
國家實驗室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參與全球科技競爭與合作的核心力量,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诮ㄔO世界科技強國的內涵和特征,對國家實驗室建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細化國家實驗室承接國家科研攻關任務的“第一棒”功能。一是要發揮國家實驗室在重大科研攻關中的組織作用,進一步發揮國家實驗室創新資源統籌配置、科技攻關任務分發和組織協同攻關功能,在專業領域內賦予國家實驗室更大的話語權。二是要發揮國家實驗室在集聚創新資源方面的作用。圍繞戰略需求、規劃需求、市場需求,由國家實驗室牽頭,領域內龍頭企業、研究型高校、國家科研機構共同承接國家戰略任務,組織開展面向重大科學問題的協同攻關。三是要擴大國家實驗室在學界和產業界的影響。通過橋接機制、外溢機制、增值機制的耦合,實現國家實驗室網絡化發展,進一步聚集高端資源,完成重大科學問題、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究,利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產出的原始創新成果,實現對社會發展的突破性引領。
第二,以國家實驗室為平臺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是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實驗室應承擔的職責和使命之一。國家實驗室在創新資源集聚過程中統籌規劃和組織動員各層次的科技創新人才,將人力和智力資源調配到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領域,實現國內外高端人才資源的有效整合,形成戰略人才力量的高地;通過構建廣域創新生態,以國家實驗室為核心節點,實現政府、市場、社會組織、科研院所等的不同人才之間的協同合作。
第三,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實驗室建設模式。一是要減少不必要的微觀管制,建立主體多元化、結構網絡化、成員流動化的決策機制。二是要面向全國乃至全球遴選領軍科學家、實驗室管理團隊等,提高科研領軍人才的影響力、管理團隊領導力,這樣有利于高端資源集聚和創新績效迅速提高。三是通過市場化的績效管理制度,順應創新規律,充分釋放科研人員的研究活力和創造力。
3.3 國家實驗室建設的保障措施
國家實驗室的建設是一個久久為功的過程,其運行效果高度依賴資源保障和制度保障。
強化資金保障,維持國家實驗室穩定發展。優化投入結構,形成持續穩定的投入機制,對于以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的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穩定國家實驗室在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經費來源,保障長期穩定的經費投入,鼓勵國家實驗室大膽探索,加大對國家實驗室長期重點基礎研究項目和重點團隊的支持力度,以助力國家實驗室更好地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產出更多的原始創新成果,推動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利用國家—省—地方聯動的國家實驗室投入體系,形成實驗室基礎研究投入穩定長效機制,適度放松實驗室基礎研究經費的使用管制。
強化人才保障,破除國家實驗室引才用才桎梏。人才是國家實驗室建設的核心。國家實驗室需要吸引一流的科研人員和管理人才,以確保實驗室的科技創新能力和運行效率。一是要建立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與國家實驗室間人員自由流動的靈活機制,做好科研人員與原所屬單位之間的協調工作,破除阻礙人員流動的束縛;二是要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盡職免責機制,保證在國家實驗室參與技術攻關的核心團隊,其待遇和晉升不受參與科技攻關和攻關任務失敗的影響;三是要減少行政事務性工作的安排,保證科研人員的研究時間,利用國家實驗室的資源優勢做好異地工作科研人員家屬的安置工作。
強化制度保障,一是探索國家實驗室利用“基金制”合作方式參與投資央地企牽頭的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項目的新模式;二是探索國家、省、市、縣四級財政聯動投資國家實驗室重大基礎項目和重大創新載體建設的新模式;三是建立政府領投、社會資本跟投、國家實驗室共同投資的長期投入機制,探索國家級或省級科學基金、中小企業研究基金等機構為企業提供早期融資,企業自主投入后期研發資金的全創新鏈投資模式。
4結語
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背景下,國家實驗室作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為了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需要細化國家實驗室承接國家科研攻關任務的“第一棒”功能,同時以國家實驗室為平臺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此外,還需要保障長期穩定的經費投入,鼓勵國家實驗室向外拓展,鼓勵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國家實驗室建設等。這些措施旨在為國家實驗室提供穩定的經費支持、拓展國際創新資源和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從而推動國家實驗室建設與發展。本研究從剖析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核心內涵和特征入手,梳理了國家實驗室的功能和定位,詳細介紹了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背景下國家實驗室建設的重要性、原則、路徑和保障措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國家實驗室的功能和定位,推進國家實驗室建設,從而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貢獻。
來源:《創新科技》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