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嘉賓: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陳志剛
□ 記者秦孟婷
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望遠鏡”也是“顯微鏡”
長江日報:毛澤東《矛盾論》《實踐論》已誕生80周年,為什么說在當今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陳志剛:《實踐論》和《矛盾論》,是為了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實現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而寫作的,可以說它是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哲學思想一脈相承的,它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氣派和風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并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正確道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并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和中國實際相結合,這是中國共產黨黨建理論區別于西方政黨黨建理論的突出特點,也是中國共產黨保持戰略定力、不為外物所惑的思想前提。
在革命時期,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地分析了中國革命運動的性質、對象和任務,正確地把握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狀況。通過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結合,我們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分析中國社會的實際和人民的新期待,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三大改造的偉大勝利,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又自覺地提出了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的重大問題,并號召全黨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
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冷靜分析國際大勢和國內實際,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社會主義本質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和中國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第二次結合,成功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使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新的蓬勃生機。
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僅為我們從紛繁復雜的社會矛盾中正確把握社會發展大趨勢提供了世界觀指導和“望遠鏡”,而且為我們分析處理各種問題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論指導和“顯微鏡”。不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所揭示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的一般規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就難以理解。因此,堅持以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為指導,必須要把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放在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首位。
80年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代表作《矛盾論》和《實踐論》發表。作為具有中國特色、氣派和風格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里程碑之作,它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由外國模式向中國模式的轉變,并為中國共產黨人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80年后的今天,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如何看待《實踐論》《矛盾論》,不僅關系到我們對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總體把握,而且關系到在當代中國背景下應如何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的問題。就此主題,長江日報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副主任陳志剛。
實踐創新到哪里 理論創新就要發展到哪里
長江日報:馬克思曾明確指出“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我們黨自成立起,學哲學、用哲學就是一個優良傳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新變化新挑戰新特征,我們應該如何繼續深入“學哲學”“用哲學”?
陳志剛: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鮮明的現實針對性,都是對重大現實問題的理論回答。就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而言,它們皆是立足中國革命實踐,并始終貫穿著對生活、實踐的具體分析。因此,我們必須從其現實的針對性去把握馬克思主義。
中國共產黨人之所以能夠取得革命建設改革的不斷勝利,就在于中國共產黨人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原則,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又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創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立足國際國內的新變化新挑戰,繼續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
當代中國最大的客觀實際,就是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們認識當下、規劃未來、制定政策、推進事業的客觀基點。另外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了新的特點。正是基于對國際國內形勢“變”與“不變”的辯證把握,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判斷。
面對新變化新挑戰,必須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當前,我國社會各種利益關系十分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善于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但深入學習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而且把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熟練運用于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球治理等問題上都體現了黨中央深厚的辯證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干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做了許多過去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新階段這一重大實際進行新的結合,圍繞著治黨治國治軍、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解決了“實現什么樣的現代化,怎樣實現現代化”,“實現什么樣的民族復興,怎樣實現民族復興”,“實現什么樣的全球治理,怎樣實現全球治理”等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三次理論飛躍,它對我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階段,我們只有深入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才能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科學把握國際國內形勢,提高堅決執行中央決策部署的自覺性、主動性,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的本領,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才能帶領廣大人民凝聚起磅礴的力量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以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建理論的價值追求
長江日報:當下我們應如何推進理論創新?
陳志剛:是否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這是區分馬克思主義政黨和非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90多年來,我們黨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把人民群眾作為推動歷史發展的重要力量,把人民解放、維護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核心價值追求。據此,我們黨確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提出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強調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提出了“以人為本”為核心內容的科學發展觀,以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和共享發展觀。與西方政黨理論堅持抽象人性論,把自己打扮成“全民黨”,模糊、淡化階級性,維護所謂的“普適價值”不同,中國共產黨始終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階級性,強調自己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強調自己除了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中國共產黨黨建理論的人民取向,使得黨的理論得到廣大人民的認同和擁護,確保了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推進理論創新,除了必須總結當代生動發展的實踐創新成果外,還必須從歷史傳統和人類文明中汲取豐富的養分,在批判繼承的基礎上進行。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善于學習和總結的政黨,90多年來我們黨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的方針,既深入吸收中國傳統文化中關于治國理政的優秀思想,又敢于借鑒西方政黨的一些合理觀點,把總結自身經驗和借鑒世界其他政黨經驗相結合,不斷推進黨的建設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如中國共產黨積極吸收歷史上的御史監察理念和制度,推動了黨的巡視監察觀念和制度的變革。堅持黨建理論的批判繼承,為我們黨觀察國內國際問題提供了開闊、開放、辯證的視野。
只有堅持黨建理論的科學性、創新性、人民性、批判性,我們黨才能堅定理論自信,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增強黨的感召力、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建設一個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經驗教訓 ?
? 他山之石 ?
? 讀史明智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