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1日-星期四
進入21世紀,高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廣泛應用,推動了武器裝備的發展和作戰方式的演變,促進了軍事理論的創新和編制體制的變革,“第四代戰爭”、“復合戰爭”、“新型戰爭”、“非三位一體戰爭”和“信息化戰爭”都從不同視角對新的戰爭形態進行了認知。今天,小編要向您隆重推薦我們的最新研究成果 《混合戰爭理論研究 :混合思維與實戰創新》,和您一起來認識另一種新戰爭理論——“混合戰爭”。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法并依據歷史資料研究來揭示混合思維方式在混合沖突中的存在。文中包含三個案例研究,分別是淮海戰役(1948-1949)、半島戰爭(1807-1814)中葡萄牙的托里什韋德拉什(Torres Vedras)防線(1809- 1811)和 2006年第二次黎巴嫩戰爭(2006年7-8月)。這幾個案例分布在不同的戰爭背景和時代。案例分析的目的是證實混合思維方式在整個軍事史上的存在。每個案例的研究內容包括:沖突的環境/背景,戰役分析(重點是混合戰的本質),混合思維方式的存在,這種思維方式對沖突結果的影響評價。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個總體概念以及從案例研究中揭示出來的幾條混合思維方式原理,同時討論了這種思維方式對于美國陸軍作戰計劃人員和作戰藝術家準備對付未來混合威脅所具有的意義。深入理解混合思維方式有助于建立一個初步的混合戰理論框架。
“混合戰爭”并非美軍的獨創性發明,而是國際安全形勢和戰爭形態演變的必然結果。 “第四代戰爭”“復合戰爭”“新型戰爭”“非三位一體戰爭”等理論,包括中國學者喬良等提出的“超限戰”等理論,都從不同角度揭示了“混合戰爭”的基本特征。但是首先系統性介紹混合戰爭的是美國軍事理論專家霍夫曼中校,他在2007年撰寫《21世紀沖突:混合戰爭的興起》一文“混合戰爭”進行了系統探討。
“混合戰爭”不同于大部分軍事理論家強調的“技術制勝”,而是真正把戰爭看做一種人的行為,一種社會現實,強調戰爭的復雜性,正視戰爭的“迷霧”。霍夫曼就批評稱,“十多年來,國防部的防務規劃和轉型計劃充斥著不間斷監視、信息優勢、防區外攻擊和‘從傳感器到平臺的無縫鏈接’等構想”,他強調指出,“美國的信息優勢無法消除‘戰爭迷霧’”、“我們對戰爭的設想往往是一廂情愿且過時的。”
蘭德公司的研究人員也認為,如果依賴遠程傳感器和遠距離精確打擊來制定戰略,那么,美國的軍事規劃者可能會建造出一條當代的“馬其諾防線”,但是現實是當前國際社會面臨的是一種混合威脅,很難用單一的技術優勢來對付,必須使用綜合的方法,創造性地運用所有國力要素應對之。
從21世紀初幾場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來看,“混合戰爭”特征日益明顯,因此引起西方軍事理論界的高度關注,正在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21世紀戰爭的新思維。本文強調人是戰爭的核心要素,思維軍事理論創新的原動力,提出混合戰并不是一種具有明顯區別的戰爭形式,也不是一種全新的戰爭形式?;旌蠎鸬木柙谟谒且环N新奇的戰爭實施方式,敵對雙方致力于重新界定邊界,目的是把所有可以利用的戰爭戰略和能力全都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條理分明的作戰方法來發掘敵友之間現有或潛在的各種機會。
從核心上來說,混合戰不是一種新的戰爭形式,而是一種混合思維方式,采用這種思維方式,任何具有創新和學習能力的力量都能通過創新來瓦解和打敗敵人。混合思維方式的重點是四種心理特征相互作用,從而形成新奇和有創意的方法,最終創造出符合需要的作戰環境。這四個相互作用的特征是:理解戰略背景,整體性的作戰方法,傾向內化和潛在的機會,在混沌邊緣對接受復雜事物的靈敏性。
本文選自美國陸軍指揮與參謀學院高級軍事學系的研究生論文,作者是美國陸軍少校John R. Davis, Jr。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