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nèi)搜索:
千年佛國的覆滅:中國新疆是如何伊斯蘭化的?
點擊:  作者:佚名    來源:地球知識局  發(fā)布時間:2017-05-30 12:00:26

 

       公元前1世紀,佛教自克什米爾傳入新疆于闐,并在隨后沿著絲綢之路不斷傳播,塔里木盆地周邊的綠洲城市均皈依了佛教,不久后佛教跨過天山山脈,傳入了北疆。

佛教傳播路線

在此后的1000多年的時間里,佛教在新疆盛極一時,各類佛洞與佛寺遍布天山南北,無數(shù)精美的佛教壁畫與佛像出自新疆,從這里也走出了無數(shù)高僧,其中不乏如鳩摩羅什這樣的譯經(jīng)大家。

鳩摩羅什雕塑

鳩摩羅什來華

然而在如今的新疆,卻難覓當年佛寺與僧人的蹤跡,取而代之的是無數(shù)拔地而起的清真寺與宣禮塔上宣禮的阿訇,新疆早已被伊斯蘭化,新月取代了法輪,在新疆占據(jù)主導地位。那當年那個千年的千里佛國,又是如何覆滅的呢?

從伊朗到喀什

9世紀中期(唐朝晚期),政治中心在蒙古高原的回鶻汗國為黠戛斯(今吉爾吉斯/柯爾克孜)所滅,回鶻(今日維吾爾族的前身)諸部紛紛遷離蒙古草原。

回鶻遷移至吐魯番與喀什

其中一支西遷到了天山北路,以高昌(今吐魯番高昌故城)為中心建立高昌回鶻王國;另一支西遷的回鶻部落進入中亞并擴張至天山南路的喀什,聯(lián)合其他突厥部落建立喀喇汗王朝。

回鶻遷移至吐魯番與喀什(衛(wèi)星圖)

西遷的兩支回鶻人在漠北蒙古高原游牧時信仰摩尼教(一種融合了瑣羅亞斯德教、基督教與佛教的宗教),進入新疆后,由于當?shù)胤鸾痰木薮笥绊懥εc佛教在文化上的優(yōu)勢,兩支回鶻人大多改信佛教。

高昌回鶻立國之初,國勢大盛,北達阿爾泰山,南越羅布泊,西南臨近喀什,其中心是別失八里與高昌。別失八里是夏宮,高昌是冬宮,高昌回鶻由之前的游牧生活,轉(zhuǎn)向半農(nóng)牧和商業(yè)的生活。

而喀喇汗王朝的中心區(qū)位于中亞河中地區(qū)——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大致包括今烏茲別克斯坦與哈薩克斯坦南部。

新疆三國與薩曼王朝

這里水源充足、土地肥沃、耕地密布,是中亞荒漠中少見的大面積宜居地區(qū)。然而這樣的富饒之地也有其他的民族在覬覦,就在河中地區(qū)的西南方,有著一個強大的波斯人政權(quán)——薩曼王朝。

自伊斯蘭教在7世紀中葉伴隨著阿拉伯人的刀劍進入波斯后,伊斯蘭教成為了古老波斯民族的國教。

強盛時期的薩曼王朝

在波斯人擺脫阿拔斯王朝的統(tǒng)治建立薩曼王朝后,便一心想要恢復古波斯的榮光,而歷史上中亞河中地區(qū)長期是波斯的勢力范圍,因而薩曼王朝將擴張的方向放在了中亞河中地區(qū)。

薩曼王朝對喀喇汗王朝軟硬兼施,一方面擴大與其的商業(yè)貿(mào)易與文化往來,另一方面時不時對其發(fā)動戰(zhàn)爭蠶食其土地。

東伊朗(薩曼王朝)與西天山(喀喇汗王朝)爭奪河中地帶

9世紀中葉以后,薩曼王朝不斷發(fā)動對喀喇汗王朝的圣戰(zhàn),占領(lǐng)了喀喇汗王朝的大片領(lǐng)土。893年,喀喇汗王朝的副都怛邏斯(曾今大唐在此地敗于阿拉伯帝國)被薩曼王朝攻陷,喀喇汗王朝在中亞河中地區(qū)的勢力大減,駐守怛邏斯的副汗奧古爾恰克被迫遷往喀什噶爾。

然而沒過多久,薩曼王朝便發(fā)生內(nèi)訌,爭奪王位失敗的納斯爾王子潛逃到喀什噶爾向奧古爾恰克尋求庇護。奧古爾恰克為了利用薩曼王朝的矛盾,不但允許納斯爾在喀什噶爾避難,還任命他為阿圖什地區(qū)的行政長官。

有種肘腋之患的感覺

納斯爾到阿圖什后不久,施展牛皮巧計,使一貫敵視伊斯蘭教的奧古爾恰克同意他修建清真寺的要求。他宰殺了一頭黃牛,把牛皮割成細條連結(jié)起來,然后用這條牛皮繩圍了很大一塊地(和后來葡萄牙人用牛皮繩圈地割占澳門有異曲同工之處),在上面建立了一座大清真寺――阿圖什大清真寺。這是新疆歷史上的第一座伊斯蘭教清真寺,自此伊斯蘭教開始在新疆生根傳播。

阿圖什大清真寺

今日的阿圖什大清真寺內(nèi)景

納斯爾不僅建造了清真寺,還把喀喇汗王朝的的一名重要成員薩圖克?布格拉汗發(fā)展成為穆斯林。薩圖克原是喀喇汗王朝大汗之子,但其繼承權(quán)被剝奪,因此他對大汗常心生不滿。他常去阿圖什打獵,正是在這里他認識了納斯爾并結(jié)為朋友。

薩圖克?布格拉汗

不久,薩圖克就在納斯爾的說教下秘密加入了伊斯蘭教,成為喀喇汗王朝第一個接受伊斯蘭教的王室成員,并在納斯爾的幫助下開始了秘密傳教活動。

經(jīng)過十多年的傳教,在他周圍已聚集了幾百名穆斯林。910年,薩圖克?布格拉汗在中亞穆斯林的支持和幫助下,依靠這支穆斯林武裝發(fā)動宮廷政變,登上了喀喇汗王朝的汗位。

此后薩圖克即利用權(quán)力強制推行伊斯蘭教。他死后,長子巴伊塔什繼承汗位。在官方層面,巴伊塔什繼承了其父的政策,繼續(xù)以權(quán)力強迫其臣屬部下接受伊斯蘭教;在民間層面,來自波斯與中亞的穆斯林商隊與新疆的貿(mào)易來往日益頻繁,大量伊斯蘭黃金時代的先進科學文化著作隨之進入新疆,喀喇汗王朝的百姓對阿拉伯伊斯蘭文化的接觸日漸豐富并深深被其影響。

陸上絲綢之路中喀喇汗王朝的大致位置

商業(yè)一直是我們傳播宗教的重要方式

而此時的中國處于五代十國時期,中原大地上藩鎮(zhèn)割據(jù),軍閥混戰(zhàn),各中原政權(quán)均無力控制新疆,更無力對其施加漢文化的影響,因而沒有對手的伊斯蘭教也由此在喀喇汗王朝統(tǒng)治階層和被統(tǒng)治階層間快速發(fā)展。公元960年有約100萬至120萬突厥人皈依了伊斯蘭教,這僅僅是一年的統(tǒng)計,可見伊斯蘭教的傳播速度快到驚人。

公元910年,陷入混戰(zhàn)狀態(tài)的中國

也就在同年,巴伊塔什宣布伊斯蘭教為喀喇汗王朝的國教。至此回鶻遷往中亞的一支已在波斯薩曼王朝的影響下完全伊斯蘭化,而他們的同胞高昌回鶻仍篤信佛教。

征服于闐

此時除了伊斯蘭化的喀喇汗王朝和信奉佛教的高昌回鶻之外,在今新疆西部與南部,還存在著一個高度漢化的于闐佛教王國,佛教隆盛,漢文化興盛,其中心大致在今和田地區(qū)。

于闐國土遼闊,西南抵蔥嶺與婆羅門接,相去三千里。南接吐蕃,西至疏勒二千余里

三大強國

于闐國王尉遲僧烏波是一位深受漢文化影響的人,他崇信儒學,習漢語,穿漢服,沿用中原漢族禮儀,延續(xù)了于闐國歷來與中原王朝的密切關(guān)系。他即位后不僅起了漢名——李圣天、向宋朝重續(xù)舅甥關(guān)系,而且按照中原朝廷的慣例,采用了內(nèi)地通行的年號,被后來的統(tǒng)治者所效法。

莫高窟壁畫,左為于闐國王尉遲僧烏波,右為其王后。尉遲僧烏波頭戴旒冕,身著漢服,可見漢文化對于闐的影響之深。

其行政建制和職官制度,也處處模仿唐朝。他始終不渝地堅持對中原王朝的臣屬關(guān)系,認為于闐是中原王朝下屬的地方政權(quán),相信中原王朝能保護于闐的國家安全。

喀喇汗王朝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后,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體制,對境內(nèi)的佛教僧人不斷迫害。兩年后的962年,喀喇汗王朝首都喀什噶爾(今喀什)發(fā)生了一場佛教徒反抗強迫改變宗教信仰的暴動,遭到喀喇汗統(tǒng)治者的嚴厲鎮(zhèn)壓。

喀喇汗王朝的薩圖克?布格拉汗死后埋葬在阿圖什,是新疆第一座伊斯蘭墓

于闐王國自然看不下去喀喇汗王朝對佛教徒的清洗,給予了參與暴動的喀什噶爾佛教徒支持。而此時的喀喇汗大汗巴伊塔什的統(tǒng)治地位已被鞏固,正想對外擴張,于闐支持佛教徒暴動的行為正給喀喇汗王朝提供了對于闐進行圣戰(zhàn)的理由。戰(zhàn)爭初期,于闐由于得到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和吐蕃的支持,占據(jù)了優(yōu)勢。

喀喇汗王朝對于闐佛教王國的圣戰(zhàn)

經(jīng)過八年的戰(zhàn)爭,于闐軍隊占領(lǐng)了喀什噶爾,當?shù)鼐用裢L歸順,巴伊塔什葉大汗戰(zhàn)敗后逃往中亞。

于闐在占領(lǐng)喀什噶爾后,一邊安撫百姓,樹立傀儡政權(quán),一邊遣使分頭向宋朝和沙州歸義軍節(jié)度使曹元忠報告獲勝消息,并告知他們于闐的今后打算,還送上了繳獲的部分戰(zhàn)利品。

派往宋朝的使者是一位名叫吉祥的佛教僧侶,送給宋朝的貢品就是從喀什噶爾繳獲的一頭會跳舞的大象。

喀什噶爾老城區(qū)。

《宋史》記載:開寶四年(西元971)其國(于闐)僧吉祥以其國王書來上,自言破疏勒國得舞象一,欲以為貢,詔許之

于闐之所以要向宋朝報告戰(zhàn)況并進貢大象,一方面是地方政權(quán)向中央政府應有的例行公事,另一方面是對宋朝在戰(zhàn)爭期間給予于闐的道義上的支持表示感謝。喀什噶爾之戰(zhàn)后的20多年里,于闐和喀喇汗王朝的戰(zhàn)爭進入了拉鋸狀態(tài)。

描繪于闐國中來自中亞與東亞的僧侶的壁畫。

雙方之間互有攻守,小規(guī)模戰(zhàn)斗時有發(fā)生。在此期間,喀喇汗王朝奪回了喀什噶爾。998年,一支3萬人的于闐軍隊再次挺進到喀什噶爾城下,并對其進行了長時間的圍攻,造成城內(nèi)發(fā)生饑荒,民心浮動。巴伊塔什之子阿里只得出城背水一戰(zhàn),結(jié)果于闐軍隊招架不住破釜沉舟的喀什噶爾守軍,于闐戰(zhàn)敗并撤退到兩國邊界一帶。

見證滄桑的喀什老城

阿里隨后率軍跟蹤追擊,雙方在這里形成對峙的態(tài)勢。不久后,于闐軍隊乘喀喇汗王朝軍隊禮拜之機發(fā)動奇襲,喀喇汗王朝軍隊大敗,大批將士戰(zhàn)死,大汗阿里也陣亡于是役。

然而數(shù)十年的戰(zhàn)爭已幾乎耗盡了于闐的所有國力,此時的中原政權(quán)宋朝剛建立不久,還未從五代十國的混亂中徹底恢復,又面領(lǐng)著北方遼軍的步步緊逼,實在無力發(fā)兵或是遣送物資給遠在新疆的于闐,因而于闐雖然不斷在戰(zhàn)場上取勝,但其國勢已大不如前。

阿里死后其長子艾哈邁德繼位,繼續(xù)同于闐作戰(zhàn)。不久,喀什噶爾又發(fā)生了反對伊斯蘭教的暴動,于闐乘機出兵,再度占領(lǐng)喀什噶爾。

艾哈邁德不得不向中亞的副汗求援,副汗派出了一支4萬人的大軍火速趕往喀什噶爾。由于這支生力軍的參戰(zhàn),喀喇汗王朝士氣大振,戰(zhàn)局急轉(zhuǎn)直下。早已疲于戰(zhàn)爭的于闐軍隊漸漸不支,開始潰退,喀喇汗王朝收復了喀什噶爾。喀喇汗王朝背后有中亞伊斯蘭世界的不斷支持,于闐則只能不斷透支自身國力。

喀什老城

喀喇汗王朝的軍隊在喀什噶爾又征召了2萬穆斯林士兵,準備完成后開始向于闐進發(fā)。在葉城的庫姆熱瓦特兩軍展開了激戰(zhàn),喀喇汗王朝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后,再次擊敗了于闐軍隊。1006年喀喇汗王朝攻陷和闐城,滅亡于闐王國。

于闐敗亡后的國際形勢

于闐城陷落后,一支逃到位于波婁之路的山上的于闐軍隊被追兵消滅。另一支退往東部山區(qū);同當?shù)鼐用褚黄穑^續(xù)同喀喇汗王朝軍隊戰(zhàn)斗。他們利用穆斯林占領(lǐng)軍不熟悉地形的有利條件,不斷出擊;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于闐佛教徒的反抗大約持續(xù)了半個多世紀才逐漸停息下來。兩國之間的沖突持續(xù)了將近一個世紀之久,塔里木盆地西部至南部地區(qū)成為刀光劍影、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

長期的戰(zhàn)爭給南疆地區(qū)的社會經(jīng)濟造成了空前嚴重的破壞,千百萬人或家破人亡,或流離失所,人口銳減,田園荒蕪,南疆發(fā)展停滯,中原王朝在南疆一千多年的漢化影響至此中斷,南疆開始伊斯蘭化。(新疆版百年戰(zhàn)爭)喀喇汗王朝以圣戰(zhàn)的方式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于闐地區(qū),結(jié)束了佛教在這里千余年的繁榮。

從此,佛教勢力基本上退出了塔里木盆地西部和南部地區(qū),這個傳統(tǒng)的佛教地區(qū)成為伊斯蘭教繼續(xù)向新疆其他地區(qū)傳播的重要基地。

被毀的佛教壁畫

同族之間的圣戰(zhàn)

在喀喇汗王朝同于闐王國的戰(zhàn)爭中,由于高昌回鶻支持于闐,因此與同為回鶻人國家的喀喇汗王朝的關(guān)系逐漸惡化,喀喇汗王朝對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人恨之入骨。

只剩下高昌人民獨自奮戰(zhàn)了,唇亡齒寒

新疆 吐魯番 高昌古城

馬哈茂德·喀什噶里在他的《突厥語詞典》中,就稱不信仰伊斯蘭教的高昌回鶻人是最兇惡的敵人。喀喇汗王朝在滅亡于闐王國后不久,就發(fā)動了對高昌回鶻的圣戰(zhàn),回鶻人開始了兄弟鬩墻。

喀喇汗王朝的大汗艾哈邁德御駕親征,率軍從八拉沙袞(在今哈薩克斯坦托克馬克一帶)出發(fā),越過伊犁河,攻入高昌回鶻境內(nèi)。

高昌回鶻出兵迎擊,打退了入侵之敵。1017年,高昌回鶻發(fā)兵30萬,跟蹤追擊。患病的艾哈邁德抱病組織人馬進行反擊,打敗了因長途奔襲而疲憊的高昌回鶻軍隊。艾哈邁德又親自率軍反擊,并再次攻入高昌回鶻境內(nèi)。攻入高昌回鶻境內(nèi)的喀喇汗王朝軍隊,對被視為盜賊和惡狗的回鶻同胞進行了殘酷的殺戮:

我們進行夜襲,我們四周包圍,我們斬去其額發(fā),我們砍殺孟拉克(高昌回鶻地名)人。

——《突厥語詞典》

喀喇汗王朝的軍隊在高昌回鶻,就像在于闐一樣,大肆進行文化毀滅:

我們?nèi)绯彼粒ハ萘舜笮〕浅兀鹣駨R宇全搗毀,給菩薩拉屎撒尿。

——《突厥語詞典》

吐魯番高昌古城

佛洞中被抹去臉面的佛像。

高昌回鶻對入侵的喀喇汗王朝軍隊進行了頑強的反擊。正當戰(zhàn)爭進行中,艾哈邁德大汗病情加重,喀喇汗王朝不得不撤軍停戰(zhàn),對高昌回鶻的這次圣戰(zhàn)無果而終。

喀喇汗王朝對高昌回鶻王國的戰(zhàn)爭結(jié)束后不久,喀喇汗王朝因內(nèi)部矛盾重重,分裂為東、西兩個政權(quán),陷入了無休止的內(nèi)爭,無力再發(fā)動對外的圣戰(zhàn)

此時,東起哈密,北至伊犁河,西至阿克蘇的冰達板,南接于闐的高昌回鶻王國仍然盛行佛教。信仰佛教的高昌回鶻王國與信仰伊斯蘭教的喀喇汗王朝并立天山南北,北疆以佛教為主、南疆以伊斯蘭教為主。

分裂后的喀喇汗王朝與高昌回鶻

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在凝視你

1124年,被宋朝與金國兩面夾擊的遼國即將滅亡,此時效力于遼天祚帝的耶律大石率兵出奔,在新疆建立西遼。

由于契丹人在遼國時期就已與中原政權(quán)有頻繁來往,軍事政治制度早已漢化,相比與中原已多年未有接觸的諸突厥部族政權(quán)更為先進高效,因而耶律大石的軍隊在新疆所向披靡,基本沒有遭到激烈抵抗便成功立國,高昌回鶻在內(nèi)的諸多突厥政權(quán)很快臣服于西遼。

1129年,初來乍到的耶律大石

1137年,強勁的西遼帝國

西遼隨后進行西征,攻滅西喀喇汗王朝,并在河中地區(qū)擊敗西喀喇汗的宗主國——塞爾柱帝國,遏制了伊斯蘭教在新疆和中亞的進一步傳播。

耶律大石兄

然而西遼也因處于中亞這一亞洲十字路口而常年戰(zhàn)爭不斷,東面要抵御金國,西面要提防波斯和塞爾柱,間接阻礙了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到1218年,西遼已日暮西山,無力面對來勢洶洶的蒙古軍隊,不久便投降。

蒙古在1208年至1223年間的擴張。

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域后,把新疆分封給了他的次子察合臺,建立察合臺汗國。察合臺汗國前期,蒙古統(tǒng)治者遵守成吉思汗的法令,對各種宗教一視同仁,不強制推行任何宗教。

分裂后的帝國

但是1353年,禿黑魯帖木兒汗接受了伊斯蘭教,改變了祖先所定的宗教政策,成為新疆地區(qū)第一位加入伊斯蘭教的蒙古大汗。

入教伊始他就強迫蒙古王公大臣皈依伊斯蘭教,接著又在穆斯林突厥家族支持與配合下,在全汗國境內(nèi)強制推行。不久,阿力麻里就有16萬蒙古人集體加入了伊斯蘭教。

禿黑魯帖木兒汗的伊斯蘭陵墓

在禿黑魯帖木兒汗的支持下,名為庫車伊斯蘭社團的伊斯蘭教組織進入庫車,強迫當?shù)胤鸾掏礁淖谝了固m教。庫車的佛教徒進行了頑強的反抗,舉行了暴動。禿黑魯帖木兒汗很快派兵鎮(zhèn)壓了暴動。庫車伊斯蘭社團乘機對庫車的佛教徒進行了殘酷的迫害,對佛教文化進行了毀滅性的破壞。

此時新疆僅存的主要佛教重鎮(zhèn)

一處被毀壞得面目全非的佛教壁畫。

他們強迫佛教徒改宗伊斯蘭教,對抗拒者則大肆屠殺,迫使佛教徒被迫加入伊斯蘭教;他們拆毀佛教寺院,搗毀佛像,焚燒佛教經(jīng)典,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庫車佛教文化幾乎被破壞殆盡。繼于闐之后,新疆的又一個佛教中心就這樣在血與火的清洗中湮滅了。禿黑魯帖木兒汗的后裔都把伊斯蘭教作為維護蒙古人統(tǒng)治和進行擴張的工具。

新疆克孜爾千佛洞內(nèi)遭到損毀的壁畫

黑的兒火者汗在執(zhí)政后不久,就發(fā)動了對吐魯番的圣戰(zhàn)。在攻占吐魯番后,狂熱的穆斯林士兵對佛教徒進行了血腥屠殺,對佛教文化進行了徹底的破壞。

近代出土的古代文獻往往帶有人為破壞的痕跡,有的是被撕毀的,有些則是被焚燒過的。而這些被燒剩的殘卷,多是當時穆斯林軍隊放火焚燒寺院時,因房屋或院墻倒塌被壓在下面才幸爾保存下來的。

在一些佛教寺院遺址里,還發(fā)現(xiàn)無數(shù)被撕得粉碎的佛教典籍浸泡在被殺僧侶的血泊中,經(jīng)過幾百年已凝結(jié)成硬如石塊的東西,旁邊還有缺頭斷足的尸骨。

繼黑的兒火者汗之后的穆罕默德汗又是一個極端狂熱的伊斯蘭教推行者,他規(guī)定,所有的蒙古人都必須接受伊斯蘭教,遵守教規(guī),按時禮拜,并要帶上纏頭巾,違者嚴加懲處。

今日塔克拉瑪干沙漠中一處佛寺的廢墟

懲罰措施極其嚴厲,包括把馬蹄鐵釘入犯者的頭顱骨。察合臺汗國的蒙古人在這種嚴刑峻法的逼迫下,最后都被迫接受了伊斯蘭教,并逐漸融合到維吾爾等民族中去了。

16世紀初,伊斯蘭教最終將佛教勢力排擠出哈密,從此佛教在新疆再也沒有了立足之地。至此,伊斯蘭教自傳入以來,經(jīng)過6個多世紀的傳播,最終取代佛教成為新疆地區(qū)的主要宗教,新疆被徹底伊斯蘭化。

哈密再向東,就退到甘肅了

曾經(jīng)的千年千里佛國已蕩然無存,無數(shù)宏偉的佛寺如今已是廢墟,僧侶們的南無阿彌陀佛誦經(jīng)聲回響不再,今朝只可聞阿訇們的安拉胡阿克巴宣禮。法輪已逝,新月已升。

伊斯蘭教的分布及比例

不管歷史上兩種宗教最先以何種方式進入新疆,最后又因何種原因消失,進入現(xiàn)代世俗化社會之后,決定此地宗教興盛與否的都是中國新疆人民。且兩種宗教的終極目標都是倡導人向善,而非行惡,宗教間需要的是互相尊重與包容,而非執(zhí)念于曾經(jīng)的芥蒂。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quán)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內(nèi)容 相關(guān)信息

  • 千年佛國的覆滅:中國新疆是如何伊斯蘭化的?

    2017-05-30
  •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政策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網(wǎng)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wǎng)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fā)現(xiàn)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wǎng)絡時代發(fā)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yè)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diào)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guān)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jīng)濟論壇
  • 光明網(wǎng)
  • 宣講家網(wǎng)
  • 三沙新聞網(wǎng)
  • 西征網(wǎng)
  • 四月網(wǎng)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guī)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
  • 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 新華網(wǎng)
  • 央視網(wǎng)
  • 中國政府網(wǎng)
  • 中國新聞網(wǎng)
  • 全國政協(xié)網(wǎng)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wǎng)
  • 中國軍網(wǎng)
  • 中國社會科學網(wǎng)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wǎng)
  • 人民網(wǎng)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