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51年前的一天
也就是1968年12月5日
秘書在給周總理匯報之后
素來處變不驚的總理
臉色一變
一下子站了起來
在外人離開之后
總理失聲痛哭良久不語
秘書給他匯報的消息是一場空難一架飛機在北京首都機場著陸時墜毀機上13人遇難讓總理失聲痛哭的原因是遇難者中的一個名字郭永懷
01.
1909年4月4日
郭永懷出生在
山東榮成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
世代務農
非書香門第
使得郭永懷
直到9歲時
才有機會到學堂里去讀書識字
聰明好學的郭永懷
一旦有了機會
就展現出了驚人的學習天賦
17歲那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取了青島大學附屬中學成為四鄉八里第一個公費中學生
20歲那年郭永懷考取了南開大學預科理工班
1931年7月郭永懷預科班畢業后直接轉入本科學習
1933年
郭永懷考取了北京大學物理系
成為了當時國內知名教授顧靜薇的學生
1938年的夏天郭永懷迎來改變命運的一場考試
那是中英“庚子賠款”委員會舉辦的第七屆留英學生招生考試
擬錄取名額20人可報名人數超過3000人
而郭永懷報考的“航空工程空氣動力學”專業只招1人卻有50人報名
考試一共考5門
當年出現了一個很神奇的場景有3個人考了一模一樣的分數
并列第一這3個人是
郭永懷
錢偉長
(后成為著名科學家、教育家)
林家翹
(后成為著名數學家、天體物理學家)
3人同分
規定只招1人
怎么辦呢委員會討論之后
破格將3人全部錄取
02.
破格錄取
并不意味著萬事順遂
1940年1月
郭永懷跟幾十個被選中的學生
集合于上海準備出國留學
可上船之后
郭永懷他們忽然發現
自己的護照居然是由日本政府簽發的
而且上面還寫著
“允許在橫濱停留三日,上岸游玩。”
在日本的侵略下
當時中國正陷入苦戰
這群學生立刻向英國代辦人員提出抗議
要求更改護照
英國人表示絕不更改
要么你們就不要去留學了
面對來之不易的機會不少人陷入了沉默
那一刻平日沉默寡言的郭永懷站出來
“不出國就不出國。中國人要有自己的骨氣。”
▲1940年8月
中國第七屆留英公費生
在俄國“皇后”號郵輪上
后排右3郭永懷
前排左1林家翹
前排左5錢偉長
話音剛落
一群學生拿著行李走下即將出發的輪船
幸好在經歷了多番波折之后
1940年8月郭永懷與同學們才再次起航
他和錢偉長、林家翹都進入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應用數學系
3人僅花半年時間就同時拿下了碩士學位
03.
在加拿大完成了學業后
1941年5月郭永懷進入美國加州理工大學
師從素有“航空之父”之稱的流體力學大師馮·卡門研習空氣動力學
▲馮·卡門
堪稱20世紀最偉大的航天工程學家
開創了數學和基礎科學
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術領域的應用
被譽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
那時比郭永懷高一級的錢學森已經成為了教授兩人成為了一生的摯友
▲青年錢學森
1945年
拿到博士學位的郭永懷
順利畢業
之后去到康奈爾大學
成為航空研究院的創立者之一
剛剛畢業的郭永懷沒車沒錢
錢學森就開車載著郭永懷
兩人一路穿越大半個美國
自西向東
開了3000多公里
把郭永懷送到了波士頓
1946年5月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錢學森和郭永懷
向美國國家航空顧問委員會(NASA的前身)
提交《可壓縮無旋亞聲速和超聲速混合型流動和上臨界馬赫數》論文
解決了跨聲速流中的理論和計算問題
大大促進了超聲速飛行器的設計
▲《與美國宇航精英同列的中國科學家》
照片拍攝于1947年2月
第一排左起第3位是錢學森
第一排右起第4位是馮·卡門
第二排左起第1位是林家翹
第二排左起第3位是郭永懷
之后
郭永懷又在科學上取得重大突破
他的研究成果
為人類突破音障、實現超音速飛行
做出極為重要且突出的貢獻
04.
后來新中國成立當時美國相關部門問他
“為什么要到美國?”
郭永懷十分坦率地回答
“到美國來,是為了將來回去報效祖國。”
之后郭永懷處處受限不能進入國防尖端技術有關的實驗室工作
郭永懷有多厲害呢
從美國人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來
當年那批在美國的留學生
美國人其實是不想讓他們回國的
對于錢學森
有一句重要的評價
“錢學森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個師,
我寧可槍斃他,也不能讓他回去。”
這是美國海軍上將說的話
而1953年7月
美國政府取消禁止中國學者出境的禁令
1955年9月被美國監視拘留了5年的錢學森得以歸國
可美國人放走了錢學森卻沒有放走郭永懷
美國人用憤怒之語證明了錢學森的價值
又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郭永懷的厲害
為了回國
郭永懷在有人監視的聚會上
掏出十幾年來沒有公開發表的書稿
一疊一疊地丟進火里
燒成灰燼
看到這一幕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郭永懷的夫人李佩
也感到非常可惜
勸阻說“何必燒掉?留下回國還有用。”
郭永懷說“這些東西燒了無所謂,省得他們再找麻煩,這些東西都裝在了我的腦子里。”
▲回國之前
郭永懷夫婦與女兒郭芹合影
回國前
對已經登上輪船的郭永懷一家
美國人又進行了徹底搜查
那一刻
李佩終于明白丈夫為何燒掉書稿
▲郭永懷(左)和夫人李佩(中)
在回國的船上
1956年9月
郭永懷夫婦登上回國郵輪
周恩來總理在中南海接見他并詢問
“你有什么要求?”
郭永懷焦急地說
“我想盡快投入工作……”
這一幕
讓當時在場的人無比敬仰
也讓后來的人心生敬佩
05.
1959年蘇聯撤走所有專家拒絕向中國提供原子彈的數學模型和技術資料
1960年的某一天“中國原子彈之父”的錢三強
突然來到郭永懷的辦公室請他參加國家的絕密任務
從那之后郭永懷的名字跟中國原子彈聯系到一起
105名專家學者組成一支特殊的隊伍郭永懷
正式受命擔任九院副院長負責原子彈的理論探索和研制工作
1963年
核武器研制的技術骨干人員
陸續遷往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臨行前
李佩默默地幫郭永懷收拾行李
可李佩對丈夫要去哪兒
要去干什么
卻一無所知
在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
最低溫度可達零下40攝氏度
在即將進入原子彈試驗的日子里
郭永懷經常是工作十幾個小時
有時甚至徹夜不眠
▲1967年王淦昌(左1)、彭桓武(左2)郭永懷(左3)和鄧稼先(右2)等在我國新疆核試驗場區
有這樣一個細節
郭永懷睡覺時不讓警衛員鋪褥子
警衛員非常不解他解釋說
“睡在鐵床上,一翻身就會硌得疼醒了,這樣就不至于讓自己睡過去,就能繼續工作了。”
警衛員聽了偷偷躲到一邊抹眼淚
▲20世紀60年代郭永懷手拿爆炸成型試件
1964年10月16日下午羅布泊一聲巨響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所有人都歡呼雀躍
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中
郭永懷卻因疲勞過度
暈倒在了實驗現場
06.
1968年12月4日
郭永懷本不需要那么急著走的
從那年的10月到12月他一直在青海核試驗基地
進行中國第一顆熱核彈頭的發射試驗準備工作
12月4日這天下午
他在實驗中發現一條重要的數據線索
當即就要飛回北京匯報
得知當晚有一架飛機從蘭州機場飛北京
他就要坐車去趕飛機
同事勸他別坐夜航飛機
第二天早上再走
但郭永懷還是那句話
“晚上飛機省時間,打個盹就到了。第二天不耽誤。”
12月5日凌晨
郭永懷搭乘的那架飛機在北京首都機場徐徐降落
在距離地面只有400米的時候
突然失去了平衡
掙扎了幾下之后
墜毀在了離機場只有1公里的玉米地里
機上搭乘的乘客和機組人員一共14人
只有1人重傷生還
他在回憶當時墜機前的場景時說
就記得郭永懷大叫了一聲:“我的材料!”
救援人員來到墜機現場的時候
13具遇難尸體已經燒得面目全非
但有兩具尸體卻緊緊抱在一起
當救援人員費盡力氣
將兩具已經燒得焦黑的尸體使勁分開時
發現在兩具尸體的胸部中間
夾著一個幾乎完好無損的公文包
打開公文包里
面裝的是
郭永懷說要到北京匯報的
那份熱核導彈試驗數據文件
經辨認那兩具尸體一具是郭永懷
另一具是他的警衛員牟方東
在場的救援人員當場下跪痛哭
07.
1999年9月18日
他的夫人李佩
坐在人民大會堂
國家授予23位科學家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她的丈夫郭永懷
是23位“兩彈一星”元勛中的烈士
是唯一一位在
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研制中
都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
4年后
李佩把這枚
直徑8厘米重515g
用99.8%純金鑄造的兩彈一星勛章
捐獻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李佩向中國科技大學捐獻“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2018年7月
國際小行星中心正式向國際社會發布公告
編號為212796號的小行星
被永久命名為“郭永懷星”
編號為212797號的小行星
被永久命名為“李佩星”
大師隕落,已然化作星辰。
網絡聒噪,轉瞬變為云煙。
一窮二白,赤手空拳;
赤子情懷,百年忠魂!
12月5日
我們深切緬懷
郭永懷
致敬大國脊梁
來源:國際熱評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