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張喜龍:一面不褪色的紅旗 ——感受劉莊
點擊:  作者:張喜龍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發布時間:2019-12-06 10:34:21

 

1.webp (1).jpg


車子沿著連霍高速一路向東,到洛陽附近轉道另一高速,跨過桃花峪黃河公路大橋,就進入廣袤的豫北大地了。我們的目的地是新鄉市新鄉縣七里營鎮的劉莊村。

劉莊村地處豫北黃河故道,“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楷模”(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馬文瑞題寫)。抵達劉莊,時值初秋正午,驕陽似火,熱浪滾滾,聳立著“和諧劉莊”四個紅色大字的石鋪廣場顯得格外寬廣。附近,一群小孩嬉笑著在自動售貨機上投幣選購飲料;廣場旁邊的樹蔭下,一位老人,悠閑地坐在凳子上,手搖蒲扇,準備隨時回答游客的詢問。

在老人的指引下,我們來到劉源將軍題寫館名的“劉莊展覽館史來賀同志紀念館”。這是一座造型奇特的場館:從外觀上看,像一座底小頂大的圓形水塔。從紅色的大門進去,一層正中是史來賀同志坐在獨人沙發上的雕像,體態自然,栩栩如生。展室的通道采用螺旋式,參觀完六個展區,游人就不知不覺地上升到館的頂層。此時,參觀者對紅旗不倒的劉莊的發展道路、對劉莊的領頭人史來賀同志光輝的一生和“史來賀精神”的內涵就有了或深或淺的感受。

1.webp (2).jpg

劉莊的歷史變遷引人注目、發人深思。解放前的劉莊,是“方圓十里鄉”最窮的“長工村”,“住的土草房,糠菜半年糧”是其苦難生活的真實寫照。解放后,他們窮則思變,艱苦奮斗,從1953年開始平地改土,靠車推、肩挑、人抬,把700多塊高低不平的鹽堿荒地改造成了四大塊旱澇保收的良田,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實現了糧棉雙高產,成為全國最早一批解決溫飽的先進村。他們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上世紀七十年代,依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發展集體工副業,搞起了奶牛飼養、糧油深加工、汽車喇叭生產等產業,蓋起了社員集體新村,走上了農村工業化的道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劉莊人從實際出發,實行“綜合經營、專業生產、分級管理、獎懲聯產”的聯產承包責任制,繼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八十年代初即成為“中原首富”。八十年代中期,劉莊人又在全省鄉鎮中率先興辦高新技術產業,1986年5月正式投產的華星藥廠,占地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有職工2500人,是國內最大的肌苷、抗生素、維生素原料藥生產基地之一,產品銷往國際國內市場。此后,劉莊以醫藥工業為龍頭的集體經濟蓬勃發展。進入新時代,不甘落后的劉莊在以史世領同志為首的新一屆黨委的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遵循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正在闊步向更高標準的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經濟市場化、農民知識化、生活城市化、管理民主化的目標邁進。

走出展覽、紀念館,我們徜徉在布局時尚、樓舍儼然的居民住宅區,感受邁入共同富裕的村民的生活環境。這里道路寬敞潔凈,路旁綠樹紅花青草輝映。家家戶戶門前的小院里,果樹繁茂,果實盈枝,濃密的樹葉中,露出了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一個個又圓又大的石榴、一顆顆珍珠瑪瑙般的青棗……據有關資料記載,劉莊村民的集體住房,已經更新了三代。2001年開始新建的第三代農民公寓,每戶四層(含一層地下車庫)、472平方米,人均120平方米。每戶都配有中央空調、寬帶網、花園、現代化家具、閉路電視、電話、車庫,集中供熱、供氣。

劉莊村堅持按勞分配、合理差別、共同致富的分配格局,村民享有住房、醫療、孩子上學和用水、用電等30多項福利,小到面、油、粉條、瓜果分配,大到修路、綠化、房屋維修等物業管理費用,全部由集體統一承擔。村民子女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部實行免費教育;退休人員有退休金,18歲以下未成年人有生活補助……

劉莊的帶頭人史來賀更是給參觀者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史來賀被全國政協原副主席楊汝岱譽為“中國農民的榜樣”。這位1952年22歲時首次赴京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接見的村黨支部書記,一生九次與毛主席握手。從1953年到1957年,他領導的劉莊村從互助組、初級社再到高級社,一直都是農村社會主義建設的排頭兵。人民公社時期,劉莊堅持生產大隊(即村級)的核算體制,是當年毛主席提出“人民公社好”的地方。在此期間,史來賀同志多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并且于60年代與雷鋒、焦裕祿、王進喜、錢學森等人一起被中組部命名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在全國農村普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形勢下,史來賀同志從劉莊的實際出發,堅持走集體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實行集體專業聯產承包責任制,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就。史來賀在長期擔任農村基層干部的實踐中,非常重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村級領導班子建設,他對黨員干部的“約法三章”(不準搞特殊、不準謀私利、不準脫離群眾),要求農村干部做到“五不怕”(不怕吃苦、不怕吃虧、不怕惹人、不怕困難、不怕熬夜),對干部實行“五免職”(對違反各種制度和村規民約者免職、對搞派性鬧不團結者免職、對爭名譽鬧地位者免職、對提意見打擊報復者免職、對工作敷衍了事者免職)等充分體現了他從嚴治黨、從嚴治吏的思想,發表在《人民日報》上的《怎樣當好農村黨支部書記》一文就是對其為政經驗的總結。

1.webp (3).jpg

史來賀同志的先進事跡,受到了中央媒體的關注,《人民日報》頭版曾先后發表題為《走在社會主義大道上》《共產黨人的楷模——史來賀》的長篇通訊對他的事跡作了深度報道,《人民日報》發表了評論員文章《共產黨員的榜樣——向史來賀同志學習》,中共河南省委也作出了《關于開展向史來賀同志學習的決定》,號召學習他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形成的“堅定信念,共同富裕;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無私奉獻,一心為民;艱苦奮斗,勤儉創業”的“史來賀精神”。

劉莊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面不褪色的紅旗,參觀后讓人情不自已、浮想聯翩。昔日的“長工村”,今天的“明星村”,劉莊翻天覆地的巨變,靠的是黨組織的堅強領導、領頭雁的人格魅力和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靠的是“史來賀精神”的影響感召和劉莊人民一心一意跟黨走、前進路上不松勁的自覺行動!

劉莊作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廉政教育基地,在全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新形勢下,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作者簡介】張喜龍,陜西臨潼人,1984年7月畢業于渭南師專,從教13年后先后在中共潼關縣委辦公室、政研室,潼關縣考評辦、考核辦,潼關縣民宗局工作,有多篇調研文章、文學作品獲獎并被有關書籍收錄,出版有作品集《鄉關情思》。


(來源:昆侖策網【作者來稿】

 

5.webp.jpg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
    攜趣HTTP代理服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