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楊貴與紅旗渠:修渠沒有餓死一個人
點擊:  作者:蔡如鵬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發布時間:2019-05-14 09:34:11

 

       楊貴,26歲任河南林縣(今林州市)縣委書記,后來擔任過公安部副部長、國務院扶貧辦顧問。上世紀60年代,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他帶領林縣人歷時10年在太行山腰修建了引漳入林工程紅旗渠,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徹底解決了林縣人祖祖輩輩的吃水難問題。周恩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所不同的是南京長江大橋是集全國之力修建,而紅旗渠完全是憑林縣一己之力。

因紅旗渠出名的楊貴,不久便卷入政治漩渦中,幾起幾落,而無論是被提拔重用,還是受迫害遭批判,都無一例外地起因于當年他領導修筑的紅旗渠

1954年,26歲的楊貴被河南省委派到林縣當縣委書記,直到1973年,周恩來親自點名調他去公安部工作為止,他在這個太行山深處的山區縣前后工作了19年。也正是在這期間,林縣人修鑿了轟動一時、至今仍在發揮作用的紅旗渠。

 

楊貴(1928528-2018410)

感謝1959年那場大旱

林縣自古就飽受缺水之苦。由于十年九旱,老百姓平時都不洗手臉,長年累月地不洗衣服,只有在婚喪嫁娶這些大事的時候,才舍得去缸里舀出一點點水來,全家人合用一個洗臉盆,你洗完了我洗。洗完了的水,或是給牲口喝,或者澆菜,也不舍得倒掉。當地流傳一個說法,林縣姑娘嫁人不圖你的萬貫家產,就圖你有水洗臉

剛到林縣,楊貴就聽說了這樣一個事:民國年間,桑耳莊300多戶人家,常年要到8里外的黃崖泉擔水。有一年除夕,老漢桑林茂為了過年吃頓餃子,一大早就去挑水,直到太陽落山也沒有回來,剛過門的兒媳著急就去村頭等。接到公公后,兒媳想幫著擔水,可不小心碰翻了桶,把水灑了個凈光。回來后,兒媳又羞又愧,當晚就上吊自殺了。

據楊貴回憶,由于缺水,林縣人生活很艱苦,一年糧食畝產才200多斤。我是解放后去的,老百姓吃的太差,還不如戰爭年代我打游擊的鐵路沿線。當時我就感覺林縣不解決水的問題,群眾要過富裕生活,是根本不可能的。

擔任縣委書記后,楊貴決心帶領全縣55萬人重新安排林縣河山。最初,他并沒有考慮從山西的漳河引水。他回憶說:林縣境內有幾條河流,我和縣委其他領導當時都認為只要充分利用好河里的水,挖掘地下的水,蓄住天上的水,就能徹底結束林縣缺水的歷史。所以一開始打了很多旱井,從1955年起還相繼修建了抗日渠、天橋渠、英雄渠和3個中型水庫。1959年一場干旱讓這些水利設施形同虛設。由于流經林縣的幾條河流全部斷流,已建成的渠道無水可引,水庫無水可蓄,打下的旱井也已干涸,這才逼著我們走出去找水

多年后,在談起修建紅旗渠的動議時,楊貴仍感慨地說:應該感謝1959年那場大旱,它使我們從陶醉中清醒過來。嚴酷的現實,不僅考驗了林縣的水利設施,而且也逼著縣委不得不重新考慮解決林縣缺水的辦法。

19596月,林縣派出3個調查組順著漳河、淇河和淅河逆流而上,尋找新的水源。很快,目標就鎖定在山西省平順縣境內的漳河。其他兩條均為季節性河流,而漳河最大流量達7000立方米每秒,常年流量30立方米每秒,即使枯水季節也不少于10立方米每秒。

為了讓山西方面同意引水,楊貴除了請河南省委與山西省委協商外,還趁春節之際給山西省委書記陶魯笳打電話拜年,懇請曾在林縣工作過的他幫助協調解決。如今已92歲的陶魯笳也居住在北京,楊貴時常去看他。兩人談起那段往事,老書記總是感嘆道,當年他以為楊貴只是修條小渠解決吃水問題,哪知道竟然修了這么大一條人造天河!

再晚兩年,肯定修不成

在征得了上級部門和山西省的同意后,下一個問題就是修渠的經費和設備從哪里來?為此,林縣曾找過省委、地委,但得到的答復是:國家困難,不可能給予資助,林縣可根據自己的財力、物力、人力考慮安排。

 “那時縣財政只有290萬塊錢,但糧食還充足,有3000多萬斤儲備糧,每個生產隊都有三五萬斤。楊貴回憶說,最關鍵的是群眾修渠的熱情很高。一聽說要跨省修渠引水,大家都摩拳擦掌,紛紛要求參加。有個13歲的孩子叫張買江,他父親在修渠中剛不幸被崩塌的巨石砸中犧牲,他母親就把他送上工地。工地指揮長說什么也不答應,父親剛走,怎么能讓家里的獨苗再來呢?更何況他還是個孩子。他母親懇求說,讓孩子留下來接著干吧,俺知道,紅旗渠水流不過來,他爹也合不上眼。

就這樣,1960年春節剛過,近4萬名修渠民工就自帶口糧、被褥和簡易的工具,匯集到晉冀豫3省交界的漳河邊。

為了速戰速決,修渠大軍一上來就一字排開,在70多公里長的工地上全線開工。由于技術人員不夠,民工又看不懂圖紙,漫山打眼放炮,一崩一個山頭,有的挖錯了地方,有的炸壞了渠底。沿線的山西群眾對此也是怨聲載道。他們向楊貴反映,天天放炮,像地震一樣,把牲口嚇跑不說,還把房子也震裂了,這樣下去還怎么過日子?

 “在林縣還好辦,但在人家的地盤上,時間拖得越長,矛盾就越多。楊貴說,開工20多天后,他們就調整了施工方針,集中力量先把山西境內的20多公里渠道修完。事后證明,這次調整對修鑿紅旗渠起了決定性的作用。當年,與紅旗渠幾乎同時動工的還有甘肅定西的洮河大渠,也是全線開工,但沒堅持多久就全線下馬了,只留下沿途遍地的坑坑洼洼。而紅旗渠在開工8個月后,就把滾滾的漳河水引入了林縣,極大地振奮了林縣人繼續修渠的熱情。事實上,正是這種修一段、成一段的分段施工模式,才使得紅旗渠的建設能前后堅持10年之久,并最終得以全線貫通。

漳河原本經山西流入河北,紅旗渠第一期工程建成后,就改道流向林縣。隨著水資源的日益緊張,受影響的河北幾個縣意見很大,甚至好幾次偷偷炸毀了紅旗渠渠首大壩,這讓楊貴很意外。他對記者說,當初修渠沒考慮有什么矛盾,想法很簡單,盼水心切,也沒想到開工正好趕上全國困難時期,各地都忙著解決吃飯問題,顧不得阻攔我們。他感慨道:如果再晚兩年,矛盾多了,就肯定修不成了。

修渠沒有餓死一個人

紅旗渠有很多段都是在懸崖峭壁上修筑的,這都是當年林縣人系著一百多斤重的麻繩,懸掛在半空中,一錘一錘鑿出來的。

動工以后,資金需求越來越大。為了把漳河水早日引到家門口,林縣人想盡了辦法。買水泥太貴,他們自己建水泥廠生產水泥,整個工程所用的6705噸水泥,有5170噸是林縣人自己生產的;缺少炸藥,生產隊便多積有機肥,省下的硝酸銨配上鋸末、干牛糞碾碎制成土炸藥;鋼釬造不了,大伙就力圖節約,長釬磨短了就當小撬用,小撬磨短了就捻成手把鉆用。在資金最困難的時候,縣委抽調了30多名干部,成立了勞力管理組,組建工程隊,到其他城市承攬工程,賺錢彌補修渠資金的不足。據統計,當年就有31000林縣人外出搞建筑,掙回經費1800萬元。

196011月,中央發出通知,全國實行百日修整,基本建設項目全線下馬,紅旗渠也面臨停工的危險。

當時,山西境內的渠道剛竣工,正在修筑從河口至木家莊的二期工程。如果停下來,整個工程很可能就會因此夭折;如果不停,又違反中央政策。最后,楊貴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絕大部分民工回生產隊修整,留下300多名青壯勞力,繼續開鑿二期工程的咽喉——600多米長的隧洞青年洞。中央要求修整,是因為當時糧食緊張,停止工程建設,全力保證老百姓的生命。但那時我們還有幾千萬斤儲備糧,中央指示要執行,工程也不能停。青年洞的作業面很小,上不了很多人,即使在正常年份,也要鑿很長時間。留些人先啃下這塊硬骨頭,等形勢好了,再大批上人修明渠。楊貴說。

他告訴記者,在三年困難時期,紅旗渠的建設沒有中斷一天,而且在1961年最困難的時候,還拿出了1000萬斤糧食支援災區。

林縣為什么有這么多儲備糧?楊貴說,這主要得益于大躍進期間他沒有跟風,報的產量比較實。他記得有一次新鄉地委、專署召開縣委書記會議,讓各縣匯報小麥產量,楊貴報了一個比較低的數字,我匯報完后,專員很生氣,說就是躺著睡覺也能產那么多!像這樣,林縣就根本沒有大躍進楊貴一度被批判為有意瞞報,右傾思想嚴重,但他堅持不能說瞎話,有些縣報的高,水分很大。你報的多,國家購的就多,留下的自然少了。結果,在河南發生大規模饑荒的年代,林縣沒有因為修渠餓死過一個人

修一條紅旗渠有什么了不起?

開鑿青年洞時,上級經常派人下來檢查。為了應付檢查,施工青年們在路邊安置了觀察哨,一旦發現有小車經過,立刻揮動紅旗,示意洞內的人停止施工。等車走遠后,又繼續干。

盡管如此,還是有人到上面告了楊貴的狀。19617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譚震林在新鄉糾正大躍進造成的的偏差,一聽林縣縣委不顧群眾死活,還在大搞紅旗渠建設,非常生氣,隨即指示地委撤了正在新鄉開會的林縣組織部部長路加林的職,還準備撤楊貴的職。楊貴回憶說,結果把我叫去開會,會上我講了林縣的實際情況,譚副總理聽了立即派人到林縣調查。調查結果證明我講的是實話,才恢復了路加林的職務。

196545日,林縣人經過5年艱苦奮斗,鑿通了最艱險的紅旗渠總干渠。隨后楊貴又帶領大伙用了1年時間,修筑了3條干渠,正當他準備一鼓作氣建設配套工程時,文革開始了。文革中,一些造反派誣蔑紅旗渠是黑渠”“死人渠,楊貴也被打成走資派撤職罷官,長期遭受批斗毒打。好在林縣群眾暗中保護楊貴,給他兜里塞雞蛋,往他懷里揣烙餅,把他從造反派手里搶出來送到山西勞模李順達家,后又輾轉送往北京,讓他躲到了新華社記者方徨等人的家里。不久,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幾位記者聯名寫信給周恩來反映楊貴的情況,周恩來指示河南把楊貴保護起來,他這才得以回林縣,組織建設配套工程。

196976日,歷經10年的紅旗渠工程全面竣工。但僅僅過了100天,省里軍管負責人又在林縣組織批楊貴,說紅旗渠是唯生產力論的活標本”“楊貴穿新鞋,走老路。這些人還攻擊楊貴修了一條小小的紅旗渠有什么了不起?紅旗渠對外驚天動地很兇,對內灰心喪氣很空。又是周恩來知道后,立即要河南省委常委、省軍區黨委常委和楊貴來北京。他拉著楊貴的手質問那個軍區負責人,你為什么反紅旗渠?為什么整楊貴同志?

1973年,楊貴在黨的十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并隨即到北京參加中央讀書班學習馬列主義。在學習期間,周恩來又提名楊貴到公安部工作。最初,他不愿意去,覺得自己沒有經驗。當時兼任公安部部長的華國鋒勸他說,不熟悉不怕,我也沒經驗,有事咱們共同商量。在公安部,楊貴又被卷入他更難以把握的政治漩渦。直到20063月,中央才批準了他的職級為副部長級,享受中央、國家機關部長級醫療待遇。

原載于《中國新聞周刊》2009年第42期,作者蔡如鵬。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