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格力電器發布了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15%股權的公告。格力電器稱,股權轉讓完成后,其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將發生變更。
新聞公告了之后,第一念頭就是“崽賣爺田不心痛”,這句俗語最出名的事件是中央紅軍五次反圍剿時彭德懷沖共產國際德國顧問李德吼的。
格力電器是中國電器品牌的龍頭企業,基本可以說是目前中國電器第一品牌!2018年凈利潤預計是260-270億元,而且凈利潤從2013年103億起,基本每年都實現增長直到現在,可以說是中國最優秀的企業,而這樣好的企業,為什么珠海國資委要賣呢?雖然是在目前國有企業改革的大背景下,未來雖然有說電器行業發展已到瓶頸之說,甚至可能有珠海國資委可能與目前格力管理人團隊分歧不可調和之說,還有市場純競爭行業國企經營效率不如民企外企之說,就以上這些,我還是一一提問,給出一些思考,我想只要是腦子不進水的人都應該會自己清白的看法吧?!
對于國企改革,我本人在2014年曾發表過一篇文章《如何從法律、管理角度看國企改革!》,詳見鏈接:http://www.wyzxwk.com/Article/zatan/2014/05/319655.html,當時就表明了我的疑問?如果連最優秀的國有品牌都賣了,還有什么國有企業是找不到借口賣呢?
關于國企要改及什么樣的國企要改革的疑問?
首先,國企要不要改革?肯定要改革,國家都在改革,為什么國企不能改革得更好,效率更高?所以2014年我的文章就強調國企改革重點就是要改管理體制,因為國企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政企不分、貪腐成風、國有資產轉賣投資監管不力!詳細可看以上鏈接,幾年過去了,我仍堅持其中基本觀點,這里就不再復述。
其次,國企不如民企外企嗎?上文已經過去了5年,我們看得越來越清楚了,這個觀點是不成立的,什么類型的企業都有運行得好差之分,就像這次的格力,中國有幾家企業敢說比他做得好,無論對比同行的美的、海爾等,還是非同行的華為、比亞迪、中集集團等,都是第一流企業!相反,這些年聽到耳朵生繭的都是些民企如何 “困難啦”等聲音,無非說融資難,稅收高,環境不好等原因,企業經營出現困難最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看首要就是自己經營出問題了,內因是主要的!而國外,日本、美國、韓國等這些年倒閉、轉賣的外企知名品牌比比如是,而且恰恰就是在中國的這些企業面前被打得無處可逃!
再其次,什么樣的國企要改掉控股權?當然是經營得不好的,自己搞不好,或者在我上文所說的管理體制改了之后仍經營不好,或者憑借自有能力難以有發展的、突破的,才需要改控股權,這個邏輯沒錯吧?像格力電器,這樣的企業有哪個企業敢說比他們經營得更好?如果將一些很可能比不上他們的不確定性加在格力現有運營體系上,并實施控制?腦子進水了吧?!難道就為了政治正確?如果是這樣,中國很難會更好,因為不唯物!不辯證!這幾天已經有一些新聞傳聞在網上了,讓我們看看都是些什么企業有興趣吧!可能浮出水面的有鴻海集團(臺資、郭臺銘),中國厚樸投資公司,這些企業是什么特點呢?
鴻海集團:為蘋果等品牌加工,典型OEM企業,前些年的打工連環跳樓的吸血背景企業,行嗎?
中國厚樸投資公司:美國高盛、畢馬威背景的合伙投資型公司,典型外資,這類公司更適合進行初創型投資,更注重中短期利益的提取,適合嗎?
為什么不增資呢?上市的公眾公司這方面是很好操作的,尤其是這么優質的企業。就算針對新市場或新行業進行專項公司混改也可以,如此格力電器對于項目公司股份或控股權騰挪度可以更高。
最后,如果說真的可能有珠海國資委與目前格力管理人團隊存在分歧不可調和之說,這個在前年格力投資銀隆新能源項目的紛爭可以看到一二,而且格力近五年的關于手機、新能源車、芯片等項目,爭議也是比較大的。就此我想說,第一,公司法的條文在那里,沒有人可以權大于法!市場機會還是很多的;第二,如果握著這樣一個生金蛋的金雞及優秀的管理團隊,珠海國資委如果不懂得放權,胡亂干擾,這個國資管理團隊有問題!
因未來電器行業到瓶頸,乘好時機脫手入袋的邏輯對嗎?
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任何一個行業都會出現瓶頸,或者發展中的瓶頸,這是毋庸置疑的,面對瓶頸,一流的所有者應該都是勇于突破及挑戰,而且無論在任何行業他也一定必須面對挑戰,否則他無法成長及生存。實在是無法突破的瓶頸,我想也不會有人愿意接手,在那些資金大佬們面前,誰敢說他們是傻子?!從這一點看來,只有珠海國資委的問題了。還需要說明一點,目前格力純利的增長最少在未來五年,還是不斷增長的,即未來每年300億以上的純利!面對相應瓶頸的突破,這么龐大的資金投入能力,加上格力成熟、優質的管理團隊,他們如果突破不了,我想中國絕大部分企業面臨瓶頸將很難突破,而且可以肯定的說,當今中國任何一個行業都出現了瓶頸,都需要突破,否則不可能有供給側改革!要說突破能力,我想傻瓜也能評估格力的突破容錯能力是超強的。所以我想,珠海國資委不行,可以考慮換管理人,或者轉換給更有能力的國資管理公司,是不是也可以?前幾年萬科就是這樣做的!中國那么大,自有留爺處,當年三一在湖南被評論已經容不下去,離開了湖南后,我想湖南人民是很傷心的。
存在政治正確嗎?
如果存在,賣優質國有資產是政治正確嗎?不會連商人的基本思維都不如吧?哪個理論能說明市場型企業就是一定要國資退出?尤其是社會主義的理論?!所以真正的政治正確應該是有利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是好上加好,更有利未來!
對于以上內容,誰來對這些給出果敢答復?或者公開站出來辯論?!真理越辯越明!
王海星
2019.04.10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