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1日-星期五
上月初,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剛剛在俄軍事科學院年度學術會議上表示要打擊“第五縱隊”。俄國民近衛軍主管顧問列昂季·舍夫佐夫上將又站出來力挺:“向‘第五縱隊’司令部開火!”,“國家要對(這場斗爭的)勝利負責!”
這插圖寓意多
上將之言,挑重點說
舍夫佐夫上將是在4月9日的俄《軍工信使報》報上發出這種聲音的。
他認為,今年3月,兩件要事將對俄軍建設、軍事科學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這兩件事就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杜馬國防委員會擴大會議(“效率軍隊”)和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在軍事科學院(總參計劃打擊第五縱隊)年度學術會議上的發言。兩個發言關鍵都是在北約70周年前夕說的,北約剛好正迷失在歷史時代、不斷尋找敵人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他認為,“第五縱隊”是敵軍用于占領一個奉行主權政策或為獨立而戰國家的登陸場。
蘇聯在美國核武器的威脅下并沒有倒下。特朗普總統任期內的美國新軍事戰略、2014年至2018年北約峰會通過的決定表明,歐洲與世界出現了大規模混合威脅。直到1949年前,當蘇聯還沒有核武器的時候,美國一直在計劃轟炸蘇聯百萬人口城市。在無需發動任何戰爭的情況下,計劃用核武器消滅數以百萬計的蘇聯平民。后來蘇聯得以存活的唯一原因,就是因為擁有了核武器、強大的軍工企業和能夠研究先進武器裝備的科學。
蘇聯沒有倒在美國的核武器下、在擁有強大的軍力、核武器與先進的科技時,卻倒在了西方的“混合戰爭”“顏色革命”和“第五縱隊”下。美國還在炮制這一套。美國正積極尋找新的方法來消滅戰略競爭對手,首先是俄羅斯、中國、伊朗等國家。為此,制定了“混合戰爭”戰略及其組成要素“顏色革命”和“第五縱隊”的使用技術。其中很多都曾被用來摧毀蘇聯,當時的戰爭沒帶“混合”稱謂,也沒這一術語,但值得記住的是石油價格從8美元到12美元一桶這段歷史、意識形態宣傳和為了保住自己權力的賣國賊。蘇聯曾經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戰略核力量、第二經濟強國地位和先進的科學,并且絕大多數人明確表達了生活在蘇聯的愿望。但最終還是沒能保住,失去這個國家的不是因為戰敗,而是敵人實施顛覆戰略和技術手段的結果。今天,就像上個世紀一樣,來自外部和內部力量的強大沖擊正在涌來,這股力量致力于瓦解和摧毀俄羅斯。對此要深入思考并作出結論。
他還這樣看格拉西莫夫的講話與五角大樓新戰略。格拉西莫夫在軍事科學院年度學術會議上發言談到的五角大樓新軍事戰略,其意圖在于積極利用“第五縱隊”的抗議潛力來制動混亂和操縱民眾,同時用高精度武器對目標國實施打擊,消滅其國家領導人,摧毀通信與指揮系統、其他戰略目標。
標語:“打倒政府!”
對付“第五縱隊”或“特洛伊木馬”似乎不是總參謀部的事,但五角大樓實際上已把混合戰爭作為一個新型戰爭,開始構建戰場。作為對西方奉行的敲詐和威脅政策的回應,總參謀部被迫擬定計劃,對瞄準俄羅斯的導彈發射裝置和決策中心實施打擊。
俄已準備好遏制可能之敵的侵略行動,為此開發了一些概念方法,其核心是積極防御戰略,這意味著采取先發制人的措施來消除威脅。
誰來應對、怎樣應對“混合戰爭”?他是這么看的:
總參謀部認為在國內使用軍事力量遏制武裝沖突和威脅公民安全、憲法秩序、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違法行動是正當之舉。解決這些任務首先是要由國民近衛軍、內務部、聯邦安全局參與,只有在必要時武裝力量才會參與。
武裝力量首先應準備應對外部侵略者的戰爭,打擊各個戰區的決策中心、戰略目標。這是對戰勝敵人總體行動的決定性貢獻。當然,“斬首”令人想起國內的“第五縱隊”。
應對美國新戰略是國家、全社會、專業部門與機構的事,是國內政策、信息政策與干部政策的事,是人民愛國主義教育的事。
與傳統戰爭不同,聯邦相應機構有責應對“混合戰爭”。國防部有份參與,總參謀部參與度很大,但遠非決定性的。蘇聯曾經擁有過現有一切,但卻失去國家了。“混合戰爭”的初次試驗用到了蘇聯身上。雖經長期準備,但最終達到了目的。無論俄如何認真對待軍隊的裝備,這都并不意味著,國家已經準備好應對“混合戰爭”。這場針對俄羅斯的戰爭無所不用其極,其方法可以在不公開武力干涉、以不是太大、可以接受的損失或根本就絲毫無損與低得驚人的成本,就可以達到目的。
這種策略很自然地融入了美國的戰略文化,它規定對受到削弱和分裂的敵人發動軍事行動,在盡量減少己方軍人傷亡的情況下,在遙遠的戰場通過他人之手實施戰爭。對蘇聯、南斯拉夫、伊拉克做到了這一點。現在正在對委內瑞拉、塞爾維亞和伊朗這么做。敵人還計劃利用這一經驗對付俄羅斯。俄軍的實力不是反擊的必要保證,國家有責任做好應對準備并戰勝它。
“我們摧毀了蘇聯,我們也會摧毀俄羅斯。我們的任務是讓俄羅斯從內部吞噬自己,造成這個國家社會混亂和分裂”,2012年美國總統候選人米特·羅姆尼曾這樣說。
利用國家政變技術,推翻合法政府并將國家置于外部控制之下,是“顏色革命”的主要任務。“顏色革命”依靠“第五縱隊”實施。但民主并沒有賦予它推翻合法政府的權利。
可以預料,當俄羅斯尚未正式承認對其發動戰爭時,美國與北約使用的混合技術只會得到完善。因為行動是秘密的,不受國際限制。如果這些威脅因素得不到俄羅斯的及時評估,那就太糟糕了。
沒有正式承認正在進行的“混合戰爭”意味著這個國家沒有做好準備。僅靠國防部的動員是不夠的。承認或不承認混合戰爭不是科學爭論。對戰爭有所準備的人才會贏得戰爭。
國家安全概念的各要素都必須得到充分利用。要尤其重視做好民眾的工作,積極打擊“第五縱隊”。總參謀部計劃打擊決策中心、發射裝置和機場,還應加進國家防范混合侵略和“顏色革命”的綜合措施,加強國土防御。
這個將軍來頭可不小
舍夫佐夫軍人出身,經多識廣,身份特殊。
列昂季·舍夫佐夫上將
他經歷過蘇聯解體,深知那段歷史。
他兩次在境外歐洲服役、并兩次代表俄羅斯同北約部隊直接打過交道,知道西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軍旅生涯就是從駐境外歐洲部隊開始的。1968年起,他就在蘇軍駐德集群服役,先后擔任偵察排長、坦克排長、偵察連長。1973年調回國內服役。1990年7月起,再度到蘇軍駐德集群服役,任第8近衛集團軍參謀長。1992年2月起任西部集群(德國)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司令。從德國撤回后,1994年9月至12月任武裝力量總參作戰總局第一副局長,1995年4月至10月,任武裝力量副總參謀長兼作戰總局局長。
他還是第一次車臣戰爭的積極參與者。1994年12月至1995年4月,出任駐車臣聯合部隊集群參謀長。1995年10月起,他被任命為俄羅斯國防部作戰組組長、北約歐洲聯合部隊主管駐波黑俄羅斯部隊的副總司令,1995年12月起,被任命為俄羅斯駐北約歐洲聯合部隊總部的代表。
他還在內務部干過。1997年7月,被任命為內務部副部長兼內衛部隊總司令。1999年4月起出任俄內務部內衛部隊總監。
退了,又出來了。2007年起退休。現又出任俄羅斯國民近衛軍主管的顧問。國民近衛軍是2016年7月才開始在原內衛部隊的基礎上組建的,直接聽命于普京總統。等于退了接近十年,又現身了,而且還貼身普京。
前后間隔時間不長,俄將軍們對美國國防部所謂的“特洛伊木馬”新戰略、“混合戰爭”、“顏色革命”頻繁發聲,這說明,俄當局至少是強力部門好了傷疤沒忘痛,對美國那一套始終是警惕的、清醒的,估計這次西方再也不會像蘇聯那會兒,討到大便宜了,接下來俄境內的“第五縱隊”恐怕就難混了,好日已經翻篇。
作者:朱長生(華語智庫執行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