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國蓄謀已久
【孟雨荷向臺媒公開AIT情況】
昨天(3日),美國在臺協(xié)會(AIT)臺北辦事處發(fā)言人孟雨荷(Amanda Mansour)公開向媒體宣稱:“自從2005年來,美國政府向AIT派駐的人員就包括現(xiàn)役軍人,包括陸軍、海軍、空軍和海軍陸戰(zhàn)隊成員。”這是AIT首次公開AIT在臺灣有現(xiàn)役軍人。
按照美國常規(guī)的做法,只有與美國有正式外交關系的國家大使館才會配有陸戰(zhàn)隊隊員進駐。AIT是美國在臺灣的一個民間機構,美國自1979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系后,與臺灣就沒有官方的關系。AIT將于今年5月6日搬遷至新址,這時公開美國自2005年以來就派駐了現(xiàn)役軍人,是否意味著AIT新館將進駐陸戰(zhàn)隊員?
【臺灣《自由時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其實,AIT中存在美國軍人并非秘密,但這些軍人不能穿軍服,也不公開軍人的身份。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美國政府派軍人進駐AIT就意味著美國派兵進駐臺灣,這嚴重違反了中美兩國簽署的外交公報,跨越了外交紅線,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挑釁。那么,這次AIT公開證實“美國政府向AIT派駐的人員......包括陸戰(zhàn)隊成員”,究竟想干什么?必須引起我們嚴重警惕,并予以相應的回擊。因為美國的這一舉動實在非同小可!
一、美國蓄謀已久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政府簽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lián)合公報》中明確指出:“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中美雙方簽署的《上海公報》中,雙方聲明“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臺灣撤走。”1982年8月17日中美簽署的《八一七公報》再次明確了上述兩個公報的原則。
【中美建交聯(lián)合公報截圖】
因此,根據中美建交的《三個聯(lián)合公報》精神,美國是絕不能向臺灣派駐軍隊的。40年來,美國政府也一直不敢公開承認在臺灣駐有軍隊和軍人。
然而,自2017年以來,臺灣和美國媒體就一直炒作美國政府派軍進駐AIT,這類消息。其中以前AIT臺北辦事處處長楊蘇棣(Stephen M·Youny)的言論最為突出,但無論是AIT還是美國政府對此一直都不予正面回應。筆者曾在2017年2月18日和2018年4月23日就此問題專門寫過兩篇分析評論文。(點擊藍色字體可以閱讀)
去年9月13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稱,三名美國官員對CNN說,美國國防部拒絕了美國國務院提出的派海軍陸戰(zhàn)隊員幫助保衛(wèi)AIT臺北辦事處的請求。但在回應拒絕原因時,這位國防官員說是因為資源限制問題,而不是為了避免激怒中國政府。
【CNN去年9月13日報道的標題截圖】
由此可見,美國派軍進駐AIT絕非空來穴風,而是蓄謀已久,公開這一情況只是等待時機。
二、AIT此時宣稱美派軍進駐有玄機
AIT此時公開美國派軍進駐當然得到了美國政府的授權。為何是在這個時間點宣布?目的是什么?
5月6日,AIT新址就將正式啟用,新址內的設施不僅煥然一新,而且面積比以前大得多。舊址原來是由臺灣當?shù)氐娜藛T負責維安,新址的維安美國很有可能派陸戰(zhàn)隊員加入,所以現(xiàn)在干脆將原來就存在駐軍的情況抖露出來;
【AIT臺北辦事處新址截圖】
民進黨蔡英文上臺后徹底倒向美國,公開宣誓甘當美國的棋子。其表現(xiàn)得到了特朗普政府的贊賞有加。而自中美貿易戰(zhàn)爆發(fā)以來,美國圍堵中國的政策讓民進黨這種跪舔美國的丑態(tài)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因此,即使AIT新址美國政府不公開派軍進駐負責維安,現(xiàn)在公開之前派軍進駐的情況也是彰顯美國很重視“美臺關系”所發(fā)出的政治信號;
中美貿易戰(zhàn)正處在關鍵時刻,目前雙方正在商議簽訂協(xié)議的階段,即使最后成功簽署協(xié)議,美國圍堵中國的長遠政策也不會改變,特別是特朗普的性格以及美國發(fā)展趨勢使得未來中美關系的變數(shù)依然存在很大的可能性。所以現(xiàn)在正是啟用打“臺灣牌”的時機;
特朗普政府3年多來一直在臺灣問題上觸碰中方紅線,通過了一些列破壞兩國建交公報的法案。雖然這些法案至今尚未真正實施,但已經做出了不少表現(xiàn),如美國政府高層官員訪臺等。在這些法案中,最危險的要屬《美國國防授權法案》中的同意美軍艦停靠臺灣問題,如果這一現(xiàn)象出現(xiàn),中美外交關系將遭到嚴重打擊,甚至出現(xiàn)反轉。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并未有收手的跡象,相反不斷在挑釁中國,如戰(zhàn)機、軍艦(包括航母)在臺灣海峽、南海等區(qū)域(海、空)頻繁出現(xiàn)。但說到底還不能算實質性的侵入。現(xiàn)在公開美軍進駐AIT,并如果出現(xiàn)著軍裝負責維安,則是實打實的“美軍進駐臺灣”。這種試探比之前的任何狀況都要嚴重的多,危險的多,已經是赤裸裸的侵犯。
三、必將付出代價
無論存在多少玄機,公開美國派軍進駐AIT絕非簡單的事件,一旦AIT真出現(xiàn)美軍著裝維安,必將掀起中美關系爭端的狂風暴雨,且與中美貿易爭端完全不同,因為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絕不可能有回旋的余地。
正是如此,今天,美國國務院發(fā)言人通過《美國之音》發(fā)表了三點聲明,即:
【《美國之音》報道的標題截圖】
“我們的政策沒有改變。美國仍然致力于我們基于三項聯(lián)合公報和《臺灣關係法》的一個中國政策;
美國在臺協(xié)會本著《臺灣關係法》(TRA)成立于1979年,承擔維持'美國人民與臺灣人民間之商業(yè)、文化及其它關係'的使命;
與在AIT前址的做法一樣,一小批派駐AIT的美方人員和人數(shù)更多的當?shù)貎l傭人員與地方當局合作負責建筑的保安。”
一方面承認AIT的使命只是“擔維持'美國人民與臺灣人民間之商業(yè)、文化及其它關係'”,一方面又稱“一小批派駐AIT人員(軍人)”。這種說辭與以往干涉中國內政、破壞中美建交聯(lián)合公報的狡辯一樣,純粹是耍無賴和霸道。
只要看看美國政府現(xiàn)在的一系列做法,就可以證實美國政府已經完全違反中美雙方簽署的《三個聯(lián)合公報》。需要特別關注的是,一旦AIT新址出現(xiàn)著軍裝的人,或者美國陸戰(zhàn)隊隊員公開進駐,中國還能聽信美國政府這樣的狡辯嗎?
另外,美國務院發(fā)言人稱的AIT新址會“一小批派駐AIT的美方人員”,究竟多少為“一小批”?據臺灣深綠媒體《自由時報》今日透露,AIT新館現(xiàn)役軍人的人數(shù)編制比美國駐華大使館的數(shù)量都多,如果此為實,那又該作何解釋?
【臺灣《自由時報報道的標題截圖》】
蔡英文自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在“臺獨”道上越走越遠,近年來更是在配合美國圍堵中國大陸上動作頻繁。今年有兩個節(jié)點蔡英文當局一定生事,一是紀念所謂的《臺灣關系法》發(fā)表40周年,二是AIT新址啟用。這次AIT公開證實存在美軍,令臺當局如吃了興奮劑一樣,似乎“臺獨”的底氣更足了。蔡英文這兩天一直進出在臺軍相關單位,今天又叫囂首臺“國造潛艇”要在2024年建造成功,2025年實現(xiàn)成軍,稱“臺灣要增強水下戰(zhàn)力,有效捍衛(wèi)海上疆界”。
【蔡英文臉書截圖】
臺當局“外交部長”吳釗燮的兒子吳迪昨天在臉書上發(fā)起募捐,打算于4月10日在《美國國會山報》(The Hill)和《華盛頓時報》(The Washington Times)刊登所謂“挑戰(zhàn)一中原則”廣告:
【吳迪擬在美國刊登的廣告圖片】
吳迪稱他之所以這么做,就是因為“看準臺美關系逐步升溫”、“呼吁美國議員參與連署‘挑戰(zhàn)一中原則’決議案”、“希望(美國)企業(yè)拒絕中國強加一中原則的行為”
美方持續(xù)挑釁中國,不斷試探中國底線,終究會遭到中方的強烈反擊。如果AIT新址真出現(xiàn)公開駐軍,中國絕不會聽之任之,美國一定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民進黨當局自不量力,繼續(xù)玩火,在分裂祖國、煽動“臺獨”,以及配合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道上一路爆沖,必將受到嚴厲懲罰!
中國一直希望在臺灣海峽實現(xiàn)和平,堅持和平統(tǒng)一,但如果美國非要挑起戰(zhàn)爭,把戰(zhàn)火引向臺灣,中國政府為了國家的核心利益必將迎戰(zhàn),一舉解放臺灣,徹底消滅“臺獨”分裂勢力!千萬不要試探中國政府、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統(tǒng)一祖國的決心、信心和實力,不要考驗國際社會的良知!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蘭斌強”)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