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無效醫療”現象,需要反思了!
這是在一次全國政協醫衛組委員聯組討論上,時任衛生部副部長的黃潔夫說:
“很多藥不是該吃的,卻在吃;很多治療是不需要的,卻在做;很多手術會使病人更痛苦,卻也在做。這是現在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在美國,40%的醫療是無效的;在我國,這種現象也已經非常突出。
黃潔夫說:“我是肝膽外科的,在臨床上,很多小的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肝上的血管瘤對人是無害的,70%的膽囊結石是無癥狀的,醫學上稱為‘安靜的石頭’,并不影響健康,但是現在只要進了醫院,一般都要你去做手術。”
黃潔夫在這次討論會上還分享了一本震驚歐洲醫學界的書《無效的醫療》(德國作家尤格·布萊克 著),該書從多個角度描述了無效醫療的情形。我們來看看這本書里的一些內容——
是不是一有病就要去手術、去摧毀?
在患者漫長的治療過程中,我們很難區別,疾病的治愈究竟是成堆的藥品和外科手術的作用,還是身體自我康復的結果。
全世界25000種醫學刊物,每年發表200萬篇醫學論文,但其中70%研究結果都不公之于眾——因為這些論文反映的是現代醫療的負面和弊端,是醫療界的“雷區”,一旦公布對醫療機構非常不利。 比如:
多年前,有一種“心臟激光手術”,是在跳動的心臟上燒灼出20~30個小洞,讓血管得以再生來改善心肌供氧。這項手術的創立者是瑞士克勞茨林心臟外科醫學中心首席醫生迪克·馬斯,這項手術在歐洲曾經瘋狂的盛行。
后來經英國專家反復論證,此項手術并沒有比僅僅服藥的患者有更高的生存率,但手術費用卻非常之高。
這是一個謊言,很多時候,它欺騙了生命,更多時候,它自欺欺人。從整形外科的神話,到心臟手術的誤導;從無奈的腰痛,到以痛苦出名的化療,都令人憂慮。
有時候,常規手術也存在無效治療!
《無效的醫療》一書中還列舉了膽囊結石、心臟支架、椎間盤等手術的案例分析,并直言有相當一部分病不治比治的結果更好,有時候治了反而會造成更大傷害。然而現實中,無效醫療現象卻比比皆是,不少人無能為力且習以為常。
支架手術中的“無效治療”
“心臟支架手術”是一項成熟的手術,部分情況下,確實能起到治療作用,然而令人擔憂的“無效治療”情況也會發生!德國萊比錫醫院的外科專家曾做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實驗:
他們將100位冠狀動脈狹窄達到75%的患者分成兩組,一組手術,另一組不手術每天鍛煉身體,一年后,手術組的康復率70%,而沒有做手術組的康復率卻達到88%。
像這樣的實驗結果和數據,醫療機構是極不情愿公布于眾的,因為心臟手術帶來的高額收入是醫院和外科醫生都無法抵御的“誘惑”,從醫的職業道德在強大的利潤面前搖搖欲墜。
曾有一個35歲男性病例,一天他心臟稍感不適,到醫院就醫,醫生們發覺此患者有較強經濟實力,于是在治療過程當中,居然給他心臟植入17個支架,使他終于無力支撐如此“優厚的治療”,撒手人寰。
所以,不是所有的支架手術,都是必須的,都是有效的!
椎間盤手術中的“無效治療”
“椎間盤切除術”已被證實有四成是失敗的,甚至術后病情惡化的達到了12%。英國在一次外科醫生研討會上,研究人員對220位整形外科醫生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220位醫生沒有一位愿意因腰痛而接受手術治療的。
即便像腰間盤突出這樣的“頑癥”其實也都可以憑自身慢慢恢復,英國的柯拉馬醫生強調:
脊背本身有驚人的自愈能力,免疫系統的細胞會將從椎間盤脫位的物質視為異物,通過酵素加以溶解,這就是自愈作用,但這需要一些時間。
所以,即使是脊柱外科醫生,也不敢說,椎間盤手術是多么的百試不爽、安全有效,個體化治療永遠是第一位的!
癌癥中的“無效治療”
幾乎所有年長者體內都會有若干腫瘤,且只有極少數才具危險;而使事情復雜化的正是這種腫瘤特性。
哈佛醫學院的朱達·福克曼和拉格哈·卡盧里指出:“大部分人都有些許腫瘤而不自知。”
癌癥在檢查中,只要組織切片的間距足夠緊密,恐怕每個腺體都能篩檢出腫瘤,即使不是100%的機率也差不多。因為,每個細胞都有原癌基因,要是有一個原癌基因被激活,就可能產生癌細胞。
癌癥并沒有那么可怕,即便晚期的癌癥都有很多保持穩定不發展的,有時候只要不去輕易“打攪”癌腫與免疫系統的“平衡對峙”狀態。
所以,我們看到國內也有越來越多腫瘤專家意識到:對待腫瘤不一定要“十八般兵器用盡,趕盡殺絕”,有時候姑息治療,甚至不治療,反而比瞎治療有好處!
治療之外,我們也要相信自愈力
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非得手術、藥物治療,若干病癥其實傾向于自發消退,實際上是靠人體自然恢復的。像普通感冒,看醫生是7天康復,不看醫生1周康復,沒有差別!
即使患者因為這種自愈力病情得以改善,但他們自己和醫生還是會將這種好轉歸功于醫療措施。例如:
關節炎,在進行治療的病患當中,約有35%的關節炎患者不管做了什么,都會自動康復。
人年紀大了后難免會看很多病,難免要去醫院,健康是我們自己的權利,更是我們自己的責任。我們需要做的是吃得平衡、規律運動、按時作息、心態平和,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醫生、醫療只是我們的“助手”,不能過于依賴和迷信!
迷信醫療,本身就是一種錯誤!
沒有合理的診療行為,即使國家加大醫療投資,依然解決不了老百姓看病就醫的問題。那么,如何抑制過度醫療,從本質上緩解看病貴問題?建立嚴格有效的醫藥衛生監管體制,引導醫院合理用藥、合理治療。
“解決人民群眾的看病就醫問題,就要實事求是、真抓實干,不能忽悠。”黃潔夫如是說。
本文綜合自健康時報、《無效的醫療》(德國作家尤格·布萊克著)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