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30日-星期三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個大家耳熟能詳卻又總是不得其解的名詞。不少人一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會說:什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就是搞資本主義嗎?真的是如此嗎?究竟該如何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又有哪些需要厘清的問題?等等,對此,2019年第七期《求是》雜志所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的文章《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幾個問題》作了精彩的回答,其中涉及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性質問題、改革開放前后的關系問題、社會主義的實踐問題、信仰問題等。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是社會主義嗎?當然是
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同時,也要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原則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不是本本上的社會主義。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的回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是社會主義。所以我們首先要問為什么要搞社會主義?為什么不能搞資本主義?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有很多人提出這樣的問題,歐美那些發達國家個個不都是資本主義么?其實,我們并不是沒有搞過資本主義,自從鴉片戰爭以來,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什么樣的主義和思潮沒有試過呢?什么改良主義、自由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無政府主義、實用主義、民粹主義、工團主義等等,“你方唱罷我登場”,可就是不靈啊!資本主義道路就是走不通!只有在以馬克思主義理論武裝下的、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共產黨才真正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決了救亡圖存、人民解放、民族獨立的問題。
俗話說:事實勝于雄辯。這就是歷史實踐告訴我們的,只有社會主義才是適合我們的道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延安時期,著名學者梁漱溟曾經和毛主席有過關于中國社會發展道路問題的爭論,其實說白了就是有很多人認為共產黨堅持走的路是行不通的,新中國成立后,梁漱溟不得不承認毛主席是對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要白手起家實現逆襲都是非常艱難的,往往需要付出比別人多百倍的努力,還要歷經坎坷和挫折。何況是一個滿目蒼痍、一窮二白的國家呢?更何況是社會主義這種人類社會上從未有過的嶄新的社會制度呢?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國內外各種復雜的原因,我們也犯了嚴重的錯誤,社會主義建設遭受到了嚴重挫折。歸根到底,在“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問題上,我們還是有許多錯誤的認識和不成熟的認識。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新的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成功的道路,是康莊大道,可以從橫向和縱向來看。橫向,即是和國外相比較,有這么一句話,“同歐美一些國家受困于金融危機、債務危機相比,同一些發展中國家陷入發展陷阱相比,同西亞北非一些國家政治動蕩、社會混亂相比,我國發展可以說是風景這邊獨好。”縱向,即是和改革開放之前相比,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躍居世界前列,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萬元,忍饑挨餓、缺吃少穿、生活困頓這些幾千年來困擾我國人民的問題總體上一去不復返了!
只要不帶偏見的人都會承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讓中國人民富起來了、強起來了。但是,社會上不少人卻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不是社會主義了,如“中國特色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權貴資本主義”等等說法不一而足。究竟該如何看待這些說法呢?我們現在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嗎?
看待任何問題,都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能被現象所遮蔽導致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更不應該把表面現象當成了本質,這樣就容易犯主觀主義和教條主義的錯誤。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源于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關于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原理》《共產黨宣言》中都有論述,大體上我們包括以下幾點:,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組織生產,滿足全體社會成員的需要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對社會生產進行有計劃的指導和調節,實行按勞分配原則;合乎規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無產階級革命是無產階級進行斗爭的最高形式,必須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通過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高度發展,最終實現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共產主義過渡;等等。大體上,包括蘇聯、我們國家在內的社會主義國家都是按照這些原則來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
就拿今天我們國家來說,我們依然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和按勞分配的基本原則;我們強調,堅持無產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是領導一切的;我們還強調,我們的國家國體是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同時,我們始終強調,要走共同富裕道路;此外,我們的政府依然有著強大的宏觀調控能力等等。這些特點從根本上都沒有偏離科學社會主義的原則,根子上還是科學社會主義。但是,我們并不是教條主義者,而是根據我們國家的具體實際、發展階段和文化傳統進行了創新和發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濟體制上進行了改革,摒棄了傳統的計劃經濟模式,建立了市場經濟模式;所有制上不再強調“一大二公”,而是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
今天,一些人質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很大程度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誠然,在某種程度上,非公有制經濟的確具有資本主義性質,但是我們不能由此就認為我們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因為我們的經濟基礎從根本上并沒有變,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并對經濟基礎起到反作用的上層建筑也依然沒有變。這點,連毛主席都深刻地論述過,他曾經這樣說道:“商品生產,要看它是同什么經濟制度相聯系,同資本主義制度相聯系就是資本主義的商品生產,同社會主義制度相聯系就是社會主義的商品生產。”市場經濟、非公有制經濟,同樣是如此。
最后,需要強調一點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盡善盡美的,我們的制度上仍然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我們社會上仍然存在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如貧富差距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官員腐敗問題、官商勾結問題等等。但是這并不能也不應成為質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由。事實上,這些都是困擾世界各國的難題,而幾百年來資本主義的歷史表明,資本主義制度是解決不了這些問題。我們堅信,這些問題只有社會主義可能解決,因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目的就是為了達到一個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共產主義社會。借用1987年鄧小平同志在會見美國國務卿喬治·舒爾茨時說的:“中國根據自己的經驗,不可能走資本主義道路。道理很簡單,中國十億人口,現在還處于落后狀態,如果走資本主義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區少數人更快地富起來,形成一個新的資產階級,產生一批百萬富翁,但頂多也不會達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擺脫不了貧窮,甚至連溫飽問題都不可能解決。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擺脫貧窮的問題。”
二、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和
毛澤東意味著什么?天下大亂
眾所周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改革開放之后走出來的,并不是新中國一成立有的。那么自然就要有,新中國成立后到改革開放前的這段歷史與改革開放后的這段歷史是什么關系呢?
長期以來,在社會上存在著兩種較為對立的觀點,一種認為改革開放是錯誤的,當前我們國家存在的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改革開放造成的;還有一種則認為改革開放前的中國是漆黑一片,一無是處。其實,前者就是以改革開放前的歷史來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后者就是以改革開放后的歷史來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那么,這兩種看法對嗎?真的可以嗎?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兩個不能否定”的命題,他特別強調:兩段歷史“不能割裂開來”。這個論斷可謂高瞻遠矚、深刻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精髓。
對于前一種觀點,我們已經在前面指出該如何正確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問題,就現實情況來說,否定改革開放的聲音也非常弱小。真正形成氣候的是后一種大搞歷史虛無主義的觀點,有段時間以來,一些人把改革開放前的三十年說的一無是處,同時,各種抹黑、攻擊、污蔑、造謠毛主席的言論在國內外大行其道。
改革開放前三十年的中國果真是如有些人說的那樣漆黑一片嗎?當然不是!《建國以來關于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就對那段歷史的成就進行了充分的總結,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外交還是國防,可以說,我們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比如,讓我們引以為豪的“兩彈一星”是那個時候完成的,我國的第一個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的成果是那個時候取得的,我國也是在那個時候加入了聯合國的……一位青年科學家曾經說過:“有了研究氫彈的于敏們,才有今天中國人自由開拓AI、5G”。是的,如果沒有前三十年我們的先輩們省吃儉用、艱苦奮斗積累下來的物質基礎、工業基礎、軍事基礎,又怎么可能有我們今天自由幸福的生活。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就像建高樓大廈一樣,前三十年我們的先輩們做了打地基的事,今天高樓大廈已經建成了,但是如果沒有堅實的地基,這樣的高樓大廈可能建成嗎?更不用說,今天我們的國體、政體等許多根本性制度也是那段時期建立起來的。否定了那段歷史,那就等于要把一座房子的四梁八柱給毀了,試問,這樣的房子還可能存在嗎?
改革開放前三十年的社會主義建設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進行的,自然,要否定那段歷史自然也就要否定毛主席。有的人正是抓住毛主席在社會主義建設中所犯下的錯誤而大做文章,從否定他在工作上存在的錯誤到否定個人的能力、作風和人格品質,更有甚者,還編造各種謠言污蔑毛主席,對我們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公認的領袖進行極盡丑化、污蔑。
清朝大學者龔自珍說過一句非常深刻的話:“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翻翻古今中外的歷史,無不是如此。遠的不說,蘇聯解體不就是從否定斯大林開始的嗎?還有,“臺獨”分子搞獨立,不也是從修改歷史教科書著手嗎?其目的很明顯,不就是為了割斷臺灣與大陸甚至中華民族的聯系,為獨立尋找歷史合法性嗎?殷鑒不遠。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那些否定改革開放前三十年、否定毛主席的言論根本不是要追求所謂的“歷史真相”,而是企圖瓦解我們黨的合法性,瓦解我們黨和社會主義制度的根基。這也就是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主義的幾個問題》中強調的,這不是歷史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否定毛澤東,將會天下大亂的原因。我們黨承認那段歷史時期犯下過嚴重錯誤,我們黨也指出了毛主席犯下過錯誤,但是我們應該分清主流和支流,應該客觀地看待其中的對與錯。
三、如何看待社會主義的發展?
對于馬克思主義,我們常常會說兩句話,一句來自于恩格斯,“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現成的教條,而是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一句源自毛主席的《實踐論》,“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這兩句話說的意思就是不要固守本本主義,不要搞教條主義,馬克思主義是要不斷發展的。作為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自然也應該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對待。
就拿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來說,我們的各項體制一開始幾乎就是照搬照抄蘇聯的,把蘇聯模式當作正統的權威的模式,把蘇聯模式當作社會主義的化身,當然這也是有著當時特殊的歷史環境原因,畢竟社會主義陣營中蘇聯不僅是老大哥,而且正處于國力勃勃上升的時候。但是,后來發現,蘇聯模式好像不是太適合我們國家的情況。這點,毛主席就這樣說過:“解放后,三年恢復時期,對搞建設,我們是懵懵懂懂的。接著搞第一個五年計劃,對建設還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蘇聯的辦法,但總覺得不滿意,心情不舒暢”。針對這種情況,毛主席提出,要以蘇聯的經驗教訓為鑒戒,推動馬列主義同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為此,他寫下了《論十大關系》等具有重大理論創新和指導意義的光輝文獻。但是,后來由于各種原因,在改革開放前,我們并沒有探索出真正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經濟體制仍然是計劃經濟體制。直到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同志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才真正走上了一條探索適合中國實際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我國的發展成就充分證明這條道路是走對了的,是有生命力的。
今天回過頭來看,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可以說明脫胎于蘇聯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是不成功的,而中國的發展成就則表明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并不是唯一的,只有找到合適自己腳的鞋子才是好的鞋子,削足適履不可取。今天一些固守傳統社會主義觀念的人,很大程度就是因為他們眼中只有本本上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沒有現實中生活的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不是通過實踐來發展理論,而是以抽象的理論來評價復雜的現實。
不過,也同樣需要強調一點,發展社會主義并不意味著無原則,同樣要警惕那種以“發展”“改革”的名義把一些根本的東西給改了的傾向。比如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無論是理論和實踐都證明了,私有化是存在極大危害性的,像貧富差距分化、公眾利益被資本利益集團綁架、經濟危機周期性爆發等等問題,如果把公有制和國有資本改沒了,那就不叫發展,而是顛覆。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反復強調的:“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這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指導方針。
四、誰說共產黨員沒有信仰?
共產主義信仰不是虛無縹緲的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特別是一旦出現了嚴重違法亂紀和違背道德倫理的事,有的人就說:“看,還不就是這個國家沒有信仰造成的。“姑且不說這些人眼中的”有信仰的國家“一樣存在著中國存在的種種問題,也暫不談中國的信仰問題。就拿作為中國人的中國共產黨人來說,誰說我們共產黨人沒有信仰?黨章明確規定,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我們只是不像有的人把信仰理解為宗教信仰,我們信仰的是共產主義!
不少人都會說:“共產主義好是好,就是太虛無縹緲。“共產主義真的如很多人說的那樣虛無縹緲的嗎?撇開馬克思恩格斯所作的令人信服的邏輯嚴密的論證。我們都知道,共產主義社會是一個人人平等、人人實現了自由和解放、共同富裕的社會,共產黨人的共產主義信仰也就是共產黨人要為了最終建立這樣一個社會而奮斗。在今天看來,這樣理想的社會的確顯得有些遙遠。但我們要知道,理想之所以是理想,那就是還沒有實現的,如果實現了,那還叫什么理想?科學的理想來自現實,又高于現實,可以通過人們的實踐轉化為新的現實。今天的現實,可能曾經是昨天的理想;今天的理想,可能成為明天的現實。1932年,上海《東方雜志》曾經以“夢想中的未來中國是怎樣?”征集答案,這個有關“中國夢”的提問一時間引起了熱烈的反響。例如,葉圣陶希望“個個人有飯吃,個個人有工作做,”但是他又問到:“中國地方什么時候會涌現這一幅圖畫呢?恐怕很遙遠吧,遙遠到不能’夢想’吧”。諸如此類既希望民族獨立、人民幸福又覺得遙遠的不能再遙遠的想法比比皆是。八十多年過去了,今天他們所夢想中的中國也早已成為了現實。為什么能夠實現?那是因為有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共產黨的領導。
再從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歷史來看,任何不帶偏見的人都會承認,正是因為有了社會主義運動,有了馬克思恩格斯所創立的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才有了風起云涌的平權運動、婦女解放運動、反殖民地運動、福利社會的建立等等,這些不都是生共產主義的生動實踐啊?今天,一些西方國家社會主義思潮又在興起,為什么?就是因為這些國家不平等不公正不合理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歷史和現實都深刻地告訴我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是人類求解放求自由的代名詞,也是必由之路。
對于“共產主義虛無飄渺”論,胡喬木同志曾經拿“登泰山”做過一個生動的比喻。他說:“比方登泰山頂吧,既然我們已經走到上泰山的中途,當然可以證明這泰山是確實存在的,因而泰山頂也可以預料是確實存在的;盡管沒有到泰山頂,還不能預先測定它的具體形狀,但是絕不能說它是虛無縹緲的,因為人們爬山的實踐已經證明凡山都有山頂,而我們登上泰山中途的實際經驗,又已經使我們有相當根據對泰山頂的情況作某種粗略的想象,雖然這些想象究竟是否符合泰山頂的實際,仍然有待于將來的實踐的檢驗。”
共產主義不是虛無縹緲的,正在實踐中一點一滴地變成現實。對于共產黨人說,為共產主義奮斗更是一種崇高的價值追求,因為共產黨人所追求的是整個人類解放和自由的偉大事業,為了這個事業,共產黨人可以流血犧牲、忘我工作。“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新中國建立的艱難曲折、中華民族的鳳凰涅槃,如果沒有這樣一批拋頭顱灑熱血共產黨人,可能嗎?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如果不是因為信仰共產主義,不是為了民族解放,以他們當時的才華和地位何須提著腦袋干革命,升官發財唾手可得。還有,當年那么多國民黨軍政要人甘愿冒著生命危險成為地下黨員,還不是因為信仰所在嗎?可以說,共產主義信仰才是真正的大愛,博愛!而不是如有的人那樣希望通過信這個信那個以求得自己死后進入天堂享樂,這只是“精致的利己主義“,況且天堂誰見過呢?那不是更虛無縹緲的嗎?
對于一個人來講,有了共產主義信仰,懂得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懂得用共產主義道德來看待名利、地位、待遇,那么他就會真正客觀地看待自己的價值。一方面他會意識到他所從事的事業是高尚的、是光榮的、也是光明的;另一方面他也會認識到他只是這項事業中的一份子,是滄海一粟,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這樣他就能把小我融入大我,有著”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須有我“的胸懷和境界。共產黨人不是天生就能這樣,也不是必然能夠達到這樣的境界,但是共產黨人應該在自我修養中不斷追求那樣的境界。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理想信念不是用來談的,共產主義社會也不可能在空談中達到,終究要見諸實踐。對于今天的中國共產黨人說,就是要好好地按照黨章的標準和要求,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而言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那樣:“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總之,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可以概況為兩句話:一,回首過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歷經各種嘗試探索后好不容易才找到的適合中國具體實際的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已經被證明是康莊大道。二,展望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通向共產主義的一個階段,共產主義并不是虛無飄渺的,而正在實踐中一點點變成現實,今天,中國共產黨人信仰共產主義的具體體現就是要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袁雍:研釋習近平破解“五大問題”的戰略思想(一)——關于“建設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怎樣完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2018-12-28?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