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2日-星期五
近段時間以來,國內外各種問題的交織導致我國經濟增長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在此經濟增長面臨困難時刻,本應是社會各界和各類所有制企業攜手共進共克時艱之時。然而有一些人卻有意無意把當前的經濟領域出現的問題指向國有企業,制造國有經濟和私營經濟的對立。先是一篇名為《落花無言:私營經濟的衰退》文章在朋友圈瘋傳,矛頭直指國有企業;后又因一篇文章提出“私營經濟離場論”而引來大量的否定國有企業的言論。其實這些言論的邏輯無非是認為,四十年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在于私營經濟的發展,而當前經濟發展陷入困境是由于國有企業改革不徹底,占據了本應屬于私營企業的各類資源要素,才導致私營經濟困難,言下之意也就是要繼續進行更加徹底的私有化、發展壯大私營經濟,才能解決當前的經濟問題。但是這種簡單地把當前我國經濟放緩以及私營企業存在的問題歸結為國有企業,從而認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是相互對立的觀點卻是根本經受不住理論和事實的檢驗。
不可否認,當前私營企業面臨著較大的困難,一些地區企業破除、提產、倒閉現象較為突出,企業主跑路現象也時有發生。然而就此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是所謂的國有企業壟斷因素造成的,那就根本是本末倒置、主次顛倒了。在當前經濟下行的形勢下,看看死的是什么企業,活得好的是什么企業,就能發現,私營企業的問題根本上還是出在自身經營能力上。例如,有的企業過去的快速發展就是長期依靠廉價勞動力成本以及抄襲模仿它者技術,一旦勞動力成本優勢喪失,自身又無任何技術優勢,市場競爭力就立刻喪失;有的企業則是依賴于一些地方政府的保護,或者某些政府官員的庇護,從而能夠在特定的地區和行業獲得壟斷性利潤,特別是在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等行業;有的企業則是經營管理能力較差,不能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及時調整管理策略,這在一些家族性企業中表現尤為突出;此外,有的企業或是依靠偷稅漏稅騙稅,或是依靠假冒偽劣,或是通過騙取國家財政資金等手段來支撐企業的發展。所以,從本質上來說,我國的很多私營企業正是不注重技術創新和提升管理水平,而是滿足于那種粗放式的發展方式,如果國內外形勢發生根本性變化,就失去了發展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而當前我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階段,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的是那些注重創新能力、具備完善管理水平、滿足環保要求的企業,這樣的企業才是真正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企業,比如像華為、大疆科技公司、小米、BAT、農業企業溫氏集團、老干媽食品公司等一些民營企業,即使在經濟下行壓力如此巨大的情況下,也依然笑傲市場。同時,我們也要讓那些無技術、無品牌、無管理的“三無”企業淘汱,以及那些無視環境、靠腐敗和潛規則生存、靠賣假冒偽劣產品生存的企業死掉。這才是許多私營企業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只有這樣,我國的資源才能實現優化配置,我國的經濟才能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目的,否則只能永遠停留在產業鏈的中低端。事實上,如果一個企業不適應時代的發展需要,即使國家給予再多的優惠扶持政策,也是枉然的。近些年來,黨中央和國務院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的發展,在各方面政策上都給予了大量的有針對性的支持,例如央行就多次采取定向降準的方式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國家也出臺了大量的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但是如果這些企業不注重練好內功,只希望通過國家的扶持來發展,那這樣的企業其實不要也罷。
另外就國有企業來說,國有企業的性質是全民所有制性質,國有企業是通過國家代表全體人民所成立的。這就往往讓人認為國有企業好像是人人都有份,卻又感覺不到,與自己是無關的。如果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認識國有企業的重要作用不應該也不能只是從個人的短期經濟利益來看,不能認為國有企業沒有讓自己獲得實實在在的利潤和分紅就跟自己無關,而是要從宏觀、歷史和實踐的角度來思考。
工業化是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從而富起來和強起來的必由之路。從國內外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來看,除了早期若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是在自然演化進程中完成的外,其他國家都是通過國家力量完成的,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通過國有企業來實現。因為只有通過國有企業,國家才能把有限的資源在一些重要行業和領域進行突破,奠定工業化基礎。蘇聯能夠在短時期內發展起來并長期成為世界強國,正在于通過國有企業迅速完成了工業化并具備了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實力。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同樣也是通過重大項目興辦以全民所有制為主體的國有企業才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從而擁有了“兩彈一星”等國防重器,以及完整的機械、冶金、石油、電力、交通、化工、航空航天等工業體系,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的工業化,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也為今日之中國的發展奠定了根本基礎。
到了今天,從國有企業的布局來看,國有企業主要存在于一些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包括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等行業;此外國有企業在一些基礎性和支柱產業領域保持較強控制力,例如裝備制造、汽車、電子信息、建筑、鋼鐵、有色金屬、化工、勘察設計、科技等行業。總體來看,國有企業所存在的領域有些是民營企業不愿意進入或者難以進入的行業;有些則已經實現了投資主體多元化,出現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的民營企業整體實力偏弱,如果國有企業退出一些產業和領域,那么往往會被跨國壟斷資本所占據,這也會導致民營企業成為跨國資本的并購對象和附庸。從國有企業承擔的社會責任來看,國有企業相對于私營企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更多更廣。拿全國各地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來說,那些偏遠山區的水、電、路、網和基站的普及完善,哪一件不是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呢?如果單純考慮經濟利潤而不是社會效益的話,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會去從事這些工作的。這種看似吃力不討好卻能夠有力地促進社會公平和讓更多人分享社會發展成果的工作唯有國有企業才能承擔起來。這是一種全民福祉的提升,是一種更宏觀的利益。這也說明,正是黨和人民牢牢掌握著這樣一支強大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實現黨和政府所給予人民的承諾,而沒有讓社會的整體利益被壟斷資本力量所操縱。可以說,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鞏固好、發展好公有制經濟,既能夠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加強宏觀調控能力、推動技術創新能力的提高,也能夠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宏觀條件,而不是扼殺民營企業。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句非常深刻的話:
【“公有制經濟也好,非公有制經濟也好,在發展過程中都有一些矛盾和問題,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需要我們一起來想辦法解決。但是,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任何想把公有制經濟否定掉或者想把非公有制經濟否定掉的觀點,都是不符合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都是不符合我國改革發展要求的,因此也都是錯誤的。”】
事實上,當前不僅僅私營企業的發展遇到了問題,國有企業的發展也同樣遇到了不少問題,不要把企業發展面臨的共同問題上升到所有制層面。有人曾指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這誠然說明了中小企業的重要性,但是這些數據也從另一方面表明了國有企業的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正在不斷降低。否定非公有制經濟的行為要不得,但是企圖制造所謂的“國進民退”的輿論來否定公有制經濟的行為更要不得。如果把公有制經濟和國有企業給否定掉了,那么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也就失去了。面對著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貿易戰,我們需要的不是制造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對立,而是要充分發揮好各類企業的功能和作用,攜手應對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困難。
(來源:察網研究)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宋方敏:論“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和“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的一致性
2018-09-29加強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前沿論壇”在安徽工業大學召開
2018-09-20?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