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3日-星期六
鎢是金屬界的后起之秀。由于其熔點極高,鎢成為高端武器裝備不可缺少的戰略資源。
一、比稀土還珍貴的資源
關于鎢其實我們并不陌生,燈泡里的發熱材料就是鎢絲。這是鎢的最早最廣泛的民用實例。相比于金銀銅鐵錫等金屬,鎢的歷史非常年輕,1783年才在西班牙首次提煉成功,至今不過200余年的開發歷史。
鎢屬于有色金屬,它有幾個最顯著特點:熔點高、硬度高、耐磨性強且稀有。鎢是迄今已知熔點最高的金屬,高達3410℃,這一特點決定了它在高科技中不可替代的價值。鎢雖然在地層中分布極廣,但含量極低,具有開采價值的礦藏儲量十分有限。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有分布。
鎢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戰略性金屬。全球生產的鎢礦,約50%用于優質鋼的冶煉,約35%用于生產硬質鋼,約10%用于制鎢絲,約5%用于其它用途。鎢可以制造槍械、穿甲彈、火箭推進器的噴嘴、切削金屬的刀片、鉆頭、裝甲、超硬模具、拉絲模等等,并廣泛用于礦山、冶金、機械、建筑、交通、電子、化工、輕工、紡織、軍工、航天科技等各個工業領域。比如在軍工領域,它是生產槍炮管、發動機用高溫合金、火箭噴嘴、穿甲彈、電磁炮、超高速飛行器等的必須元素。歷史上幾次戰爭期間鎢的需求和價格都有大幅提升,鎢也被譽為“戰爭金屬之王”。鎢礦作為全球“關鍵”礦產之一,一直備受各國青睞,英國地質勘查研究所將鎢列為維持英國經濟和生活方式所需材料的供應風險清單的榜首,可見其珍貴程度。
二戰時德國用鎢鋼來制造穿甲彈和坦克裝甲,但德國不出產,基本都是從中國進口。為了從中國進口鎢礦,不惜用100個機械師來換!中國陳濟棠、蔣介石等軍閥從德國換回了大量德制武器。
2016年底,國家發布《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16-2020)》,將鎢列為國家戰略性礦產目錄,作為礦產資源宏觀調控和監督管理的重點對象。
戰略性礦產目錄
國家規劃區(鎢礦)
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鎢錫礦區
二、中國鎢礦儲量在世界的地位
鎢礦是地球贈與中國的又一厚禮,堪與稀土媲美。全球鎢礦資源分布不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統計數據顯示,2016 年全球探明的鎢儲量為 310 萬噸,主要集中在中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其中我國鎢資源儲量達 190 萬噸,全球占比超過 60%。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鎢生產國,2016 年我國鎢礦產量達 7.1萬噸金屬量,占全球總產量的 82.2%。
另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計算,中國的礦產儲備基地占世界總儲備基地的67%。
可見我國鎢儲量和戰略儲備都居世界首位,均占60%以上。
三、賤賣戰略資源是一種犯罪
2016年,江西省浮梁縣發現超大型鎢銅礦——朱溪鎢銅礦,其儲量是原世界最大鎢礦——大湖塘鎢礦的2.7倍,進一步鞏固了江西“世界鎢都”的地位。
中國早在民國就開始出口鎢礦。從1913年到1937年,中國的鎢產量占37%,列世界第一。在軍閥混戰的年代,南方的鎢礦幾乎都被用于換購武器,陳濟棠和蔣介石都是如此。當年蔣介石急于剿滅江西中央紅軍,據說就有江西富產鎢礦的原因。
改開以后,鎢礦采掘呈現爆發式增長。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鎢輸出國。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估計2007年世界鎢礦產量,中國生產了77000噸,占了世界總產量的86%,對比中國儲量占世界60%的數據,顯然是過度開采了。
中國壟斷性的資源卻沒有壟斷性的利潤,戰略物資被賤賣。等于是在抱著金飯碗討飯。
由于長期供過于求,鎢精礦價格此前一直于低位徘徊,甚至低于多數礦山開采成本,價格倒掛現象致使行業整體虧損嚴重。根據中國鎢業協會統計,2015年,國內鎢精礦平均售價約為7.35萬元/噸,同比下跌30%。但同期鎢精礦行業的平均生產成本在8萬元至8.5萬元。
2013年9月,國內鎢精礦價格達到14.4萬元/噸的高點,隨后步入漫長下跌通道。2015年11月,鎢精礦價格跌至歷史低點,每噸價格僅為5.5萬元;同期,仲鎢酸銨價格亦由22萬元/噸下跌至7.25萬元/噸,跌幅達67.05%。
受此影響,2015年,國內121家企業合計虧損12億元,虧損面約為56%,其中,鎢礦山企業虧損面高達89%,上市鎢板塊企業合計虧損13.38億元,同比下滑353%。
之所以出現這種全行業虧損的情況,是由于各地長期過度開采的結果。不錯,中國的鎢礦儲量是世界第一,但儲量再多,不加節制的賤賣,總有一天會賣完,畢竟鎢礦是不可再生的資源。
而且,雖然我國鎢礦總儲量可觀,但優質黑鎢礦并不多。我國鎢礦種類以白鎢礦為主,約占鎢礦儲量的 70%,白鎢礦雖然儲量豐富但冶煉難度大,成本高,因此我國當前鎢礦冶煉主要選用黑鎢礦,造成黑鎢礦消耗較多,低品位白鎢礦占比逐漸提高,資源品位下降。
正是居于此種原因,2017年工信部下達了鎢精礦開采總量為 91300 噸的限量指標,連續三年保持這一水平。但由于一直存在存在嚴重超采(圖),每年的開采配額計劃均未能具體落實。這就是市場經濟的弊端。依照國土部規劃,2014年,江西、湖南和河南的鎢礦生產配額分別約為3.78萬噸、2.31萬噸和0.6萬噸,分別占當年計劃開采量的42.27%、25.96%和6.74%。但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上述三省當年實際鎢礦開采量分別為5.1萬噸、4.6萬噸和1.89萬噸,分別超采1.32萬噸、2.29萬噸和1.39萬噸,超采率分別為35%、99%和215%。如此嚴重的超采,價格焉能不跌?
在供給端的產能收縮及庫存量的持續下降的影響下,鎢精礦價格從2016開始回升至7.2萬元/噸。2017年9月20日,國內鎢精礦價格上升為11.5萬元/噸,年內累計漲幅59.72%;仲鎢酸銨價格為17.35萬元/噸,年內累計漲幅50.87%。
限產不僅能帶來利潤的上升,更重要的是保護了稀缺戰略資源。當前世界局勢紛繁復雜,戰爭風險越來越大,去年以來鎢精礦的暴漲不能不說與此有關。
(來源:“滄海之瓠”微信公號)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