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托馬斯·皮凱蒂,剛剛在四月份發布了中國貧富差距、分配不公問題的論文。
我們來看一下當今世界研究貧富分化、資本積累、財富分配規律最權威的團隊,是怎樣看待中國問題的。(論文地址:Capital Accumulation, Private Property and Rising Inequality in China, 1978-2015)
貧富差距的“趕英超美”
在2015年,最富有的10%的人群占全部財產的比重為67%,最富有的1%的人群占全部財產的比重為30%。
Top1%人均財產為835萬元——是不是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張,不過要注意我國人口基數,top1%的人群就有1400萬人。而最底層50%的人群,只占有全體財產的6.4%。
1978-2015年,中國公有財產比重從70%下降到30%,私有財產比重從30%上升到70%。
上圖比較有意思,藍色的線是官方數據中top1%收入占全體收入比(注意,上表中是財產,這里是2015年的收入,不要搞混),紅色的線是皮凱蒂團隊根據各種相關數據修正分析后的top1%階層收入。
可見,經過作者團隊修正過的收入不平等數據要遠遠高于官方統計數據,可以說中國財富分配不平等現象被嚴重低估。
上圖比較了1978——2015年中國、美國和法國各階層人群收入的增長率。三十多年來,中國的最富1%收入年均增長8.4%,底層50%收入年均增長4.5%;美國的兩組數據分別為3%和0。
可以看到,1978年的中國比美國和法國都要平等,而當今中國的不平等程度已經超過了法國,接近美國。
看完了收入再看財產,上圖顯示中國最富10%人群的財富同樣完成了“趕英超美”——在2005年前后不平等程度超過法國,并飛速接近美國。
何不食肉糜:割裂的社會階層
某視頻自媒體的一番言論,在近日引發了廣泛熱議:
我想說的是,做這類自媒體節目,重要的是抓住自己的粉絲,不是什么正確說什么,而是什么吸引眼球、什么能引起粉絲共鳴說什么。所以說看到“辦公室白領是社會底層”這種專門戳人痛點引發傳播的言論,也就見怪不怪了。
不過我想說的是,根據2016年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我國網民7.31億 互聯網普及率53.2%。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 的數據,我國當前中國智能手機普及率58%。這些人拿著智能手機、上著網,聽著自媒體節目,恐怕還談不上“社會最底層”吧。
那么真正的民工是什么樣的,是不是真的“隨隨便便”就獲得了優于城市白領的生活,引用騰訊“活著”欄目 第五十二期的報道《農民工老了》(攝影/吳家翔 編輯/王崴):
黃昏時分,北京五環外的一處建筑工地旁,55歲的老范坐在馬路牙子上吃著他的晚飯。三個饅頭、一袋混合著豆腐干、花生米和零星肉食的小菜,共價值5元。
路邊熙來攘往的車輛揚起的灰土,被他就著饅頭咽進了肚子里。像老范這樣的老齡農民工并不在少數,中國人最憂心的“未富先老”的挑戰已經搶先一步在農民工群體中顯現。
晚上下班后,老馮回到宿舍吃飯。他的晚飯是5個包子,一個1塊錢。宿舍里太熱,人又多,老馮一邊吃飯一邊拿毛巾擦汗,屋里彌漫著濃重的汗味。
河北人老辛今年59歲,四年來一直在工地上給人做水暖工程,來北京之后他最奢侈的就是花八十多塊錢給自己買了件衣服
……
五塊錢的晚餐、遍布蚊蠅的集體宿舍、一輩子最奢侈的衣服八十塊,城市白領可以自行比較一下自己的生活質量。
這其實反映了一個社會問題,這些城市小白領、在網上發聲的年輕人,他們不是看不起農民、農民工等底層勞動者,他們是看不見這些人。這種類似“何不食肉糜”的無病呻吟恰恰反映了社會的割裂。
我有一位在法國生活了十年的朋友跟我說,歐洲社會上層、中層、下層分界非常明顯,這些人們的生活幾乎一輩子沒有交集,而且幾乎沒有階級晉升的社會流動。
比如一位上層精英,平時出入高級商場,住在市郊高級社區,開車出入核心CBD,生活中完全可以跟下層社會絕緣的,更不用提工作交集了。
各個階層的生產生活、經濟運作,已經類似平行狀態、完全絕緣,帶來的除了是階級晉升的困難、人民對于自身命運的悲觀,更有各階級之間的陌生、不理解乃至是歧視、敵意。
絕望的底層:努力并不能脫貧
“努力”真的能讓人擺脫貧困嗎?根據統計局發布的2015年農民工監測報告,我國2.77億農民工月平均工作25.2天,平均每天工作8.7小時,合計平均每月工作219.2小時。
而我國勞動法規定的每月勞動時間為166.6小時,加班不得超過36小時。可見,我國農民工平均每月超時勞動16.6小時。
在富士康等企業,工人們在生產旺季的平均加班時間能達到80小時一個月,有些工人甚至加班160小時,這達到了19世紀歐洲的工時水平。
在相當多的企業,工人們還會被要求“義務”加班而沒有加班費。除此之外,企業不給外來務工人員交社保、工傷不賠償、拖欠薪水等現象非常普遍。然而窮人為什么不抗爭呢,不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呢?
因為這樣做之后,你連工作都沒了,為了養活自己,必須服從于這種不平等。你能去恣意指責,這些底層勞動者“不努力”嗎?然而辛勤的勞動依然無法使他們擺脫貧困,一句話——窮人,是永遠受資本支配的奴隸。
窮,和懶從來沒有必然聯系,貧困問題有著更深層次的社會原因。自奴隸社會起,就存在了“辛苦的窮人”,奴隸的一切都是屬于奴隸主的;農民要將大部分的糧食作為地租;工人剩余價值被剝削后僅能維持自己的生活……
學者姚建平根據統計《中國統計年鑒》提供的數據,得出中國住宿餐飲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制造業等七大行業的勞動報酬低于社會平均勞動報酬,其就業人員的平均勞動報酬都沒有超過社會平均勞動報酬的60%。
鑒于如何衡量貧困在中國還沒有統一的標準,以國際貧困線(通常是該國家或地區社會平均收入的50%)作為貧困標準,這七大行業工作的勞動者絕大部分都是工作貧困者。
而這些行業恰恰加班嚴重、工時超長,《2014中國勞動力市場報告》顯示,住宿和餐飲業勞動者平均每周工作時間長達51.4小時,排名所有行業平均周工時第一;建筑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分列二至四位,且以上四個行業均已超過法律規定的“特殊行業”周工時49小時界限……依照《勞動法》規定的日8小時標準,這些行業的工作者平均每周只能休息一天甚至更少。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