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7日-星期一
京西端午話愛國(一)
2014年6月1日
北京·門頭溝
我的講稿第一句話寫的是“各位門頭溝的父老鄉親們”——可我往下一看,這都不是父老鄉親,而是孩子們啊,所以第一句話要修改,應該是“各位門頭溝的父老鄉親加孩子們”。這些孩子,有的該管我叫爺爺,有的叫叔叔,我也搞不清楚,我現在處在一個輩分很亂的時候。
我今年剛剛五十歲。五十歲的人,在那萬惡的舊社會,必須要辦大壽了。現在沒聽說誰五十歲辦大壽,那不是作死嘛。舊社會為什么要辦呢?那時中國人平均壽命三十五歲。在座的小弟弟小妹妹們,你們的父母大概就是這個歲數,如果在舊社會,你們的父母就快了。那個時候活到五十歲很不容易,還真必須辦大壽。樣板戲《智取威虎山》里有個土匪頭子叫座山雕,他就要辦五十大壽。座山雕按今天的話說就叫“恐怖分子”,我們解放軍當年執行的是反恐任務。這個反恐任務是怎么完成的呢?就是利用座山雕的五十大壽,這一天要搞一個“百雞宴”,解放軍利用“百雞宴”把土匪集中到一塊,消滅了他們。
不知道在座的除了門頭溝的父老鄉親和孩子們,是否還有來自北京其他區縣、以及北京之外其他地區的同胞。大家所有的都包括在一起了,我跟大家說一句:“晚上好!節日好!”
這句話本來應該在廣場上說,因為區領導通知我:今天晚上要在永定樓下的文化廣場進行一個巨大的聊天活動。我也很期待在這個廣場上聊天,因為我很長時間沒有在廣場上振臂一呼了。孩子們長大之后會知道,孔老師曾經在廣場上振臂呼過很多次。我本以為今天晚上還能過這個癮——到廣場上振臂一呼,但是天公不作美。
老天爺總跟我作對,為什么呢?據說因為我屬龍,一出門,就帶來天氣變化。據中央氣象臺不完全統計:孔慶東教授每次出門都造成當地氣象預報嚴重不準確。天氣預報說下雨,我去了就晴天;天氣預報說晴天,我去了就下雨。今天,就在吃晚飯的時候,暴雨傾盆,所以在廣場上振臂一呼的計劃只好宣布改變。但我們到這兒來也好,室內更有利于彼此交流、聊天。
區領導給我出的題目是“京西端午話愛國”——在北京西部,端午節的時候,談談愛國這個問題。我應該跟大家說端午節快樂,可是一看到面前這些活潑可愛的孩子,我馬上想到今天還不是端午節。今天是什么節?(孩子們齊答:六一兒童節!)太對了,今天是兒童節。
我今天給好多同學發了微信、微博私信,祝他們兒童節快樂。他們盡管五十歲了,聽到這句話也都特別感動。大家到微博上能找到我今天給天下的兒童——給今天的兒童、過去的兒童和將來的兒童唱的兩首兒歌。其中一首叫《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孩子們,你們會不會唱?(孔老師唱起這首歌的第一句: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有很多人在網上跟著我唱。那么大歲數怎么還想唱兒歌呢?因為唱兒歌能喚起許多美好的記憶,能把我們扭結在一起。人們平時分散在各地,一盤散沙一樣,怎么知道咱們是一個團體?需要通過一些形式。沒有形式,不能知道咱們是一撥人、一個團體的人。
剛才我在后面聽同學們朗誦《少年中國說》,很感動。你們朗誦得很好。可是你們知道什么是中國嗎?一說中國,你們都很有感情,這個感情怎么來的?我問你愛不愛中國,你肯定說愛。但是你看見過中國嗎?中國是看不見的。不但中國看不見,北京也看不見,門頭溝都看不見。你看見的只有一個茶杯、一把椅子、一張桌子、一盞燈、一個人、一條馬路、一輛汽車。
既然能看見的只是這些東西,那么怎么知道世界上有個東西叫門頭溝,有個東西叫中國呢?這就是文化,需要研究。很多事情,不問,我們都習以為常,以為它就擺在那兒;一問,出問題了——原來我沒看見過中國啊?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可是你看見過這十三億人嗎?我們大家都沒見過。那你憑啥說中國是十三億人呢?你怎么知道那十二億多人跟你是一條心呢?而他們跟你一樣,也是這么想的。秘密就在這里。
一百年前中國大概有四億多人口(四萬萬),在世界上是了不起的,在全球人口中占的比例比現在還高——今天雖有十三億人口,所占比例卻已降到20%以下,當年超過25%。那時中國人口那么多,為什么被人家打敗?占全世界人口比例那么大,為什么誰想打你就隨便打?為什么你四萬萬人口,人家一萬萬都不到,甚至一千萬不到,幾百萬、一百萬就敢來揍你?(一位小同學舉手回答。有兩個原因:第一、以前的中國科技太落后;第二、以前的中國還不是一條心。)你是不是看我講稿了,啥時候看的?以后不許發言了,再發言我沒飯吃了。把我要說的都提前說了,再不叫你發言了。這位同學說得非常好。兩條原因,一個物質的,一個精神的。而物質和精神又是有聯系的:物質條件不好、科技落后;科技為什么落后,后面還有一條原因跟著,關鍵是不一條心。
但是科技落后不見得就打敗仗。1950年抗美援朝,我們打敗了世界上最牛的國家和它率領的16個國家。美國領著兩個八國聯軍,比我們先進多少啊,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它打到鴨綠江,志愿軍才出兵;戰爭結束時,它被打到了“三八線”。我們完整地解放了一個國家,兩次攻下敵國首都。那時候咱們也很落后啊!看來科技落后不是決定因素。如此落后,卻可以打敗世界上最兇惡的國家,為什么?一條心了!原來不一條心就不行;現在一條心,落后,還能打勝仗。我們這里說的是打仗的歷史,其實背后這個國家的問題已經擺在我們面前了。
剛才和區領導聊天,說到門頭溝以前不屬于北京。有個老相聲,說一個人問天安門在哪,因為問話不禮貌,人家不愿告訴他,就往相反方向指,說往西邊走。他一直往西走,走了好遠,太陽都落山了,還問天安門在什么地方啊?人說,天安門不在北京嗎?他說,這是哪兒啊?人說,這是門頭溝啊。這個相聲說明一個道理:當時的人認為門頭溝不是北京。
門頭溝是哪兒呢?以前有一個省叫察哈爾。現在河北的北部,有的地方歸察哈爾,有的地方歸熱河。那時門頭溝就歸察哈爾。日本侵占東三省,然后就占領熱河、察哈爾。日本什么時候占領北京的?盧溝橋事變。它憑什么能打盧溝橋,是從他們國家運來的軍隊嗎?不是,它的軍隊早就包圍了北京,只要有合適的時機,就能把這個國家拿下來。我們今天再也不愿過那樣的生活。
今天的國家盡管有很多問題,比如貪污腐敗、環境污染,但是畢竟中國的土地上沒有一個鬼子。今天要有一個日本鬼子端著剌刀在長安街上走,還不把他踩死?今天沒有這種事了,可是當時的中國人沒覺得這是問題。在中國的土地上,成千上萬地駐扎著外國軍隊。他們經常挑事,動不動說他們的一個士兵丟了,一個士兵的一個剌刀丟了,一個士兵的飯盒丟了,找個事就可以挑起事端。
那個時候人的愛國和今天人的愛國不一樣。今天說愛國可能很渺茫——愛國,是老師教的,是報紙電視教的。你要說不愛國,生活也不會受到多大影響。假如有同學抬杠,說我就不愛國,你們成天說愛國,我就跟你們擰著——他也不會倒霉,一時半會兒倒不了霉。因為有很多愛國的人,在撐著這個國家,在保護他。可是那些生活在半個多世紀前的人,一百多年前的人,愛國對于他是生死存亡的問題。
我很喜歡今天在京西這個地方談愛國這個話題,因為京西這個地方很有文化的滄桑感。北京文聯主席陳建功——他也是我們北大中文系畢業的,我應該叫他大師兄——他有一篇很有名的小說,就叫《京西有個騷達子》。他就在京西這里工作過。我原來也不了解北京西部,我連北京人都不是,我到北京才三十多年,我慢慢才知道這是很有文化的地方。很多人一談起京西,認為不就是挖煤嘛。現在門頭溝已經改變發展戰略,把煤礦都關了,改為發展文化。因而才有我們今天這個文化活動。當然,京西作為煤礦、作為北京的能源基地,已經為北京市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其實京西對于北京的意義,不僅限于此。
區領導告訴我,京西有一個小小的山村,過去出了幾十位進士。大家都知道這里有名的爨底下村,這里還有更多比它更有文化的地兒。為什么?因為當年這里是中國西部進入北京的交通要道。今天我們看上去一個不起眼的小山村,當年就在進北京的要道之上——相當于高速公路邊的服務區。它能不發達嗎?不但發達,而且消息靈通。那里的人因此才愛學習,才能夠出進士,才能夠出榜眼出探花。所以,京西還向北京源源輸送著人脈資源、精神資源。
我來過很多次京西,特別是妙峰山。上一次站在主峰眺望長安街——天氣好的時候,看長安街一馬平川——我就想:當年毛主席黨中央就是從京西這條路,走進首都北京的。他們也帶著資源。什么資源?精神資源、革命資源。
當年離開西柏坡經過這里走進北京,毛澤東說的什么?我們去趕考!毛澤東把自己和戰友們進北京這個行為,看成秀才進京趕考。考得好不好不知道。考得如果不好,還得回來——考得不好,就不配在北京工作。毛澤東為什么說這句話?因為之前同樣有一支隊伍,從這里進入北京趕考,但是沒有考好,就被人家趕跑了。孩子們將來學了歷史會知道,就是李自成。
那么毛澤東這個隊伍考得好不好?已經考了六十多年,毛澤東那代領導人已經完滿地交出了答卷:他們進入北京之后,只用了十幾年的功夫,就把一個一窮二白的舊中國變成一個工業強國。
北京西部,不僅有門頭溝,還有石景山。解放前石景山就是一個普通的煉鐵廠。解放前很長時間,中國全年的鋼產量就十幾萬噸。制造設備機器武器都需要大量的鋼鐵。鋼從哪里來?中國不能滿足生產。衡量一個國家的工業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標就是鋼產量。建國后就特別重視生產鋼鐵這件事。為什么大躍進的時候,要“鋼鐵元帥升帳”?鋼鐵上不去,就真的永遠被動挨打。剛才這位小同學說,以前挨打,有一個原因是科技不行。不僅科技不行,鋼鐵也不行。可是很奇怪,就過了十幾年,這國家便成為世界產鋼大國。今天更不用說了,新中國建設六十多年,已然是舉世公認的經濟強國。但是我們的思想還跟不上,很多國民還盲目地崇洋媚外。
我們不否定國外有許多好的東西需要學習,但是很多人出國之后大失所望:歐美怎么這么窮,經濟怎么這么差啊!比如到美國,發現紐約、洛杉磯還湊合,再往下看,就跟我們的一個縣級市差不多,甚至不如。中國隨便一個二線城市、三線城市,網絡早就普及了,幾乎任何一個三星級以上酒店,都可以免費上網。就這一點,歐美大多數國家做不到。很多人不了解這個情況,出國之后會很奇怪。歐洲那些當年參與過侵略中國、瓜分中國、強迫我們簽訂城下之盟的國家,現在都窮得不得了。它們國內為什么總鬧事,首先是經濟不行了。
今天舉世都知道,中國是經濟強國,但是帝國主義不甘心,總想繼續騎在我們頭上,過不勞而獲的日子。這個大背景,和中國現今面臨的亂七八糟的麻煩是有關系的。為什么習主席一離開新疆,恐怖分子就制造爆炸?為什么地鐵安保措施加強,造成嚴重擁擠?這背后都是誰策劃的?誰造成中國社會緊張、人心惶惶、有恐怖氣氛?這些都不是偶然事件,單獨看好像是偶然事件,合起來其實是一盤棋。帝國主義不希望中國蒸蒸日上,不希望中國越來越好。
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只是時間問題。但是經濟總量超過美國,中國就是世界最強國家了嗎?如果說經濟總量大就是強國,鴉片戰爭就不會打起來。鴉片戰爭時,中國富得無以復加!世界十億人口,中國四億多;一百塊錢,中國占三十多塊。可就在那時,被人打了,還得簽字認輸。可見經濟不是決定國家強弱的核心要素。就像京西的小山村出了那么多進士一樣,與其經濟是否發達不一定成正比。經濟發達的地方,不一定能出進士。
妙峰山、門頭溝這一帶有很多值得探尋的文化奧秘。我是研究現代文學的。現代文學史上,有一部戲劇就叫《妙峰山》。老舍著名小說《斷魂槍》,就涉及到妙峰山香會。上大學期間,我就注意到妙峰山的民俗文化,我親自帶領外國朋友來考察過妙峰山。當然這個事兒不是我開頭的,早在五四時期,北大的教授們就發現了妙峰山民俗文化的價值。北大有很多光榮傳統,最了不起的傳統,就是與民眾相結合。北大為什么是第一學府,為什么是代表中國精神的大學?盡管北大出了很多不好的事兒,但它仍然是這個國家文化的代表。北大的一個光榮傳統,是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北大的學者也好、學生也好,如果不與工農兵相結合,是沒有出息的,是做不出真正的成就來的。
正像抗日戰爭的時候毛澤東所講的,“戰爭的偉力深藏于民眾之中”。抗戰時期,中國的絕大部分資源掌握在國民黨手中,其抗戰卻是一塌糊涂,白白地喪失大片國土,白白地死了成千上萬人。是共產黨深入敵后,拖住了60%的敵偽軍。八年抗戰,共產黨越打越多,越打越強。共產黨的武器都是拿人命從日本鬼子手里換來的。戰爭后期,八路軍肩膀上扛的都是日本武器,日本人扛的是國民黨從美國拿來的武器。所以從國民黨角度來看這就叫國恥,美國援助你的武器送到了日本人手里,日本的武器被八路軍繳獲了。
共產黨的抗戰為什么成功?就因為依靠人民。老舍的《四世同堂》里就提到:在北京城淪陷的時候,很多有志青年到西山去打游擊。西山就是這一帶,西山有抗日武裝、抗日政權。老舍并不是共產黨國民黨,他就是站在普通老百姓立場上看這個事兒。老舍就知道——希望在西山、在京西。這里深藏著抗戰勝利的偉力。所以,重視民俗這件事絕不僅是簡單地看個熱鬧,看個花樣、看個雜技。在這些表面的表演中,藏著我們民族不屈的秘密。
剛才有同學會背《論語》,我很高興。我希望同學們記住孔子的這句話:“禮失求諸野”——禮是禮貌的禮,野是野蠻的野。禮貌在哪里?禮貌不在黨中央,不在人民大會堂,不在中央電視臺,不在“溜光大道”;禮貌在咱們家里,在老百姓那里,在工農兵那里。這個國家文化的秘密,都在普通老百姓簡單的粗茶淡飯之中。每當這個國家朝廷被人家推翻的時候,知識分子成批投降當漢奸的時候,是誰挺住了這個國家?是千千萬萬普通老百姓,是那些平常看上去沒多少文化的人,是那些平常說粗話、打架的人,是那些平時計較一頭蒜、一棵蔥的人。這些人是我們民族最后的萬里長城。這個道理不容易看明白。毛主席為什么偉大?他看明白了這個道理,他真正理解了孔子的話。抗戰要勝利,依靠蔣介石不行,依靠汪精衛更不行,要依靠千百萬群眾。
京西端午話愛國(二)
2014年6月1日
北京·門頭溝
愛國,好像我們的政府老講,我們的老師也老講,報紙媒體也老講,應該說,講得有點煩人了。好象沒有一個國家,這么煩人地重復這么個事兒。不但現在的學生們有點煩,我都有點煩。但是我們要想:為什么老要講愛國?大家記住一個道理:經常被宣傳、經常被弘揚的東西,就是實際生活中不存在的東西。老講愛國,說明我們不愛國。
有些國家你看它不怎么講愛國。為什么呢?它的國民很自覺地愛國。我四月份去了美國十多天,到那里我就說,美國人真的愛國。到處都插滿了國旗,可不是政府讓大家插的,不是街道讓大家插的,都是自愿的。插國旗這個行為,人家很自豪;作為美國人,他很自豪。我去年去土耳其,那里也到處插滿了土耳其國旗。人家覺得,作為一個土耳其人很自豪。沒有政府動員,沒有單位組織,隨便一個人都給你講土耳其的好處。比如土耳其人請我吃飯,吃著吃著就說:“哎,咱們兩國是好朋友,世界上只有咱們兩個國家的飯是最好吃的。”我心說:“我怎么沒聽到過這話呢?沒聽說過我們中國和土耳其的飯是最好吃的。”他隨時隨地做宣傳,時間長了,你也不好意思說他的東西不好吃,我說:“是,你們東西也挺好吃的。”他們就是這樣自動自覺地做愛國宣傳。
可是,我在國外遇見很多我們的中國人、華人,不但不做愛國宣傳,還天天在說國家的壞話。他們說的那些話,有些我也同意,他說的缺點有的是我們國家確實存在的,也有一些是夸大的,還有一些是不存在的。有些是為了討外國人的好,為了讓外國人對他好——給他辦綠卡啊,給他提供一份工作啊,甚至給他錢——就故意造這個國家的謠。造了多次連自己都相信是真的了。具體的例子我就不舉了。
我回頭說一下我們的愛國宣傳有時候為什么討厭,為什么不被人接受?你比較一下國外的愛國宣傳就知道:他們愛國宣傳的成功在于:不講空話,它很實際;我們的愛國宣傳往往落空。講愛國的那個人自己愛不愛國都不知道——把這個國家抽空了之后讓人們去愛,最后大家不知道愛的是什么——越講越虛偽。倒是有些人說“我不愛國”,雖然這話不對,但是他倒說的是真話,他真的不愛國。說不愛國的人可能真的不愛國,說愛國的人里邊有很多是假的,這是我們的問題。
抗日戰爭時期最大的漢奸汪精衛,那可是滿口愛國的,他從來沒有承認自己是漢奸。汪精衛認為:我是為了咱們國家好,我不忍心看見老百姓因抗日而死。抗日也抗不過人家,那不是被日本鬼子白白殺死嗎?所以他說:我要“曲線救國”,我同意“東亞共榮”。他當漢奸是打著“愛國”的旗號。所以我說,汪精衛比今天的漢奸有廉恥,因為他知道“漢奸”不是個好詞,他不愿意頂著這個詞,他想方設法說自己不是漢奸,他要繞個彎子說自己愛國。而今天的很多漢奸,連汪精衛的境界都沒有。他公開地說:我就是漢奸,咋地吧,我就漢奸了!今天的漢奸是這樣的——他當漢奸還當得有理了,他是最光榮的,當漢奸成了很道德的事情了。
我們如果不把這個國家搞實在了,我們就可能再上汪精衛那種人的當。他明明賣國,卻說是愛國;他明明愛的是美國,卻說愛的是中國;他明明救的是美國,他說救的是中國:我們很容易看不清這樣的漢奸。我這次去美國接觸了很多華人——他們多數并不是左派,可能是右派,就連這些右派華人朋友都說:“我們就搞不清楚,我們在美國住了這么些年,眼看著它已經不行了。這個國家是個不勞而獲的國家,經濟已經垮了,我們都準備另想轍了,沒想到咱們中國又把它給救活了!干嘛要救它呢?”我說:“你問誰呢?我也不清楚。中國吃飽了撐的唄!中國飯太多,沒地方放,反正放多了也餿了,救美國吧。也許我們中國人是這么想的。”
我不知道在座的同學們大家幾年級了,你們說“愛國”的這個“國”字是什么東西?啥叫“國”啊?漢字的奧秘就在這里。一個字,你以為會念會寫了,就算認識這個字兒了?不對,有時候一個字,要用一生去理解。“國”是什么意思?這個字本身的意思,就很難搞清楚。因為我們看不見“國”啊。我剛才說了,我們看不見中國,也看不見美國啊。“國”是抽象的,什么意思要搞清楚。搞清楚之后,我們才知道我們“愛中國”愛的是什么。
如果回歸到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這個層次來講愛國,我想我們應該愛的是這片土地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茶一飯,愛的是這些實際的東西。愛山河、愛歷史、愛文化、愛我們的同胞。比如你跟一個同學有矛盾、打過架,如果日本鬼子或者美國鬼子侵略了我們的國家,讓你交出那個同學,你交不交?本來你倆打過架,你挺恨他的,可是鬼子來了,讓你交出他的時候,你就不交——這說明你知道大是大非。雖然我跟他有矛盾,那等打走了鬼子之后再說。那是我們哥倆的事兒,我們再解決。也就是說,你愛國得愛到具體的同胞身上,不是抽象的空洞地去愛。
我曾經在一個國家住過兩年。這個國家靠它的電視劇迷惑了我們千千萬萬的中國同胞,讓我們以為這個國家生活很好。我在這個國家住了兩年,感覺吃不飽、穿不暖,后來靠我個人的收入還比較高,解決了我個人的溫飽問題。我經常吃不飽,不是我一個人吃不飽,很多其他中國同胞也經常吃不飽。有錢沒地方買東西去,因為它不會做、不會炒菜,這國家沒啥吃的。我們中國人在那兒聚會,就懷念咱們中國各種吃的,還不用回憶好的,回憶的全是普通的粗茶淡飯——你說一個“宮爆肉丁”啊,他說一個“豬頭肉”啊,我們就想啊,越想越激動,忽然就想起來了:咱們這就叫愛國啊!啥叫愛國啊,愛的是這個國家具體的東西。
我在一段文字里寫:我做夢幻想著,我回到北京的那一天,從飛機場一出來,就看見——我媽媽捧著大餅,我太太抱著豬頭肉,我兒子拿著一瓶二鍋頭,把蓋兒還打開了。我一想到這個場景,就無比激動。這個場景就代表了我對祖國的愛。愛國要愛得非常具體——我們國家到底哪兒好。
而我們國家為什么能做出這么多好吃的,連老百姓的家常飯都這么好吃呢?這就叫文化。文化體現在哪兒?文化最后要體現在讓人活得好,讓人活得舒服。你哲學那么好,文學那么好,科學那么好,最后人過得不舒服,你好在哪兒啊?中華文明之所以偉大,首先體現在我們會煎炒烹炸。你看農民的日子不富裕吧,他在地里干完活回到家里,他會炒菜吃,他絕不會弄些破白菜葉子、破胡蘿卜片子,拌拌就吃了。人能活得跟兔子一樣嗎?而我們看,很多國家號稱強國,人卻活得跟兔子沒什么區別,每天就弄點蘿卜白菜葉子,和吧和吧就吃了,還說很營養很保健。人活著是為了營養嗎?人活著是為了幸福!咱們家里養個兔子,才講究熱量多少、蛋白質多少,按著這個比例給它和食吃呢。我們今天是因為吃得太好了,產生了很多病;所以我們要講究一下,不要攝入過多的油,過多的熱量等等,再加上咱們現在勞動少,出汗少了,所以要多吃蔬菜了。
我們國家的文化,無不體現在吃上。你想想我們中國固有的這些節日,哪個跟吃沒關系?明天是什么節?(下面答:端午節。)端午節吃什么?(下面答:粽子。)對吧。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什么?(下面答:月餅。)對了。我們每個節都有吃的東西,固定的。過春節吃餃子——本來是北方的習俗,現在南方也吃餃子。我們中國文化是非常實在的,落實在飲食男女上,落實在日常生活上。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既然中國足球是丟了靈魂造成的,是整個民族丟了靈魂的結果,那就先把我們的靈魂找回來。這個靈魂就是毛主席生前為中華民族鑄造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特別是追求沒有剝削和壓迫的自由平等的社會
2018-06-17?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