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搞科研”,面對別人的優長,我們當然要躬身學習,兼容并蓄。但“言必稱希臘”,就走到另一極端。歷經數十年辛勤耕耘、猛追苦趕,我們已在世界主要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學術話語權日益提升。自家土地豐沛肥沃,又何須一定要把“果樹”移栽到別人的園子里澆水施肥?
“一流和二流稿件投國外,三流和四流稿件投國內。”在近日召開的香山科學會議上,北京大學劉忠范院士簡短的一句話,引起與會學者的強烈共鳴。
優秀論文爭相“出國”令學者憂慮,也戳中了我國當前科研領域的痛點。從學術角度看,好論文一味“向外走”,不僅會加劇國內期刊的“馬太效應”,更會造成從源頭到出口“兩頭在外”的窘境。而這種價值鏈條一旦固化,必將導致優質內容供給不足,讓中文期刊在國際學術領域的“幣值”受到折損。據報道,近30年來我國重要科研成果基本都是首發于國外期刊,中國科技期刊在國際上的學術影響力整體較弱。學術“自留地”日漸貧瘠,對致力于打造創新強國的中國而言,是亟須破解的現實問題。
如果說一兩篇論文的外投,還可被視為個人選擇,那么當論文外流成為一種學術領域的普遍現象,恐怕就有學術評價導向的問題了。且看我們當前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錄用條件、項目扶持、職稱評聘、待遇激勵等方方面面,“洋文憑”、“洋期刊”等都被奉為圭臬,更甚的是,這些指標不僅是處在金字塔頂端的高分項、加分項,也逐漸異化成了一條又一條“硬杠杠”——科研工作者沒有幾篇“SCI論文”傍身,資金、項目、各種頭銜全“繞著走”;許多“青椒”不訪學個一年半載,評優、評職稱統統免談;“土博士”多付出三倍努力,才能和“洋海歸”“坐在一起喝咖啡”……在這樣的指揮棒之下,眾人難免眼睛總朝“外”看,對“國外的月亮”趨之若鶩。
正所謂“開門搞科研”,面對別人的優長,我們當然要躬身學習,兼容并蓄。但“言必稱希臘”,就走到另一極端。量才授任、度物衡值,囿于“洋”標簽,無異于拿著僵化的條條框框搞“一刀切”。要知道,戴“洋帽”并不意味著“高大上”。爛文章翻譯成英文,水分也不會被擠掉半分,浮皮潦草的研究即使發在國外核心期刊上,也無法落地生根。相反,滿身“土味兒”也不意味著就會“掉價”。袁隆平、屠呦呦等成就卓越的大科學家,都是所謂的“土八路”,結晶牛胰島素的全合成、青蒿素等重大學術成果,也都是發表在中文期刊上而被世界認可的。事實證明,“土”或“洋”并非斷物識人的唯一標尺,學術評價不是貼標簽,重要的不是看研究者是何出身、論文所投何處,而應是回到學術本真中去,從科學角度評判研究有無價值、有何價值。
打破“唯洋是舉”,必須深耕自身。遙想當初,我們之所以要引入西方的學術評價標準,除了學術交流的客觀需要外,科研實力整體落后、缺乏制度化的評價標準亦是重要原因。可時至今日,再抱著“洋拐棍”不放顯然就有些過時了。不久前發布的“2018自然指數年度榜單”顯示,中國在高質量科研產出方面保持快速上升勢頭。歷經數十年辛勤耕耘、猛追苦趕,我們已在世界主要科技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學術話語權日益提升。自家土地豐沛肥沃,又何須一定要把“果樹”移栽到別人的園子里澆水施肥?進入科技創新盛果期,我們當有這份學術自信、發展自信。雖然在不少科研領域,我們仍處于跟跑、并跑的狀態,但越是如此,就越要在培厚科研土壤方面做出更多探索,打造屬于自己的頂級學術期刊,建設更完善的學術評價機制,耕地播種、除草滅蟲,于細微處消解科研人員的“糟心事”,將實際紅利放到科研人員手心里,營造更好的科研生態。
“是時候摒棄‘唯洋是舉’的評價機制了”,業內人士大聲疾呼背后,不只是深受扭曲的評價機制之苦,更彰顯出今時今日學術界的自信之態。前行路上,望“洋”興嘆的感慨或許還會不少,但種種事實也證明,走出去、引進來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從容篤定地走好自己的路。
原標題《學術評價“唯洋是舉”當休矣》,原作者晁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