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昆侖專題 > 國資國企改革 > 閱讀信息
邵彥敏、鄒運:針對國有企業的三種錯誤觀點辨析
點擊:  作者:邵彥敏、鄒運    來源:《紅旗文稿》  發布時間:2018-09-02 09:50:26

 

1.webp (2).jpg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石,我們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等國企改革的精神要義,破除國企“低效論”“唯經濟組織論”“國進民退論”等錯誤思想的干擾,找準新時代國企的歷史方位,堅定不移推進國企改革,使國有企業不斷承擔新的歷史使命。

 

一、“低效論”辨析

 

社會主義的物質基礎是社會主義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賴以存在的物質條件。

 

馬克思指出,“生產資料的全國性集中將成為自由平等的生產者的各聯合體所構成的社會的全國性基礎。(《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3 頁)代表全體社會成員具體實行對全社會生產資料和生產過程管理的組織是國家,國家所有制就成為全社會所有制的具體形式。


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展國有經濟是源于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這個優越性的基礎就是生產資料的全民所有制即國有經濟,這已被新中國成立以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所證明。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有企業對整個經濟發展起著主導作用,始終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新中國成立初期,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利用國企的優勢,在短期內建成了比較完善的工業體系,并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

 

“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建設的156個項目,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幾十個重要礦山的開發建設,寶鋼、武鋼的建設,運載火箭、洲際導彈和同步衛星的研制,正負電子對撞機、5兆瓦低溫核供熱反應堆、幾個大核電站的建設,黃河小浪底工程和長江三峽工程的建設,等等,這些重大工程的建設都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由國有企業完成的。

 

這一時期,中國沒有外資企業,私營企業也很少,經濟發展的主要依靠力量和推動力量是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國有經濟。

 

改革開放以來,雖然國有經濟在整個國民經濟中的比例不斷下降,但是,國有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和主導作用并沒有削弱。

 

國有企業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高速鐵路、移動通信等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國產大飛機C919、北斗衛星系統、復興號動車組、華龍核反應堆等,國企承擔起了鑄就“大國重器”的重任。


事實證明,企業效益如何,并不取決于所謂姓“公”姓“私”,而主要取決于由技術裝備、創新能力、治理結構、運行機制和管理水平形成的企業綜合競爭力。

 

2016年進入世界500強的國有企業有83家。另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2017年國有企業收入和利潤持續較快增長,利潤增幅高于收入9.9個百分點。2017年國有企業利潤總額為28985.9億元,同比增長23.5%;國有企業營業總收入為522014.9億元,同比增長13.6%。

 

國有企業憑借自身的優良業績證明,無論在成本效率還是技術效率上,國有企業都毫不遜色于民營企業。

 

所謂國有企業“低效論”的實質,就是試圖通過顛倒黑白來抹黑國有企業,削弱乃至取消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實現所謂“私有化”的目標。國有企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的強大物質基礎,是對長期以來國有企業“低效論”的有力回擊。

 

新時代要找準國企改革的歷史定位,深刻認識國有企業在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肩負的重大責任和歷史使命,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堅持“把國有企業搞好、把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不動搖,提高國有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使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發揮政府宏觀調控“領頭羊”“蓄水池”功能,從而不斷鞏固和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

 

二、“唯經濟組織論”辨析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實的物質基礎,但我們不能把國有企業視作單純的經濟組織,要破除國有企業“唯經濟組織論”,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使命和社會使命的高度對國有企業進行考量。

 

國有企業的產生本身就帶有明顯的政治屬性,它是與“資本雇傭勞動”相對立,并消滅了一切生產資料私有制后建立的企業組織。

 

生產資料歸國家所有,“歸那些真正使用生產資料和真正生產這些產品的人占有”, “國家是整個社會的正式代表”。(《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第297頁)國有企業的建立和發展實現了生產資料與勞動者之間的直接結合,生產資料成為勞動者為最大程度滿足自己生活和社會發展需要而進行物質產品生產的手段。

 

國有企業的屬性是由國家的階級屬性決定的。社會主義國有企業帶有強烈的政治屬性。

 

我國國有企業的產生就是由國家政權的力量沒收和改造了舊的國有經濟(舊中國的官僚資本)、一部分私有經濟并借助國家力量而產生的全新的經濟成分,直接為國家的政治服務。

 

二戰后,國有企業在實現社會價值目標中所發揮的作用被很多國家認可。當時執政的英國工黨、法國社會民主黨以及其他國家的左翼執政黨都將國有化視為實現社會公平和民主的必要手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共產黨作為工人階級政黨,必須把代表工人階級根本利益的公有制作為自己執政的政治基礎。要做到這一點,必須要有能夠服務群眾、保障廣大群眾利益并能夠直接領導的組織,而這一組織只能是國有企業。

 

國有企業的工人群體是中國共產黨最可靠的階級基礎,是可以直接領導和掌握的社會力量。

 

國有企業有助于實現共同富裕,體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承擔重要的社會責任。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了人們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以及分配和交換的形式,決定了一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本性質和發展規律

 

。作為勞動物質條件的生產資料,在私有制下卻異化為剝削和奴役勞動的手段,出現“物統治人”的反常現象。為了將人們從“物”的奴役下解放出來,近500年來,從莫爾的《烏托邦》到康帕內拉的《太陽城》,從摩萊里的《自然法典》到德薩米的《公有法典》,從歐文的美洲實驗到馬克思的《資本論》,先進的思想家們一直追求公有制的偉大理想。

 

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使偉大理想變成了現實,具備了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前提。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國家代表全民,將所得根據全民的需要進行分配,形成以按勞分配為主的比較公平的分配關系,對收入分配的源頭即生產條件的占有環節進行有效調節,從根本上遏制兩極分化,實現共同富裕。

 

沒有公有制就不會有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也就不會有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意識形態和共同理想,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公平。

 

改革開放40年來,國有企業為經濟社會發展、科技進步、國防建設、民生改善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2017年,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三類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差異化明顯,其中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得分最高(58.7分) ,民營企業其次(29.7分),外資企業最低(23.9分),因此,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關鍵是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國有資本要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重點提供公共服務、發展重要前瞻性戰略性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支持科技進步、保障國家安全的領域,使其更好滿足國民福祉。

 

三、“國進民退論”辨析

 

2017年1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時強調,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不能把國有企業發展壯大等同于“國進民退”。

 

有人認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壯大國有企業,會對民營經濟產生擠出效應,導致“國進民退”。這種觀點本質上是要求公有制經濟退出主體地位,認為國有企業的唯一出路是私有化。

 

事實上,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經濟奇跡的核心要素。

 

從黨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以來,歷經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到黨的十九大,一直提出必須堅持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多次重申“兩個毫不動搖”,表明了我們黨的一貫立場。

 

改革開放以來,由于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國有資本的戰略性調整,國有經濟的比重不斷下降。近年來,一些國有企業退出了缺乏競爭優勢的領域,國有企業“有進有退”。在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基礎產業和具有戰略意義的關鍵產業以及涉及國家安全的產業,國有企業的發展壯大并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理所應當、無可非議。

 

在當前美國在全球挑起貿易戰、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國有企業改革將成為關鍵性一役,而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從管資產向管資本轉變是現實選擇。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戰略性重組,促進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有效防止國有資產流失。”通過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實現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

 

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這是改革思路的重大突破。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不僅可以實現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競爭力,還有利于實現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推動國有經濟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有效發揮國有經濟整體功能作用。

 

2017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完善國企國資改革方案,圍繞管資本為主加快轉變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目前的核心是以管資本為主來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使得所有權與經營權進一步分開,構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有資產經營公司或投資公司、國有企業三個層次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

 

明確各自的職責邊界,正確處理好各監管層級之間的關系。國資監管機構要做好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組建,通過授權經營體制開展資本運作,對國有企業實施分類監管,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形成全面覆蓋、分工明確、協同配合、制約有力的國有資產監督體系。

 

要注重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特”就特在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這兩個“一以貫之”,明確了全面深化國企改革的方向和原則。

 

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的核心,就在于黨組織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黨建工作與公司治理兩個優勢,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共享發展理念與中國實踐研究”[15ZDC00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來源:《紅旗文稿》)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