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敘述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一名科技人員離職爭議的文章刷屏了。輿論關注的焦點,是國企科技人員的待遇問題。這實際也反映了中國科技自強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之一。 實際上,還有更嚴峻的挑戰。 今年以來,美國限制對中國的科技交流行為愈演愈烈,中國千人計劃學者遭FBI排查,一些科研人員遭無條件解雇,一些人被逼迫在中美之間二選一。有人擔心,隨著美國國內反華氛圍的上升,美國正準備在科技領域與中國作“切割”,中國與美國的科技交流將遭遇“寒冬”。 實際上,這樣的事情中國人經歷的遠不止這一回。無論一個國家還是個人,在一個供應充足的舒服環境里生活久了,就會產生象嬰兒對母親的奶水一樣的依賴。但是,要想獨立和成長,經歷斷奶是必須的功課和歷練。只是有些過程平滑一些,有些過程劇烈和痛苦一些。 回溯新中國建立后中國科技的發展史,也曾經歷過這樣一個斷奶期。
科技上的第一次斷奶 1949年后,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哥開始支持和援助中國的經濟建設。尤其是中國志愿軍在朝鮮戰場上震憾全球的杰出表現,極大鼓舞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士氣,蘇聯更是開始全力援助中國。以著名的156個大項目為代表,蘇聯為中國科技提供了從民用的全套工業體系到核武器的軍工體系完整的技術、生產設備和人員培訓。 到了赫魯曉夫執政初期,援助項目擴大到最高峰時的304項。當時雙方關系處于蜜月期,蘇聯對中國技術上真的可以說是傾囊相授,把整車皮的技術圖紙拉到中國,手把手教給中國技術人員。 但隨著中蘇關系的逐漸惡化以至最終破裂,1959年6月20日,赫魯曉夫首先停止了向中國繼續提供核武器技術。一個月后,中國把核武器項目命名為“596工程”。這就是志氣,斷奶之日,就是自立和重生的開始。5年后的1964年10月16日,中國完全靠自己的專業力量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彈,震驚世界。 1960年7月28日至9月1日,蘇聯撕毀所有合同,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撤走全部專家。客觀地說,相當多的蘇聯專家在與中國合作過程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很多蘇聯專家撤走前盡最大可能地把技術資料讓中國技術人員復制下來。 為什么會是這樣?中方技術人員肯學習,有哪個老師不喜歡肯學習的學生呢?援助中斷后,以“兩彈一星”為標志,中國開始了自身近代歷史上第一次自主科技創新的高峰。不要忘記了,中國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技類獎項,屠呦呦作出的抗瘧藥青蒿素的發現,就是這個時期的成就。 我們正經歷“二次斷奶” 自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中國開始改革開放進程,至今已經整整40年過去,雖然中間也經歷過很多次艱險,但總體來看應當說是順利的。 改革開放后中國是向全世界開放,與全球做生意。今天的中國人可能根本想像不到,當年剛開放時中國派人到全世界考察,最后初步選定的改革學習樣板國家是匈牙利。 在摸著石頭過河的理念指導下,國外有什么成功經驗我們就拿過來試,有成效就推廣,這其中學習和借鑒最多的還是美國,在科技發展中越來越言必稱美國。雖然中國科技人才實力越來越強大,但我們卻已經對美國的科研經驗產生越來越嚴重的依賴心理,輕視了國家間始終存在的利益區隔以及意識形態分野。 應該說,此次美國發動的貿易戰及對中國科技交流越來越緊的限制,確實存在讓中國科技再次面臨“斷奶”境地的可能性,對中國的科技界來說,天會塌嗎? 應該看到,過去中國曾經歷過的“斷奶”都是在自己的嬰兒期,相應的事業都是剛剛起步。但在今天,中國已經建國快70年整,改革開放后經歷了整整40年的超高速增長,以GDP計算的經濟實力世界第二。5年前的2013年,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就已經達到7105萬人,每萬人口中科技人力資源數522人,研發人員總數為353.3萬人,絕對總量當時就已經超過美國居世界第一位。 部分年份中國科技人員情況(單位:萬人) 2017年中國高校畢業生數量達795萬。這是什么概念?截止2018年全球有195個國家,其總人口排名97位以后的國家(占全球國家數量剛好過半數)人口總量低于這個數字。這個數字也與世界科技強國的以色列(871萬,2017年數據,后同)、瑞典(1006.8萬)、瑞士(847萬)總人口差不多。很難理解,我們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和人家科技強國的總人口都差不多,還有什么理由和借口有如此強的依賴心理? 具備教育資格的科技人力資源學歷結構(截至2015年底) 今天的中國是不是已經成為世界第一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早已經不再是嬰兒,而是正在成長為巨人。 今天的中國最需要什么 如果回顧一下1993年到2017年中國與美國貿易的歷史可見,中國的確長期維持了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并且在整個中國的貿易總體順差中占有很大比重。這25年間,中國對美累計的貿易順差達到2.89萬億美元,這是中方統計的數據。美國商務部統計的數據包含自香港等轉口的貿易數據,這使得中方順差數字近年間每年比中方統計的數據多出近千億美元。因此,如果按美國商務部數據,中國25年來累計的對美貿易順差已經遠遠超過3萬億美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 2015年,中國全部貨物貿易的順差達到峰值的5936億美元這種駭人的數值。顯然,這種情況是很難長久持續的。 我們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可以說,美國對中國還有很大服務貿易順差,并且中國提供的低價產品為美國客戶減少了大量生活支出,使美國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長期保持了較為富裕的狀態。 問題在于,我們大量的產品都是在他人原創和技術研發基礎上,引進和模仿,然后想盡辦法降低成本,以產品低價優勢占領全球市場。過去經濟規模小的時侯這么做問題不顯突出,但到今天中國大量工業品產量已經都在全球一半左右甚至80-90%這種比例時還是這么做,顯然就很難行得通了。 別人靠自主原創花了大量時間和失敗的成本,我們只是在別人成熟產品技術基礎上只做降成本的工作,僅僅通過這種方式就想把全世界的生意都做完,這怎么可能?為什么不自己去做原創的工作呢?我們今天已經不是沒有這個能力,而是能力足夠充分了。 當年我在中興工作時,最初中興研發人員對國外核心技術也有些充滿敬畏,但慢慢就發現所謂的核心專利相當大部分不過就是一些碼字如何定義而已,換個定義也未嘗不可。但人家先做了,并且把它們塞進標準里去,然后其他人就得跟隨,并且要么得交專利費,要么拿自己的專利來互換。 后來一旦明白過來,中興和華為自己的專利也飛速增長,進入世界最多之列了。原創的和真正尖端核心的如高端芯片和航空發動機等領域的技術的確更難,但問題在于,中國并不缺少可以進行原創技術和科技的能力,而是因為長期形成的依賴心理,使中國在科技發展判斷標準上存在太多對國外的依賴,只有國外承認了,我們才能或才敢承認。我們太過缺乏對科技尤其原創科技的判斷能力。 斷奶從根本上說是要自食其力,是要自己去尋找食物和作方向性的判斷,自己去作決策。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中國的科技才能真正具備獨立性和原創能力。 如果說第一次科技斷奶使中國迎來了近代歷史上第一次自主科技創新的高峰,這一回的“二次斷奶”會把中國的自主創新推向從整個人類歷史來看的科技創新高峰。 這一次會完全中斷嗎? 盡管這一次中美貿易戰看似烏云壓頂,但目前看還是只限于“貿易戰”的范疇,并不會走到全面經濟和科技封鎖的地步。在這種情況下,雙方的科技和貿易交往其實只是會受影響,只是影響的大小問題,但不會完全中止。 從科技界來講,全球的科學家都是一樣的心理,非常不喜歡科學的學術交流活動被政治干擾到中斷。因此,美國的科學界甚至科技企業界普遍不喜歡這種全面的貿易戰。 在這種情況下,中美之間的交往的確會受很大影響,但很大概率不會完全中斷。因此,這次其實算是一次不完全的斷奶,至少還會留出很長時間給中國作為回旋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各界應當加緊轉變思想和經濟科技發展方式,快速提升自身對科技發展的判斷和自主決策的能力。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二次斷奶”后的中國只會更加自立和強大。 (來源:補壹刀)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