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波瀾壯闊,曾跌宕起伏,甚至幾度危難當頭,但始終得以傳承并正在展現新的風采。這也是我們為尊重和維護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所作出的獨特貢獻。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開戶牖”的光榮傳統。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以無比寬闊的心胸,更加重視向世界上一切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學習。美國等重視其文化軟實力的培育與運用,我們也應認真借鑒。
文化的層次和概念
我認為,文化可分四個不同層次:一是從人類歷史發展長河積累的總成果形態界定,這是“泛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進程中創造的物質成果和精神成果的總和的總稱,即物質成果加精神成果。二是從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人類精神生活特指界定,這是“大文化”的概念。即文化是指人類在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創造的精神成果的總和,從一定意義上講,可以說是自然科學加哲學社會科學。三是從一定社會形態結構的構成界定,這是“中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形態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形態。比如,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文化,分別是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形態在觀念形態上反映并反作用于相應的政治和經濟形態。我們現在所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文化的一個分支、分店。四是從一定社會的觀念形態中的意識形態上去界定,這是“小文化”的概念。即一定的意識形態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哲學、宗教、道德、文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意識形式。一定意識形態的內容,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政治制度和人與人的經濟關系與政治關系的反映。一定的理論是一定的意識形態乃至是一定社會文化的核心。因此,“泛文化”、“大文化”、“中文化”和“小文化”要大發展大繁榮,其根本前提,是要高度重視堅持和發展正確的理論。對于我們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只有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不僅文化建設,而且經濟、政治、社會以及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才有正確的方向和靈魂。
要真正弄清文化這一概念,也必須連帶弄清文化與文明的聯系與區別。不同社會形態,都有不同的文化與文明。在階級及有階級存在的任何形態社會中的文化中,總是有其精華,還有其糟粕。其不同社會形態文化中的精華,組成了人類歷史中的文明。對于社會主義新文化誕生之前的所有文化,我們都應批判地汲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同社會形態文化中的精華,將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不斷得到繼承和發揚光大,但其中的糟粕,也必將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最終被人類新的進步的文化所拋棄。而文明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總和,可特指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學和哲學、宗教、法律、文學、藝術等哲學社會科學中的精神財富,亦可指社會發展從低級逐步發展到較高階段表現出來的狀態。文化有先進落后、精華糟粕之分,但文明僅有程度上的高下,沒有先進落后與精華糟粕之分。如任何時候也不能把1+2=3這一常識說成是落后和糟粕,更不能把其與時俱進為1+2=4或5。因此,我們不能籠統說,文化是人民精神生活的家園,應該說,文化是人們精神生活的家園。因為,人以群分,不同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即不同的精神生活家園之中。如,廣大人民群眾,生活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火熱生活中,有極少部分人生活在東莞醉生夢死的腐朽文化中。
文化安全是文化軟實力
建設的重要內容
習近平同志在主持召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治黨治國必須始終堅持的一個重大原則。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習近平同志又指出:“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習近平同志還指出:要“構建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軍事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文化安全,十分重要。一個社會,就是由經濟、政治和文化三部分組成。從一定意義上講,經濟是社會的基礎,政治是社會的支柱,而文化則是社會的靈魂。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說:“一定的文化(當作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給予偉大影響和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而經濟是基礎,政治則是經濟的集中表現。這是我們對于文化和政治、經濟的關系及政治和經濟的關系的基本觀點。”馬克思曾說過:“如果從觀念上來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識形態的解體足以使整個時代覆滅。”蘇聯亡黨亡國,從一定意義上講,就是從意識形態的解體開始的。我們一定加強文化安全方面的研究,要抵御國內外各種錯誤思潮的影響,決不能步蘇聯亡黨亡國之路。
倡導文化逐步走出去。在當今世界,國家間的競爭僅靠軍事、經濟等硬實力最終是行不通的。國家間的友好合作,更是需要文化力的發揮,要靠自身文化的吸引力。當今中國,決不保守。恰恰是一些發達國家,秉持頑固的保守主義。我們翻譯引進多少外國種種版本的著作及文化產品,他們把中國作品翻譯介紹過幾本?我們講文化走出去,孔子要走出去,老子要走出去,烹飪要走出去,太極、少林要走出去,中醫藥要走出去,但是,也應該“夾雜點”新中國的文化走出去。以文化軟實力做支撐,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展示中國形象、彰顯中國氣派。
發展中國家,對本土文化和文明,必須固本守源,堅持自尊、自愛、自信、自立。霸權主義文化,過去、現在有,將來在世界上相當長的一個歷史階段中仍會有,甚至在特定一段的時日內還可能發展。因此,所有國家和民族,尤其是處于弱勢的國家和人民,必須首先對本國的文化和文明做到自尊、自愛、自信、自立,應首先維護和弘揚本民族的優秀文化和文明。文化和文明,有著十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決不能僅僅把科技和物質發展水平作為衡量文化“先進”與“落后”、文明高下與優劣的尺度。否則,便可能把西方個別超級大國所特意構建的意識形態作為普世的文化和文明去頂禮膜拜;也會把西方個別超級大國向全世界進行的文化擴張,視作是向“未開化”國家和民族傳播“文明”。其實,當今世界那些所謂的普世文明,說到底,是西方霸權主義國家對全世界實施文化侵蝕和統治的工具,并確實已轉化成為發展中國家一些政治和文化界代表人物的思維定式。這種觀念的侵蝕,也使得發展中國家的一些人產生一種“文化自卑感”,有意無意對西方中心文化如癡如醉,而對本土文化卻是苛求甚至鄙視有加。越是民族的,便越是世界的。我們所有的中國人,應該倍加珍惜我國科學的、民族的、大眾的文化,并使之發揚光大、生生不息。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平等對待一切平等待我之民族,十分注意學習借鑒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與文明。同時,對那些懷有敵意甚至妄圖摧毀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的人,我們歷來的態度是——“威武不能屈”。
把文化軟實力的培育置于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
把文化軟實力的培育與交流置于恪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之中。只有這樣,才不會照抄照搬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文化并與此區別開來,才能最終贏得世界各國人民的尊重。
一是要尊重和維護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是一個國家文化、文明的核心和本質所在,是這個國家其他文化和文明形式所依附的本體和靈魂所系。一種文化和文明一旦失去了作為其母體所系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失去其適合本國國情的基本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那么,無論對其文化和文明怎樣提倡甚至斥巨資去保護,都會從根本上失去其蓬勃的生機與活力。這種文化和文明在本質上只能成為人類歷史博物館中展示的標本,或者成為受資本邏輯支配的現代旅游業、娛樂業的景點,成為聊供強國和富人奢侈消遣的后花園。這就需要在尊重和維護文化和文明多樣性的同時,必須尊重和維護基本經濟制度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和政治的多極化,從而反對世界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單邊主義。國際壟斷資本和單邊主義政治無視世界各國的歷史傳統、民族關系和社會環境的多樣性及復雜性,肆意擴張粗暴干涉別國內政,甚至為自身的戰略利益任意發動戰爭,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也就根本無從談起。僅靠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不可能改變經濟和政治上的單邊主義的威脅;缺少了經濟多樣性和政治多樣性,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也就根本無法單獨存在。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最終要依賴于世界經濟和政治的多樣性才能同步解決。
二是要堅持和維護不同文化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發展模式。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為共同構建幾千年的人類文明的歷史大廈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都是全人類、全世界的精神遺產的瑰寶。承載文化和文明的國家與民族有大有小,各種不同文化和文明的發展有先有后,但決無優劣高下之別,這就如同聯合國每一個成員國都有平等一票的投票表決權一樣,都應獲得平等的尊重和人類共同的保護。堅持和維護不同文化和文明間的平等對話權利,不僅從根本上徹底否定了各文化和文明間的沖突是不可避免的觀點,而且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根本途徑之一。要加強不同文明的對話和交流,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慮和隔閡,使人類更加和睦,讓世界更加豐富多彩。要真正做到平等對話,關鍵是強國、大國的態度。兩千多年前,中國的哲人老子說:“大者宜為下”,“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這就是說大國尤其應謙下,大國像居于江河的下流那樣謙下、開闊、平和,天下就很容易交融、和諧,人類就容易和平相處。老子的這一思想,可能是中國最早反對大國霸權主義的思想胚芽。能否善待他國,不僅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化與文明的標尺,而且是一個國家文化和文明能否長盛不衰的決定性條件之一。歷覽人類歷史文明的興衰更替,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種文明在興起之后,若對其他文化和文明平等相處,并能積極學習借鑒,這種文化和文明則常常是不斷得到發揚光大并如日中天。若企圖侵蝕甚至用強力鏟除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則必然會使自己的文化和文明產生異化,并逐步走向衰落直至最終毀滅。這一現象,在人類歷史的長河里,絕不鮮見。環視當今世界,個別超級大國所奉行的“文明邏輯”不正在造成更多的流血、苦難和沖突,導致更多的恐怖主義或所謂的恐怖主義的發生嗎?世界上任何國家和任何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特性,都積淀在這些國家和民族的骨骼里,奔騰在這些國家和民族的血液中。這些傳統和特性,并不是外來文化能夠隨意更改替代的。所有國家和民族,都應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不同特色和風格的文化、文明的傳統。國際社會對于地區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特別是第三世界國家的優秀傳統文化應給予更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梢哉f,隨著全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全人類思想文化水平的極大提高,全球的生產方式、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最終會實現“大同”,但人類文化和文明的多元性將不會隨之消失。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人類面臨的經濟和社會問題更加復雜。各國都應以開放和平等的精神,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加強不同文化和文明間的對話與交流,以和平方式處理國際和地區爭端,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協力構建各種文明兼收并蓄的和諧世界。
三是要堅持各種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世界上不同文化和文明不僅需要各個國家與各個民族的代代相傳,需要相互平等地交流,而且需要相互之間學習和借鑒,進而通過糅合而產生自己新的文化和文明,從而為全人類的共同繁榮與發展提供和平的國際環境和智慧保證。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是平等對話和交流的深化,不僅是對世界上其他文化、文明與傳統的鑒賞,更是對世界上其他文化和文明之精華的汲取。這就需要世界上不同文化和文明都應具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勇氣。同樣,任何一種文化與文明,也不應憑借自己經濟、政治和科技的優勢,封鎖其他人類文明精華的傳播。相互借鑒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長補短而不是定于一尊,這是推動各國根據本國國情實現世界各種不同文化和文明振興與發展的重要途徑。迄今為止,沒有一種文明是在完全封閉的環境中發展起來的,文明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就是一部與其他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過程??梢韵胂螅绻麤]有來自東方的四大發明的傳播,近代西方文明賴以自豪的地理大發現和工業化進程將根本無從說起;資本主義文明沒有過去奴隸制文明及封建制文明的傳承和積累,同樣只能是一個空中樓閣;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在制度、文化方面所取得的進步,也有不少是在與社會主義文明的競爭、學習、借鑒中得來的。當然,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樣是學習借鑒全世界各種文明其中包括資本主義特別是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有關文明在內的結果。在高新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夜郎自大,閉關鎖國,否則就必然落后甚至挨打。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又必須結合各自國家和民族的特點,堅持趨利避害的原則,有所取舍,而絕不能照抄照搬,否則同樣會從根本上最終危及自己的生存。
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的文化和文明波瀾壯闊,曾跌宕起伏,甚至幾度危難當頭,但始終得以傳承并正在展現新的風采。這也是我們為尊重和維護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多樣性所作出的獨特貢獻。
中國GDP的快速發展,為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和物質力量,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新機遇與新挑戰的出現,要求我們必須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新的時代特征和國情緊密結合,得出新的結論,并創新出一種屬于我們自己的全新文化體制機制與之相互支持,從而使我們的文化傳統經涅槃而獲新生,進而產生新的文化,創新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這個任務是緊迫的,是關系到中國自身發展的急務。不及時展開這樣的文化建設,難以處理中國現代化帶來的各種問題,無法應對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挑戰;不足以凝聚人心,也難以為中國的持續發展提供健康穩定的政治社會秩序。因此,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適時地作出了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決定,黨的十八大又予以推進和強調。
我們深知,文化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文化的培育、發揮影響,都是潛移默化的,需要作出長期不懈的努力。優秀文化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和放出的異彩,必將與人類永存。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承接前人的智慧,中國文化必將迎來更輝煌的明天!
(作者系中國社科院原副院長;來源:昆侖策網【作者授權】,轉自《前線》)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