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貧”為恥,反以“貧”為榮
當前,某村里搞扶貧工作數據清洗民主評議,由各組組長組織群眾參加會議,現場聽到的滿是爭吵,爭論,議論,一些貧困戶為自己成為貧困感到無比光榮,臉上有光,有的沒有爭得貧困而羞言:我家比他家還窮呢。
在當前,一些人以當選"貧困戶"為榮,無非是想依靠扶貧政策,不勞而獲得到錢物補助。如此,不論你客觀原因如何,在主觀上,你志已窮。再精準的扶貧,也是扶有志脫貧之人,人人爭當"貧困戶"、不思進取、坐享其成絕非扶貧攻堅工作的本意。
在人人爭當貧困戶的環境中,貧困成為不知羞恥的文化怪異,勢必漸漸稀釋著人窮志不窮的精神之源,無形培育了不思進取、坐享其成的無庸之人,導致的將是急速墮落的循環貧困。
原本兒女應盡孝道,爹娘安靜養老的一些人家,卻在扶貧政策面前,有的昧著良心沉默,不認爹娘,有的卻想辦法為爹娘爭個貧困戶,把孝老的責任推給政府,轉推扶貧干部,村干部。貧困的原因有多種,但要真正消除貧困,勢必也要預防不以“貧”為恥的貧困心理。
在到村組走訪中,聽到群眾心聲的同時,聽得最多的是卻是群眾對扶貧的怨氣。在走訪的群眾中,幾乎人人都說扶貧不公平,都在哭窮,有的住著寬闊的房屋,家里有著小轎車,卻說自己從來沒得到政府送來的米、油等照顧,欠了不少的帳,算下來,自己最貧困,自己應該得到政府的照顧。
有的貧困戶家有兒女幾個,兒女住著大房大屋,卻把父母的戶口撥開,讓父母住在黑湫湫的老屋里,父母獨立為戶,年老體衰,無收入來源,美其名曰:貧困戶,這些人的良心跑哪里去了?
幫扶干部對貧困戶不是親娘勝似親娘,不是買油就是買米,甚至有的地方給貧困戶買牛買雞買羊給貧困戶。于是催生了人人哭窮,人人爭當貧困戶,“要懶懶到底,政府來兜底”,“到懶不懶,政府不管”,不以“貧”為恥,反以“貧”為榮的貧困文化。
如果你是真的貧困戶,希望你振作起來,學技術、學經營、勤勞作、善持家,政府幫一把,自己蹬一腳,力爭早日擺脫貧困;如果你不是貧困戶,希望你和大多數人一樣,關愛弱勢群體,積極幫扶貧困,小善積成大德,助人度過難關。
扶貧先扶志,否則永遠扶不起來,精神貧困比物質貧困更可怕。一個人的物質貧困可能只是一時,但精神貧困可能伴隨一生。想辦法努力奮斗才能徹底改變貧困現實,爭當貧困戶不是啥光彩事,只能永遠處在貧困層,會毀了一生脫貧的斗志,更會毀了一家人甚至子子孫孫的未來。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