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維度、空間維度、主體維度、效能維度來觀察,全媒體有四個基本特征: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了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時代高度,站在科技前沿高度,對現階段媒體特征的精辟概括,也是對媒體融合發展方向的精準定位,更是對新聞輿論工作形勢的精確論斷。
全媒體是指采用多種媒體表現手段,綜合利用多種媒介形態,針對不同受眾不同需求,通過多種傳播渠道、平臺、載體進行全方位、多層次、融合型的信息生產、信息傳播、信息消費全面應用的當代媒體。
從時間維度、空間維度、主體維度、效能維度來觀察,全媒體有四個基本特征: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
全程媒體,是指由于信息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移動網絡技術迭代升級,使媒體基本可以同步記錄、傳輸,新聞報道、信息傳播無時不有,實現了信息或事件的全程記錄、幾乎同步傳播。
全息媒體,是指由于物聯網、多維成像等技術的成熟和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物理空間智能仿真呈現度大幅提高,物理信息源的失真誤差大幅減少,標準化、數據化記錄,多角度、多方位再現,新聞報道、信息傳播無處不在,幾乎實現了信息或物體在空間的全方位呈現和多角度同步傳播。
全員媒體,是指由于手機等智能終端的普及應用,媒體進入門檻大大降低,參與主體顯著增加,一元主導、強力引導的宣傳輿論場變成多元共治、柔性制衡的公眾輿論廣場,單向傳播轉化為多向互動、同頻共振,人人都是媒體、個個都有話筒成為媒體生態和輿論場現實場景,新聞報道、信息傳播幾乎無人不會,新聞媒體內部也面臨隨時須在現場、專業報道不能缺席的新要求,呼喚涌現更多全媒型、專家型記者,更好地發揮引領主流輿論作用,促進全民媒介素養提高。
全效媒體,是指多種媒體載體、技術的豐富應用,媒體給受眾更廣泛的體驗認識和釋放更強大的效能。
一是文字、圖片、聲音、圖像等信息交叉綜合更豐富、更立體、效果更全面;
二是移動化、分眾化、碎片化融合傳播使人們感受更直觀、更鮮明、效率更快捷;
三是功能區分、集成、創新使信息、社交、政務、商務等服務功能融為一體,使內容形式更符合需要、方法手段更適應需求、媒體受眾效益更滿足期待;
四是因為受眾不同程度的參與、互動、聯動使媒體傳播效果較過去更全面、更有體驗感、更有獲得感。
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科學認識“四全”媒體特征,努力構建全媒體發展格局,至少需要把握如下要求。
一是把握趨勢,適應形勢。分析信息技術時代的新興媒體發展規律和歷來的新聞傳播規律,媒體融合發展是不爭趨勢,全媒體發展格局是必然方向。
我們需要尊重規律,深刻把握科學技術引領媒體發展的推動作用,深刻理解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的內涵,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高新能力新本領,在工作中增強規律性、把握時代性、富于創造性,從而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乘勢而上,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堅持一體化發展方向,堅持內容為根本、技術為支撐兩個關鍵,推動流程優化、平臺再造、資源整合,實現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建設具有強大影響力、競爭力和實力的新型主流媒體。
二是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回顧過去新聞輿論工作和媒體融合發展的歷程,科學理論指導融合發展,使我國新聞輿論工作和媒體融合發展取得喜人成績。
實踐出真知,需要我們順應歷史,深刻把握科學理論對媒體發展的指引作用。深刻理解“四全”媒體特征和全媒體整體的關系,辨析其內在機理,辯證把握階段性特征,不斷完善我們的認識和實踐。
“四全”特征是全媒體發展的時代產物,是目前全媒體的基本特征。由于近年來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媒體形態和體裁樣態層出不窮,全媒體的特征并不穩定,仍在進一步發展中,其內涵和外延有待進一步深化。
我們對其特征、作用應有更深的認識,全媒體不斷發展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進一步推動我們增強適應新聞輿論工作巨大挑戰、下大力氣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自覺性、責任感、使命感。
我們要做出超越前人的成績,必須腳踏實地、研究科學規律、與時俱進,抓住難得機遇,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提高媒體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三是提高本領,引領主流。無論是媒體融合發展還是新聞輿論工作,都必須把握手段和目的、戰術和戰略的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概括的“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是我們做好這一工作的根本遵循。
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的基本特征要求我們,要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壯大主流思想輿論,讓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更大,新聞媒體就必須在全過程、全方位、全員、全面傳播中講政治、導向、價值,在創新理念、形式、方法、手段、內容、體制、機制、業態、體裁中既要尊重規律又要用科學理論指引,既要追求創新發展的高線又要遵守科學發展的底線,既要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又要占領新興輿論媒體陣地和國際傳播的高地,鞏固黨的宣傳思想陣地。
新聞管理單位要建立科學高效的管理,把服務的理念、先進的理念寓于全程、全息、全員、全效管理中,使正能量充沛、主旋律昂揚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新聞輿論要實現有意義有意思的傳播、創造生動活潑的局面,就必須把握新聞傳播規律,適應融合發展趨勢,創新傳播理念,培育創造精神、創新精神、創業精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底色更加鮮明,增強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對社會主義的信心、對共產主義的信念。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作者系中國記協國內工作部主任;來源:2019年4月8日《學習時報》文章《如何理解“四全媒體”的內涵和意義?》)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