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7日-星期四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郭松民 | 《搖滾學校》:一縷天邊的回響
點擊:2423  作者:郭松民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19-05-13 11:55:51

 

      “現代市場經濟社會,由于獲取利潤是一切社會活動的真正核心,所以它必然是一個異化的社會,教育也必然是異化的。

01

最近,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看了口碑很爆的百老匯音樂劇《搖滾學校》。

現場的家長和小朋友都很嗨,音樂劇現場簡直成了搖滾音樂會現場。演出結束,等著簽售的粉絲在大廳排起了長龍。

相比《劇院魅影》、《貓》這樣的經典名作,音樂劇教父韋伯的這部最新作品似乎不那么出名,但自從2015年在百老匯冬日花園劇院正式首演,《搖滾學校》很快就在全美,以及倫敦西區和澳洲掀起觀劇熱潮,所到之處都呈現掀翻屋頂的力量

我在現場感到,對中國觀眾來說,《搖滾學校》完全沒有文化上、接受上的困難。你不能不感嘆,至少從文化的角度看,全球化是一個現實。

當然,美國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具有覆蓋性、碾壓性的影響力,這也是一個現實。

中國的工業生產能力、軍事力量已經讓美國坐臥不安了,但文化上還遠沒有達到這種地位,這和八十年代以來文化的傳承發生了斷裂有關。

 

02

《搖滾學校》是一部非常純粹的百老匯商業音樂劇,它有著一切工業化生產的元素,每一個情節走向似乎都在預料之中,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命運也似乎都讓我們感到似曾相識,可你絕不會因為似曾相識就感到厭倦。

喜劇的笑點、激情的燃點、溫情的觸點……每個點都由于精心設計而恰到好處。可貴的是,在妥帖的商業化和工業化之外,《搖滾學校》還保留了一種屬于藝術表達的自由與純粹,如同劇中歌詞:搖滾不講規則,搖滾沒有道理。

《搖滾學校》講了一個貌似很勵志的美國故事——

夢想成為搖滾巨星的樂手杜威活的很落魄,被樂隊踢出、被唱片店辭退、被好友的女朋友催繳房租……直到有一天他在陰差陽錯中冒好友之名前往一所私立初中做代課老師。在那里,他發現了孩子們的音樂天分,在一個保守校長和一群望子成龍的家長眼皮底下,杜威帶頭不務正業,于是,一支充滿青春朝氣、自由張揚的搖滾樂隊就此誕生。

真是一鍋味道鮮美的心靈雞湯。

03

不過,《搖滾學校》之所以受歡迎,并不全是因為搖滾,也不全是因為雞湯,而是因為抓住了問題——全劇充滿了對應試教育、精英教育的諷刺,這讓深受應試教育之苦的家長和孩子們心有戚戚焉。

在杜威來到這所學校之前,學校在嚴厲、保守的女校長統治下,氣氛是沉悶壓抑的,孩子們被規訓成了少年老成的小大人,一點也不快樂。家長也都只關心他們的成績,卻不關心他們感受和心理。學校的設定是昂貴的學費,以常青藤大學為目標,哈佛耶魯隨便考,最差也要康奈爾。

杜威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他自由散漫的生活態度、他的熱情和音樂天分很快融化那些冰封的小大人,他們開始變得生氣勃勃,開始審視自己,認真探究自己不被學校鼓勵的另一面,最后每個人都變得開朗自信,相信自己是最獨一無二的搖滾明星。

杜威向他們傳遞了一種對功利價值觀的反抗、一種對自由不羈的追求、一種對成功學的不屑和嘲諷。

 

04

音樂劇當然不是社會調查報告,但《搖滾學校》確實觸碰到了社會痛點。

現代市場經濟社會,由于獲取利潤是一切社會活動的真正核心,所以它必然是一個異化的社會,教育也必然是異化的。

整個社會是按照工具理性,即如何贏得最高效率的原則組織起來的,因此,教育的目標就不可能是為了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是為了把學生培養成創造利潤的合適工具。

總的來說,畢業生的工具化程度越高,就越受歡迎,就越容易成功

杜威用欺騙手段獲得了代課資格后,他在學校里的行為簡直可以說是胡作非為,但為什么從劇中人到臺下觀眾,沒有一個人覺得他討厭,反而都覺得他很可愛?

這是因為,雖然音樂劇是虛構的,但這種以工具理性為軸心的現代教育對人的壓抑卻是真實的,人們喜歡看到它被打破,被踐踏和被嘲弄,由此獲得一種(盡管是虛假的)解放感!

05

在《搖滾學校》結尾,杜威獲得了孩子們的愛戴、家長們的理解、一份音樂教師職業以及來自不茍言笑的女校長的愛情,這是一個好萊塢式的大團圓結局。

但現實當中怎么可能會有如此美好?

《搖滾學校》讓很多人都聯想到1989年上映的美國電影《死亡詩社》。

在《死亡詩社》中,一個有活力的年輕老師基廷,想在一所以保守著稱,秉持傳統、榮譽、紀律和卓越四大信條,并因此成為美國最好大學預備學校的中學進行一場杜威式的教育改革,但結果卻極其慘烈:一開始看上去大受歡迎的實驗,最終卻以學生的自殺和他本人的被解職而告終。

和奶油蛋糕一般甜膩的《搖滾學校》相比,也許如生鐵般冷硬的《死亡詩社》更接近現實。

 

06

說起來我們應該感到驕傲,最早洞悉現代教育的弊端,并對其發起猛烈批判和沖擊的恰恰是中國!

毛主席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就形成了關于教育革命的構想。他主張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休息、娛樂,他反對把學生當敵人,考試搞突然襲擊,出偏題、難題、怪題,他主張獨立思考,反對迷信權威,他關于學制要縮短,教育要革命的名言,今天聽起仍然如同黃鐘大呂。

當然,《搖滾學校》用一種撒嬌式、粉拳錘擊式來反抗異化教育不同,毛主席最強調的是教育要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同社會實踐相結合。在毛主席看來,只有在三大革命實踐當中,學生才能成長為有情感、有溫度、得到自由全面發展的人,而在應試教育機器的碾壓下,他們只能變成蒼白的、單向度的、片面的讀書機器、考試機器。

毛主席關于教育革命的構想與實踐,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終于發展成了一場影響世界的風暴,這場風暴吹襲了歐洲,也影響了北美。但在發源地,卻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被中斷了,幾十年后,中國反而成了應試教育、精英教育最大最堅固的堡壘!

從這個角度來看,《死亡詩社》也好,《搖滾學校》也罷,都可以說是五十年代發軔于中國的教育革命的一種余韻,是教育革命從遙遠的天邊傳回的一縷回響,盡管已難以辨認,但還是會讓我們心有所動。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