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4日傍晚,其子女黃黑蠻、黃黑妮、李潔琴攜孫黃香、黃田敬告:“我們的父親黃永玉因病于2023年6月13日3時43分離去,我們尊重他的意愿‘不舉行任何告別,追悼儀式。”黃老先生在遺囑中說“火化之后,不取回骨灰。我希望我的骨灰作為肥料黃永玉,1924年出生于鳳凰縣沱江鎮,土家族人。曾任瓷場小工、小學教員、中學教員、家眾教育館員、劇團見習美術隊員、報社編輯、電影編劇及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慢慢地,連吹牛家自己也信以為真起來。】
【初生犢兒不怕虎,你想到結局是什么嗎?】
【蒲牢:龍的第四個兒子好鳴好吼,現在街上常能看見】
【蛇打不贏貓,逃到烏龜洞里,烏龜問它進來干嗎?蛇說邀它看外邊熱鬧。烏龜信了,腦殼剛伸出去便被貓一口咬住,說:哈!你以為套上件背心我就不認識你了?】

【猴子騎綿羊,馬不像馬,人不像人。】
【現在的人,比猴子還要猴子——尼采語】
母雞下蛋,公雞打鳴各施其責,份內之事,用不著自吹自擂!誠實做人,秉公辦事硬道理。
【人貴有自知之明,你下什么蛋呢?】
曾有人問畫家黃永玉:大家都談夢想,您的夢想是什么?黃永玉:我很少做夢,我一覺睡到天亮。因為干活很認真,睡覺就睡得好。沒有夢想。又有人問:黃老,如果您把自己比喻成一道家鄉菜,會是哪道菜?黃永玉說:因為不好回答,只好這么回答。根本也沒有這道菜。關于拍賣行,黃永玉說得很有意思,雖然他的作品也是拍賣行的熱點。黃永玉說:“本來很普通的一個東西,拿到拍賣行去賣,結果拍賣行把它吹得不得了,連我自己都想買回來了。拍賣行是個存在,你罵它,人家就說你是酸葡萄。我不和他們打交道。我送別人的畫,人家拿去送到拍賣行,我也沒辦法。我也不眼紅人家有錢,自己過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余五十歲前從不游山玩水,至今老了,才覺得十分好笑!】
2004年12月底,香港藝術館舉辦黃永玉80年畫展,期間,有線臺一位記者前來采訪黃老。記者問:“回眸過去的80年,在您繪畫創作的生涯中,您對哪件作品最滿意?”黃永玉笑著說:“對于我來說,每一件作品就像母雞下的蛋一樣,你能說出母雞對它的哪個蛋不滿意?”記者繼續追問:“與您過去的作品相比,這些展品有什么新的特色?”黃永玉微笑著說:“對于這次畫展的特色,我個人認為,就像我剛才說的一樣,一只母雞生了蛋,你問母雞,它生下的第一個蛋和以后的蛋好在哪里?母雞會告訴你嗎?我的作品雖然像母雞下的蛋,但我和母雞又有不同之處啊!”黃永玉不動聲色地答:“母雞下了蛋總要叫幾聲,而我不會叫。”黃永玉是一個幽默的“老頑童”,也最洞悉人情世故。他的風趣與天真,正是其人生閱歷與滄桑的積累,也是一種智慧與曠達的精神釋放!(來源:昆侖策網,轉編自“書畫新風景”,修訂發布)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