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4日-星期日
一段《合肥街頭,緊急救援!》的短視頻最近在網上流傳。
說的是近日,在合肥街頭,發生了一件暖心事。
在小東門附近,一孩童突發抽搐、急需就醫。現場執勤交警得知后,立即求助了一輛路過的私家車,并安排鐵騎警力為其開道,合力送孩子去醫院。
記者了解到,這位好心的私家車司機(“黑衣大哥”)名叫梅庭海,今年45歲,是合肥市市政工程管理處的一名員工。當時他正開著車送一位朋友回家,面對交警的求助,他一刻也沒有多想,便讓孩子和媽媽趕緊上車。
上車后,孩子陷入了昏迷。梅庭海便建議前往最近的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在鐵騎的開道護送下,我們10分鐘不到便抵達了。”
到達醫院后,梅庭海又和朋友一起,協助將孩子送進了急診室后才離開。
“我是有十幾年黨齡的黨員,看到別人有困難,盡自己所能做一些事情是應該的。”梅庭海事后說。
視頻最后,編輯點贊道:“謝謝你,熱心的‘黑衣大哥’,也為一路護航的合肥交警點贊。”
點贊這事的同時,筆者想到的是:如果這些好人善行不能固化為一套制度,光靠交警、鐵騎和“黑衣大哥”的道德自覺,以后人們再遇到類似的事,會不會都還能這么幸運?
執勤交警發現孩子突發疾病,出手相助,不知道這方面有沒有制度性規定。如果沒有,倘若執勤交警視而不見,或以工作忙無暇顧及為由拒絕施以援手,怎么辦?
孩子突發疾病,如果臨時打的,等車無疑需要時間,豈不是“急中風遇上了慢郎中”?這次是執勤交警現場緊急求助了一輛路過的私家車,且幸好又遇著了“黑衣大哥”這位有十幾年黨齡的中共黨員。如果私家車司機沒有較高的道德覺悟,對此緊急求助選擇無故拒絕,怎么辦?是不是需要有制度對市民遇到此類情況實施剛性約束?
執勤交警安排鐵騎警力為其開道,合力送孩子去醫院,大大縮短了搶救時間。遇到這樣的緊急情況,鐵騎警力為其開道,有沒有制度性要求?如果沒有,如何保證突發疾病的孩子都能最快得到救治?
筆者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就曾和哥哥一道患急性腦膜炎,是母親在偏遠的鄉鎮緊急攔下了一輛過路的軍車,才得以快速趕到市傳染病醫院。坦率地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類似這樣的救人行為,人們大多會近乎本能地認為是“應該的”,似乎并不值得大書特書。然而近年來,因為救人被訛的現象屢屢發生,導致不少人漸漸不敢“多管閑事”,讓人慨嘆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這次,這個孩子遇著了好心的執勤交警、合肥鐵騎和“黑衣大哥”,共同接力譜寫了一首精神文明的頌歌。可今后,再發生這樣的事,如果遇人不淑耽誤了救治,豈不是讓人哀嘆?這不免讓人感到,一味地寄希望于人們的道德自覺,實在有點懸,不靠譜。
有鑒于此,地方人大機關有必要會同有關部門就此專門立法,為類似緊急救援提供法律保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題中之義。
(作者單位:合肥市包河區總工會;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