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第一輪反攻啞火!
從6月5日反攻第一天開始算,烏軍的反攻已經打滿4天了。
這場備受全球觀眾矚目的烏軍大反攻,第一波就撞在了俄軍的炮口上,損失極為慘重。隊長還記得,在俄軍攻擊攻勢中,烏格列達爾戰役讓俄軍損失了130多輛坦克和裝甲車。但是,那是打了整整一周,俄軍坦克損失30多輛,100多輛都是裝甲車。
這已經是俄軍損失最大的坦克裝甲突擊了。
在那場戰役中,俄軍坦克和裝甲部隊在前進時,只敢沿著公路行駛。可當烏軍炮兵摧毀打頭第一輛坦克后,其他的俄軍坦克和裝甲車紛紛掉頭,結果大量地引爆了被烏軍預先埋在路邊的反坦克地雷,一整個俄軍車隊全軍覆沒。
而今,這一幕在烏軍的反攻中,又出現了!只是,這一次損失慘重的是烏軍,俄軍幾乎復制了另一場烏格列達爾戰役。
先是烏軍坦克帶著裝甲運兵車成一個縱隊沿著公路前進。很多人問,為什么要沿著公路前進?這不擺明了等著被俄軍打嗎?不是烏軍不想隱蔽分散,而是在道路兩邊全是雷區。
公路是俄軍進攻烏軍時的必須通道,如果在路上埋地雷,以后還得自己來排雷。最好的方式是,在公路兩邊埋設地雷,后方部署火炮部隊,兩側預設反坦克小組,就等著烏軍坦克、裝甲車過來。
烏軍想要進攻,它就沒得選,只能沿著公路高速前進。這就掉入俄軍的陷阱了。當烏軍坦克一冒頭,就已經被俄軍無人機偵察到了。在無人機引導下,俄軍火炮、反坦克小組、武裝直升機全面開火,先打第一輛車,再打最后一輛車,把路堵死,烏軍整個小隊就進退兩難了,俄軍只需要大炮猛轟,收割戰場就行了。
在扎波羅熱方向,烏軍派出1500名士兵,150輛坦克和裝甲車,打了兩個小時,就損失了30輛坦克,11輛裝甲車。許多烏軍看到頭車被炸了,直接跳車逃跑,這都是陣亡的隊友積累的生存經驗。壞處是,坦克和裝甲車損失慘重,好處是人跑得快,損失不算特別大。
俄軍在烏東挖了一年多的戰壕,等的就是烏軍來反攻。從這場戰役中就可以看到,俄軍的戰術幾乎完全就是復制烏軍的,至少具有三大亮點:
一是,高機動反坦克小組的靈活運用。在基輔戰役中,俄軍坦克和裝甲集群被烏軍的反坦克小組打得抱頭鼠竄。而今,俄軍也培訓了大量的反坦克小組。差異在于,烏軍的反坦克小組靠的是兩只腳走路,而俄軍的反坦克小組配備了專門的山地車,類似于一種裝甲皮卡車,把反坦克導彈用螺絲固定在后備箱上,停車就可以發射導彈,兩到三人一組,打完就開車跑路,速度快,機動性極強。
二是,反坦克地雷的精準鋪設。在埋地雷這件事上,俄軍直接模仿了烏軍,不埋路上,埋路邊,出其不意,令人防不勝防。
烏軍的應對措施是,反向布雷。在坦克裝甲部隊的側翼使用高速布雷車,在俄軍的增援方向拋灑布雷,阻止俄軍的增援部隊。可這一手段并沒產生效果,俄軍根本就不增援,直接用遠程火炮猛轟。
三是,卡-52武裝直升機終于找到了正確的使用方法。卡-52的攻擊距離為15公里,先用無人機鎖定烏軍坦克、裝甲車,卡-52在后方發射反坦克導彈。這可以避免卡-52深入烏軍防空導彈的攻擊范圍,執行超視距打擊,減少自己的損失。
俄軍終于學會使用無人機、火炮、武裝直升機協同作戰了,效率非常高。這一套戰術應用最多的是在巴赫姆特戰役中,烏軍據守在城里,使用無人機鎖定郊區的俄軍,引導城里的烏軍火炮猛轟俄軍。當攻守易形后,烏軍曾使用的有效戰術,俄軍直接抄作業,阻擊烏軍進攻。
在這里面,烏軍最大的弱點就是缺乏空中掩護。為什么俄軍的火炮部隊能夠對烏軍坦克、裝甲縱隊實施無情打擊?根源就在于,烏軍沒有空軍深入俄軍后方,去壓制俄軍的炮兵。
在海灣戰爭中,美軍在開展大規模進攻時,第一波并不是坦克裝甲集群突擊,而是F-16戰斗機集群實施空中洗地,先用“反輻射”導彈摧毀敵軍的防空陣地,通訊設施,壓制敵軍的防空力量。
第二步則出動轟炸機,或者讓F-16掛載衛星制導炸彈,敲掉敵軍的火炮陣地,最后才是坦克裝甲集群突擊,掃雷車在前面開路,M1A2主戰坦克油門踩滿,玩命沖就是了。
哪里有火炮冒頭,F-16或者A-10攻擊就立即飛過去,來一輪密集轟炸,掩護坦克裝甲集群的前進。
烏克蘭現在的問題是,空軍完全幫不上忙。米格-29、蘇-27兩款主力戰斗機都是寶貝,不敢深入俄軍陣地去打。蘇-25攻擊機過于老舊,很容易被俄軍擊落,也不敢深入前線。這就讓烏軍的坦克裝甲集群在戰場上裸奔了。
沒有空中掩護,別說豹-2了,當今世界任何一款坦克都頂不住反坦克導彈的一發入魂。
這導致烏軍在扎波羅熱和頓涅茨克南線的進攻,都在突破第一道防線后,又被俄軍打了回去。目前,尚在僵持的是巴赫姆特北部的別爾霍夫卡,烏軍擁有較大優勢,但俄軍增援力量也在迅速抵達。
北約方面一眼就看出烏軍的空中弱點了。有消息稱,在6月6日晚上,北約決定對烏克蘭援助200架F-16,這大大超出了澤連斯基的預期。澳大利亞還準備把41架F-18援助給烏克蘭,得到美國支持。
但第一輪反攻啞火,還不能說烏軍就徹底失敗了。當前投入一線的都是烏軍自己訓練的二流裝甲旅,北約訓練的9個裝甲旅還沒有投入前線。這波反攻可以看作是一次局部的突擊,有試驗一下俄軍防御壁壘的成色的意思。
從戰果來看,俄軍的防線相當堅固。為了應對北約的戰斗機援助,紹伊古已經親自前往生產S-300、S-400防空系統的金剛石-安泰公司,督促加速生產防空導彈。
另外,俄軍新一輪征兵又開始了。一是,號召老兵返回部隊,免費贈送土地;二是,恢復蘇聯時期的師級建制,恢復莫斯科軍區和列寧格勒軍區,組建兩個集團軍,5個師,26個旅,增設亞速海海軍軍區。
這些部隊中的大部分兵力都將部署在白俄方向,到7月份,俄羅斯的核武器也將正式進入白俄羅斯。俄烏戰爭也許會久拖不決,但白俄上了俄羅斯的戰車,已經是下不來了。
大毛和二毛打仗,最可能沒的就是三毛。
文章來源于隊長手記 ,作者牲產隊長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