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7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歐植竹:五位對我思想作風影響大的老領導
點擊:3682  作者:歐植竹    來源:昆侖策網  發布時間:2023-06-12 10:09:15

 

 

有年輕朋友對我說:“人們都說毛澤東時代的干部思想品德好、清正廉潔,作風優良,沒有官氣。你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老革命,能說說你的觀感嗎?”我這個年逾90歲的老頭,的確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親眼見過那個時候的干部,尤其是領導同志那思想高尚、作風優良、廉于律已,深受廣大群眾愛戴的實情,可以證明人們說的是實話。為節省篇幅,我只講講面這5位對我里想作風影響很大的老領導的小故事,由此可見全貌。

 

親如兄長的羅道根同志

 

1964年,我工作的一個縣級市的計委兩個副主任(其中一個主持工作),都因這樣或那樣的原因停職了。市委把我從市委辦公室調過去頂替他倆留下的空位。

 

當時是計劃經濟時代,計委擔負著極為重要的任務。要我一下子挑起原先兩個人挑的重擔,感到很吃力。加上那時市里還未設立物價機構,只虛設了一個“物價委員會”,其主任也由我兼任,計委只確定一名“物價專干”。機構雖是虛的,事情卻實得很,我們那時對物價工作抓得很緊。還有,不久市統計局唯一的局長(沒副職)被抽調到湘潭市搞社教去了,市委又把這局長的職位也交給我兼任。我還被計委、工業局、建設科等六個科局的聯合黨支部選為支部書記。所以,繁雜的工作弄得我頭昏腦脹,苦不堪言。

 

好在我很幸運,遇到了兼任我們計委主任的羅道根同志(市委副書記、市長),是一位思想作風特制優良的領導。他長得儒雅帥氣,文質彬彬的樣子,一看就是個知書達禮的知識分子。后來事實證明果然如此,他不像是官氣十足的官,卻猶如一位慈祥的兄長。我見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就把他當成知心朋友,將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心中產生的苦悶,統統都向他說了。

 

羅市長對我這個年輕、且沒干過計委工作、現在肩擔重任的下屬,很理解,很同情,也就格外關心。他很重視計委的工作,熱心幫我度過難關,把工作搞好,也就像兄長幫弟弟一樣,經常給我出謀劃策,想辦法出主意。即使有時我的工作做得不夠理想,不能讓他滿意,他都不會官腔甩甩、生氣發火,隨意埋怨、指責我,而是會幫我分析原因,找出解決的辦法來。

 

我在計委工作約3年,可說是羅市長手把手教會我如何當領導的。

 

他告訴我,做領導的,要廉潔正派,嚴以律已,以身作則,凡是要求下屬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凡是禁止下屬做的,自己堅決不做。一個領導者的威信,要靠自己的人格魁力來贏得,莫要以“我是領導,還是你是領導”的話語去壓服人來維護權威。

 

他告訴我,在工作多、任務重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單位的領導,要學會“彈鋼琴”,工作要分輕重緩急,有計劃、分步驟地進行,莫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他還告訴我,一個部門的工作要做得出色,一定要發揮全體人員的積極性,把大家擰成“一根繩”,同舟共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目的。不要搞個人英雄主義,一個領導者,哪怕再有本事,如果單打獨斗,那是累死也干不好的。所以,對下屬要有愛心,要和氣待人,要你對待兄弟姐妹一樣關懷他們。

 

總之,羅道根同志把他一生從政、做領導的經驗,毫無保留地教給了我。我遵循他的這些教誨來做,終于較好地完成了當時計委那十分繁重的任務。記得有一年,我親手撰寫的一份工作總結,還受到了地區計委的肯定和稱贊,被寫上按語,轉發到了全區各縣市計委。

 

毫無官氣的歐陽純同志

 

歐陽純同志,在我地區是一位頗有名氣的“老資格領導于部”,還是中山大學畢業的老黨員。在新中國建立不久的干部隊伍中,他這位領導,可說是“鳳毛麟角”,要是“擺譜”,他有的是本錢。然而,這位文化高、資歷老的領.導,卻格外謙虛謹慎,他官職不小,卻沒半點官架子,最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要不是親眼所見,我真的不會相信這是真的,但“眼見為實”呀,不信也得信了。

 

那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歐陽純同忐擔任我們郴州行署辦公室主任。有一年,他帶領一個工作隊到一個名叫“鎖石橋”的大隊蹲點。當時組織上調來了一位公社書記擔任我們市計委副主任,把我也抽到了工作隊來了。

 

那時干部下農村,除了要抓好正常工作外,還要與社員“搞三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在社員象里吃飯,要按規定交伙食費和糧票,不能沾基層單位和群眾半點便宜。歐陽純同志也和我們所有工作隊員一樣,嚴格執行各項規定。同志們有時考慮到他年紀較大,在參加勞動和生活上給他一點適當照顧,他都會婉言謝絕。

 

有一次隊里組織社員搶插紅薯,我和隊長都勸歐陽純老同志不要參加。他卻笑著說:“你們知不知道,有一次,紅軍戰士搞生產勞動,毛主席也要去參加,卻遭到到戰士們極力勸阻,不讓他去。毛主席怎么說呢:他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你們這是剝奪我參加勞動的權利,不行的。結果,毛主席同大家一樣積極勞動了?,F在你們不要我去參加插紅薯,不也是剝奪我參加勞動的杖利嗎?不行??!我要向毛主席學習,也應該去參加勞動。我年大體弱了,做不了重活,做點輕的總可以吧。”他一番話,說得我們無言以對。可見,歐陽純同志,是一位把自已擺在勞動群眾同等位置的好領導。

 

所以,歐陽純同志以及我們全體工作隊的隊員,都得到了廣大社員群眾的愛戴和擁護,他們說:“你們這些干部,和我們農民一個樣,沒有一點官架子,是能夠同我們這些農民坐一條板凳的人,是和我們心連心的好人。”

 

有一件小事,令我至今都沒有忘記。是一件什么事呢?

 

因為他和我兩人都姓歐陽,而他在行署辦公室當主任,我則在當時的郴州市(縣級市,現在的北湖區)計委當副主任。村干部和社員就叫他“歐主任”,叫我也是“歐主任”,一時難以分清是找誰談事。

 

歐陽純同志發現這個問題后,就找我商量說:“小歐,大家都叫我們的職務,我覺得這樣不好。我們當干部的,都是人民的勤務員,不必一定要叫什么職務。今后我們要大家不再叫我們‘主任’了。那叫什么呢?要他們叫你‘歐同志’或就叫‘小歐’;叫.我‘陽同志’或‘老陽’。你同意我的這個想法嗎?”

 

我很佩服歐陽純同志的水平真高。自己末能想到的事,他竟然想到了,這就是思想境界高低之別呀!我回答他說:“要大家不稱職務稱同志,這事我舉雙手贊成。但是,你是行暑辦主任,是大主任,還是正職;我是一個縣級市計委的主住,是個小主任,還是副的。而你卻把我這個小副主任排到你這個大正主任的前面,這就不合適了。還是這樣吧:要大家叫你‘歐同志’,叫我‘陽同志’為好。”

 

歐陽純同志呏了我這樣說,他那慈祥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說:“小歐,你年紀輕輕的,怎么也有等級觀念呀。我們共產黨無論職務高低都是平等的,都是人民勤務員中的一員。好了好一了,你不要爭了,就這么定了。”

 

果然,在一次會議上,歐陽純同志向社員們及全體工作隊員宣布:“喂!向大家講件事啊,從今天起,你們再不要叫我‘歐主任’了,也不要再叫他(指我)‘歐主任’了。叫什么呢?一律叫‘同志’。叫他(指我)‘歐同志’,叫我‘陽同志’?;蛘呓形?lsquo;老陽’,叫他‘小歐’也行。大象記住哦!”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上就響起了一片掌聲和笑聲。

 

要求特嚴的郭搌華同志

 

19517月,我剛從中學畢業,便由學校推薦,人事部門批準,到縣人民銀行當了干部。當時的行長、黨支書是郭振華同志。他這位南下干部、老黨員,是很嚴格的人,對自己要求很嚴,對下屬要求也很嚴格。他對我印象很好,把我作為建黨對象培養,還提拔我當廖江市營業所副主任,主持工作(缺主任),把我妻子也調到該所當會計。

 

1954年的一天,或許是我夫妻兩人都忙昏了頭吧,不知為了一件什么小事(現在已根本記不起是什么事了),倆人竟吵起架來,越吵越兇。

 

吵著吵著,妻子突然說:“我不跟你吵了,看你這個兇神惡煞的鬼樣子,老虎要吃人似的??磥砣兆硬荒苓^下去了,離婚!”

 

咦,你竟用“離婚”來嚇我!誰怕誰呀?我火氣更大了,立即回道:“離就離,你寫報告,我簽字!”

 

妻子果真提筆寫出了《申請離婿的報告》,我也立即簽上了名字。

 

那時,結婿離婚都得先由單位批準。我們那報告呈到縣支行,郭行長看了,了解了情況后,特意找我談話。他這位平時對我挺好的領導,此時一點私情都不講,態度極為嚴肅地說:

 

“小歐,你這不是胡鬧嗎?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兩口子就鬧離婚!你以為婚姻是兒戲呀!說什么性格合不來,沒有感情?我問你,你們談愛時,怎么如膠似漆?孩子都生了,還說沒感情,簡直是笑話!虧你還想入黨。黨員要宻切聯系群眾、團結同志,你連自己的愛人都聯系不好,團結不起來,夠黨員條件嗎?好好學黨章去!”他把報告遞到我手上,又說:“要記住,黨員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你要向小謝(我妻子)作檢討、道歉。”

 

我很敬佩郭行長的廉潔自律,也就很聽他的話,當即點頭認了錯。為了表示知錯就改的決心,我把那報告當此的面就撕掉了。回到家里,誠懇地向妻子承認了錯誤,請求她原諒。

 

我妻子對我本來就很有感情,我倆談愛時,縣公安局一位青年干部也喜歡她,他從柜臺上遞了一張示愛的紙條給她。她看過后,竟當著他和營業間那么多同亊和顧客的面撕掉了,顯示了她“要吊死在歐植竹這棵樹上”的決心。這次她提出“離婚”,本來是一句氣話。見我向她認錯道歉了,她也就說:“其實我也有錯誤,太不冷靜了。”兩人都作了自我批評,也就很快和好如初了。

 

此后,我們既吸取了教訓,又學習了周總理關于處理好夫妻關系的“八互”,就慢慢地把夫妻關系磨合得更加好了。兩人恩恩愛愛共同生活了63年,直到2016年她去世后,我還會常常想念著她。

 

可見,郭行長就像一個嚴格的父親,心慈嘴硬,教育我糾正錯誤,從而挽救了我的婚姻。

 

以身作則的王宗柏同志

 

可能是我在地委講師團工作過幾年的原故吧,1958年組織上把我調到地區財貿干校當教研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缺正職)有幸遇到了主持工作的副校長王宗柏(缺校長)。

 

我來到干校第二年,就遇上“過苦日子”,糧肉油等食品都是定量供應,副食品都要憑票購買。定量供應和憑票購買的這些食品,填不飽大家的肚子。所以,人們普遍缺乏營養,患“水腫病”的很多,臉上、手上、腿上都浮腫,用手指一摁就摁出一個凹來,久久不能平復。

 

本來,那時我們干校在城郊開荒種了一大片雜糧,每年可收麥子數千斤、紅薯幾萬斤。有個干部提建議:“從我們自己勞動果實中拿出少部分來,分給每個教職員工幾百斤紅薯、幾十斤麥子,解決饑餓問題,按國家牌價付費,但免收糧票。”對這個建議,王校長都沒有同意。他不同意的理由是:“我們是搞教育的,教育工作者要言傳身教。我們教育學員不多吃多占,不搞特殊化,而我們自己卻搞特殊,怎么能以理服人呢?再說,如今全國人民都在過苦日子,連毛主席等中央領導都這樣過。大家都能過,難道我們就不能過么?”

 

王校長的主張得到了全校絕大多數教職員工的贊同。為何大家都聽他的話呢?因為他是一位嚴于律已、以身作則的好領導。他堅持“凡是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的原則。

 

舉一件例子吧:一天,王校長的一個小孩和別人家孩子打架,旁人扯都扯不開。王校長知道后,跑到現場只說了一句話:“不準打架,你不不聽話嘍,沒飯把你吃。”孩子就收手不打了。那時的孩子和現在的孩子不一樣,最怕的事是“沒飯吃”。王校長用這句話便把孩子嚇住了,是因為他的孩子和大家一樣餓肚子餓怕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誰愿意讓正在“吃長飯”的孩子餓肚子呢?王校長當然也不例外??墒撬鳛轭I導,得以身作則做出好榜樣,也就只能苦自己和苦孩子了。而他這種嚴以律己,以身作則的精神,也就讓他在大家面前樹立起了崇高的威信。他的話大家都愛聽,他做出的決定大家都愿執行。

 

防微杜漸的宋光華同志

 

宋光華沒有做過我的直接領導,但他那次“罷宴”,給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等于給我上了一次“廉政課”。

 

那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在地區文聯任專職副主席。那時對領導干部的招待,雖還談不上“大吃大喝”,但“小吃小喝”已開始了。

 

有一次我到縣里出差。那個縣是我的家鄉,在縣城里,我有不少親戚、老同事、老同學、好朋友。他們看到我到了家鄉,往往會請我甚至是拖我去吃飯。所以,我一到招待所(那時縣里還沒建賓館),就會對所長打招呼,要他不要為我的伙食勞神。不過,我也會在招待所食堂買些餐票,在沒有在外面吃飯的情況下,也會在那里就餐。

 

那天,我正在招待所食堂窗口前排隊買菜飯時,只見地區公安局局長宋光華也在這里排隊。

 

“宋局長,怎么你也在這里排隊呀?所長沒給你開個‘小灶’?”我問他。

 

“歐主席,你不也在這里排隊嗎?這有什么奇怪的呢?”宋局長說。

 

我講了一下我為何沒讓招待所給我開小灶的原因,不是我的風格高,不想吃吃喝喝……

 

宋局長“嘻嘻嘻”笑了一陣,沒再說什么話,可能是他這位有素養的老領導,在大庭廣眾中不便多嘴吧。

 

后來我才了解到,宋局長出差到該縣的頭一天晚餐,所長就給他一行準備了一桌菜飯,擺在招待所一棟小樓的房間里,請他們赴宴。但宋局長就是不去。所長說:“已經做好了,不吃就浪費了。宋局長,這次就吃了吧,下不為例,好不好?”宋局長仍是堅決不上樓。

 

當有一次我單獨同宋局長在一起時,我問他為何那么堅決“罷宴”?他說:“唉!吃吃喝喝不是小事。干部的歪風邪氣,往往就是從吃喝開始的。吃吃喝喝是一種‘干部病’,‘病從口入’,我們要自覺管住自己這張饞嘴!”

 

宋局長的話說得好,深刻,入才三分刻進了我的腦海,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我這個老頭在位44年,之所以做到了“兩袖清風,一身正氣”,就是從當時的大小領導那種堅定信仰、為公忘私、廉潔自律、堅持原則的優良思想作風學到的。

 

(作者:歐植竹,又名歐陽植竹,湖南省作協會員,省文聯第四、五屆委員,省文藝理論研究理事會理事,省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委員,郴州市文聯原主席;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