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烏克蘭樂隊“Junket”的一名成員在社交媒體上“求救”,說是6月9日他們正在前往敖德薩參加一場慈善音樂會的時候,在火車站附近被烏克蘭征兵委員會給抓了壯丁。
這名成員寫道:“來了2個年輕男子,將我們帶走,在路上告訴我們,我們將入伍并進入烏克蘭軍隊中最精銳的部隊。”
▲烏克蘭“Junket”樂隊
這幾個樂隊成員先是被帶到征兵委員會,隨后他們又被送往了醫療委員會,接受了體檢。另據俄羅斯網絡媒體“軍事評論”報道,樂隊成員先被送到日托米爾地區的空中突擊旅訓練中心。
然而,這些樂隊成員可能不太適合在空中突擊部隊服役,因此征兵委員會又決定將他們派往另一支部隊,現在他們正在等待被派往新的地點。
這個情景不禁讓軍武菌想起來《大決戰之淮海戰役》中的名場面,邱清泉在給冒死接通電話線的通信兵丁小二頒發青天白日勛章后,問丁小二是怎么當上的“國軍”。
丁小二回答道:“前年我十六歲,我在車站上賣雞蛋。車上有個排長讓我把籃子舉高點舉高點,我踮著腳舉上去,他順手就把我擰了上車,在我腦袋上扣了頂軍帽,我就當了國軍了。”
沒想到,時過境遷幾十年過去了,類似的情節竟然在烏克蘭再次上演,話說仗打了一年多,烏克蘭有這么缺兵員嗎?
01
烏克蘭兵員有這么缺嗎
自打去年2月24日戰爭爆發,烏克蘭就進入了戰時狀態,澤連斯基簽署全國動員令,說是在戰時狀態不允許年齡在18至60歲之間的男性出境。
仗打了一年多,烏克蘭征兵委員會可以說是忙得團團轉,據烏克蘭本地人透露,這些征兵委員會的人幾乎無處不在,無論是公園、市場還是街頭巷尾,他們甚至還攔截私家汽車和公交車。
有名男子只不過是去了一趟超市,想為家人買好明天的早餐,沒想到一出大門就被一群征兵委員會的人抓走了。
還有名男子只不過戴了個墨鏡帥了點,沒想到竟然吸引了征兵人員的注意,把他圍住想要強制讓他當兵。
在基輔州布羅瓦里市,一群市政府官員正聚集在一起開著會呢,幾名征兵人員突然闖入會場,并向包括市長在內的多名官員挨個發放入伍通知書。
一名居住在烏克蘭日托米爾地區加津卡村莊的盲人弗拉基米爾·季莫舒克,也收到了征兵傳票,命令他于2023年1月31日前往日托米爾地區征兵中心報到,而且這不是個例。
強制征兵人員直接闖進烏克蘭人的家里,當著家人的面、孩子的面,把家里的從十幾歲到70歲的男性如抓逃犯那樣抓走。
在“當代絞肉機”的巴赫穆特戰場上,俄軍俘虜了一名只有14歲的烏軍士兵,這孩子痛哭流涕,說自己是個中學生,在上學的路上被稀里糊涂被抓了壯丁。
為了不被征兵人員發現,烏克蘭男子在不得不出門買食物時,就男扮女裝,打扮成一個老年婦女的樣子。
但這么干也不太保險,因為前些天還有視頻,一群烏克蘭女中學生穿著軍裝去前線,視頻好像是去郊游一樣,但是可能事實卻非常殘酷。
因為此前澤連斯基還簽署了一項關于“女性自愿登記服兵役”的法令,符合條件的女性不準離境,從近期俄軍發布的斃傷和俘虜烏軍的視頻或照片來看,女性士兵出現的比例確實有所上升。
一些不想上前線的烏克蘭人費勁巴拉逃到了海外,結果,烏克蘭竟然要求歐盟遣返符合兵役年齡的烏克蘭人,據說,只要是有烏克蘭國籍的人,哪怕是雙重國籍,只要一回到烏克蘭就可能立即被抓壯丁,所以很多海外烏克蘭人根本不敢回烏克蘭。
看來烏克蘭征兵機構執著的程度,再次讓人想起了那句“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可問題是,烏克蘭怎么說也是一個戰前人口超過4000萬的中等國家啊,咱們這么快就讓人感覺到了窮途末路了呢?
▲sputniknews
關于烏克蘭人員的損失情況,目前為止并沒有什么確定的精確統計,咱們也只能靠目前比較權威的信息分析。
今年1月21日,烏軍的總司令扎盧日內在訪美時講到,開戰以來,烏軍總共遭受了25.7萬人“不可挽回的損失”,另外還有超過1000萬居民無家可歸。
這個“不可挽回的損失”指的肯定不是輕傷,因為輕傷痊愈就能重返前線,這指的應該是陣亡、被俘加上重傷的人員。
以色列摩薩德對烏克蘭的兵員損失也有評估,說是在沖突一周年的時候,烏軍死亡15.7萬人,受傷23.4萬人,被俘1.7萬人。
如果按照重傷人數占受傷人數三分之一算的話,那么陣亡、被俘加上重傷員的人數就是25.2萬,跟扎盧日內的說法差不多。
還有去年年底的時候,烏克蘭的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說,自2022年沖突爆發以來,烏克蘭進行了9輪動員,一共征招了95萬人,目前烏克蘭大概還有100多萬人在服役。
俄烏沖突爆發前,烏克蘭軍隊的總兵力大約是25萬多人,算上一些民兵和地方武裝的話,應該是30多萬,在征召了95萬人的情況下,還有100多萬人在服役,那么少的那大概25萬人就應該算是“不可挽回的損失”了。
而根據目前在烏東前線烏軍每天平均數百人的傷亡情況來看,到現在烏克蘭的兵員損失應該差不多是30萬人。
相比于4000萬的人口規模來說,30萬的兵員損失雖然也很慘重,但距離兵源枯竭,似乎還有很遠一段距離。
然而,事實上烏克蘭損失的不僅是兵員,在戰爭爆發后流失的人員要是算起來,那就相當可觀了。
據烏克蘭獨立智庫“烏克蘭未來研究所”(UIF)今年6月5日發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烏克蘭人口從去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時的約 3760萬減少到約2900萬。
▲烏克蘭民眾大量外逃
而俄羅斯《觀點報》則報道稱,自去年2月以來,“超過千萬人”逃離烏克蘭,其中約860萬人永久性離開烏克蘭。
也就是說,如果拋開烏東俄占區人口,目前烏克蘭控制區現在實有的人口應該是2000多萬,烏克蘭男女比例接近1:1,再去掉一半的女性,那就剩一千多萬。
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據看,2023年烏克蘭20-40歲的男性人口已經下降到了550-600萬人,那么去掉烏東地區的大約1/4的人,也就剩下400萬左右了。
按照一般的人力動員的規律,能夠動員入伍的占應招年齡段男性的1/3,那么算下來也就最多能征召一百二三十萬人。
所以,就這么看的話,烏克蘭現在已經到了國內動員的極限了,現在已經動員過11輪,連60歲的人都要上前線了,出現上面所說的種種怪相也就不足為奇了。
看到這兒可能有人就會有疑問,之前看馬島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跟阿富汗戰爭這些,雙方傷亡都很少啊,為什么俄烏沖突的兵員消耗怎么這么大呢?
2
現代戰爭到底是不是絞肉機
按理說,現代化戰爭尤其是信息化條件下的現代化戰爭,軍人的傷亡不應該像俄烏戰場上這么大。
1991年,著名的“沙漠風暴”、“沙漠盾牌”行動悄然展開,海灣戰爭正式打響。數十萬北約聯軍從陸海空三個方向對伊拉克軍隊進行阻擊。
一個多月后,這場一邊倒的戰爭就宣告結束。據統計,前后參戰的近90萬伊拉克大軍,共陣亡2萬,重傷7.5萬。
而反觀聯軍方面,僅僅以陣亡223人,負傷不到700人為代價。其中,還有不少人是被友軍誤傷,作為主力部隊的美軍陣亡人數較多,也只有142人。
雙方的整體戰損比達到了將近1:100,而號稱傷亡慘重的伊拉克加起來也不過傷亡不到十萬人,跟俄烏戰爭這種根本沒法比。
要說這一個月時間太短,那么美國在阿富汗打了20年的反恐戰爭傷亡也并不大,一直到撤軍也就陣亡2400多人,負傷約2萬多人,算上阿富汗塔利班武裝,和后來美國扶持起來的阿富汗政府軍,前后傷亡也不過就是幾萬人。
但是,我們需要看到的是,這兩場美軍傷亡人數極小的戰爭是一種什么形態。
在海灣戰爭雙方短兵相接之前,美軍就出動了大量電子戰飛機開辟空襲通道,然后,各類轟炸機和攻擊機由防空盲區突入目標區域,對伊雷達陣地、防空設施等目標實施定點清除,獲得完全的制空權。
在整個海灣戰爭期間,北約聯軍出動戰機近10萬架次,發射巡航導彈數百枚,以“零傷亡”為代價摧毀的目標更是不計其數,這才讓后續的地面戰爭更像是在完成“掃尾工作”,造就了“零傷亡”的神話。
阿富汗戰爭就跟不用說了,打了20年美軍也沒遇到像樣的對手,傷亡的人幾乎都是被偷襲和伏擊造成的,這種治安戰的烈度和美軍壓倒性的優勢,也不會帶來很大傷亡。
再看這場俄烏戰爭,烏克蘭雖然別亂說小多了,也弱多了,但起碼也是好幾千萬人口,幅員在歐洲算大國的中等國家了,而俄羅斯雖然有核武器,有規模相對于烏克蘭龐大得多的軍隊。
但受俄羅斯一開始對戰爭的定義,以及俄烏雙方的地形,裝備體系等等因素影響,導致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根本放不開手腳。
在這場戰爭中,雙方的軍人只能被動地集結,然后為了某一個據點進攻或者防守,像去年俄羅斯拍的電影《地獄尖兵》中就非常真實地反映了戰場狀況。
電影中,俄方小隊要進攻烏方一處陣地,需要依次占領四棟建筑,抵達最后一棟九層建筑的最高點,為出動的己方轟炸機提供坐標指引,順利完成轟炸任務,時間限時2小時。
在整場行動中,俄方全力進攻,烏方寸土不讓,很明顯帶有去年3-4月份馬里烏波爾爭奪戰的色彩,期間雖然也有炮兵和坦克協同、無人機偵察以及引導打擊,但是這種短兵相接的模式并未脫離二戰乃至一戰的陣地戰形態。
但是,由于各種衛星導航設備、電子設備,以及坦克、無人機等現代化武器的使用,使得殺戮的效率更高,雙方的傷亡自然也就被大幅提高了。
所以說,從這次俄烏戰爭的形態來看,現代戰爭并不等于現代化的戰爭,發生在現代的戰爭仍然可能會以復古的方式成為一個令人發指的絞肉機。
像在1998-2003年的第二次剛果戰爭以及持續沖突中,各國政府軍與各參戰團體的武裝民兵們傷亡就有一百多萬,剩下的四百多萬均為死于戰火或種族暴力事件的平民。
在1998年5月爆發的厄埃戰爭中,兩國紛紛將購買的重磅武器拉上前線打起了塹壕戰,短短幾個月就傷亡十萬人。
而就在2020年,埃塞俄比亞軍隊和該國北部的“提格雷亞人民解放陣線”爆發武裝沖突,根據調查相關信息顯示,截止到2023年1月3日,埃塞政府統計的在內戰中損失的人數為23萬人。
這些血淋淋的數字都是發生在不久之前,人們之所以會以為現在的戰爭死的人會少,一方面是因為被美軍亮眼的成績所吸引,另一方面是掌握了話語權的主流西方媒體根本就不愿去關注在非洲的殺戮而已。
就目前情況來看,在烏克蘭兵員如此匱乏的情況下,雙方仍然都沒有要停下的意思,可以預見這個絞肉機還要運轉一段時間,不過烏克蘭的人民真的愿意戰斗到“最后一人”嗎?
作者:我是軍武菌 ;來源:軍武次位面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烏克蘭人口從3760萬減少到2900萬?現代戰爭還是從前的絞肉機!
2023-06-16孫立華:烏克蘭危機凸顯數智條件下心理戰新方式新媒介:新聞+圖片+視頻
2023-06-07孟彥|G7峰會澤連斯基“站C位”,為此他不惜“戰斗到最后一個烏克蘭人”與俄死磕
2023-05-23?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