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4日,是毛主席的結發妻子、革命伴侶楊開慧犧牲紀念日。
93年前,在長沙的瀏陽門外識字嶺刑場,年僅29歲的楊開慧,面對敵人的槍口,毫不畏懼,英勇就義。一個月后,毛澤東得知楊開慧遇難的消息,心情無比沉重,帶著負罪之感,寫道:“開慧之死,百身莫贖。”這是主席一生的痛。1957年2月,毛澤東在致信楊開慧的同學時,飽含深情地寫下了《蝶戀花·答李淑一》,表達了對革命伴侶楊開慧的深情眷戀:

楊開慧與毛澤東是1920年結婚的,到1930年開慧犧牲,十年生死兩茫茫,他們聚少離多,但他們的愛情卻海枯石爛,天地可鑒。2009年7月15日,《人民日報》刊發《砍頭只像風吹過——楊開慧(人民英模)》文章稱:楊開慧生于1901年。1913年,其父楊昌濟到湖南第一師范學校教書,楊開慧隨父親遷往長沙。當時,湖南第一師范的學生毛澤東、蔡和森等,經常在楊昌濟家里聚會,楊開慧從小就深受他們的影響。

“1918年,楊昌濟到北京大學任教,楊開慧隨父來到北京。這時,因組織赴法勤工儉學,毛澤東也來到北京。在毛澤東幫助下,楊開慧大量閱讀了《新青年》、《新潮》等進步刊物,開闊了眼界,由于和毛澤東接觸較多,志同道合,兩人相愛了”,文中稱,1920年冬,楊開慧和毛澤東結成了革命伴侶。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捕,對方逼問她毛澤東的去向,要她公開宣布與毛澤東脫離夫妻關系,楊開慧回答:“要我與毛澤東脫離關系,除非海枯石爛!”

開慧被逮捕前,她寫給毛主席書信及“自傳”等7篇手稿都藏在自己家老屋的墻縫里,她希望有一天毛主席回家能看到。只可惜,毛主席至死都沒有讀到這些書信。

1982年長沙縣人民政府在修繕楊開慧的故居時,發現了這些書信和手稿。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如今已成功地編排到韶山大型實景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之中。

該劇由韶山潤澤東方文化公司主創,以天地山川為背景,以中國版圖為舞臺,生動再現了毛澤東從韶山沖走出來,帶領黨和人民,經過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歷史功勛。該演出在偉人故里韶山已創演10年,累計演出近2000場,數百萬觀眾現場觀看,成為到韶山緬懷偉人、紅色培訓、旅游打卡的經典lP。


潤之:那一天所有的農民都有自己的土地,他們勤勞工作,過上好日子!那一天所有的娃娃都能上學堂,他們天真的笑臉就像花兒一樣!那一天所有的壓迫和剝削都被推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園,我們也有自己的家園!潤之:那一天我們的未來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新中國”!潤之:對!“嶄新的中國,他會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全世界的人都能看到這個東方巨人,我們會一起見證中國擺脫貧窮和苦難,見證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娃子,我們夢想成真的那一天。”看到這里,您是否有一種“萬里長空且為驕楊舞,淚飛頓作傾盆雨的感覺。”
(作者系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國防部原國際傳播局副局長;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轉編自“孟彥說”頭條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