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人文歷史 > 閱讀信息
張興德: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是懷念楊開慧的愛情詩嗎?
點擊:  作者:張興德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  發(fā)布時間:2022-11-07 08:53:26

 

1.jpg

 

有些詩詞,我們讀了一遍,就感到一覽無余,不想再讀第二遍;而有些詩,卻百讀不厭,讀一遍有一遍的體會。這是為什么呢?原因之一,就是有些詩詞寫得太直、太露,沒有給讀者留下回想的空間。而有些詩詞則將異常豐富的生活內容和思想感情深含于藝術意境之中,讓讀者去回味、思索、體會、領悟。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文之英蕤,有秀有隱。隱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義主文外”(《文心雕龍·隱秀》)。這里說的“隱”,是指含蓄蘊藉。所謂“文外之重旨”和“義主文外”,是講詩詞中的言外之意。

 

毛澤東的許多詩詞看似平易通俗,如果細品,實則蘊含深刻而豐富的思想內涵,往往讀一遍有一遍的體會?!兜麘倩?middot;答李淑一》就是一首這樣的詞。讓我們來看全文:

我失驕楊君失柳,
楊柳輕飏直上重霄九。
問訊吳剛何所有,
吳剛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廣袖,
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
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2.jpg

【毛澤東《蝶戀花·答李淑一》手稿】

 

這首詞最早發(fā)表在1958年1月1日湖南師范學院院刊《湖南師院》。

 

《蝶戀花·答李淑一》這首詞自1958年1月在《詩刊》上讀到之后,60余年,已經不知讀了多少次了。每讀一次,必有新解,同時,也發(fā)現有誤讀誤解的現象。不綴簡陋,寫出供方家和讀者參考。

 

(一)

 

《蝶戀花·答李淑一》最初發(fā)表時有個“編者注”,介紹毛澤東同李淑一的關系以及詞中提到的“楊柳”:“這首詞是毛澤東同志在1957年5月寫給湖南長沙第十中學語文教員李淑一同志的。詞中‘柳’是指李淑一同志的愛人柳直荀烈士。他是毛澤東同志的老戰(zhàn)友,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湖南省政府委員,湖南省農民協(xié)會秘書長,參加過南昌起義,1932年在湖北洪湖戰(zhàn)役中犧牲。‘驕楊’是指楊開慧烈士。她在1930年紅軍退出長沙后,為反動派何鍵殺害,她是李淑一同志的好朋友。”這是我們深入、正確解讀此詞的前提和基礎。

 

首先,這首詞不屬于“愛情詩詞”類。近幾年,有人研究毛澤東詩詞,將毛澤東的一些詩詞“歸類”研究(這無疑是深入解讀毛澤東詩詞的一種研究方法,本人也在做這種形式的研究),把這首詞,同毛澤東早年寫給楊開慧的兩首詞《虞美人·枕上》《賀新郎·別友》歸類于“愛情詩詞”,說這是毛澤東一生僅有的三首“愛情詩詞”。這樣定位這首詞是值得商榷的。這首不同于早期的兩首詞作。愛情詩的前提是男女間寫給所愛的人,講的是男女之愛,即使有的悼亡詩,也是悼念自己的亡妻或情人。毛澤東早期的這兩首詞是直接寫給楊開慧的,內容講的也是夫妻思念之情。說這兩首詞是“愛情詩詞”,自然無錯。但把《蝶戀花·答李淑一》同這二首并列歸于同類,就有許多不當之處。毛澤東自己都說“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見后文毛澤東給李淑一的信)。毛澤東所以說“不好”,不能理解為自謙。如果把這兩首詞對比研究,二者區(qū)別自見。早年的兩首詞盡管也很感人,但此時的毛澤東還是一個革命青年,而寫于1957年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時期的毛澤東同當年一個青年則不可同日而語,在詩詞創(chuàng)作上也處于爐火純青的時期。從這首詞的創(chuàng)作意圖看,此詞盡管寫了妻子,但從寫作的直接對象和目的,是明確寫給李淑一的,是對李淑一的來信來詩的回復回應。此詞原本題名為“游仙”,正式發(fā)表時改為“贈李淑一”,后又改為“答李淑一”。強調其“答”字,恐怕也是基于強調此詞的寫作目的考慮。

 

我們再看此詞的寫作背景。早在1950年1月17日,李淑一就寫信給毛澤東,介紹他們母子別后情況,4月18日,毛澤東回信,深情地說:“直荀犧牲,撫孤成立,艱苦備嘗,極為佩慰。”1957年1月《詩刊》創(chuàng)刊號發(fā)表了毛澤東詩詞18首,引起全國熱讀。這年春節(jié),李淑一寫信給毛澤東,談她讀了毛澤東詩詞的感想,并附了一首她在1933年聽到柳直荀犧牲時寫的《菩薩蠻·驚夢》和從楊開慧那里抄來的毛澤東當年給楊開慧的詞《虞美人·枕上》,向毛澤東求證并希望重新書寫相贈。毛澤東5月11日回信,內有:“淑一同志:惠書收到。……大作讀畢,感慨系之。開慧所述那一首不好,不要寫了吧。有《游仙》一首為贈。這種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內,別于古之游仙詩。但詞里有之,如詠七夕之類。……”李淑一給毛澤東的詞《菩薩蠻·驚夢》原文是:蘭閨索寞翻身早,夜來觸動離愁了。底事太難堪,驚儂曉夢殘。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醒憶別伊時,滿衫清淚滋。

 

上述可證,把此詞稱作一首贈答詩詞,倒是很貼切的。李淑一詞題目是“驚夢”,毛澤東對以“游仙”:李淑一詞中有“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句,毛澤東的“和詞”就是回答烈士的去向:“楊柳輕飏,直向重霄九……”。“和”得天衣無縫,“答”得妙趣橫生而又極富政治哲理(詳見后文)。

 

(二)

 

這首詞的主旨也不能簡單地定位為毛澤東悼念為革命犧牲的亡友、亡妻的“悼亡詩作”。詩人是站在更高的政治視野和更高的思想境界,提出一個關乎將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的一個政治哲理和政治理論問題:我們如何善待革命烈士,讓烈士們含笑于九泉!

 

長期以來,流行的解讀認為:“《蝶戀花·答李淑一》是一首痛悼緬懷親人、戰(zhàn)友和革命烈士的詞;也是一首酬答親舊好友的詞。詩人痛悼緬懷的親人和友人,不是一般的生活伴侶,也不是一般交往的朋友,而是對革命赤膽忠心、堅貞不屈的烈士。使詩人最感動、最難忘、最珍視的不只是平日相處的親情與友情,而更主要的還是他們對革命的無限忠誠和堅貞不屈的氣節(jié)。悼念緬懷這樣的親人與友人。當然不能像傳統(tǒng)的悼念亡妻亡友的詩詞那樣從對現實日常生活細節(jié)的追憶入手,而要突出烈士最感人、最崇高的精神品格,就不能不采用超現實的表現手法。作為一首酬答詞,又要與李淑一的原詞相關合。李淑一的原詞《菩薩蠻》從生者著筆,以《驚夢》為題寫自己失去親人的極度悲痛;毛澤東的《蝶戀花》與之相應,從烈士一方著筆,最初就以《游仙》為題,突出烈士的精神感人之深及他們對革命勝利的極度欣慰之情,以此來寬慰李淑一,使她從失去親人的極度悲痛中超脫出來,振奮精神,繼承烈士未竟的事業(yè)。詩人在《蝶戀花·答李淑一》這首詞里表達了對烈士深切的悼念崇敬和對故舊的親切撫慰之情。并采用超現實的表現手法,展開神奇美妙的想象,熱烈贊頌了烈士感天動地的精神和對革命生死不渝的忠貞,也展現了詩人自己崇高壯美的精神境界,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參見丁三省《毛澤東詩詞精讀》第161頁 文化藝術出版社 2013年1月 增訂版)  

 

這些認識和體會,自然不能算錯。但是,近年來,我結合當前一些人受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對革命烈士和英雄的錯誤態(tài)度和認識,特別是否定、虛化在戰(zhàn)場上犧牲的烈士們的價值的種種謬說,再重讀此詞,對其內容又有了新的感悟和理解。這就是:這不僅僅是一首悼念親人和戰(zhàn)友的“悼亡詩詞”,這首詞,通過對犧牲的親人和戰(zhàn)友的悼念,表達詩人一貫的思想:永遠懷念烈士,不忘烈士的血和淚,不忘烈士的遺愿!做好工作,將革命進行到底是對革命烈士最好的紀念!

 

在一定意義上講,念念不忘烈士,完成烈士未竟的事業(yè)是毛澤東思想的一部分。早在“七大”政治報告中毛澤東就深情地說:“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利益犧牲了他們的生命,使我們每個活著的人一想起他們就心里難過,難道我們還有什么個人利益不能犧牲,還有什么錯誤不能拋棄嗎?”“成千成萬的先烈,為著人民的利益,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就倡議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并為建碑奠基培土,1955年6月親自為紀念碑寫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的題詞。他多次在不同場合講我們要想想那些死去的先烈。而這首《蝶戀花·答李淑一》詞,又借給老戰(zhàn)友之妻、老朋友的回信與“和詞”這種特殊形式,再次含蓄講了這個思想??梢哉f,這是詞的“文外之重旨”或說是“義主文外”,是詞的真正“靈魂”。

 

以前讀此詞,被“楊柳輕飏”和“問訊吳剛”句的新奇構思和烈士的樂觀精神所陶醉和感染。并以此認為這是詩人從懷念親人、烈士的一方著筆轉換為“從烈士一方著筆”。現在細品此詞,感到“楊柳”和“問訊”句固然新奇、清新、巧妙,由此使全詩構思新穎、奇特,使此詞成為古往今來的懷念親人的詩詞中的絕唱。但接下來的三句:“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也同樣是不可不細品的佳句。這里是一語雙意,含蓄蘊藉,細品另有一番深意。

 

“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詩人這里是借用中國民間喜愛的美麗的神話故事中的人物,仙人敬酒,仙女獻舞,代表人民表達了對烈士們的尊敬和敬仰,委婉含蓄地表達了人民沒有忘記烈士!他們得到了人民撫慰、敬仰、愛戴、尊重。革命烈士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血沒有白流。也傳達了詩人這樣一個重要理念:我們應該像嫦娥、吳剛(是神話的人物是人們的代表)那樣,尊重革命烈士、不忘革命烈士。

 

3.jpg

【國畫《忽報人間曾伏虎》(張憑 作)1964年】

 

“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這兩句是詞的高潮,也是“詩(詞)眼”。過去一些人在解讀此詞時,因為被詞開篇時創(chuàng)造的革命浪漫主義的意境所吸引,對這兩句的重要性關注、理解不夠。這里從敘事的視角轉而講烈士仍然在牽掛他們?yōu)橹畩^斗和犧牲的革命事業(yè)。所以當他們聽說人間的變化,激動得流下傾盆的淚水。這里的“伏虎”的“虎”似應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其意思不僅僅是講打倒蔣介石這只“虎”,解放全中國,建立人民新政權,此詞寫于1957年,也應包括1949年至1957年“換了人間”這一段時間。即包括取得鞏固政權、抗美援朝、社會主義改造等等的“伏虎”。這里有兩層意思:

 

其一,烈士們聽說中國大地終于“換了人間”而流淚,這既是烈士對自己為之奮斗的理想的實現和自己為之實現這個理想而作出的犧牲的慰藉和慶祝,也暗含烈士對“換了人間”的希望和企盼。喜極而泣中也包含一種對中國革命前途的進一步企盼。

 

其二,這首詞的潛臺詞是說,只有把中國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進行到底,才能對得起死去的烈士和英雄。忘記了烈士,就是背叛!要把“換了人間”的祖國建設好,不能辜負烈士的企盼。這樣,全詩的主題,就由一般地懷念親人的犧牲,上升到正確對待烈士、正確對待烈士的遺愿這樣一個政治理論層面。這不是借愛情寫政治,也不是用政治喻愛情,而是把愛情和政治統(tǒng)一起來,親人、烈士:愛情、政治,在革命家這里是完全統(tǒng)一的。

 

此詞有永恒的教育意義。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何對待烈士,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能否勵志圖強、弘揚民族精神的一個重要標志,這是一個政治哲學和政治理論問題。當前,重讀這首詞,感慨萬端?,F在一些人不僅僅遺忘了烈士,而且還丑化烈士、虛化烈士。這是一個很嚴肅的政治問題。此詞當初發(fā)表時,人們感到是革命的浪漫主義和革命的現實主義結合的典范。發(fā)表60多年的實踐證明,此詞現在仍閃耀著現實主義的耀眼光輝!

 

(三)

 

這首詞在藝術上也有獨到之處。讀一些評介此詞的文章,共同講此詞是革命的浪漫主義和革命的現實主義相結合的典范,全詩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等等。卻很少對全詞進行深入地具體地藝術分析。

 

全詞構思巧妙。一首詩詞的構思猶似一座漂亮大樓的框架和結構。構思如何,決定詩詞是否新穎別致的藝術魅力和價值。如前所述,李淑一抄給毛澤東的詞是1933年,她聞訊丈夫柳直荀犧牲后寫的《菩薩蠻·驚夢》,毛澤東回的詞是《蝶戀花·游仙》。“驚夢”是古典詩詞、戲曲中常見的題目或內容,人們熟悉的昆曲著名的折子戲就有一場題目叫“驚夢”的。而“游仙詩詞”同樣是古典詩詞的一個類型。有學者(梁朝蕭統(tǒng)所編《文選》、劉勰《文心雕龍》)將“游仙”列為文學體裁之一。其始多以詩人自身遨游仙境為主題,是中國道家思想在詩詞中的演化。游仙詩詞最早溯源可追蹤到屈原的《天問》,曹操父子的詩作中也有屬于游仙詩的。“游仙”對“驚夢”,十分貼切,別有新意。李淑一詞中有“征人何處覓,六載無消息”句,而毛澤東整首詞就是回答李淑一之問,極其巧妙地圍繞烈士的去向,展開敘述和描寫:他們成仙去了人們神話傳說中的美麗的月宮。受到了月宮主人吳剛、嫦娥的熱情款待。(在中國民間故事和古典詩詞中,“月宮”是個十分美麗可愛的地方。自然,不是今日之自然科學中之月球,雖然講是同一事物)奇巧的構思渾然天成!其妙答、妙對,可謂千古一絕。

 

4.jpg

【1959年6月27日毛澤東與李淑一】

 

毛澤東在《卜算子·詠梅》中說,他是對陸游的《詠梅》“反其意而作之”,其實,毛澤東的這首《蝶戀花·答李淑一》對傳統(tǒng)的“游仙詞”也是“反其意而作之”。他在給李淑一的信中明確說,“這種游仙,作者自己不在內,別于古之游仙詩。”傳統(tǒng)的中國古代的游仙詩一般對仙境的描繪過于薄弱,沒有首尾貫穿的故事,對仙人的描寫亦太簡略,在思想內容上或寫追道求仙,以求長生;或表達憤世嫉俗追求超越世俗社會。不少游仙詩一味歌頌仙境,表現對世外的憧憬。如曹操的游仙詩,在《曹操集》中的第一首寫的就是作者乘龍游歷,與仙人一起喝酒作樂,并求到長生不老之藥,云云。而毛澤東在這首“游仙詞”中,一反傳統(tǒng)“游仙詞”的道家思想,將“仙境”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對“神仙們”也賦予全新的藝術形象——天天砍桂樹的吳剛,不再砍桂樹,而是用桂樹花釀成的美酒,敬獻人間的貴客;寂寞的嫦娥也不再“應悔偷靈藥”,而是在萬里長空翩翩起舞,歡迎家鄉(xiāng)來人。更為精彩之處在于,全詞猶如一幕精彩短小的話劇。有地點:月宮;有人物:二位成仙的烈士和吳剛、嫦娥;有對話、有情節(jié),問訊吳剛,吳剛奉酒,嫦娥獻舞;甚至還有劇情的高潮“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巧妙地借用中國傳統(tǒng)“游仙詩詞”的形式及其生動活潑的民間文學故事,演繹了一場天上人間的感天地、泣鬼神、又富含哲理的生動活劇,這是對傳統(tǒng)的游仙詩詞的一場革命性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

 

在藝術表現手法上,也遠遠超越傳統(tǒng)的游仙詩。如前分析,全詞想象奇特,充分巧妙地運用了擬人、夸張、象征等多種修辭手法。烈士忠魂成仙,仙境人間化,這是根植于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合理想象”,讀了倍感親切,明知是假的,卻相信這是真的。夸張是古典詩詞中常用的藝術手法。有人們熟知的夸張名句“白發(fā)三千丈”“飛流直下三千尺”“燕山雪花大如席”等等。可是我們讀了《蝶戀花·答李淑一》的最后一句“淚飛頓作傾盆雨”,不免感到這些歷史上夸張的名句,相比之下不免有些黯然失色。奇特夸張,將天上(月宮)人間巧妙連接起來,細品千遍而不厭,可謂千古絕唱!

 

總之,全詞從起句到結句,句句精彩,令人神采飛揚,精神振奮,自然激發(fā)起革命的豪情浩氣。革命浪漫主義的色彩自然充溢其中。

 

(來源:昆侖策網【授權】,轉編自“黨史博采”)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責任編輯:紅星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人民網
  • 央視網
  • 新華網
  • 求是
  • 中國軍網
  • 中國經濟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中國科技網
  • 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文獻網
  • 紅色文化網
  • 觀察者網
  • 參考消息
  • 環(huán)球網
  • 毛澤東思想旗幟網
  • 紅旗文稿
  • 紅歌會
  • 紅旗網
  • 烏有之鄉(xiāng)
  • 橘子洲頭
  • 四月網
  • 新法家
  • 中紅網
  • 激流網
  • 宣講家網
  • 中共黨史網
  • 國史網
  • 全國黨建網
  • 中國集體經濟網
  • 中國延安精神研究會
  • 西北革命歷史網
  • 烽火HOME
  • 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
  • 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研究院 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