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于 10 月 27 日公布了最新的國防、核和導彈防御三個戰略文件,概述了世界核武器威脅的根本轉變。五角大樓表示,核武器是美國戰略防御的基礎,美國將繼續投資于其核力量。
根據美國防部新公布的《2022年國防戰略》、《核態勢評估報告》和《導彈防御評估報告》,中國被認為是美國安全的最大長期威脅,或稱“節奏威脅”,而俄羅斯在短期內構成“急迫威脅”的重大挑戰。
因此,美國新國防戰略的核心是“綜合威懾”,即協調整個美國政府的軍事、外交和經濟手段,以阻止對手采取侵略行動。但它也強調建立國際聯盟的能力并使對手的行動復雜化的“運動”。
但新《核態勢評估報告》(NPR)與拜登上任之初推動的一項核政策背道而馳。當時拜登曾宣稱,美國的核武器的“唯一目的”是威懾或應對核攻擊。如今拜登政府的核戰略又返回了幾十年前的核政策,即美國核武庫可用于威懾或應對對美國或其盟國的重大襲擊。
一枚民兵 III 洲際彈道導彈于 2019 年 5 月 1 日在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的一次作戰測試中發射。美國空軍一等飛行員 Aubree Milks 拍
在奧巴馬政府擔任副總統和2020年競選期間,拜登表示,他希望采取一種“唯一目的”原則聲明,美國將只使用核武器來威懾或回應核攻擊。拜登早在 2017 年 1 月 11 日的一次演講中就說,總統和我堅信我們已經取得了足夠的進展,威懾——并在必要時報復——核攻擊應該是美國核武庫的唯一目的。
拜登當選總統后選擇不采取這一行動。相反,該文件指出,雖然核武器的“基本作用”是阻止核攻擊,但美國可能會在“極端情況下”使用核武器。 由于美國盟友的擔憂,新的核態勢評估(NPR)延續了美國可以使用核武器來威懾或應對敵方常規、生物、化學甚至網絡武器的非核攻擊的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新《核態勢評估報告》(NPR)“確認核武器的以下作用:威懾戰略攻擊;向盟友和伙伴保證;并在威懾失敗時實現美國的目標。”但它沒有定義“戰略攻擊”。
根據國防部的新戰略,美國必須保留強大的核武庫并改進其導彈防御系統。美國防部長勞埃德·J·奧斯汀在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說,“我們的核武器仍然是我們戰略威懾的最終后盾。”
美國防部的新戰略,把中國和俄羅斯作為“戰略對手”和“前所未有的危險和挑戰”。這些新戰略文件警告說,中國和俄羅斯的核力量和導彈存在前所未有的危險。“到 2030 年代,美國將在其歷史上第一次面對兩個主要核大國作為戰略競爭對手和潛在對手,”NPR 稱。“這將給穩定帶來新的壓力,給威懾、保障、軍備控制和降低風險帶來新的挑戰。”
因此,美國新《核態勢評估報告》(NPR)向世界發出強烈的“核訛詐”:“只要核武器存在,美國核武器的根本作用就是阻止對美國、我們的盟國和伙伴的核攻擊,”美國新的核宣言政策指出,“美國只會在極端情況下考慮使用核武器來捍衛美國或其盟國和伙伴的切身利益。”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美國將加大投入對其核力量進行現代化改造。《核態勢評估報告》稱,美國將對其核力量進行現代化改造。國防部將“全額資助”并部署遠程防區外武器、B-21 突襲者具有核能力的隱形轟炸機和哨兵洲際彈道導彈。隱形F-35A 閃電 II將成為可攜帶核武器或常規武器的“雙重能力”飛機。
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稱,“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核武器不僅需要威懾核攻擊,還需要威懾一小部分其他后果嚴重的戰略級攻擊。”然后補充說,“鑒于當前的安全環境以及它如何進一步發展,這是一種謹慎的方法。”
新戰略提出:“國防部正在建立一個新的戰略戰備框架,實現更全面、數據驅動的戰備評估和報告,以確保與 NDS 的優先事項更加一致。”
這些文件回答了一些關于國防部未來武器系統計劃的遺留問題:
● 遠程遠距離武器(LRSO)將被引進,并能夠以F-35部署。LRSO將取代AGM-86空射巡航導彈。
● LGM-35A哨兵,以前被稱為陸基戰略威懾(GBSD),將“一對一”取代目前的民兵III洲際彈道導彈,以“保持400枚洲際彈道導彈處于戒備狀態”。
● B-21Raider隱形轟炸機將取代B-2Spirit。空軍將至少采購100架B-21。空軍還將升級現有的B-52同溫層堡壘轟炸機。
● 美國將部署升級后的 B61-12 核重力炸彈。
●一些核項目將被取消。國防部計劃停止發展擁有核彈頭的海基巡航導彈-核(SLCM-N)計劃;美國還計劃與B-2 一起退役 B83 核重力炸彈。五角大樓官員告訴記者,SLCM-N 是“不必要的”,B83 是“過時的”。
值得警惕的是,美國在這幾份戰略文件中大肆渲染中俄等國的威脅,主要是擔心中俄具有打破其獨霸全球主導地位的可能性。因此,意欲通過輿論“渲染威脅”和“輸出危機”,并以此來為美國擴展提升軍力和維持其霸權地位尋找合理性。
但美國最擔心的還是“中國軍事和核武器的快速現代化”。美新《核態勢評估報告》稱,中國“很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擁有至少1000枚核導彈”。
該評估報告認為,總體趨勢是明確的。NPR 指出,“雖然中國在核力量戰略方面的具體選擇所導致的最終狀態是不確定的,但這些努力的軌跡指向一個具有高度生存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大型、多樣化的核武庫,” “這可以為中國在危機或沖突之前和期間提供新的選擇,以利用核武器達到脅迫性目的,包括對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和伙伴進行軍事挑釁。”
關鍵是拜登政府的NPR 意在將降低使用核武器的門檻。NPR 強調,美國將“確保安全、可靠和有效的威懾”。特別是明確表示“核武器可以在非核沖突中使用”,大大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門檻。白宮新的核政策表明,美國不能僅依靠防御來保護自己和盟友。最終,如果有必要,美國將依靠其核武庫。
盡管該文件申明,“美國不會掉以輕心使用核武器”,但卻給世界的安全穩定帶來極為嚴重的消極影響。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美方強化核武器在國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降低核武器使用門檻,“日益成為核沖突風險的源頭”。他強調指出,我們正告美方,中方有能力、有信心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美方的核訛詐嚇不倒中國。
(作者系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新華社瞭望智庫軍事觀察員;來源:昆侖策網【授權編發】,轉編自“華語智庫”微信公眾號,修訂發布;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