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國際局勢表面平靜,卻是暗流涌動,中美之間的博弈一刻也沒有停息,軍事、金融、輿論、政治等多個領域的較量與博弈一直都在進行。
5月24日,美方派出了“杜威”號導彈驅逐艦進入中國南海美濟礁12海里范圍之內,并稱這是美方“航行自由宣示行動”。5月24日,美國評級機構穆迪突然宣布降低中國主權信用評級。5月21日,美國馬里蘭大學中國留學生楊舒平在該校畢業典禮上公開批評中國缺乏言論自由,5月20日。特朗普訪問沙特阿拉伯,雙方簽訂了2017年1100億美元軍購與防務合同和3700億美元十年期軍購與防務合同,同時還召集50多個國家領導人參加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美國峰會,并宣布伊朗是大家的共同敵人。
以上這些事情看似并不如前段時間朝鮮半島那種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但這些涉及軍事、金融、輿論和中美全球戰略的問題卻包含著深刻的政治博弈,是中美兩國在多個領域激烈競爭的延伸,都關系到中國的戰略利益,稍有應對不當就會給中國的國家利益造成重大損失。
一、美艦再次進入中國南海島礁12海里范圍內
就在許多中國人沉浸于中美關系改善、朝鮮半島和南海都恢復平靜的時候,美國再次打了中國的臉。5月24日,美軍派出“杜威”號導彈驅逐艦進入中國南海美濟礁12海里范圍之內,并稱這是美方“航行自由宣示行動”。美濟礁位于南沙群島中東部海域,距赤瓜島基地140公里,距永暑島基地295公里,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個環形珊瑚礁。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一直強力支持推行所謂南海“航行自由”行動,他曾在4月26日對眾議院小組表示:“我認為我們不久就會采取行動。”根據美方官員的說法,特朗普上任后,有關開展“航行自由”行動的3次提議都被拒絕。然而就在中美達成經濟合作十項成果,許多人認為中美關系進入合作期的時候,美國卻撕破了臉皮,自2016年10月奧巴馬任內美軍在中國南海島礁進行挑釁之后,特朗普再次向中國主權發起挑釁。
前段時間,美國一直將全球注意力聚焦到朝鮮半島,制造了三艘航母齊集朝鮮半島的烏龍,讓全世界認為美國已經準備好在朝鮮半島向朝鮮開戰,并制造了中國默認美國軍事打擊的假象。正是在這種緊張形勢下,中美間展開經濟合作談判,達成了中美經濟合作的十項早期成果。給人的感覺是中美之間的軍事對抗期已經結束了,更有人分析稱,中美達成十項成果后,美國已經默認中國在南海甚至在東亞的主導權,美國將會全面退出東亞的爭奪。還有人稱,如果韓國決定撤除薩德反導系統,美國將會同意。一些迫不及待的中國娛樂經紀公司已經開始向韓國明星發出邀請。這一系列輿論背后到底給了我們怎樣的認識誤區?
事實證明,我們許多人對美國的認識是十分幼稚的,或者說是別有用心的。美國不僅不會退出東亞,不僅不會結束對中國的遏制政策,而且會繼續遏制中國,繼續挑戰中國底線,繼續阻止中國崛起。現在朝鮮半島看似已經平靜,但美國在日本橫須賀美軍基地剛剛完成大修的“里根”號航母又開到了朝鮮半島附近海域,中美之間圍繞南海、朝鮮半島的博弈將會長期化,是一場艱苦甚至是激烈的持久戰,絕不可掉以輕心。
二、穆迪為什么突然降低中國主權信用評級?
5月24日,美國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突然宣布,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3調低為A1,而且隨后就對中國的一批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下調了信用評級。穆迪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的財政實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經濟體系整體債務將隨著潛在增長的放緩而繼續上升。穆迪預計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的潛在增長將降至接近5%,到2018年和2010年政府的直接債務將逐漸升至GDP的40%和接近45%。中國財政部回應稱:這次穆迪調降中國評級是基于于“順周期”評級的不恰當方法,高估了中國經濟面臨的困難,低估了中國政府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適度擴大總需求的能力。經濟學家梅新育認為:穆迪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存在三個誤區:一是高估了中國經濟站穩回升對于刺激政策的依賴程度,低估了結構調整的力度與決心。二是高估了中國政府負債水平,并據此對政府債務穩定性作出了不合實際的錯誤判斷。三是對中國的所謂“高評級國家(亦即美歐西方國家)實施了不符合實際的雙重標準。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不久在中國與美國達成的經濟合作十項成果清單中的第五條是中國將允許外資金融服務公司提供信用評級服務。能夠進入兩國達成的經濟合作成果清單的絕對不是小事,將這兩件事聯系起來,你會發現,不僅現在中國主權信用會受制于美國,而且未來中國不僅國家信用主權受制于美國,而且進入中國的美國信用評級機構也將會控制中國企業的信用評級,中國主權信用和企業信用評級將完全受控于美國信用評級機構。
控制一個國家的信用評級有什么作用?現在國際頂尖的評級機構一共有三家,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國際,這三家都是美國的評級機構,它們所代表的是對一個國家制度和標準的制定權,是與美聯儲、美元一起構成美國全球霸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三家評級機構看似各自獨立,但往往會采取一致行動,而且其行動都會配合美國的國家金融戰略。當這三家評級機構下調一個主要經濟體的主權信用評級及其展望時,該國金融市場往往會出現恐慌,甚至還會蔓延到本區域其他國家,華爾街金融大鱷會隨后行動,開始對一個國家的財富進行洗劫,2008年穆迪公司高管曾表示:“為了賺錢,我們把靈魂出賣給了魔鬼。”
每次中美經濟、貿易、金融激烈博弈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這三大評級機構的身影。2015年中國發生股災時、2016年中美圍繞人民幣展開匯率大戰時,三大評級機構都進行了絕佳的配合,都對中國的主權信用等級和部分企業的信用等級進行了下調,起到了打壓人民幣和中國企業的作用。
可能許多人并沒有注意到,上周三美國股市、匯市和債市突然出現了閃崩,雖然周四以后有所上漲,但它標志著當前的美國經濟到了一個重要的敏感窗口期,最近這輪美國股市的新高比它歷史最高點幾乎高出一半,而全球實際流入美國股市的資金量卻越來越少,美國股市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巨大泡沫,美國投資者現在膽戰心驚,擔心美股隨時會出現崩盤,如果不能將全球的美元資金流入美國,那么美國無論是股市還是債市都可能出現上周黑色星期三一樣的崩盤。那么誰最有實力為美國股市和債市接盤呢?上周巴西的匯率出現了崩盤,突然下跌40%,可疲弱的巴西已經無法滿足華爾街的味口,他們的目標只能是中國。正在是在種背景下,穆迪突然下調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再一次開啟了對中國的金融戰。
三、為什么突然出現了一個“楊舒平事件”?
5月21日, 在美國馬里蘭大學舉行的2017屆學生畢業典禮上,來自中國昆明的留學生楊舒平(Yang shuping)作為畢業生代表之一受邀演講,楊舒平在演講中集中對中國存在的兩大問題進行了攻擊,一個是空氣污染,一個是言論自由。這兩點在中國國內是最能夠引發大家心理共鳴的問題,也是最容易取得攻擊效果的。現在我們不說早已被說爛了的空氣和環境污染問題,而探討一下馬里蘭大學為什么要包裝一個楊舒蘭出來美化美國的言論自由。
從杜勒斯機場“新鮮甜蜜”的空氣說起,楊舒平轉向了另一個關于言論自由的政治話題:“在馬里蘭大學,我還感到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自由,一種我會永遠感激的自由——言論自由。”“在美國,自由表達是一項神圣的權利。在馬里蘭的每一天,我都被激勵著在有爭議的問題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公民參與不僅僅是政治家的任務。我親眼見到了我的同學們參與在華盛頓特區的游行,參與總統投票,為了各種各樣的原因募集資金。我見證了每個人都有參與、推進改革的權利。”“無論我們做什么,記住,民主和言論自由不是簡簡單單就得到的。民主與自由是值得我們為之奮斗的、至關重要的新鮮空氣。自由就是氧氣,自由是熱情,自由是愛。”
楊舒平演講的核心含義是要表明,在中國沒有民主和自由,而在美國民主和自由像清新甜蜜的空氣一樣四處流動。如果我們聯系到另一件事,我們就會明白,這是一件經過精心包裝的表演,一方面馬里蘭大學是美國反華勢力的一個據點,另一方面是因為5月2日,中國網信辦出臺了《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其中規定:任何組織不得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單位與境內外中外合資經營、中外合作經營和外資經營的企業進行涉及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務的合作,應當報經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的采編業務和經營業務應當分開,非公有資本不得介入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業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法人,主要負責人、總編輯應是中國公民。
這里的核心是外國資本不得進入中國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業務,這是對這些年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勢力通過中國互聯網發動對華輿論戰的應對措施,這一措施讓美國的反華勢力感到極為不滿,于是包裝出楊舒平這樣一個中國留學生來歌頌美國的言論自由,歌頌美國的民主與自由,以達到攻擊中國的目的。因為要讓美國機構、媒體或個人來談中國的民主與自由,不會有人相信,而讓中國留學生為談,讓中國人來談會更具有說服力。馬里蘭大學這么做是他們一貫的立場,是出于對中國限制外資進入中國互聯網新聞媒體所作出的反應。
當前中美輿論戰十分激烈,中國許多壟斷性的互聯網公司都是由外國資本控股,已經形成了在一些重大的事關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出現了某些資本利益集團壟斷控制網絡輿論的情況,中國政府在一些重大問題上往往陷入被動。馬里蘭大學代表著美國的國家利益,代表著美國資本的利益,當中國政府限制他們在中國控制網絡輿論的行為時,他們必然進行反擊。
當我們將“楊舒平事件”與中國網信辦關于限制外資進入中國網絡新聞領域聯系起來的時候,就會明白,為什么這個時候突就有人攻擊中國的民主與自由,攻擊中國的言論自由。有果必有因,“楊舒平事件”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
四、特朗普打造“阿拉伯版北約”目的何在?
5月20日抵達沙特阿拉伯訪問的特朗普取得了巨大收獲。他至少達到了兩個目的:第一是美國和沙特簽署了價值高達1100億美元的軍售協議,雙方還達成在今后10年總價值達3500億美元的防務合作協議,這可是一筆總價值4600億美元的生意呀,對于商人特朗普來說,自然心里樂開了花。第二是特朗普在沙特召開了阿拉伯伊斯蘭國家-美國領導人峰會,五十多個國家的領導人與他一起共商建立“阿拉伯版北約”,其核心是共同對付伊朗,號召大家團結起來,依靠自己的力量、美國的裝備與伊朗對抗。
特朗普組織召開的這次峰會沒有邀請伊朗和敘利亞參加,可以視為是一次形成俄羅斯、伊朗、敘利亞為統一陣線與美國、沙特等國家為另一統一陣線進行對抗的動員會,有人分析說俄羅斯可能會放棄伊朗而換得美國對烏克蘭的妥協,讓沙特與伊朗兩方進行一場在中東地區的代理人戰爭,我認為這種分析并不靠譜,說美國的目的是搞垮伊朗是對的,伊朗與沙特極有可能會爆發戰爭這也是對的,但美國不會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羅斯妥協,俄羅斯也不會在伊朗問題上對美國妥協。
說到這里,這件事好像與中國無關。其實特朗普的這次出訪及采取的行動從地緣政治來說與中國有重大關系,是中美政治博弈的一種延伸。5月14日,中國舉行了有29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參加的“一帶一路”經濟合作高峰論壇,另有一百多個國家派出1500多名代表參加,中國要實現“一帶一路”這一宏大構想,中東是繞不過去的重要地區。僅僅過去一周時間,特朗普就在中東召開了有五十多個阿拉伯伊斯蘭領導人參加的峰會,并要組建“阿拉伯版北約”,將伊朗視為敵人,這一行動對中國實施“一帶一路”構想明顯不利,如果中東再次因為沙特與伊朗爆發大規模戰爭而陷入動亂,中國“一帶一路”的實施將會受阻,因此從國際地緣戰略方面看,特朗普現在一方面是要在東亞加強美日韓這一“東北亞版北約”,一方面在中東建立“阿拉伯版北約”,直接或間接都與中國有關,是對中國進行戰略遏制的一種手段。美國在中國南海和朝鮮半島進行挑釁,中國掉頭向亞歐大陸搞“一帶一路”,實施經營歐亞大陸的戰略,美國則緊追不舍,一方面繼續在南海攪局,一方面在中東狙擊,這是中美全球政治博弈的體現。
中美之間現在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美兩國在多個領域的合作是事實,但博弈、對抗、較量或明或暗,或舒緩或激烈,正在多個領域展開,雖然我們說中國與美國的實力是此消彼長,但中國要趕超美國仍需要時日,中美較量、博弈和對抗將會是長期和激烈的,我們不能抱有一味妥協退讓以換取美國讓步的幻想,持久戰將是今后中美關系的常態。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