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5月5日-星期一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時事聚焦 > 深度評析 > 閱讀信息
新公布的《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明確了哪些問題?
點擊:2692  作者:記者    來源:思想火炬  發布時間:2017-08-27 09:35:49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825日公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7101日起施行。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出臺《規定》旨在深入貫徹《網絡安全法》精神,提高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健康有序發展。

《規定》共計十三條:

第一條至第三條,對目的依據、適用范圍、監管主體作出規定。

第四條,對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進行安全評估作出規定。

第五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主體責任作出規定。

第六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用戶自律作出規定。

第七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干預輿論作出規定。

第八條和第九條,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加強用戶管理作出規定。

第十條,對建立公眾投訴和舉報制度作出規定。

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對違反《規定》的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規定。

第十三條,對公布實施作出規定。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強調,《規定》的出臺對于加強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促進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各級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要切實強化屬地管理責任,依法開展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要嚴格履行主體責任,健全各項規章制度,不斷強化人員隊伍建設,依法提供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就《規定》答記者問

825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布了《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就《規定》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1請您介紹一下《規定》出臺的背景?

答:出臺專門規范跟帖評論服務的管理規定,主要基于以下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適應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的需要。今年正式實施的《網絡安全法》,是網絡安全的基本法,對網絡信息安全提出了明確要求。跟帖評論作為網絡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嚴格依照《網絡安全法》的規定,設定相關制度。二是適應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范化的需要。跟帖評論服務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網絡生活,但同時也出現了傳播網絡謠言、散布污言穢語、發布違法違規信息等不良現象,擾亂信息傳播秩序,破壞網絡輿論生態,需要依法加強治理。三是適應促進跟帖評論服務健康發展的需要。跟帖評論服務已經成為各類傳播平臺的標配,新形式新功能不斷涌現,日益成為廣大網民互動交流、表達意見、輿論監督的重要方式,需要依法促其健康有序發展。

2《規定》的主要依據有哪些?

答:《規定》主要的上位法依據包括《網絡安全法》《國務院關于授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起草過程中,依據適用于跟帖評論的上位法相關條款,對用戶真實身份登記、個人信息保護、違法信息處置、用戶行為規范、網站主體責任、屬地管理責任、社會監督和法律責任等作了規定。

3《規定》的主要框架和內容是什么?

答:《規定》共十三條。第一條至第三條,主要對目的、依據、原則、適用范圍、監管主體作出規定。第四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進行安全評估作出規定。第五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落實主體責任作出規定。第六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跟帖評論服務使用者自律作出規定。第七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干預輿論作出規定。第八條和第九條,主要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加強用戶管理、開展信用評估作出規定。第十條,主要對建立公眾投訴和舉報制度作出規定。第十一條和第十二條,主要對違反《規定》的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規定。第十三條,對公布實施作出規定。

4《規定》對保護公民的權益方面作了哪些規定?

答:《規定》把對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作為重點內容之一。一是規定了個人信息保護的要求,《規定》要求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要依法履行用戶信息保護義務,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二是禁止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非法牟利,明確要求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基于錯誤價值取向有選擇地刪除、推薦跟帖評論,不得利用軟件、雇傭商業機構及人員等方式散布信息。三是強化信息安全保護,要求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加強技術保障,及時發現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并采取補救措施。四是建立舉報監督制度,要求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建立健全違法信息公眾投訴舉報制度,及時受理和處置公眾投訴舉報。同時,規定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建立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的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加強對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的管理監督和失信懲戒。

5《規定》對網站落實主體責任作出了哪些要求?

答:網上信息管理,網站應負主體責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規定》認真落實這一要求,對網站主體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主要包括八個方面。一是落實實名制要求。《規定》明確網站要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二是建立用戶信息保護制度。《網絡安全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四十二條、四十三條、四十四條、四十五條對用戶信息保護制度作了規定,國家標準化部門正抓緊組織制定《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因此本《規定》僅對此作了原則性表述。三是建立先審后發制度。《網絡安全法》規定網絡運營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信息的管理。建立先審后發制度,目的在于推動網站負起管理責任,當好跟帖評論的把關人,維護跟帖評論良好生態。四是加強彈幕管理。彈幕日益成為網民尤其是年輕網民網上交流的重要方式,為維護彈幕正常秩序,防止在彈幕環節傳播違法違規信息,《規定》要求提供彈幕服務的網站要在同一平臺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五是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規定》明確網站要建立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需要說明的是,該條規定針對的是用戶公開發布的信息,而不是個人通信信息,不會損害個人隱私;要求處置的是違法信息,也不存在妨礙言論自由問題。六是技術保障措施。《規定》明確網站要研發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垃圾信息處理能力。七是加強隊伍建設。《規定》要求網站審核編輯人員的數量和能力要與服務規模相適應,以解決審核人力不足和質量不高的問題。八是配合有關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數據支持。

總之,落實網站在跟帖評論管理方面的主體責任,關鍵是嚴格執行《網絡安全法》第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6《規定》對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作出了哪些要求?

答:除強化網站主體責任外,《規定》還對屬地管理責任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加強監督管理執法工作。《規定》明確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建立健全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制度,依法規范各類傳播平臺的跟帖評論服務行為。二是進行安全評估。《規定》明確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屬地傳播平臺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相關的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進行安全評估。三是開展信用評估。《規定》明確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定期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開展信用評估,建立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四是安全管理責任追究。《規定》明確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的,應當及時約談、要求整改。

7對于違反《規定》的行為,規定了哪些處理措施?

答:《網絡安全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對違反《規定》的法律責任進行了具體表述。《規定》秉持簡便原則,在條文中明確了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的原則,對具體處理措施不再贅述。

國家網信辦公布《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闡明六大關切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825日公布《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17101日起施行。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出臺《規定》旨在規范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促進互聯網論壇社區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以百度貼吧、天涯網絡、凱迪社區等為代表的互聯網論壇社區平臺,一直以來保持較高活躍度,為廣大網民分享信息內容、討論興趣話題提供了便利。但從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接受舉報情況看,部分論壇社區平臺存在淫穢色情、虛假廣告、血腥暴力、侮辱誹謗、泄露個人隱私等違法違規信息,污染網絡生態,擾亂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侵害公眾利益,廣大網民呼吁盡快出臺論壇社區服務的有關管理規定。

《規定》明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規定》要求,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落實主體責任,建立健全信息審核、公共信息實時巡查、應急處置及個人信息保護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得利用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發布、傳播法律法規禁止的信息;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要求用戶通過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后注冊賬號,并對版塊發起者和管理者嚴格實施真實身份信息備案、定期核驗等;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發布、轉載、刪除信息或者干預呈現結果等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強調,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加強自身管理,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商業道德。同時應當建立健全公眾投訴、舉報制度,在顯著位置公布投訴、舉報方式,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及時處理公眾投訴、舉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歡迎廣大網民繼續對網上相關違法和不良信息進行監督舉報,共同促進網絡空間更加清朗。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網址:www.12377.cn,舉報電話:12377,舉報郵箱:jubao@12377.cn

國家網信辦有關負責人就《規定》答記者問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825日公布《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接受采訪,就《規定》的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請您介紹一下《規定》出臺的背景?

答:論壇社區服務作為在我國興起較早的傳統互聯網應用,從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接到舉報情況來看,廣大網民長期高度關注部分論壇社區平臺存在淫穢色情、虛假廣告、血腥暴力、侮辱誹謗、泄露個人隱私等違法信息問題,呼吁盡快出臺論壇社區服務管理有關規定。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在廣泛調研、征求多方意見的基礎上,立足解決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制定了本《規定》。

2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工作具體由哪個部門負責實施?

答: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3《規定》明確了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在提供服務時應當履行哪些義務?

答: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是建立健全各項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得發布、傳播含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與用戶簽訂協議,明確用戶不得利用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發布、傳播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明確論壇社區版塊發起者、管理者應當履行與其權利相適應的義務。二是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發現含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三是嚴格落實用戶真實身份信息認證,加強對注冊用戶虛擬身份信息、版塊名稱簡介等的審核管理,同時做好用戶身份信息保護。四是不得通過發布、轉載、刪除信息或者干預呈現結果等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五是開展經營和服務活動時,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商業道德,誠實信用,承擔社會責任。六是建立健全公眾投訴、舉報制度,主動接受公眾監督,及時處理公眾投訴、舉報。

4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及其用戶不得發布、傳播哪些違法信息?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對違法信息如何處置?

答:《規定》明確,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及其用戶不得發布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例如,《網絡安全法》第十二條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制作、復制、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七)散布淫穢、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八)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應當加強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的管理,發現含有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的,應當立即停止傳輸該信息,采取消除等處置措施,保存有關記錄,并及時向國家或者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報告。

5《規定》如何打擊非法網絡公關

答:網民反映,部分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或其員工,通過有償刪帖、發帖、推送等手段牟取不正當利益。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互聯網信息傳播秩序和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市場秩序,為此,《規定》第十條明確規定,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發布、轉載、刪除信息或者干預呈現結果等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

6、《規定》為什么強調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開展經營和服務活動,既要遵守法律法規,也要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商業道德?

答:2016年初,百度疾病類吧被賣事件引起了很多網民關注。網民反映,互聯網論壇社區的一些違規商業化運營、虛假廣告等給公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帶來隱患。為回應網民關切,規范相關經營活動,保護網民合法權益,《規定》首次明確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開展經營和服務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規,同時也要尊重社會公德,遵守商業道德,誠實信用,承擔社會責任。

全文!國家網信辦跟帖新規:不得向未實名用戶提供跟帖服務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關于印發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為規范和加強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我辦制定了《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現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

2017823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規范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國務院關于授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互聯網信息內容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跟帖評論服務,應當遵守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跟帖評論服務,是指互聯網站、應用程序、互動傳播平臺以及其他具有新聞輿論屬性和社會動員功能的傳播平臺,以發帖、回復、留言、彈幕等方式,為用戶提供發表文字、符號、表情、圖片、音視頻等信息的服務。

第三條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負責全國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的跟帖評論服務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各級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建立健全日常檢查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監督管理制度,依法規范各類傳播平臺的跟帖評論服務行為。

第四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相關的跟帖評論新產品、新應用、新功能的,應當報國家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進行安全評估。

第五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落實主體責任,依法履行以下義務:

(一)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真實身份信息認證,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信息的用戶提供跟帖評論服務。

(二)建立健全用戶信息保護制度,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公開收集、使用規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

(三)對新聞信息提供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建立先審后發制度。

(四)提供彈幕方式跟帖評論服務的,應當在同一平臺和頁面同時提供與之對應的靜態版信息內容。

(五)建立健全跟帖評論審核管理、實時巡查、應急處置等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信息,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六)開發跟帖評論信息安全保護和管理技術,創新跟帖評論管理方式,研發使用反垃圾信息管理系統,提升垃圾信息處置能力;及時發現跟帖評論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采取補救措施,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七)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審核編輯隊伍,提高審核編輯人員專業素養。

(八)配合有關主管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資料和數據支持。

第六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與注冊用戶簽訂服務協議,明確跟帖評論的服務與管理細則,履行互聯網相關法律法規告知義務,有針對性地開展文明上網教育。

跟帖評論服務使用者應當嚴格自律,承諾遵守法律法規、尊重公序良俗,不得發布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禁止的信息內容。

第七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為謀取不正當利益或基于錯誤價值取向,采取有選擇地刪除、推薦跟帖評論等方式干預輿論。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和用戶不得利用軟件、雇傭商業機構及人員等方式散布信息,干擾跟帖評論正常秩序,誤導公眾輿論。

第八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對發布違反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的信息內容的,應當及時采取警示、拒絕發布、刪除信息、限制功能、暫停更新直至關閉賬號等措施,并保存相關記錄。

第九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用戶分級管理制度,對用戶的跟帖評論行為開展信用評估,根據信用等級確定服務范圍及功能,對嚴重失信的用戶應列入黑名單,停止對列入黑名單的用戶提供服務,并禁止其通過重新注冊等方式使用跟帖評論服務。

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建立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的信用檔案和失信黑名單管理制度,并定期對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進行信用評估。

第十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應當建立健全違法信息公眾投訴舉報制度,設置便捷投訴舉報入口,及時受理和處置公眾投訴舉報。國家和地方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依據職責,對舉報受理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十一條 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存在較大安全風險或者發生安全事件的,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應當及時約談;跟帖管理服務提供者應當按照要求采取措施,進行整改,消除隱患。

第十二條 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提供者違反本規定的,由有關部門依照相關法律法規處理。

第十三條 本規定自2017101日起施行。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點贊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評論榜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