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理工學院,是印度最頂尖的工程教育和研究機構,有著“印度科學皇冠上的瑰寶”的稱號,為美國輸送了大量技術人才。
印度幾乎所有IT高級精英都匯聚在美國。
美國《商業周刊》曾下過這樣一個結論:印度理工學院的畢業生,是“印度最熱門的出口產品。”
因此,印度理工學院曾自豪地宣稱,他們是全球軟件業的搖籃,印度的軟件精英為世界做出的貢獻不可忽視。
美國硅谷IT公司的CEO位置幾乎被印度人壟斷,以英語作為官方語言的他們也更容易與西方人交流,“印度幫”在硅谷成為一個名詞,因為,一個印度CEO更傾向于選擇印度裔員工入職。
當他們的數量在每個公司的技術團隊中超過80%時,就可以說他們掌握了硅谷的風向,不過那僅限于技術上。
知名互聯網公司的印度裔CEO們
曾有人總結:美國的IT技術精英靠印度培養,印度精英的發展土壤靠美國提供。
因此,該校委員會主席卡馬思在全球名校高端申請峰會上發表了這樣一段講話:“都說中國人很聰明,可是中國人經常會問‘為什么我們的軟件技術人才不如印度’?在硅谷,中國的技術人員競爭不過印度人。”
卡馬思總結:“連美國都用印度IT精英來保持他們的技術,中國的企業卻認識不到這一點,不使用印度技術精英,實際上是他們的損失。”
但在觀摩席上的美國國家工程院華裔院士、麻省理工教授陳剛當即反駁了他的觀點,微笑說:“主席先生所說的無非是人才與發展空間,美國缺少人才,印度缺少發展空間,所以形成這樣一種現象。但是中國為有能力的人才提供了足夠的土壤,并引導他們開拓自己的事業,所以中國精英更喜歡創業,對職業經理人的位置不感興趣。這也是中國企業不使用印度IT人的根本原因:中國的頂級技術人才都回國了,他們不缺精英。”
陳剛教授
陳剛教授的發言獲得了現場許多名校與會者的認同,卡馬思也承認:“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社會問題。”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