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下午就當代世界馬克思主義思潮及其影響進行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我們黨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政黨,馬克思主義是我們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靈魂。發(fā)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必須立足中國、放眼世界,保持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深刻認識馬克思主義的時代意義和現實意義,鍥而不舍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使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姜輝研究員就這個問題作了講解,并談了意見和建議。
為此,庫叔摘編了《馬克思主義研究》2016年第6期刊登的一篇對姜輝研究員的萬字訪談,該文就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21世紀的新發(fā)展和新走向做了較為深刻和生動的闡述,可幫助廣大庫友更好領會此次集體學習的重要意義,了解“發(fā)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深刻內涵。
該訪談主要涉及以下一些重要問題:
1、社會主義與20世紀的關系如何?
2、目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zhàn)?
3、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力量對比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4、如何看待社會主義將在21世紀走向振興?
5、世界上的共產黨組織的發(fā)展狀況怎樣?
6、中國在21世紀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中處于怎樣的地位?
21世紀是社會主義走向振興的世紀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黨委書記姜輝研究員
記者:姜老師,您好!從1516年托馬斯·莫爾發(fā)表人類思想史上第一部社會主義著作《烏托邦》開始到2016年,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正好走過了500年。為紀念世界社會主義運動500年,我們特別邀請您談一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21世紀的新發(fā)展和新走向,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中的地位和貢獻。
姜輝:好的。從1516年算起,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已經走過500年。500年間,社會主義從在烏托邦的荒野上回蕩的關于社會公平與正義的憧憬呼號,轉變?yōu)闋幦V大勞動群眾和全人類解放的活生生實踐;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從運動到制度、從一國到多國,從初步探索到自覺創(chuàng)造,始終代表人類最先進的思想、最偉大的實踐、最優(yōu)越的制度、最美好的生活。而今人類進入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經過新的歷史洗禮和千錘百煉后,又進入新的發(fā)展階段,邁入走向振興的新時代。
1 21世紀初世界社會主義狀況:機遇、挑戰(zhàn)、趨勢
記者:對于社會主義運動在20世紀走過的歷程,人們作過許多回顧。今天回溯起來,您是怎么看待社會主義與20世紀的關系呢?
姜輝:20世紀,可以說見證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fā)展的歷史輝煌,也留下了其遭遇巨大挫折的沉重記憶。然而,社會主義制度在十月革命中橫空出世,爾后從一國到多國,形成占世界人口1/3、占地球陸地面積1/4的世界社會主義陣營,打破世界資本主義的“一統(tǒng)天下”并與之分庭抗禮,并在長期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中不斷取得巨大成就,不斷彰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20世紀留給人類的有許多驚天動地、可歌可泣、刻骨銘心的事件,可是連社會主義的敵對者都無法否認的是,20世紀最大的歷史事件、給人類歷史打上最深印記的事情就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fā)展。社會主義完全改變了人類歷史進程,深刻塑造了世界格局,其巨大影響也將在歷史長河中沉潛持續(xù)。盡管20世紀末的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使社會主義這位歷史巨人遭遇坎坷,但我們仍然可以確切而堅定地說:20世紀是社會主義制度誕生并生長的世紀,社會主義是20世紀的主旋律。
記者:那么在21世紀最初的15年,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面臨怎樣的新形勢呢?
姜輝:21世紀,在歲月的匆匆行程中也已走過了15個年頭多,盡管這樣的時段在歷史發(fā)展中連“瞬間”都不足謂,然而卻見證了世界資本主義的一次大危機。此前30多年資本主義狂飆突進,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后“重新一統(tǒng)天下”的野心驅使下,在獲得超額金融投機利潤的貪欲支配下,在“將自由民主的普世觀念踐行于天下”的狂熱念頭鼓噪下,新自由主義狼奔豕突,新帝國主義戰(zhàn)車轟鳴,新冷戰(zhàn)主義加緊“演變”,新霸權主義策劃“革命”。可是,在21世紀初的資本主義危機中,“歷史終結”走向終結,“自由繁榮”歸于蕭條,“普世價值”備受冷遇,“和平演變”戰(zhàn)略受阻,“顏色革命”禍患招怒。21世紀初的世界資本主義運動,連其最堅定的維護者和謀略家都“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與此同時,經歷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洗禮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從捍衛(wèi)生存到積極作為,從防守應對到自主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枝獨秀,其他地區(qū)國度的社會主義運動各展其長,社會主義理念再度被重視,“馬克思熱”持久不息,反資本主義“占領”聲勢浩大,左翼運動此起彼伏。盡管資本主義現在仍在許多方面占據優(yōu)勢,畢竟在許多方面已“力不從心”,是在經歷衰落期,走下坡路。站在21世紀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可以確信而樂觀地說:21世紀是社會主義走向振興的世紀!
記者:剛才您也講到,21世紀初,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了國際金融危機,對世界各國尤其是資本主義各國造成了巨大沖擊。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zhàn)呢?
姜輝:21世紀初,在資本主義危機的大背景下,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既面臨著有利的條件和機遇,也面臨著嚴峻的問題和挑戰(zhàn)。看不到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新形勢和新機遇,是歷史的保守主義者;看不到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是盲目的樂觀主義者。
總的來看,從新的機遇和有利條件看,我概括為六個方面:第一,隨著資本主義危機的發(fā)展,新自由主義力量占主導和右翼政黨強勢占據政治舞臺的局面已開始扭轉,這對于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左翼政黨來說,對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來說,無疑是生存和發(fā)展環(huán)境的有利轉變。第二,資本主義危機的爆發(fā)和加劇,使得世界上社會主義運動及進步力量對資本主義批判的觀點和主張得到實際的檢驗與支持,使長期以來政治理念和聲音被忽視、被淹沒的共產黨等社會主義力量受到很大鼓舞,因而獲得重新樹立和整飭社會主義理論的好契機。危機之后西方及世界范圍內興起的“馬克思熱” 就是這方面的一個體現。第三,經過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20多年的抗爭、調整和磨礪,包括共產黨組織在內的許多世界社會主義力量在各國舞臺上站穩(wěn)腳跟的基礎上,力量有所恢復,并開展了許多反對資本主義的斗爭及活動。它們經過理論反思和實踐磨煉,逐步適應變化了的國際國內環(huán)境,總體上由受挫低落轉變?yōu)榉e極振作,由被動應付轉變?yōu)樽杂X提升,逐步走向新的成熟。這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組織基礎和力量來源。第四,面對國際范圍內強大的右翼力量的聯合進攻,共產黨及左翼力量也加強彼此之間的聯系和合作,逐步由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后的各個孤立抗爭轉變?yōu)橹\求左翼力量的團結合作,形成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一定規(guī)模優(yōu)勢。第五,蘇聯解體東歐劇變20多年了,經過時間沉淀、實踐檢驗和歷史過濾,在今天不斷形成并凸顯出反映歷史真相、趨于客觀理性、揭示深層規(guī)律的經驗教訓的總結,意義重大,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fā)展和走向振興提供了寶貴的歷史借鑒。第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21世紀初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總體低潮中的局部高潮,這使世界上共產黨及各種進步力量受到鼓舞,使他們看到了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振興的希望,這無疑是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最切實、最堅實、最可依托的“根據地”和“陣地”。
當然,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fā)展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zhàn),主要是四個方面:其一,從世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力量對比的總的態(tài)勢看,“資強社弱”的態(tài)勢還沒有根本改變,資本主義在總體上處于攻勢越來越強烈的時期。在非社會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政黨及力量則相對處于分散和弱小狀態(tài)。其二,從國外共產黨等社會主義力量的政治影響力看,特別是在發(fā)生危機的西方國家,共產黨等馬克思主義政黨組織在各國政治舞臺上仍然處于受排斥甚至邊緣化的地位,其觀點主張政策很難影響本國政府決策。其三,在國外,大部分西方馬克思主義政黨和力量對社會運動的領導力和影響力還相對薄弱,它們利用資本主義危機的能力不足、經驗不夠,難以提出有效地克服危機的戰(zhàn)略策略,難以有效引導不滿于危機和反對資本統(tǒng)治的群眾運動。其四,從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主體即工人階級來看,盡管一個規(guī)模龐大的全球工人階級客觀上逐漸形成和發(fā)展,但全球工人階級處于“自在”狀態(tài),尚未明顯形成全球性的工人階級意識,工人階級處于分散狀態(tài)且彼此競爭沖突,這嚴重制約著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深人開展。
綜合上述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21世紀初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我們可以得出三點結論:第一,在當前資本主義危機時期,馬克思主義關于資本主義危機與社會主義革命之關系的原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然而,這個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要以時代和實踐的變化、各種社會條件的變化為轉移。危機為社會主義運動造成不同于正常時期的機遇和條件,但危機不一定就必然帶來社會主義革命的高漲,這取決于主客觀條件和因素的共同作用。那種認為“乘其之危”進行一次 “畢其功于一役”的打擊以實現世界性社會主義革命性改造的想法,是犯了幼稚病的錯誤。第二,資本主義經過近百年的變革和調整,其應對危機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調控能力、適應能力以及統(tǒng)治戰(zhàn)略策略,都完全不同于馬克思恩格斯時代的資本主義。資本主義危機發(fā)生的方式、規(guī)模、周期、強度和影響等,也都完全不同了,對社會主義運動和革命的影響也發(fā)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21世紀資本主義進人國際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國際壟斷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范圍、力量都得到鞏固和加強,資本主義的自我調節(jié)和創(chuàng)新能力還很強,資本主義力量處于絕對優(yōu)勢。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總體上仍將處于低潮。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最大亮點,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標志性參照系和中流砥柱。中國要正確認識和處理“韜光養(yǎng)晦”與“有所作為”的關系,當前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不斷壯大我們的綜合國力,不斷改善我們人民的生活,不斷建設對資本主義具有優(yōu)越性的社會主義,不斷為我們贏得主動、贏得優(yōu)勢、贏得未來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記者:那么,面對這樣的機遇和挑戰(zhàn),世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力量對比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呢?
姜輝:21世紀初“資強社弱”“西強東弱”的大的力量格局仍然持續(xù),但世界資本主義與世界社會主義的力量對比態(tài)勢和競爭條件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馬克思主義者要善于抓住歷史機遇,善于在復雜形勢下回答和解決新問題,要有堅定的信仰、堅強的意志、實踐的智慧、歷史的創(chuàng)造力。記得美國馬克思主義者馬拉布爾在20世紀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際就滿懷信心地講:“資本主義的經濟、社會和教育的危機在增強我們的信念:社會主義的選擇仍然具有重大意義又有政治的必然性”;“我們必須敢于具有歷史的想象力,敢于做馬克思主義者。如果我們能這樣,1989年——1990年的所謂社會主義的死亡,總有一天會像鳳凰涅槃那樣將其自身轉化為新生”。25年過去了,資本主義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經濟、政治、社會和文化危機,這迫切需要世界范圍的馬克思主義者增強信念,把握機遇,義無反顧地把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推向新的發(fā)展階段,敢于做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敢于做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真正促進派。
可以這樣概括21世紀初世界資本主義與世界社會主義力量對比的新格局:世界資本主義在其發(fā)展的長周期中開始進入一輪規(guī)模較大的衰退期,而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雖然總體上仍然處于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后的低潮期,但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為主要依托和標志,開始進入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長周期的上升期。比較而言,從20世紀30年代危機算起到21世紀初的危機近70年的時間里,世界資本主義經歷了由衰而盛再走下坡路的過程,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經歷了由盛轉衰再到上升的過程。而從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算起也就25年的時間,歷史的“魔術手”讓人們經歷了出其不意的奇跡翻轉。這種境況,使歷史規(guī)律發(fā)生作用的必然性與偶然性都有了一次最生動、最充分的現實檢驗。同時,在這個發(fā)展過程中“歷史之手”給我們的一個最大驚喜,就是在“神奇翻轉”中打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正如習近平指出的:“特別是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后,唱衰中國的輿論在國際上不絕于耳,各式各樣的中國崩潰論'從來沒有中斷過。但是,中國非但沒有崩潰,反而綜合國力與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風景這邊獨好’。”
記者:按照您的看法,21世紀初資本主義在走下坡路,社會主義處于上升勢頭。那么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是不是沒有變?
姜輝:人間正道,歷史滄桑。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既瞻望未來,又立足現實;既滿懷理想,又腳踏實地;既看到社會主義走向振興的歷史必然性,又看到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長期艱巨性。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闡述了無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革命與以往革命的不同,并以睿智深刻、生動形象的論斷揭示了社會主義革命事業(yè)的曲折艱巨,以及經歷了無數歷史坎坷之后走向勝利的新境界。他這樣說:“無產階級革命,例如19世紀的革命,則經常自我批判,往往在前進中停下腳步,返回到仿佛已經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開始把這些事情再做一遍;它十分無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行動的不徹底性、弱點和拙劣;它把敵人打倒在地,好像只是為了要讓敵人從土地里汲取新的力量并且更加強壯地在它面前挺立起來;它在自己無限宏偉的目標面前,再三往后退卻,直到形成無路可退的局勢為止,那時生活本身會大聲喊道:這里是羅陀斯,就在這里跳躍吧!這里有玫瑰花,就在這里跳舞吧!”我們相信,經歷了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風雨滄桑,經歷了科學社會主義近170年的輝煌與坎坷,21世紀的世界社會社會主義運動迎來了馬克思所說的“跳躍”與“跳舞”的振興天地!
2 社會主義振興是21世紀的現實運動
記者:您在前面指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開始進入發(fā)展長周期的上升期,社會主義將在21世紀走向振興,那么我們從理論和歷史發(fā)展的角度,應該怎樣看待這個問題呢?
姜輝: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這樣闡述共產主義:“共產黨人的理論原理,絕不是以這個或那個世界改革家所發(fā)明或發(fā)現的思想、原則為根據的”,“這些原理不過是現存的階級斗爭、我們眼前的歷史運動的真實關系的一般表述”。恩格斯也說過:“共產主義不是學說,而是運動。它不是從原則出發(fā),而是從事實出發(fā)。被共產主義者作為自己前提的不是某種哲學,而是過去歷史的整個過程,特別是這個過程目前在文明各國的實際結果。”而目前的社會事實及其趨勢,就是各個“文明國家”陷入經濟危機及其帶來的各種危機的泥淖中不能自拔,是成規(guī)模的此起彼伏的社會抗議活動,是激烈的社會變化、動蕩和重組。這些社會事實及其趨勢,構成了當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現實前提和事實基礎。
回顧歷史,自19世紀中葉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誕生以來,一直圍繞兩大歷史性課題而持續(xù)探索:一是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后如何建設和鞏固社會主義的問題,二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如何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問題。對于第一個歷史性課題,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進行了70多年的探索,取得過巨大成就,最終因蘇聯解體而以失敗告終。中國對這一歷史性課題也進行了近70年的探索,經過幾代共產黨人的接續(xù)努力,對于“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的問題有了系統(tǒng)的理論回答和成功的實踐經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成功對于社會主義振興來說已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中國對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貢獻也就越來越大。其他共產黨執(zhí)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也在改革探索中為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新的努力。而對于第二個歷史性課題,西方國家也進行了幾代人的嘗試和探索,從巴黎公社到奪取政權的其他革命嘗試,從西方馬克思主義到歐洲共產主義,再到21世紀初西方國家共產黨及左翼的探索。盡管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發(fā)達國家過渡到社會主義的先例,但這些持續(xù)探索不斷積累經驗,同時也在資本主義內部不斷積淀和生長著社會主義的因素。
記者:具體說來,社會主義的振興都有哪些表現呢?先請您談談世界各國共產黨的情況。
姜輝:世界范圍的共產黨組織在積極活動,謀求新的作為。從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到現在的20多年時間里,世界上堅持下來的共產黨,經歷了危機、重組、更新和發(fā)展。許多共產黨組織在逆境中頑強地堅持斗爭,堅持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奮斗目標,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理論、戰(zhàn)略和活動方式,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績,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振興打下了基礎。今天,堅持不懈努力的這些共產黨組織并沒有如一些人所預言的那樣湮沒消亡,它們從捍衛(wèi)生存到謀求新的作為,推動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在21世紀的發(fā)展。
據相關統(tǒng)計,目前世界上約有100多個國家近130多個仍保持共產黨名稱或堅持馬克思主義性質的政黨。現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員總數約有9700多萬人。其中中國共產黨有8800多萬黨員。除了現實社會主義國家外,世界上其他國家大約有120多個共產黨組織,黨員總數共有850萬人。加起來,目前世界上約有1億零500多萬黨員。其中,人數過萬的共產黨有30多個,執(zhí)政參政(或曾執(zhí)政參政)的共產黨近30個。各國共產黨處于不同社會環(huán)境、國情條件和社會制度下,探索革命、建設、發(fā)展的道路各有不同,取得的成績各有千秋,但毫無疑問的是,這些共產黨仍然是現代世界政黨中舉足輕重的力量,在世界舞臺上對政治經濟格局和走向具有重要的影響,也是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取得新發(fā)展的主力軍。
記者:從具體類型看,世界上的共產黨組織的發(fā)展狀況怎樣?
姜輝:從共產黨組織的類型和分布看,主要包括以下幾部分。
其一是現實社會主義國家執(zhí)政的共產黨。包括中國、越南、古巴、老撾、朝鮮等國的共產黨組織。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也是世界上黨員人數最多的政黨,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東方大國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前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成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中流砥柱。
其二是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黨組織。主要是西歐地區(qū)的共產黨、美洲的美國共產黨和加拿大共產黨、亞洲的日本共產黨,它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xù)探索“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如何過渡到社會主義"這一國際共運的歷史課題,一般主張走議會民主的和平道路,在資本主義的心臟地區(qū)進行持續(xù)不懈的斗爭,有的成為參政黨,對政府決策具有重要影響。比如,日本共產黨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逆勢躍進”,目前在議會中占有21個議席,成為議會中第三大政黨,也是目前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中黨員人數最多、發(fā)展最好的共產黨組織之一,有40萬黨員,在國內政壇上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西歐的法國共產黨、意大利重建共產黨、希臘共產黨等也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一定成績。特別是21世紀初資本主義危機之后,資本主義國家共產黨組織進一步調整政策和戰(zhàn)略,深刻批判右翼資產階級政黨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社會政策,更加關注社會中下層,更加重視議會外斗爭和社會運動,進一步恢復和贏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持。
其三是原蘇聯東歐地區(qū)的共產黨組織。21世紀初,這個地區(qū)有30多個以共產黨命名或以建設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為目標的共產黨組織。目前獨聯體地區(qū)的共產黨人總數約有70多萬。俄羅斯共產黨曾經是議會中第一大黨,近年影響力和黨員人數雖有所下降,但它提出了“革新社會主義”的理論,并積極開展反對右翼執(zhí)政黨的各種斗爭,在國內政治舞臺上仍然是重要力量。目前俄共黨員人數約16萬人,雖然存在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但俄共仍在國家杜馬中占據第二大黨團的位置,是國內政治舞臺上的第一大反對派政黨,努力發(fā)揮自己的作用。烏克蘭共產黨有黨員約11萬人,是獨聯體地區(qū)的第二大共產黨,盡管政府當局禁止其開展活動,且受國內動蕩亂局影響,但烏共仍在逆境中堅持斗爭。白俄羅斯共產黨是白俄羅斯國內的主要政黨之一,擁有黨員6000多名,國內有400多個基層組織、盡管黨員人數和議會席位不多,但其主張對國家政策有很大影響。
其四是其他發(fā)展中國家的共產黨組織。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有一部分堅持保持共產黨名稱和活動的政黨,在新的形勢下繼續(xù)探索具有民族特色、適合發(fā)展中國家實際的道路和斗爭戰(zhàn)略,有的還取得了較好成績。比如印度共產黨(馬)擁有黨員80多萬人,是議會中第三大黨,目前是非社會主義國家中最大的左翼政黨。該黨在西孟加拉邦連續(xù)執(zhí)政了近30年;南非共產黨在種族隔離制度結束后,與非國大、南非工會大會組成三方執(zhí)政聯盟,成為南非的執(zhí)政黨之一,在本國政壇上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目前南非共黨員有22萬人,是非洲大陸最大的共產黨組織。還有尼泊爾的共產黨組織近年來的發(fā)展引人注目,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副主席比迪婭·班達里在2015年當選尼泊爾總統(tǒng),成為世界首位共產黨女總統(tǒng);該黨主席卡德加·奧利則當選為總理;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的領導人昂薩麗·嘎爾迪則擔任議會議長。目前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尼泊爾聯合共產黨(毛主義)與其他黨派組成聯合政府,其中包括多個社會主義黨派。
記者:除了您講到的這些共產黨組織外,世界上還有一些左翼政黨和組織,它們在當前又發(fā)揮著怎樣的作用呢?
姜輝:是的,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的左翼政黨和組織,它們雖然不以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為思想理論指導,但都反對資本主義、反對新自由主義、反對資產階級右翼政黨、反對霸權主義、反對殖民主義等,有的主張建立某種形式的社會主義,比如21世紀初拉美左翼政黨的社會主義理論與運動,為世人矚目。其中委內瑞拉的“21世紀社會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中影響較大,雖然總統(tǒng)查韋斯去世后遭遇很大困難,但仍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影響。還有一些超越于政黨派別之外的社會主義思潮流派,如市場社會主義、生態(tài)社會主義、經濟民主的社會主義、自由社會主義等。
國外左翼力量在21世紀初資本主義危機的時代,在討論和籌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復活”“復蘇”“復興”“振興”。比如,在西歐北美,一些知名的左翼學者己經舉辦了三次以“共產主義觀念”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齊澤克、巴迪歐、朗西埃、哈特、奈格里、博斯特爾斯等共商拯救和重構“共產主義”。斯拉沃熱·齊澤克說,現在“要去思考共產主義的哲學觀點或這一理想如何能被重新激活,以及怎樣在21世紀發(fā)揮作用”。“在當前受金融災難影響而日漸惡化的形勢中,共產主義可能是一個很好的觀點而屬于它的時代終于來臨了。” 阿蘭·巴迪歐提出:“我們的任務是通過思想進程(其特點通常是全球的或普遍的)和政治進程(通常是局部的或個案的,但卻是可傳達的)的結合,在我們的意識之中、在大地之上重新打造共產主義假設。”這些左翼學者紛紛著書立說,闡揚自己所期望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最近幾年,齊澤克的《危險做夢之年》,巴迪歐的《歷史的重生:造反和起義的時代》,哈特和奈格里的《宣言》,喬蒂·狄恩的《共產主義地平線》等論著都在資本主義危機之后重新詮釋了將代替資本主義的“共產主義”,為21世紀的人類找尋設計一種合理的社會制度模式。
西方左翼行動起來了,而且在資本主義心臟地帶大講特講“共產主義”。盡管他們界定的“共產主義”各有千秋,與馬克思主義的共產主義有很大不同,但這件事情本身就表明:21世紀的主旋律已初露端倪,它不屬于資本主義,而是屬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另外,在廣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也在21世紀新的環(huán)境下繼續(xù)探索本國本民族的發(fā)展道路,有的國家也提出走具有本國本地區(qū)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比如拉美地區(qū)的“21世紀社會主義”,南亞地區(qū)的“毛主義運動”,非洲大陸一些社會主義政黨提出的“民族社會主義”,原蘇聯東歐地區(qū)社會主義政黨提出的“社會主義道路”等,其中有的實踐成效顯著,影響較大,比如委內瑞拉的“21世紀社會主義運動”,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和印度共產黨(馬克思主義)、印度共產黨(毛主義)等,在本國政治舞臺上都有較好的作為,有的甚至成為本國執(zhí)政黨,黨的領導人成為國家元首。廣大發(fā)展中國家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已成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一支重要力量。
記者 :那么,您能不能用簡潔的話概括一下21世紀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特點?
姜輝:好的。可以這樣概括:21世紀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走出了蘇聯解體東歐劇變后的低谷,在經歷了嚴峻挫折考驗后重新奮起,在捍衛(wèi)陣地基礎上砥礪前行,在順應時代發(fā)展中變革創(chuàng)新,在資本主義新危機中迎來機遇。社會主義在活生生的現實運動中。可以說,世界社會主義運動開始進人逐漸走出低潮、在發(fā)展變革中謀求振興的時期。
3 中國將為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振興作出新貢獻
記者:您曾經提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21世紀初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最大亮點,那么中國在21世紀社會主義振興的過程中會發(fā)揮怎樣的作用呢?
姜輝:當前,社會主義中國在世界東方的崛起,充分展示著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走向振興的新途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發(fā)展的新形態(tài),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新模式。總之,一句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新階段。
毛澤東曾經指出:“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fā)展和變化,只應該也只能說出個大的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機械地規(guī)定時日。但我所說的中國革命高潮快要到來,決不是如有些人所謂‘有到來之可能’那樣完全沒有行動意義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種空的東西。”在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之后,鄧小平就以偉大政治家的從容和堅定,無比自信地說:“只要中國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堅持社會主義。”習近平指出:“事實一再告訴我們,馬克思、恩格斯關于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分析沒有過時,關于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也沒有過時。這是社會歷史發(fā)展不可逆轉的總趨勢,但道路是曲折的。資本主義最終消亡,社會主義最終勝利,必然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找到了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同時也找到了實踐科學社會主義、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正確道路,在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上第一次成功地系統(tǒng)回答了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課題,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實踐發(fā)展開辟了新境界。鄧小平說過:“我們的改革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范圍內也是一種試驗,我們相信會成功。如果成功了,可以對世界上的社會主義事業(yè)和不發(fā)達國家的發(fā)展提供某些經驗。”他還滿懷信心地預言:“到下世紀中葉,能夠接近世界發(fā)達國家的水平,那才是大變化。到那時,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我們堅信,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fā)展,我們的制度必將越來越成熟,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必將進一步顯現,我們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廣,我國發(fā)展道路對世界的影響必將越來越大。
當前,我們可以說,只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得好,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使世界上1/5的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共同富裕,過上文明美好的生活,那么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就可以充分地顯現出來。
記者:具體地看,中國在21世紀初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中處于怎樣的地位呢?
姜輝: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完全有責任、有信心、有能力為推動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振興作出應有的貢獻。我曾提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不同歷史時期有濟解放了生產力,但也有其負面效應。在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下,資產階級利己主義、拜金主義思想不斷侵蝕干部隊伍,導致一些意志薄弱者以權謀私,搞官商勾結、權錢交易,并力求使既得利益固化。這些既得利益者必然成為踐行巴黎公社原則的嚴重阻力。第五,國民文化素質較低,制約了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的進程,制約了人民政治參與的力度和深度,使人民不能充分發(fā)揮社會主人的作用。總之,社會主義國家在階級消滅以前,即在私有制及其傳統(tǒng)觀念消失以前,社會中還存在著權力變質的土壤。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歷史上,無產階級政權得而復失已經不乏先例。只有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并堅持不懈地清除舊制度、舊思想的垃圾,才能使作為社會公仆的人民政權不可撼動地屹立于世界。
不同“參照系”的觀點:在19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參照系是德國,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主題是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發(fā)展與社會主義運動的開展;在20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參照系是俄國,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主題是社會主義革命與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與鞏固;而到了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參照系已轉到中國,世界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主題是全面改革與社會主義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真正確立。社會主義中國在世界東方的崛起,正在充分展示著社會主義的感召力和巨大優(yōu)越性,必將對世界社會主義的發(fā)展和振興產生巨大的歷史推動作用。歷史老人總是在各種主客觀條件醞釀成熟時刻,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將歷史傳承的“接力棒”交付到已準備好的國家和民族手中,下一步就看這個國家與民族的智慧和能力了。
記者 :最后,請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在21世紀的發(fā)展作個展望吧。
姜輝:1893年,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中的結尾作了這樣的期盼和展望:“新的歷史紀元正在到來,意大利是否會給我們一個新的但丁來宣告這個無產階級新紀元的誕生呢?”恩格斯展望和期盼的是20世紀初意大利社會主義運動的新發(fā)展。歷史發(fā)展的實際進程是,20世紀初的時候,列寧領導下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和人民,用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宣告了社會主義由理論和運動變?yōu)轷r活的現實制度,從而開辟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新紀元。那么在21世紀初的時候,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再次證明了社會主義優(yōu)越于資本主義,成為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引領者。今天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和期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意義猶如20世紀初的十月革命一樣,必將造就21世紀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走向振興的新局面。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情報研究院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來源:瞭望智庫摘編自2016年第6期的《馬克思主義研究》)
【昆侖策研究院】作為綜合性戰(zhàn)略研究和咨詢服務機構,遵循國家憲法和法律,秉持對國家、對社會、對客戶負責,講真話、講實話的信條,追崇研究價值的客觀性、公正性,旨在聚賢才、集民智、析實情、獻明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歡迎您積極參與和投稿。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這位研究員昨天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講解重要問題,他的這篇萬字訪談一定要看!
2017-10-01中央政治局首次就維護國家金融安全集體學習(信息量大,不容錯過!)
2017-04-27儒學家陳來給中央政治局專題授課,曾提出“執(zhí)政黨要中國化”
2016-01-01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