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光科技CEO Sanjay Mehrotra說,全球大型客戶必須想清楚,他們采購使用的產品是否是在取得合法知識產權后所設計的,但中國廠商在半導體領域的知識產權十分薄弱。他還說,中國的芯片企業繞不開巨頭們的知識產權壁壘。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中國人要想做出芯片,"不繳保護費",絕對走不上快車道!
事實上,血淋淋的案例證明,大咖們說的話,真的不是用來恐嚇的!
華人芯片知識產權第一案(cadence與Avanti)
要說到華人公司在知識產權里最大的官司與賠償金額,一定繞不開赫赫有名的EDA大牛人徐建國。
90年代,全球最大的EDA公司Cadence公司與曾經就職Cadence的美籍華人徐建國領導的Avanti(阿凡提)公司就軟件專利問題斗得不可開交。Cadence控告阿凡提盜竊與銷售凱登斯產權的產品。阿凡提也不甘示弱,反控告Cadence的壟斷與不公平競爭。同時,CEO卡斯特羅雙管齊下,還在股票市場中買賣股票展開對阿凡提的襲擊。
備受爭議的徐建國
最后,經過法院多次開庭審判,Avanti被判賠償cadence1.95億美元,并且Avanti后來被Synopsys趁機以8億美元收購。這起官司,也是半導體領域排名前五的知識產權官司之一。結果導致,徐建國黯然退出江湖,美國半導體公司對華人的錄用也戴上了有色眼鏡。
英特爾與深圳東進公司
2005年1月20日,英特爾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東進公司,指控其研發的語音卡產品侵犯了英特爾的知識產權,并為此索賠796萬美元 (約合人民幣6583萬元),相當于東進公司的全部資產。由于索賠涉及金額之大,該案被稱為"2005年中外知識產權第一案"。這也是英特爾公司第一次起訴國內企業。隨即,東進公司在北京反訴英特爾非法壟斷技術、妨礙技術進步。
經過漫長的兩年訴訟后,英特爾與深圳東進公司達成了庭外和解。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幾乎寸步不讓的芯片巨頭,在中國第一次修正了自己的策略。
珠海炬力與SigmaTel
2007年,珠海炬力與SigmaTel雙方同時向外宣布,雙方就正在進行的專利糾紛達成全面和解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撤銷所有針對對方以及對方客戶的全部訴訟,與此同時,雙方也達成為期三年的專利交叉授權協議。
不過,作為和解協議中最為敏感的財務賠償條款,雙方均未向外公開。
據悉,珠海炬力為此總共花費了700多萬美元。
Vanchip與RFMD
2013年2月18日,國內最大射頻IC公司唯捷創芯(天津)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Vanchip)對外公告,公司再次被威訊聯合半導體有限公司(RFMD)在上海起訴,RFMD的理由是Vanchip"多個產品侵犯原告技術秘密",并索要710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
在國內市場,Vanchip與RFMD有多家客戶重疊,是最直接的競爭對手。競爭對手之間的知識產權訴訟謀求的更多是市場份額,知識產權訴訟通常是打壓競爭對手的重要手段。從原告一再發動訴訟,可以明顯的看出這是一種商業目的,利用中國人上市階段,害怕吃官司當被告的心里,從戰略上攪亂對方的布局。
據悉,最后雙方和解,RFMD成功"敲詐"到580萬美元。
匯頂與新思
2016年3月28日,新思(Synaptics)官方網站發布公告稱,該公司和深圳市匯頂科技(Goodix)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美國匯頂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簽署和解協議。內容包括,撤銷所有正在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和美國加州北區地方法院進行中的訴訟,以及各方之間所有正在進行中的行政案件,包括在美國專利和商標局的專利無效行政訴訟案和在中國的專利復審程序案。
新思公司稱,該和解協議的具體條款屬保密信息。但是匯頂科技3季度報告,間接披露了此次和解的各種費用:從季報截圖可以看出,估計應該在1億元以上。
矽力杰與MPS
鑒于矽力杰CEO陳偉在MPS從業過的特殊身份,加上矽力杰一開始推出的產品全部瞄準替換MPS,所以自然引來了巨頭的不滿! 2010年3月2日,MPS向美國聯邦加州中區地方法院,對矽力杰提起專利侵權訴訟,主張矽力杰惡意侵害MPS有關高效率低壓,低電流轉換器(例如直流對直流降壓轉換器)的專利。
2013年11月1日,MPS在美國加州狀告矽力杰和仁寶電腦專利訴訟。這是典型的圍點打援,連著背叛的客戶一起圍剿。據了解,由于矽力杰升級了這些有爭議的產品和技術,反復拉鋸下,雙方終以和氣收場,但是,矽力杰賠償的金額不詳。
Uri Cohen博士與臺積電,海思,蘋果
2017年5月5日,以色列Uri Cohen博士,在德州東區聯邦地院控告臺灣臺積電及其北美子公司、中國華為和子公司海思半導體、以及美國蘋果公司,所生產制造、并使用在智能手機等產品的半導體芯片,侵害其美國專利,主要涉及半導體晶圓多種子層封裝結構及制造方法。
臺積電在本案中成為首要被告,華為和蘋果是臺積電主要客戶,由臺積電代工供應半導體晶片。因販售至美國的智能手機等電子通訊產品,使用了涉嫌侵害系爭專利的臺積電16奈米及20納米FinFET制程處理芯片,故連帶成為被告對象。
首爾半導體與億光
2018年2月20日, 首爾半導體宣布, 已經在于英國專利法院對億光電子提起的專利無效的訴訟中取得完勝。
2018年2月14日, 英國專利法院根據億光的自認做出判決,認定億光的專利無效,同時還命令億光向首爾支付約100萬美元 (712,247.10 英鎊) 的訴訟費用。
中微半導體與VEECO
2017年11月2日,美國紐約東區地方法院對中微半導體的托盤供應商SGL做出初步禁令,禁止SGL給中微半導體提供 MOCVD系統的所需要的晶圓承載器部件。這項禁令實際上就卡死了中微半導體關鍵產品的關鍵部件的來源。
針鋒相對的是,2017年12月7日,福建高院針對VEECO上海發布禁令,禁止VEECO上海進口、制造、銷售或許諾銷售侵犯中微第CN202492576號專利的任何MOCVD設備和相關基片托盤。
最終雙方達成全球全面和解協議。
這是一起中國半導體公司在知識產權上戰勝國外半導體公司的典型案例,扭轉了中國芯片產業屢戰屢敗的局面,堪稱經典案例。沒有強大的祖國支持,沒有雄厚的本土市場保障,這是難以做到的。
鉅泉光電與銳能微
2014年,鉅泉光電起訴深圳市銳能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其許可復制其布圖設計并制造含有該布圖設計的集成電路芯片RN8209、RN8209G(簡稱被訴侵權芯片),且與上海雅創電子零件有限公司銷售被訴侵權芯片。鉅泉公司訴至法院,請求判令兩被告承擔侵權責任。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銳能微停止侵權、賠償損失及合理費用合計320萬元,雙方不服后,二審維持原判。
據悉,這是本土芯片公司知識產權最大的賠償案之一。
編者按
以上這些案例說明,自認為公司在中國,市場在中國,就不會受到海外訴訟的風險。但是其實風險依然存在且無可避免,因為訴訟也許不會直接攻擊你,而是會攻擊到你的客戶、你的供應商甚至是你的代理商。
面對海外巨頭們的磨刀霍霍宰肥羊,中國半導體企業在知識產權的投入就是公司最大的戰略投資,這一點也不夸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吳鵬飛:請全國人民把心放到肚子里,中國芯片五年左右,應該可以全面趕上美國那兩下子
2018-05-07中國芯片來了!性能超國際市場同類3倍!為了這天他們等了12年!
2018-05-03?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