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眾所周知,于建嶸先生對毛主席和毛主席時代都頗有微辭,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志存高遠”的于建嶸先生恐怕給毛主席他老人家提鞋都不夠格。毛主席有句名言: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政策是路線方針層面,策略是方式方法層面,路線方針要讓民眾理解,方式方法要讓民眾接受,兩者缺一不可。反觀于建嶸先生的“批評的聲音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正能量”的說法未免主觀色彩太過濃厚,因為“批評的聲音”本身未必就是正確的,何況,就算是正確的“批評的聲音”如果方式方法欠妥,別人也完全可以拒絕接受的,由此看來,將“批評的聲音”一律認為是“正能量”的于建嶸先生就難免有邏輯混亂且有給“錯誤的批評”洗地的嫌疑了。
今天,知名公知@于建嶸 在微博上講了一件“趣事”。
在帖子中,@于建嶸 先生表明了自己對“批評者”的態度,更將自己對“批評者”的態度“反復”講給一些宣傳干部聽。老實說,我不想知道于建嶸先生授課的宣傳干部來自哪里,更不想知道邀請于建嶸先生給宣傳干部授課人的是何方神圣(盡管我由衷佩服這些人的膽量),我只是純粹想和于建嶸先生探討下對待“批評”和“批評者”的正確態度。
首先,“批評”有“正確的批評”和“錯誤的批評”。若批評不自由,則贊美無意義,“正確的批評”無疑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正能量”的一種,但是,敢問于建嶸先生一句:“錯誤的批評”呢?特別是那些沒事找事雞蛋里挑骨頭的“錯誤的批評”呢?也是正能量?
其次,“批評”還可以分為“善意的批評”和“惡意的批評”兩類。善意的批評無論對錯,由于出發點是好的,大多是能夠被人接受的,而惡意的批評無論對錯,由于出發點是壞的,大多是不能夠被人接受的。
由此可見,并非所有“批評的聲音”都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正能量”。據說于建嶸先生是“知名學者”,可惜一個“知名學者”卻連起碼的辯證的看待問題的能力都沒有實在是件讓人非常遺憾的事,而更讓人遺憾的則是一個起碼的辯證看待問題能力都沒有的人居然受邀給宣傳干部講課了,真是讓旁觀者齒冷讓愛國者心寒啊。
眾所周知,于建嶸先生對毛主席和毛主席時代都頗有微辭,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志存高遠”的于建嶸先生恐怕給毛主席他老人家提鞋都不夠格。毛主席有句名言: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政策是路線方針層面,策略是方式方法層面,路線方針要讓民眾理解,方式方法要讓民眾接受,兩者缺一不可。反觀于建嶸先生的“批評的聲音是這個時代真正的正能量”的說法未免主觀色彩太過濃厚,因為“批評的聲音”本身未必就是正確的,何況,就算是正確的“批評的聲音”如果方式方法欠妥,別人也完全可以拒絕接受的,由此看來,將“批評的聲音”一律認為是“正能量”的于建嶸先生就難免有邏輯混亂且有給“錯誤的批評”洗地的嫌疑了。
《荀子·修身》有云: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媚我者,吾賊也。由此看來,唯有正確的批評才可能成為正能量,同時,正確的贊美一樣可以成為正能量,至于于建嶸先生所說的“無原則說好話言聽計從”由于有諂媚的嫌疑,自然就另當別論了。
一個人如果愛自己的孩子,就不可能整天板著臉“批評”,而一定會支持他鼓勵他贊美他,給他自信給他勇氣給他力量,對待自己的孩子如此,對待自己的國家同樣也應該如此。于建嶸先生無疑是經常“批評”自己的國家的了,但我很難相信于建嶸先生的孩子也是在于建嶸先生一路的“批評”聲音中成長起來的,如果真是那樣,那我只能說攤上這樣的家長那真是上輩子不積德以至于這輩子才會倒了血霉了。
當然,批評固然應該把握好尺度,贊美同樣要把握好分寸,比方說,四大美女自然是都很美的了,但是世人只聽過西子捧心,何人聽過貴妃捧心呢?貴妃只適合去醉酒,這才是美的恰如其分,贊美如果贊美不到點子上比錯誤的批評恐怕更適得其反。在我看來,無論是過度的批評還是過度的贊美都會過猶不及,問題的關鍵還是在于能否將度拿捏的恰如其分。
于建嶸先生曾自我標榜“公知”,老實說,在公知早已爛大街的當下,于建嶸先生能夠主動給自己貼上公知的標簽,我個人還是非常佩服于建嶸先生的勇氣的。公知以“批評”為己任,并自詡“千夫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當然,批評自然是沒人反對的,否則批評和自我批評也不會成為我黨的優良作風之一了,甚至可以說,正確的批評,就算言辭刺耳態度欠妥,只要是正確的,依然是多多益善的,我只是感到奇怪,公知在批評自己國家的時候,態度是否能夠稍微好那么一點點呢?既然公知說“批評”是為了“愛”,可是,請恕我直言,我還從未見過一種愛需要通過咬牙切齒的方式去表達。
很顯然,我們的國家自然沒有某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好,因此,該批評的地方我們毫無疑問應該堅決批評,但同時,我們的國家肯定也沒有某些人想象中的那么壞,那么,該贊美的地方我們為什么不能堅決贊美呢?
上圖是美國水災后敬老院一些無人問津的老人,照片曝光后,很多人為美國老人悲慘的命運感慨不已。說句實在話,這種事要是發生在中國,恐怕網絡會瞬間被公知“批評”的聲音淹沒了,講真,公知是多么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中國啊!
不過,“中國式搶險救災”明顯讓公知失望了,因為我們熟悉的“中國式搶險救災”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兩相對比之下,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并沒有公知所說的那么“不可救藥”。那么,既然中國依舊充滿光明,為何以于建嶸先生為代表的公知的腦子里卻只有“批評”呢?
批評意味著合理的意見的同時還意味著和善的態度,總之,“政策和策略”缺一不可。敢問一句:如果打著批評的幌子而行歪曲事實惡意攻擊之實,這樣的“批評的聲音”怎么可能成為“這個時代真正的正能量”呢?于建嶸先生,您說是不?
坦白說,任何人都是有批評的自由的,包括于建嶸先生在內的公知也不例外,我只是希望于建嶸先生能夠明白一點:你們有“批評”的自由,我們亦有贊美的權利,一句話,你們有多恨這個國家我們就有多愛這個國家。熱愛這個國家,并非因為她完美無缺,而只不過因為她是我們自己的國家而已,就這么簡單!話說,我們自己的國家,我們不愛,那該由誰來愛?
最后,我還想奉勸于建嶸先生一句:中國有句古話叫“悶聲發大財”,以后您講課就講課吧,就別出來顯擺了,這樣會害死人的。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