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ter is coming!凜冬將至!”這是美國奇幻權謀大劇“權力的游戲”中讓人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冰與火在維斯特洛大陸激烈碰撞,這也是2019年我們這個真實世界國際形勢的生動寫照。
一、全球經濟冷,民粹暴力熱,背后反映出資本主義的問題不小
2019年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太大了,IMF連續5次下調了世界經濟增速,預計僅為3%,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增速!
具體數據到底是多少,還要等一等,但估計不會太漂亮。拜美國發動貿易戰所賜,2019年上半年全球貿易量僅僅增長1個百分點,是2012年以來最低。預計2020年,貿易摩擦帶來的疊加效應將導致全球GDP增長縮水約7000億美元。說是經濟寒冬,一點都不夸張。
另外一方面,經濟差強人意對政治產生很強的外溢效應,集中表現在“民粹”二字上
民粹逐漸向主流化、暴力化發展。國外有智庫統計,民粹勢力已經在16國執政,統治10億人口。尤其是今年出現一個怪象,那就是街頭暴力示威活動在全球密集爆發。智利甚至因為騷亂取消了APEC峰會,這在之前聞所未聞,可能會寫進歷史課本。在俄羅斯,反普京抗議聲勢浩大,部分活動規模超過了2萬。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比勒陀利亞、開普頓等城市排外騷亂導致10人被殺,數百家商店被毀。在印尼,不少政府大樓都燃起了熊熊大火。此外,在西班牙、英國、美國、印尼、伊拉克、黎巴嫩、蘇丹、埃塞俄比亞、阿爾及利亞、幾內亞、玻利維亞、厄瓜多爾等至少20多國爆發了程度不一的暴力示威。
其中一些有“顏色革命”的黑手在作祟,還有不少是因為生活開支上的小問題,一言不合就上街、打砸搶
智利是由于高峰地鐵漲價3毛錢,美國紐約是地鐵漲價,印度是洋蔥漲價,這些幾毛錢引發的血案讓咱們中國人覺得又好笑又奇怪,心中不免疑惑,“多大點事,至于嗎?”其實在西方社會,這種戾氣積攢已久,像一個不斷膨脹的大氣球,這幾毛錢的鋼蹦正好砸上去,氣球便炸了。資本的本質是逐利,資本主義的本質是剝削,資本主義從來沒有變好過,只是前幾十年發展得好,老百姓還有些好日子過。這種制度就像一架坑洼不平的河床,有深有淺,水漲時,深坑、淺坑都填得滿、喝得飽,但一旦水退,深坑有時依然賺得盆滿缽滿,但淺坑則要最先干涸。2019年,資本主義制度在解決資源分配不平等問題上,顯得那么無能為力。
二、世界格局冷,科技運用熱,可以預見到未來安全陷阱不小
大國戰略博弈加劇,美國對中國和俄羅斯雙面遏制,對傳統盟友敲打訛詐,在拉美后院翻土動工,形成了四面出擊的戰略態勢,熱點問題更加難解
其中比較有代表性是朝鮮半島問題和中東局勢。朝核如同大火藥桶,有時美朝之間春風化雨,似有轉機,但無奈結構性矛盾難解,總是風干物燥,隨時可能一點就炸。中東就像“毛線球”,伊朗核、敘利亞、巴以、也門等問題交織在一起,難解難分;也像“俄羅斯套娃”,代理人關系復雜,一層套著一層;還像“飛鏢盤”,美國、俄羅斯、歐洲大國,伊朗、沙特、土耳其地區大國,以及包括恐怖分子在內的各種內部勢力,都要亂插幾刀,越插越爛。
在這種“涼涼”的格局中,科技在其中的應用不可不謂火熱,之前在科幻作家論壇上討論的問題,逐漸“變現”,成了國際政治玩家不得不認真考慮的事項。也門問題同無人機技術相結合,造就了沙特油田遭襲事件,導致沙特原油供應減產50%。“區塊鏈”之前還是“科技藍海”,甚至“圈錢噱頭”,現在實打實擁有了“政治屬性”,各國為了打破美元霸權,相繼推出主權貨幣。我國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迅速,增加了大家的安全感,卻被美國用來污蔑成“監控國家”,其中部分原因是中西方對公共空間理解不同,更多的則是反華勢力借題發揮向中國發難。
國際格局中多組矛盾本身就難以化解,加之科技發展與成果應用加速,為今后增加了不少新的安全領域的不確定因素和國際治理的灰色地帶
從防務安全上看,一些新技術一旦用于攻擊目的,成本低、威力大,同時難防控、難追溯,為各國的國家防務、公共安全、信息情報等部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國家發展上看,一些新技術既是未來一國競爭力的制高點,也是能夠扼住對手的殺手锏,必須要加大研發應用力度以及國際規則制定。從國際政治上看,一些新技術可能會如同所謂的“人權”、“民主”,容易被綁架利用為攻訐其他國家的政治工具,要抓住相關倫理還沒有成型之機遇,定義倫理,服務政治。未來處理國際關系,不僅需要政治人才、外語人才、法律人才,也需要越來越多的科技人才。
三、中美關系冷,美國拉攏熱,陣營分化趨勢有些撲朔迷離
在大國博弈中,最應該關注的當然是中美關系,這是世界大變局的主線條
2019年,從太平洋彼岸吹來一股股寒潮,中美關系越來越冷。“打壓中國”似乎已經成為美國的對外工作重點和國內政治正確,同時不斷向全領域、全政府的態勢發展。
首先,貿易戰從未停歇,今年特朗普在推特提了一百多次“關稅”,比去年高了一倍有余。這一年,中國本著極大的耐心,同美國進行了8次高級別磋商,但美國總是堅持“交易的藝術”,反復大搞極限施壓。
其次,美國還在其他領域不斷向中國開炮,從中興、華為再到孔子學院、抖音,凡是中國的,都可能“有損美國安全”,干脆連學生、技術人員的簽證都能卡就卡,外交官活動也受到了限制,金融上再給中國套上“匯率操縱國”的帽子。
第三,美國國會也不知是不是為了刷存在感,不斷在中國的香港、新疆、臺灣問題上出臺美國所謂的“法案”,對中國內政的干涉十分露骨。這種一廂情愿、自以為是,就像2019年夏天諷刺“霸道總裁”的一句流行語,“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讓人覺得頗為幼稚和無奈。
美國試圖以意識形態、安全問題拉攏西方,但中國的市場力量、產業優勢又為其他國家所倚重
國際社會在中美之間不愿意選邊站隊,中國無意壓他們選邊站隊,但這些國家有時迫于美國壓力又不得不作出選擇。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盟友多次公開威脅。
他在意大利說,“我敦促意大利朋友們看看中國如何利用其經濟實力建立政治影響力和侵蝕主權。”
在斯洛伐克說,“有必要防范中國通過經濟和其他方式操縱斯洛伐克政治體制。”
在匈牙利說,“有關國家須考慮在華為與美國之間作出選擇。”……
可大家看到的圖景讓美國大跌眼鏡,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吸引了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名外賓前來,達成6大類283項務實成果,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從“大寫意”邁向“工筆畫”的里程碑。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181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參加,3800多家企業參加企業展,超過50萬名境內外專業采購商到會洽談采購,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額比首屆增長23%。在想不想站隊脫鉤的問題上,大家用腳投了票。
世界是否會形成類似冷戰時期的不同陣營?有很多不同的聲音
有人說,貿易戰繼續打下去將導致全球“六鏈”割裂,也就是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區塊鏈、人才鏈。也有人說,中美不可能脫鉤,產業鏈不可能割斷,這是市場規律決定的。還有人說,劃分今天世界兩大陣營的不再是意識形態,而是全球化。每種說法都有自己的道理,未來的世界不應該撕裂成兩個陣營或者多個陣營。但可以確定的是,只要美國對華打壓不松手,恐怕全球化會越走越艱困,各國也會越來越糾結,畢竟中國、美國和世界各國,大家誰都離不開誰。
2020年快到了,許個愿望吧,愿經濟的寒冬早一點結束,世界和平早一點到來,中美關系重回正軌,各國平等友好相待。中國能力大,責任大,相信將繼續積極倡導多邊主義,同國際社會一道,防止中美脫鉤和世界分裂。
長按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昆侖策網”!
(來源: “紅色文化網” ,轉自“共青團中央”)
【昆侖策網】微信公眾號秉承“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的辦網宗旨,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電子郵箱:gy121302@163.com
更多文章請看《昆侖策網》,網址:
http://www.kunlunce.cn
http://www.jqdstudio.net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