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升級,國際形勢波詭云譎,挑戰與機遇并存,但機遇依然大于挑戰。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只要自信、沉著,應對得當,很有可能促使中國改革開放進入一個前所有的新階段。形勢逼人,事在人為。筆者有以下幾點粗淺看法:
1、 美國的“戰略焦慮”在禍害自己和世界
特朗普9月25日的聯大演說和副總統彭斯10月4日的反華演講,并不反映美國的強大和自信,倒是反映出他們的戰略焦慮和急躁。特朗普要親手摧毀1945年實際上由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卻又沒有拿出替代的東西,反復強調的是只顧自己的“美國第一”,已經失信于天下。而彭斯的演講充滿謊言,雖被稱為“準冷戰宣言”,但美國到哪里去拉攏一批鐵桿反華國家,組成針對中國的“鐵幕”?中國既沒有象當年蘇聯那樣企圖“赤遍全球”,同時又是許許多多國家互利合作的貿易伙伴和朋友,他們跟著美國打反華的“冷戰”有什么好處?
2、中美關系將與以往40年不同,但沒有本質區別
特朗普之流的世界觀是“叢林法則”,也就是資本追逐利潤的冷酷性。特朗普認為以往40年是美國讓“中國偉大了起來”,卻沒有把中國匯入“世界主流”,因而吃虧了。美國心目中“美好的中國”是這樣的:經濟上,中國永遠處在產業鏈的中下端,成為美國高端產品的穩定的市場,以及原料與勞動力的廉價來源;政治上,實行多黨議會民主,以便于美國幕后操縱。但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違背了他們的“初衷和好意”。
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7月中旬在阿斯彭安全論壇上說:“中國正在試圖將自己定位為唯一占主導地位的超級大國,唯一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大國。”他還說:“中國是我們作為一個國家面臨的最廣泛、最具挑戰性和最重大的威脅。”所以美國要全面壓制中國的發展,貿易戰只是手段之一。
與以往40年不同的是,美國已不對中國抱有改旗換幟的幻想,而是當作頭號對手或敵人來對待。美國已給中國定性:政治上,中國是“非民主”的;經濟上,中國是“非市場”的。美國希望把“市場加民主”當作一面大旗來拉攏伙伴共同對付中國。其實美國一直是這樣給中國定性的,所以并沒有什么本質區別。
3、道路自信現在尤為重要
當今世界存在著兩條道路的斗爭。蘇聯瓦解后,西方驚喜,以為“歷史終結了”,資本主義可以萬萬歲。沒想到西方瓦解了主要對手蘇聯后,反而日子越來越不好過。與此同時,大洋彼岸,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中國越來越強大。這使西方困惑和驚恐,他們真真切切地擔憂起資本主義的命運來了,“戰略焦慮”由此而來。
中國的道路是什么呢?中國人民堅信:在經過90多年血和火考驗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政治上實行多黨合作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經濟上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追求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40年的艱苦努力成就了人間奇跡,顯示了中國道路的強大生命力。
誠然,我們的制度并不完善,問題很多,但我們相信是可以逐步完善的。這種不完善,有的是失誤,有的是歷史局限性。什么時候都難做到十全十美,有不完善才會有進步。
但是西方說,資本主義才是人類發展的主流,用西方的尺子一量,中國就是“非民主”、“非市場”。對于這種說法,我們的態度是:第一,我有自信,你自己怎么樣多照照鏡子吧。二,凡你批評我的,如有合理成份,我可以作為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參照物和動力,繼續完善自己。
毋庸諱言,中國有不少迷信資本主義是主流的人,有些經濟學家是從研讀西方經濟學開始自己的學術生涯的,他們往往很難跳出舊的框框來思考問題,對正在中國大地上實踐和書寫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學有本能的抵制。
4、最有說服力的是事實
在以往40年,中國一直存在著在民主問題上要不要“全盤西化”的尖銳斗爭,這既有西方幕后操縱的背景,又有國內一些勢力煽惑的圖謀,一度達到相當猖獗的地步,甚至公開在我們的刊物上搖旗吶喊。我們一批堅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人與之展開了艱苦的論戰。現在情況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全盤西化”論已難有大的市場。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轉變呢?理論論戰是一個方面,有一定積極效果。但起關鍵作用的是事實:西方民主自己越來越不爭氣,政黨惡斗、效率低下、金權政治等等,已經自己敗壞了自己的名聲,在世界上難有神秘的號召力;而那些被美國用武力打造的“被民主”的國家,亂象悲慘,反而成了西方的負擔。與此同時,中國的民主制度保證了中國政局的穩定、政府的善治和經濟、民生的大發展。這個事實誰也否定不了。所以,一打宣言不如一個行動,只有扎扎實實地把我們的事情辦好,才可以凝聚民心,為世界樹個好榜樣。
5、人類要謹慎理智地闖過目前的關鍵過渡期
當前的世界亂象,從本質上說,是晚期資本主義苦無出路,不知如何是好;同時,社會主義理想雖然極富吸引力,但要成為成熟的制度,道路還很漫長。
資本主義的弊病已有目共睹。2014年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寫的《21世紀資本》用大量歷史數據對當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合理性提出了致命的質疑。其實只要看看西方各國的現狀況,日子都很不好過。曾經有過海盜資本主義、殖民資本主義、工業商品資本主義,今天到了金融資本主義,美國人民已經曾“占領華爾街”,提出了1%與99%的尖銳問題。
奧巴馬是靠“改變!”為口號上臺的。特朗普也深知美國必須改變,但他的思路是讓美國一國“重新偉大起來”,對其他資本主義盟友可以敲詐勒索。他既救不了美國,也救不了資本主義。
西方的民主制度目前是約束特朗普不能過份胡作非為的籠子,看來現在他還難破籠而出。但今后會怎么樣呢?后特朗普時代又會怎么樣呢?現在誰也回答不了。馬克思設想過經過一場革命,誕生新的社會制度,但這在西方還是個未知數,而更多的人是寄希望于一人一票的漸進式改良。現在一人一票的民主面臨危機,不知何去何從。
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想從資本逐利的野蠻性中跳出來,造就和平相處、相諧共生的新世界。這個目標確實對全人類有強大的吸引力,但要實現還很遙遠。
所以,現在人類面臨極其關鍵、弄不好有極大危險(核武器等等足以毀滅人類)的過渡時期。能不能過關,極大地考驗各國的政治家和人民。
當前的中美貿易戰如果放在這個大背景下來思考,實在用不著急躁,而是要謹慎理智地應對。貿易是可以談的,利益分配是可以商量的,但走什么道路應由各國人民自己決定,別國無權干涉。中美看來要經過一段“不打不相識”的階段,最后雙方為了子孫后代都應理智地處理分歧。中國這個大市場特朗普是舍不得丟掉的。美國國內不是鐵板一塊,西方也不是鐵板一塊,馬克龍就公開在聯合國大會上同特朗普唱反調,反對“強者為王”,反對“單邊主義”。我們要盡可能爭取大多數,引領世界走好這個過渡期。任重道遠,誰也躲避不開。
6、中美貿易要提倡“對等原則”
40年前中美兩國的經濟相差懸殊。2002年中國是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而今天,中國的GDP約占美國的63%,成了世界老二,因此在關稅上作些調整是不可回避的。
中美貿易談判,必須有“對等原則”,這種對等,不僅僅是在關稅上,更多的是在非關稅壁壘上。現在美國動不動就對中國企業和投資進行“安全審查”,而審查權掌握在他手里,因此可以隨時以安全為名保護本土企業。
如果你這樣做,我為什么不可以這樣做?現在美國一個勁地要我們開放,特別是金融開放,這是一個十分危險的陷阱。美國玩弄金融手段經驗豐富,弄不好他就來個“贏者通吃”,我們千萬要小心。已經有許多國家吃了苦頭,老百姓辛辛苦苦幾十年創造的財富,會神不知鬼不覺地被騙走,而且是合法的。我們還沒有這個本事,只能看住大門。最怕的是里應外合,出現內鬼,他們的手法可以做到不留痕跡,難以審查。
凡是美國要我們給的好處,先問問你美國給不給。中國的企業和投資能否得到對等的便利?
7、科技發展是通向光明未來的鑰匙
一個全新的世界正在向我們走來,推動它到來的是高科技。我們不妨從貿易戰中抬起頭來向前展望,心情就會開朗。
高科技對我們有近期與遠期兩層含義。近期來說,舉個例子,現在太原鋼鐵廠生產的0.02毫米的不銹鋼箔在國外供不應求。有的外國客戶在全世界轉了一圈,還是選中太鋼的,而且美國加了25%的關稅也要。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貿易戰也是一場高科技之戰。現在我們在這方面整體上不如美國,所以美國很神氣,動不動可以制裁我們,但這種優勢還可以保持多久?中國在新時代還要發揚“兩彈一星”精神,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但人的高昂志氣和良好精神狀態有利于創新。
從長遠來看,高科技帶來的生產力的極大解放,必將從根本上改變社會。有專家說,5G將使社會來一波洗牌;量子革命與人工智能再來一波洗牌;而可控核聚變的商用就可能帶來終極洗牌。到那時能源用之不竭,十分便宜。社會財富將極大豐富,實現共產主義的物質條件將趨成熟,那是一個什么情景?中國在以上三個領域都不是局外人,而是有一定發言權,我們要做的是為它們的成功創造最好的條件。未來是屬于我們的。
8、辯證看待亂象與危局
喜歡平靜不喜歡混亂是人之常情,但亂象與危局的到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辯證地看,只要應對得當,就可以開創新的大好局面。毛主席當年就是這么教導我們的。
毛主席1958年9月5日在最高國務會議上就是這樣分析國際形勢的。他認為“真理抓在大多數人手中,而不抓在杜勒斯(當時的美國國務卿,是個極端反共分子——作者注)手中。”相比之下,是美國更怕我們。他認為緊張局勢也可能會引出我們想要的結果。禁運封鎖可以逼我們自力更生。他以抗戰時蔣介石停發八路軍軍費為例,結果催生了大生產運動,實現了八路軍經濟獨立,反而成了好事。
當前的亂象與危局,正是我們開創新局面的大好時機。好處有四:一可以教育人民,認清帝國主義本質,凝聚人心;二可以倒逼改革開放,繼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三可以鍛煉我們的干部和人民,在復雜條件下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四可以加速高科技發展;五可以爭取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和人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讓美國孤零零地去做“美國第一”的美夢。西方有評論說,特朗普正在讓中國偉大起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應該感謝特朗普。他口口聲聲說中國是他“偉大的朋友”,我們不妨交這么個朋友。
【詹得雄,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本文原載微信公眾號“華語智庫”。】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詹得雄:自信沉著應萬變——對中美貿易戰以及當前國際形勢的幾點看法
2018-12-02張維為:中美貿易戰·第四集 為什么中國國內有那么多“投降”的聲音?
2018-10-09張維為談中美貿易戰:為什么有些中國人比美國人自己還迷戀美國夢?(視頻集成)
2018-10-04?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