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某全國性研討會上,關于美國以基金援助形式向中國學術界滲透價值觀的討論,引起與會學者熱議。一位參會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關于這個問題的議論已經(jīng)很多,情況確實很嚴重。
據(jù)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學者安子杰的研究顯示,美國更喜歡通過學術機構、企業(yè)和政治精英來影響受援國的決策。在美國基金大量的海外援助項目中,對學術機構、政府部門、官方非政府組織的援助分別占44.01%、25.38%、16.62%。
誰拿了美國的援助基金?拿基金的人在做什么?美國推行的海外基金援助項目有何意圖?記者對此進行了調(diào)查采訪,為讀者揭開援助基金背后的真實狀況。
基金援助配合美國全球戰(zhàn)略
20世紀初,美國的一些資本家成立了一大批基金會,致力于美國國內(nèi)公益事業(yè)。二戰(zhàn)后,美國不少基金會向海外擴展。這種擴展往往與美國全球霸權戰(zhàn)略相配合,且均有長期為美國意識形態(tài)戰(zhàn)略服務的明確目標,已形成結構完善、互補性較強的基金體系,并以非常純熟的技術手段堅持不懈地努力輸出其文化和意識形態(tài)。
以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為例,據(jù)浙江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劉國柱的研究,其對外援助領域主要集中在促進受援國的政治多元化和經(jīng)濟市場化,以及制度建設和教育、文化及宣傳建設。
在教育、文化和宣傳建設方面,劉國柱將其總結為三個方面:一是支持獨立報紙、雜志和其他傳媒。二是在學校中開設具有民主導向的課程。三是促進傾向“民主”的知識分子、作家、科學家和藝術家的聯(lián)合等。
“這種鮮明的傾向性使該基金會的援助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如其工作目標是共產(chǎn)黨執(zhí)政的中國、古巴、朝鮮、越南等國家。”劉國柱說。有美國學者談到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成立觀念時,曾明確表示,就是公開做過去幾十年來(美國)中央情報局秘密去做的事情。
北京某著名高校一位教授告訴記者,美國基金會對與中國政府作對的機構或個人比較感興趣。基金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針對我國高級知識分子,培養(yǎng)知美派、親美派。學術界部分學者及民間智庫接受美國基金會的援助較多。
多位受訪者向記者介紹說,確實有不少中國學者接受美國基金的贊助。而高校的一些教師在接受援助后,上課時非常明顯的傾向性對學生影響很大,這種情況令學界擔心。
“高校中那些標榜自由主義的人往往和美國基金會打得火熱。他們呼喊著自由主義、憲政、‘普世價值’觀等。這些被稱為‘帶路黨’的人,支持的就是美國的那一套。”沿海某著名高校的一位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拿了錢就得替人喊,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美國基金會的資金去向往往較為隱蔽。劉國柱告訴記者,前幾年因研究所需,他到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圖書館查找關于基金去向的資料,但被告知這屬于機密,不公開。該基金會亞洲部相關負責人向他解釋說,要保護那些受援助的人。
針對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受眾的資金投入也能反映出美國的基金意圖。據(jù)悉,一些中國網(wǎng)民所用的“翻墻”軟件就是由美國基金會投資研發(fā)的。美國基金戰(zhàn)略也常以慈善形象出現(xiàn),如國內(nèi)某著名艾滋病防治組織。另外,一些婦女組織、非政府組織等,也往往受助較多。
對于美國通過基金援助這種“隱形戰(zhàn)略”輸出價值觀的行為,武警指揮學院原副政委王忠興認為,美國基金會帶有意識形態(tài)的傾向性是毫無疑問的,其對中國學術界的滲透,值得高度警惕。
假“援助”之名推行軟霸權
對于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的行為,劉國柱表示,“這就是打著民主的旗號干涉別國內(nèi)政”。
“但美國認為自己是在普及民主,而非干涉別國內(nèi)政。然而,任何國家和地區(qū)的民主化都應是自然發(fā)展的產(chǎn)物,不可能脫離本土歷史文化傳統(tǒng)。”劉國柱告訴記者,美國的基金戰(zhàn)略實質上就是軟強權、軟干預的文化霸權、意識形態(tài)霸權。
西方著名學者奧奴弗和皮內(nèi)德認為,美國基金會在教育方面的活動,可能已成為傳播帝國主義的新形式,其目的是維護或加強國際體系的權力或特權,本質上是維護造就不平等與不公平的社會經(jīng)濟體系。
有學者認為,美國對異己意識形態(tài)國家持有天然的厭惡感、排斥感,從未對這些國家進行過理性思考。“最起碼,美國主流社會沒有對該問題進行過系統(tǒng)研究和思考。”劉國柱如是說。
還有觀點認為,這種“隱形戰(zhàn)略”通過文化移植,干涉他國內(nèi)政,其實質是后殖民主義,也稱新殖民主義。
“美國善于打破一個舊世界,如一些中東國家的格局。但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如何建立一個適合當?shù)氐恼唷C绹谶@個領域也從來沒有成功過。所以,中東局勢至今仍動蕩不安。” 劉國柱認為,這說明美國自認為最好的東西,不一定適合世界上所有國家。
某軍事院校學者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政府不直接出面,通過基金援助扶持受援國的敵對勢力、非政府組織、網(wǎng)絡勢力等,如支持中國的falungong、“藏D”、“疆D”等分裂勢力,使其收益最大化。
對此,王忠興認為,這明確反映了美國對“恐怖分子”的雙重標準——對威脅其本土利益的恐怖分子毫不手軟,對中國境內(nèi)的恐怖分子卻提供庇護。“美國宣稱自己維持國際公平,其實一切行為都是利己主義。美國的基金援助也是如此。”王忠興說。
在中國的前途將日漸衰退
“敵對勢力對中國的企圖從來沒有放棄過。這值得我們警覺。”上述軍事院校學者表示,現(xiàn)代戰(zhàn)爭不再只是軍事戰(zhàn),輿論戰(zhàn)、心理戰(zhàn)都是敵對勢力的戰(zhàn)爭手段。我們必須重視這些問題,有所因應。
劉國柱認為,中國時下已成為美國基金會關注的重點,但也是難點。在中國進行基金援助之類的“隱蔽戰(zhàn)略”越來越難,但他們開始選擇通過境外非政府組織,意圖曲線實施戰(zhàn)略目的。“比如通過東南亞與中國關系較為親近的國家的非政府組織到中國代替他們實施戰(zhàn)略,這種手段更為隱蔽。”
“美國的策略不一定是要搞垮中國,但是一定是要搞得中國自顧不暇。”上述沿海某著名高校學者說,比如美國知道支持“疆D”勢力等對中國實際意義不大,但這種“吐痰戰(zhàn)略”,就是讓你惡心。
那么,如何應對美國的基金“隱形戰(zhàn)略”?這位沿海某著名高校學者認為,從國家戰(zhàn)略上講,一要建立國外基金援助審查制度;二要深刻認識到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三要為我國優(yōu)秀人才提供為國家服務的平臺,讓最優(yōu)秀的知識分子掌握話語權。
上述某軍事院校學者則表示,可在采取正面交鋒的同時,通過我國外交機構、留學生群體等,展示中國和平道路,作為應對敵對勢力的一種途徑。
美國某基金會駐華代表處的一位中國雇員認為,過去國內(nèi)資助學術研究的資金源有限,有時不得不喝“洋奶”。從項目招標到審核過程,都滲透著美國的價值觀。無論主動還是被動,申請項目的學者會迎合基金會的價值觀,如此才能拿到基金會的錢。不過,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美國基金在中國將越來越?jīng)]有市場。
學者認為,雖然未來美國對中國的基金戰(zhàn)略還會繼續(xù),但成效將會日漸衰退。中國人民能夠明辨是非,美國的很多用心都將充分暴露。此外,改革開放的受益群體正在日漸擴大,境外勢力以中國社會轉型期的矛盾攻擊中國國家體制等隱形戰(zhàn)略在中國會越來越?jīng)]有群眾基礎。
鏈接: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部分資助情況
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為支持委內(nèi)瑞拉國內(nèi)反對力量提供的經(jīng)費:
1999年撥款25.78萬美元,居拉美國家榜首;
2000年升至87.74萬美元;
2001年撥款達到100萬美元。
2007年,美國全國民主基金會相關援助經(jīng)費支出:
資助中國境外反對派組織的經(jīng)費為611.0486萬美元;
資助朝鮮境外反對派組織的經(jīng)費為151.878萬美元;
資助古巴境外反對派組織的經(jīng)費為111.6172萬美元。
2007年,受資助數(shù)額較大的中國境外反對派組織分別為:
中國人權組織:43萬美元;
勞改研究基金會:28萬美元;
中國21世紀基金會維吾爾美國協(xié)會:24萬美元;
世界維吾爾大會:13.6萬美元。(摘編自劉國柱《全國民主基金會與美國民主援助》,《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
作者:唐紅麗 毛莉
來源:《學習活頁文選》雜志2014年第24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nèi)容 相關信息
長河紅陽:“餓死三千萬”、蔣經(jīng)國基金會與謠言生產(chǎn)傳播集散地香港
2018-08-09?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 社會調(diào)查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