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中醫藥在武漢的使用,從一開始就成為很多人密切關注的話題。尤其是西藥尚無特效藥,而實踐已證明中醫藥在縮短病程、減少危重癥轉化等方面效果顯著的情況下,中醫藥問題在武漢關乎生死和全局、尤為迫切。
近期,大家都已看到中醫藥在武漢極好的療效,鼓舞人心。武漢決勝的重點應放在預防和輕重癥患者救治上,急需各級領導拿出決心,增援中醫醫療力量,中西醫結合,由中醫主導,媒體加強引導。
本號2月10日的文章中,我們梳理了武漢對中醫藥一定程度的重視、和先進省份的差異,已指出武漢在大面積應用中醫藥問題上似乎還在徘徊(點擊查看:河南經驗,多個省份經驗)。本文在此仍列舉一二,在已應用了中醫藥的地方,已證明了它確切的療效。
一“中醫藥參與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0%”
2月6日,國家中醫藥局宣部重大消息,中藥清肺排毒湯治療新冠肺炎總有效率可達90%以上。這一療效,與武漢的中醫療效可以相互印證。2月10日,湖北省中醫院黨委書記巴元明教授接受采訪時說,“中醫藥參與的總有效率達到了90%左右。”
某些人會說,國家中醫藥局的藥方是不是只適合輕癥患者?不是!文件明確的說:可用于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輕型、普通型、重型患者,在危重癥患者救治中也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使用。這說明,不僅可以用它來救治武漢的輕癥患者,還可以用來救治重型患者、危重癥患者。
這樣的高效,可以吊打90個“瑞德西韋”了。
二中醫的介入,提高了金銀潭醫院的治愈率
2月8日元宵晚會上,水均益連線武漢金銀潭院長張定宇,1200多名感染者已有500多名治愈出院,治愈率超40%,同期武漢確診13603人才治愈698,治愈率不到5%。金銀潭醫院一家治愈500多人,占武漢治愈人數比例70%以上。除了金銀潭醫院作為傳染病定點醫院,有傳染病防治的專業背景之外,國家中醫醫療隊的介入也是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在其他醫院同樣如此
1月29日第二支國家中醫醫療隊接管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三個病區。2月6日,23位患者經過中西醫結合治愈出院。患者中,重型患者住院時間達18天,普通型患者住院天數最短6天。
在2月11日召開的湖北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上,山東第一批援湖北醫療隊領隊張韜表示中藥診療方法在疾病早期介入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
基于中醫的上述療效,結合武漢目前的情況,我們做以下四點呼吁:
一、增派更多中醫醫療隊,讓中醫發揮更大作用
洛陽援鄂中醫醫生王榮寶說:想給病人用中藥,但抗疫醫院90%都是西醫院,在西醫院頂多有連花清瘟膠囊,其它中藥都沒有。醫療環境變了,我們是到陌生城市打工。
這的確就是客觀現實:無論是武漢還是全國,西醫醫院占絕對統治,中醫只是配角。武漢目前開放的接收新冠肺炎患者醫院一共35個,其中只有10家中醫醫院。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消息,截止2月9日,支援武漢的中醫藥國家隊總人數341人。全國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總數已達1.1萬人。1.1萬人員當中,應該有各省派去的一些中醫。不過,基于中醫資源只占全國大約15%醫療資源的現實,中醫自然不會多。原因上,與最近幾十年的整個國家導向有極大關系,此處暫且不表。
目前應從全國增派更多專業的中醫隊伍到武漢,加強中醫力量。這就像打仗,雖然總體兵力不夠,但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在局部造成我強敵弱的態勢打殲滅戰。
某些人可能誤以為中醫看病很容易,其實不是。特別對疑難雜癥、危重癥病人,不是說大夫把個脈開個方就好了,而是需要根據中醫辨證理論,精心診斷、會商方案,才能保證更好的效果。這就需要更多人力投入。
中西醫結合,中醫主導,讓15%的醫療資源做中流砥柱,很多人疑惑。15%是全國,集中一部到武漢,比如抽調1萬名中醫醫護人員到武漢,應該是沒任何問題的。據衛健委官網資料,全國中醫執業醫師(含助理醫師)有50萬。若真正發揮中醫的主導作用,一開始就應這樣安排。而目前已增援武漢的原有醫療隊伍,根據需要有序輪休或部分撤回,減少疲勞。中西醫結合,中醫主導,非不能也,是不為也。
各地援助湖北的中醫醫療隊
二、大力推廣仝小林院士的做法
仝小林院士是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2月7日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經驗說:在這特殊時期,為了讓每一個病人都能吃上中藥,不拘泥中醫“一人一方”“一人一辯證”,效仿古代大鍋煎藥的模式,由政府來組織、督辦,在疫情重災區武漢大范圍發藥救治。
我們看到,正是這樣的考慮,目前方艙醫院的患者們才用上了中藥,讓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效果得到治療。相比2月4日之前那樣,一味等待定點醫院的床位,一味偏重純西醫的治療,要務實、主動得多,是行之有效的主動防御戰略。
工作人員為武漢市武昌區黨校隔離點配送湯藥
相比需要高度依賴設備、場地,中醫有著獨特優勢。在方艙醫院這樣設施條件相對簡陋的地方,以及集中隔離點(賓館、體育館、學生宿舍等)和居家隔離的人,中醫藥可以快速分發,是切實可行的。幾萬、十幾萬、幾十萬份中藥制劑的獲取并不困難,實踐證明療效極佳不說,還非常安全可靠。中藥不是“瑞德西韋”,不需要等到4月27號才出結果(敢不敢用、有效無效另說)。對中醫藥安全性,老祖宗已經做了幾千年的實驗,還需要再做一遍?
建議繼續推廣仝小林院士的做法,讓奮戰在武漢的9萬名醫務工作者、幾十萬名社區干部、上萬名疑似病例、隔離點所有人員,普遍使用中醫藥,必將大有用處。
三、媒體多宣傳中醫療效、案例,不要天天重復“無特效藥”的老調
世人只知鐘南山,不知有仝小林,這就是媒體宣傳的結果。
世人只知新冠肺炎“無特效藥”,而不知中藥有效率90%以上,這也是媒體宣傳的結果。
趕快收起你們的“無特效藥”論吧!中藥不算藥嗎?恐慌中的武漢患者們,需要的是加油打氣、增加信心。媒體當然也懂得這個道理,但不知何故,拿來的材料盡泄氣。本號多篇文章都反復指出媒體的嚴重誤導,不再重復。
“有效藥物是打贏這場阻擊戰的重要制勝武器”。的確是這樣的。不過,如果繼續寄希望于“瑞德西韋”們,黃花菜都涼了。
2月11日,國家監察委網站罕見跨界發聲,力挺中醫,高度評價中醫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的作用,引來猜測。媒體們,再不宣傳中醫,是要等著監察部來宣傳中醫嗎?
四、減少醫護人員感染,考慮同時采用中醫的辦法
廣為人知的是2003年非典中,廣州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在鄧鐵濤老中醫的建言和帶領下,采用中醫治療,創造了醫護人員0感染、病人0死亡、醫院0轉院的醫療奇跡。幾百名醫護人員通通服用中藥,只帶口罩,不穿防護服竟然0感染,這個經驗實在值得大推特推。當年是怎么做到的、用的什么方子,不至于因鄧老的去世而丟掉了吧?
據騰訊網發文:目前武漢已有逾1000名醫護人員感染(但今日此文已全網刪除),而防護設備一直緊缺。在此情況下,是否在部分醫院借用鄧鐵濤老中醫的經驗?目前最缺的,不是能不能,而是敢不敢做的勇氣。
2月12日,國家衛健委、中醫藥管理局再發通知,再次強調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醫協作機制,組建省級專家組時要含有一定比例的中醫專家,確保患者第一時間用上中藥。這也說明,前期工作并未真正、普遍發揮好中醫的作用,需要立即糾偏。衛健委的文件,值得武漢一線指揮者們認真領會執行。
一個發揮好中醫的作用,一個“四集中”,在事后的評價中相信會是兩個突出的亮點,對扭轉武漢的被動局面至關重要。“四集中”有中央的敦促、有監察委的監督,會很快實現,而中醫藥全程、大范圍參與治療,就靠對事實的尊重了,需要領導武漢的各級領導們,拿出2003年吳儀副總理那樣的勇氣。目前的武漢,尚有差距。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