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
美日荷三國達成協(xié)議,對出口中國的芯片設備作出限制,中美芯片戰(zhàn)爭進入短兵相接的戰(zhàn)國時代,等于是在芯片產業(yè)上攤牌了。
另外,中國在芯片設備上真的那么不堪一擊嗎?
據(jù)媒體消息,1月27日,美國、日本與荷蘭對限制向中國出口芯片制造設備方面,達成了協(xié)議。雖然具體的細節(jié)沒有披露,但限制是肯定的。如果依據(jù)去年10月美國商務部宣布的禁令,對中國限制14nm及以下的制程設備,可以推測上星期五美日荷三國的協(xié)議,應該也是以此為基礎。
美日荷達成協(xié)議,對中國的芯片生產必然會造成沖擊。但沖擊有多大?中國什么時候可以擺脫美日荷的限制?反過來,這對美日荷三國又會有什么樣的影響?
美日荷對中國的芯片限制,在荷蘭方面主要是ASML公司的光刻機設備。日本方面是半導體制造裝置,受到影響的日本企業(yè)有尼康(Nikon)、東京電子等廠商。
不過,據(jù)媒體的說法,美國白宮、荷蘭外交部、日本經(jīng)濟產業(yè)省與相關的企業(yè),對記者的詢問都沒有做出正面的回應,顯得有些神秘。從這里可以推測,雖然美日荷三國達成了協(xié)議,但有些細節(jié)可能還沒有做出最終定案。另外,在日期方面也沒有公布。在這兩方面可能美日荷三方都還在“瞧”。
針對美日荷的設備封鎖,中國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1月30日,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在記者會上指出,這種做法是損人不利己,破壞全球產業(yè)鏈穩(wěn)定。她接著又說:“企圖堵別人的路,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
毛寧第一句話是批評,這是可以預取的。但,第二句話暗示了什么?“企圖堵別人的路,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這是多么有自信的說法?這表示,中方有所準備,最后將做出反擊,也必然會做出反擊。而且,這樣的反擊措施,不會是單純的什么稀土元素出口限制,而是實打實地在芯片生產上回擊美日荷三國。
我們來看看到底是對中國芯片產業(yè)很大的打擊,還是說,美日荷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
如果美日荷最終的協(xié)議,是限制14nm和以下的芯片制程設備這是屬于先進制程,的確會對中國的芯片產業(yè)有不少的影響。而有些設備可能是14nm和28nm共用,因此,28nm設備對華出口也會受審查,這是影響比較大的部分。
依據(jù)去年10月美國商務部宣布的禁令,對中國境內制造的半導設備設定了新的許可要求,對跨國公司擁有的設備,其具體限制包括16nm或14nm或以下的非平面晶體管結構(FinFET或GAAFET)的邏輯芯片;18nm半間距或以下的DRAM內存芯片;128層或以上更多堆疊的nand閃存芯片。
不過,根據(jù)去年5月的消息,長江存儲突破192層3D NAND芯片的研發(fā),預計于2022年底量產。所以在記憶體芯片方面看起來比較沒有問題,然而,記憶體芯片生產也是需要設備的,不能說都沒有影響。
晶圓制造涉及很多的生產設備和材料,這也是為什么美方無法單獨靠自己的力量,對中國作出限制。美方這一次是典型的,帶著盟國一起,對中國的半導體設備實施禁運。
現(xiàn)在來看看中方的準備程度。
首先,如剛剛分析的,美日荷三國的協(xié)議沒有給出確切的時間點,可見所謂的協(xié)議只是初步的共識,細節(jié)還在商談??梢赃@樣推斷,距離真正的實施還會有幾個月的時間。
這也是參考了2020年特朗普時期的5月15日,美國對華為祭出了零技術的封鎖,但真正的實施日期是9月15日,有4個月的緩沖期。
所以,這一次也可能會有幾個月的緩沖期,尤其是這一次的限制還涉及日本與荷蘭兩國。兩國在之前都已經(jīng)接下了不少來自于中國的單子。相信日本與荷蘭兩國的企業(yè)都會盡力去履行這些訂單。
因此,在這幾個月的緩沖期,日本設備企業(yè)與荷蘭ASML公司也會盡力地向中國出貨。對照2020年華為被制裁的時候,臺積電也盡量在那4個月的期間向華為出貨。
同樣是有鑒于華為被禁運的經(jīng)驗,華為在2019年的5月已經(jīng)被限制過一次,華為因而對外擴大下單,目的是盡可能地囤貨。
我們看一看數(shù)據(jù),2020年中國從ASML進口了12臺DUV光刻機,2021年是13臺,2022年單單是第一季度就暴增到23臺。
一個季度增加那么多的采購量,一方面是需求加大,中國晶圓廠擴增成熟工藝制程的芯片制造。二方面應該是也是預先囤貨,預做準備。
那么,緩沖期再加上之前的囤貨,預估可以讓中國的芯片產業(yè)有一年的存貨可用。
除此之外就是設備的服務與維護條約,該怎么執(zhí)行的問題。估計,日荷兩國企業(yè)都會盡力爭取繼續(xù)這些維護合約?;蛟S可能也會在服務與維修的合約上獲得一些緩沖期,例如一兩年的服務合約。
所以大致上,中國的芯片產業(yè)還有一到兩年的時間。在這段期間,中國設備產業(yè)需要補上?,F(xiàn)在的問題是,中國的相關產業(yè)能夠補上多少?這是個謎,也是最有趣,最令人期待的答案。
重點是28nm~45nm這一塊。7nm以下,中國企業(yè)本來就受到不少的限制。65nm,或110nm以上所需要的設備,有許多是中國企業(yè)自己可以做。所以,28nm~45nm是攻防領域,同時也是荷日兩國企業(yè)想要爭取的地方。
也因此,中國企業(yè)需要在一兩年內補上28~45nm這一塊。
2021年6月,中國電子信息研究所所長溫曉君向媒體表示,中國國產14nm芯片將于2022年底實現(xiàn)量產。
溫曉君當時對記者的說法非常詳盡。他說,14nm芯片的發(fā)展 攻克了許多技術上的難題,刻蝕機、薄膜沉積等關鍵裝備實現(xiàn)了從無到有,批量應用在生產線上。
然后是 14納米工藝研發(fā)取得突破,封裝集成技術全面實現(xiàn)量產;拋光劑和靶材等上百種關鍵材料通過規(guī)模生產,進入批量銷售。
溫曉君口中所說的實現(xiàn)量產,并沒有指明是否是完全的國產化。不過按照他后來非常詳細地列出了幾個領域的技術突破,可以推斷是在許多領域實現(xiàn)了國產化。
不過,后來又有一則消息,上海微電子于2021年底研發(fā)的DUV光刻機,號稱可以做出28nm芯片,卻沒有通過技術驗收,看起來是一個不小的挫折與遺憾。
然而我們的看法是,上海微電子的DUV光刻機應該是做出來的,至于審核驗收沒通過有兩種可能。
一,這型的光刻機還需要優(yōu)化,還需要改善品質,或是生產上的良率。
二,隱藏實力。在沒有確定此型號的光刻機,可以百分之百的優(yōu)良運作,品質還沒有達到穩(wěn)定之前,還是盡量不要張揚,還是盡可能的向荷蘭ASML公司采購。
這一兩年的消息,中國國產90nm光刻機已經(jīng)商用,DUV浸潤式光刻機所需的主要技術,例如光源、鏡頭、雙工件臺等也都攻克了。而上海微電子也在進行14nm光刻機的研發(fā)。
我們的研判仍然同去年一樣,28nm以上的半導體相關設備國產化不遠了。
如果這個判斷是對的,那就有趣了,而且是非常的有趣。
我們再整理一下,如果中國相關產業(yè)能夠在這一兩年的緩沖期,完成國產化,那就是真正的中美芯片大戰(zhàn),會非常有看頭。
首先是日荷兩國將面對沖擊。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場,在芯片設備也是個大買家。日荷兩國參與對中國的禁運,等于是從此失去中國的市場,而且可能是永遠失去中國的市場。
日荷兩國的經(jīng)濟體量才多大?日本的經(jīng)濟體量大一些,但也只有約5萬億美元,而且,還可能持續(xù)走下坡。日本的汽車產業(yè)已經(jīng)受到中國的競爭,尤其是在電動車領域。如果半導體產業(yè)再受到限制,日本的經(jīng)濟前景很不樂觀。
荷蘭也是一樣,日本如果撐不住,荷蘭還有多少的好光景?ASML是荷蘭的明星產業(yè),從此只能夠依賴美方與盟國的市場。按照ASML公司所發(fā)布的2025年的市場預估,其銷售上下值在DUV光刻機方面,相差17臺的浸沒式DUV,100臺的干式DUV。毫無疑問,如果荷蘭參與美國對中國的設備禁運,ASML將損失這些DUV光刻機的銷售。
這是第一點,荷日兩國都將損失中國等市場。而且這不是久遠的將來,而是未來兩、三年的事。
第二,如此,美國的笑話就大了。美國費上九牛二虎之力,迫使日荷兩國遵從美國對中國的禁運令,到頭來卻白忙一場。盟國會怎么想?
很簡單,盟國會后悔,也會有怨言。原來跟著盟國非但是白忙一場,還得損失巨大的市場。以后還會有誰敢跟從盟國?今后美國對盟國的要求,盟國都會再三思量一番。
第三,這是中國倒過來反擊美國。
去年10月,美國芯片、半導體設備上、與資訊科技大廠紛紛進行裁員,或是凍結人事。從AMD,到INTEL、泛林集團(Lam Research)、美光科技(Micron)、高通(Qualcomm)等,都在裁員。你想得到的美國大廠都在裁員。說句玩笑話,如果沒有裁員,那就稱不上是大廠商。
美國這些科技廠商裁員,第一個原因是行業(yè)不景氣,這沒什么好說,也沒什么好掩飾的,第二個原因,由于對中國芯片制裁,也導致銷售減少。
第三個原因,中國芯片企業(yè)從美國芯片廠商的采購減少了。這部分的原因卻是中國的芯片自制率提高了。根據(jù)中國海關于去年前11個月的數(shù)據(jù),中國芯片進口減少了800億顆或14.4%。
我們把第三個原因放在最后,這是保守估計。省得一些反華人士說,這是自抬身價。還記得去年中的時候,有數(shù)據(jù)出來,中國大陸從海外進口的芯片減少了約400億顆,有人說,這是因為上海疫情的緣故,使得中國經(jīng)濟活動降低,也因而降低了芯片的進口量。
可是,從那之后的中國的芯片進口量依然持續(xù)減少,然而中國的經(jīng)濟仍然是增長的,2022年中國經(jīng)濟增長是3%。那些想要自圓其說的人就繼續(xù)自圓其說吧!
如果中國真的是隱藏實力,那就真如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毛寧說的:“企圖堵別人的路,最終只會堵死自己的路。”
那么,中國是不是真的隱藏實力呢?那就要看中國人的行事風格了。下回我們再跟大家說一個故事,這是東方式作風。提到東方式,那當然就是中國式作風了。也許,西方要慢慢地習慣什么是中式作風。
為了預防往后不可知的情況,建議大家加我們的楊風工作室微信,以便于需要的時候跟大家聯(lián)系。
作者:楊風時評;來源: 楊風微信號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wǎng)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wǎng)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wǎng),依法守規(guī),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qū)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