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你說的話,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這句話作為18世紀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名言,一直被歐美國家奉為圭臬,甚至用其來攻擊別國人權,干涉他國內政。但是新一輪巴以沖突升級以來,歐美可謂把雙標演繹得淋漓盡致,線上線下齊齊捂嘴,試圖將支持巴勒斯坦、保障人權的聲音阻絕。
北京時間10月13日,當地時間周四,歐盟委員會內部市場專員蒂埃里·布雷頓向TikTok CEO周受資發出了一份措辭嚴厲的信函。
該信函中稱,TikTok正被用來傳播與以色列-哈馬斯沖突有關的虛假信息和非法內容。
布雷頓還表示,TikTok必須“及時、盡職和客觀”地刪除虛假信息,特別是在考慮到未成年人經常將該平臺作為新聞來源的情況下。根據歐盟新頒布的《數字服務法案》(DSA),TikTok必須監控和刪除恐怖主義內容或非法仇恨言論等非法內容。
同時,歐盟還要求TikTok必須詳細說明為此制定的協議條款。如果平臺不遵守歐洲有關非法內容的法規,可能會被處以相當于公司年收入6%的罰款。
對此,布雷頓還專門做出解釋,稱此舉目的是“保護言論自由和我們的民主——包括在危機時期”。
好家伙,這就是現實版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TikTok被人盯上,就因為在此次巴以沖突中,表現得太亮眼,刺痛了西方人的神經。
巴以沖突發生后,迅速取代俄烏沖突,成為了全球最熱門的話題,TikTok作為短視頻社交媒體的代表,也成為了全球民眾吃瓜的主要工具,相關內容的瀏覽量超過千億。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自巴以沖突以來,短視頻平臺TikTok上有關#巴勒斯坦(#Palestine)和#以色列(#Israel)主題標簽內容瀏覽量均超過200億次。
面對這種情況,西方主流媒體著實慌了。
他們擔心的其實并不是什么虛假信息和有害內容,他們擔心的是自己“輿論主權”的喪失,擔心的是一直以來編織的謊言破滅。
所以,歐盟連夜下了“江湖追殺令”,誓死捍衛自己的“輿論主權”。
一直以來,西方人特別是猶太人在媒體行業的影響力尤為顯著,其中就包括出版、廣播和電影等產業。六大猶太傳媒公司,控制全球96%的媒體,其中就包括迪斯尼集團、美國廣播公司(ABC)、時代華納、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Viacom等。
從20世紀初開始,猶太人就成了美國經濟的決定性力量。與此同時,他們也控制了越來越多的美國報紙。
而非猶太人的報紙難以生存,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報紙的主要經濟來源是大公司的版面廣告。
即便是那些非猶太人開辦的報紙,在選擇報道新聞時也要考慮到猶太人的利益,歐盟內部也是如此。
這就是所謂的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所以,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巴以沖突一開始,西方的主流媒體一致對以色列人采取了寬容的態度,而對巴勒斯坦人則持否定和批判態度。
但這次,TikTok勇敢地站了出來,讓全世界人民最為真實地了解巴以沖突的原因、根本沖突點以及現場情況。猶如黑暗中的一絲亮光,照亮了長期被謊言蒙蔽的人們。
長期以來,人們對戰爭的了解往往是通過廣播和電視,但這又會受限于官方報道或主流媒體的選擇性報道。而現在,普通人可以直接上傳自己所見所聞的視頻,無需經過篩選或修飾。
TikTok短視頻平臺中所展現的爆炸聲、血跡斑斑的街道和驚恐的面孔,是不加修飾的,能夠為人們直接傳達了戰爭的殘酷與無情。最真實的巴以沖突,讓西方媒體的輿論話語權逐漸喪失。
根據數據顯示,TikTok 的全球用戶數量將達到16.77 億,月活躍用戶數量將達到11 億。TikTok在歐盟的月度活躍用戶已達到1.25億。
通過TikTok短視頻平臺,許多民眾將以色列襲擊平民和加沙民眾的畫面上傳,并一致地控訴著以色列多年來對巴勒斯坦人民的暴行。
在美國、加拿大、南非、希臘、英國、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國的許多城市,民眾們紛紛舉行集會支持巴勒斯坦,并痛斥以色列無差別地轟炸巴勒斯坦平民。這就導致一個重要的問題出現,巴以沖突在西方國家社會造成了巨大的輿論割裂。
一方面,人們對哈馬斯是恐怖組織還是抵抗組織有了新的探討,另一方面,對以色列長期打壓、侵占巴勒斯坦土地進行爭論。
這其中還牽連到宗教、族群、人道主義等各種問題,一時間,西方媒體再也無法輕易主導輿論方向,孰是孰非,各有爭議。TikTok在巴以沖突中所展現的最真實的畫面,讓人們對當下的輿論有了自己的認識,那個依靠西方媒體只手遮天的時代已經過去。
扯遠了,再回到歐盟對TikTok所下的“最嚴厲”信函上來。
TikTok究竟動了誰的蛋糕,才能讓歐盟如此暴跳如雷。
有理哥認為,這無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歐盟各國民眾對巴以沖突的爭論,導致各國都出現或大或小的集會、游行等活動,輿論的撕裂讓各國都不得安寧,民眾對獲取信息的平臺不再是“我說什么就是什么的”時代了,民眾已經覺醒,而導致這一情況的直接原因,就歸咎到TikTok身上了。
其二,歐盟都將美國視為“親爹”,在巴以沖突一開始,美國就直接表明對以色列的無限支持,包括目前將兩艘航空母艦派去為“小老弟”助威。面對“親爹”的強硬操作,歐盟也不得不拿出自己的態度來,不然怎么在“親爹”面前邀功呢。
其三,既要表明自己的態度,又不能不在乎歐盟各國民眾的民意,所以歐盟只好選擇一個折中的方法,畢竟柿子還需要撿軟的捏,那就對TikTok短視頻平臺動手吧,怎么也不能讓輿論權丟了。
歸根結底,從西方國家霸權主義思維來看,無論是“華為”還是“TikTok”,都側面反映了近年來中國的成功正在慢慢削弱他們在全世界的影響力和利益。
面對中國在在高端技術領域上取得領先地位,他們必將重新上演“精準打擊”和“小院高墻”的針對戰略,勢必維護自身優勢或霸權。
與其說歐美是對TikTok下發“禁言令”,不如說他們是真正的慌了:西方世界正在失去對輿論的絕對控制,美西方雙標被揭露無遺。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TikTok可能會被封鎖,但是對霸權主義的反抗不會停止。
圖片源自網絡
文章來源于有理兒有面 ,作者有里兒有面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