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10日-星期四
我出身在一個軍人家庭,父親曾經是一名邊防軍人。在我小時候的印象中,父親身上總有一種一身正氣和一股虎虎有生氣的革命軍人的作風,使得我從小對父親非常崇拜。
父親從小對我的教育是十分用心且嚴格的,相對于其他家長對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和“讀書好即可成為人上人”這種帶有個人功利主義的教育外,父親更是以人生的“大道理”來教育和塑造我。
父親常常跟我說起他在部隊的一些經歷。有一次談起他和戰友們一起參加十公里越野的訓練項目,由于父親身體素質和軍事能力比較強,在訓練的過程中常常幫助其他的戰友背負身上的武器及輜重,或牽扶著身體素質較弱的戰友共同跑步前進奔向終點。父親說有一次十公里越野時,他身上背的沖鋒槍就有五六支。我說您這樣做豈不是耽誤了自己的訓練成績?父親回答道:“不是的,我們的考核要求就是這樣,一個人先到終點不算成績,考核成績以大家一起到終點才算數”。我說以這樣的考核標準那您豈不是虧大了呀,比人家付出的多還得不到榮譽表彰?父親說:“你懂什么叫榮譽?我一個人就是軍事素質再好到了戰場上能消滅多少敵人呢?我們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能打勝仗靠的不是個人英雄主義,靠的是堅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靠的是官兵一心和軍民團結,而不是什么個人素質和榮譽”。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歷的增多,現在慢慢的體會這種“大道理”并不僅僅符合人民軍隊對于戰爭的訓練要求。這個“大道理”,其實就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集體主義精神。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生產關系的本質要求和屬性強調的是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互助。而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關系條件下的新自由主義強調的則是人與人之間的競爭。
一個國家的教育是為這個國家的經濟和社會建設服務,那么同時教育也會受政治和經濟環境所制約。
我們多年來耳熟能詳的所謂的“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本質上強調的就是競爭關系,強調人和人的競爭關系本質上就是強調“社會達爾文主義”。那么,在這樣的一種主義引導下出現的“社會叢林法則”就是一種很自然的基本邏輯。而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現象的出現,就是這種“社會叢林法則”潛意識下的低級粗暴的外在表現形式。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幾年來層出不窮的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事件,究其原因就是對“社會叢林法則”的直接反映。這就是為什么國家多次修訂和出臺《未成年人保護法》之后而未能根本扭轉遑論杜絕這一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所以這根本不是很多同志所說的“法律不完善”和“法律的震懾力不夠”以及“社會和學校宣傳不到位”等等問題。而是實實在在的社會存在反映到了孩子潛意識的頭腦中去了,只要有這種弱肉強食的土壤存在,這種“意識”就會隨之而存在,那么這種存在就是什么樣的法律法規都難以徹底根除的。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和民族的未來。培養什么樣人決定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而怎么培養人決定我們會培養出什么樣的人。
毛澤東主席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提出了,“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1]但是,社會主義覺悟并不能憑空而產生,它需要一定的土壤才能結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這樣的碩果。
1989年3月4日,針對當時出現的政治風波,鄧小平曾深刻的指出:“十年來我們的最大失誤是在教育方面,對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夠,教育發展不夠。”[2]三十多年過去了,我們很多地方、很多部門對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嚴重性問題依然重視不夠,甚至漠然視之。才會不斷地出現所謂的校園欺凌和校園霸凌,乃至于出現如此震驚全社會的駭人聽聞的慘案。
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建國初期,我們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為什么能一夜之間掃除千年以來遺留的匪患、娼妓和黑社會的頑瘴痼疾?靠的不單是法律的嚴懲和執法的嚴厲,而是扎扎實實的公有制的生產關系以及建立其上的社會主義制度條件下的人的思想意識的覺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好人,在于樹好人的思想。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4]
應當明白,我們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共產主義的接班人。青少年雖然沒有完全踏入社會,但也是構成全體社會成員中的一員。他們的思想意識和道德水平,乃至對于法律和生命的敬畏,也部分的反映出了“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這次邯鄲少年殺人慘案以血淋淋的現實再次提醒全社會,青少年的教育刻不容緩。這不應當僅僅是法律和教育工作者的事情——實踐證明他們僅靠他們也做不到——而是需要國家、社會與家庭共同努力。
只有國家、社會與家庭共同努力營造出積極、健康、向上的“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才能在思想上教育和塑造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才能從源頭和根本上杜絕校園霸凌和此類駭人聽聞的案件的產生。
注釋:
[1] 《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5頁。
[2] 《鄧小平論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07頁。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35頁。
[4] 《毛澤東著作選讀》(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39頁。
(作者:任光禹;來源:昆侖策網【原創】)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任光禹:集體主義應是社會主義國家教育的本質 ——對邯鄲少年殺人案的思考
2024-03-21集體主義\人民史觀\組織起來:《流浪地球》火了,公知們也火了
2019-02-13既然中國足球是丟了靈魂造成的,是整個民族丟了靈魂的結果,那就先把我們的靈魂找回來。這個靈魂就是毛主席生前為中華民族鑄造的理想主義、英雄主義、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特別是追求沒有剝削和壓迫的自由平等的社會
2018-06-17陳平:新中國進疆女兵和女青年屯墾戍邊歷——戳穿“女權主義”“義正辭嚴”譴責所謂“集體主義”的謊言
2017-04-26? 昆侖專題 ?
? 高端精神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國策建言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