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抗日戰爭勝利后,黨中央和毛澤東立即作出了“向南防御,向北發展”的重大戰略部署,而向北發展,重頭戲就是大力搶占東北、大力建設東北、大力發展東北。
事實上,毛澤東大力發展東北戰略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有一個逐漸演進的過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戰略設想階段
早在1942年4月,毛澤東要求從蘇北返回延安的新四軍政委劉少奇,在途經山東抗日根據地時進行視察并指導工作。他在7月9日給劉少奇的電報中這樣說道:
“國民黨在戰后仍有與我黨合作的可能。雖然亦有內戰的另一種可能,但我們應爭取前一種可能變為現實。因此就須估計日本戰敗從中國撤退時,新四軍及黃河以南部隊須集中到華北去,甚或整個八路(軍)新四(軍)須集中到東三省去,方能取得國共合作的條件(此點目前不需對任何人說),如此則山東實為轉移的樞紐。”(《羅榮桓年譜》第237頁)
1942年可以說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階段,在這一時期,毛澤東即考慮到將來日本撤退后的重大戰略發展問題,說明毛澤東的戰略思維非常前瞻而富有遠見。一方面,他對日本戰敗后,國民黨有可能“逼迫八路軍和新四軍退出華北,甚至全部攆到東北去”,必須做好充分估計和準備。另一方面,東北物產豐富,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毛澤東認為正好可以借此提前進行東北戰略設想和布局,為將來一旦進軍東北打好提前量。
盡管這封電報只是毛澤東最初對東北的戰略設想,并且只讓劉少奇知道,但顯然能夠看出,毛澤東開始看重東北在中國革命事業中的戰略地位。這也為抗日戰爭勝利伊始我黨即大舉進軍東北埋下了戰略伏筆。
第二階段是實質準備階段
抗日戰爭進入到1944年的時候,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總體形勢相適應,日本軍國主義已漸呈疲態、漸走下坡路。善于前瞻布局的毛澤東認為,必須提前對日本不久戰敗早做著手。這時毛澤東又把戰略目光緊緊地鎖向了東北。在他認為,東北戰略僅僅停留在設想上已經遠遠不夠了,必須做一些實質性的準備工作。
于是,毛澤東在給晉察冀、山東分局的電報中深刻指出:“滿州工作之開展不但關系中國未來局面至巨,而且已成刻不容緩之緊急任務”。毛澤東決定:“晉察冀分局及冀中區黨委、冀熱區黨委,山東分局及膠東區黨委各成立一滿州工作委員會,負責動員和領導一切可能的力量開展滿州工作”。(《羅榮桓年譜》第385—386頁)
在抗日戰爭大的趨勢已定的情況下,毛澤東審時度勢,開始把發展東北戰略問題正式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他把當初只對劉少奇講的設想開始細化實化具體化。可以說,以成立幾個滿州工作委員會為發端,毛澤東的東北戰略已然清晰明朗起來,他的東北戰略也由最初的設想階段進入到了實質性準備階段。
第三階段是大舉實施階段
1945年召開的“七大”,毛澤東針對日本法西斯很快滅亡的實際,從著眼與國民黨將來大打的戰略考量入手,開始從戰略全局上對東北謀篇布局。他在“七大”上多次提到了發展東北問題。
“東北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區域,將來有可能在我們的領導下。如果東北能在我們領導之下,那對中國革命有什么意義呢?我看可以這樣說,我們的勝利就有了基礎,也就是說確定了我們的勝利。現在我們這樣一點根據地,被敵人分割得相當分散,各個山頭,各個根據地都是不鞏固的,沒有工業,有滅亡的危險......如果我們有了一大塊整個的根據地,包括東北在內,就全國范圍來說,中國革命的勝利,就有了基礎,有了堅固的基礎。”(《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第218頁)
透過這段講話,毛澤東已將抗日戰爭勝利后,發展東北作為全黨第一要務,在“七大”上正式提了出來。這種正式提出標志著最初僅只他和劉少奇知道的關于東北的戰略設想,現在已變成全黨的意志和共識了。
為更好地落實這一戰略,毛澤東還提出:“準備二十、三十個旅,十五萬人到二十五萬人脫離軍區,將來開到滿州去”。(《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第224頁)可見他的發展東北戰略是多么的豪邁而富有氣勢。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8月20日,八路軍冀熱遼軍區第十六軍分區曾克林的部隊,開始踏上了進軍東北的征程。之后的十余萬八路軍、新四軍將士陸續大舉開進東北,這表明毛澤東的東北大戰略正式拉開帷幕并進入大舉實施階段。
主要參考文獻:《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羅榮桓年譜》《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內容 相關信息
? 昆侖專題 ?
? 十九大報告深度談 ?
? 新征程 新任務 新前景 ?
? 習近平治國理政 理論與實踐 ?
? 我為中國夢獻一策 ?
? 國資國企改革 ?
? 雄安新區建設 ?
? 黨要管黨 從嚴治黨 ?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