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国产精品尤物-国产高清色播视频免费看-男生肌肌往女人桶爽视频-精品国产-91PORNY九色|www.jqdstudio.net

您好!今天是:2025年-4月9日-星期三

|  站內搜索:
網站首頁 > 學術探索 > 理論研究  > 閱讀信息
戴木才: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幾個基礎理論問題的思考
點擊:2706  作者:戴木才    來源:清馬來了  發布時間:2017-09-27 10:17:09

 

 戴木才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清華大學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 本文發表于《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7年第4

 

【摘要】:在實踐基礎上進一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進行高度凝練,仍然是我國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項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在邏輯聯系,有效克服實踐中群眾普遍反映存在的問題,在本質上要集中揭示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和高揚共產主義的價值理想,在方法論上要符合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在文字表達上要更加精煉簡明、易記易傳。同時,還要更加深化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層次性問題。

核心價值觀是一個國家、一個政黨執政價值理念建設的集中體現。積極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需要久久為功,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習近平同志指出: “核心價值觀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要堅持由易到難、由近及遠,努力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形成自覺奉行的信念理念。在實踐的基礎上,要深入總結我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成功經驗,進一步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遇到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深入回答人們關注的焦點難點問題,做到不斷推進和久久為功。在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際,需要在三個倡導的基礎上,進一步高度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做到更加簡明精煉,更加言簡意賅、易記易傳,使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走向深入。

一、三個倡導的內在邏輯聯系需要深化研究

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上價值觀念多種多樣、古今中外價值觀念相互交融,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不盡一致、觀點不盡相同。在這樣的情況下,黨的十八大提出三個倡導、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戰略任務,有利于形成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和強大合力,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基于我國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實踐需要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現實要求,采用三個倡導”24 個字的表述是一種務實的抉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性、簡明性和說服力來講,三個倡導”24 個字這一表述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在內在聯系的邏輯上還需要做進一步的充分論證。邏輯是研究推理的重要方法,是實現理論的科學性、徹底性和說服力的重要支撐。

( ) 現在的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普遍把三個倡導”24 個字等同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這種看法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和深化研究。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把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 24 個字看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基本遵循。所謂基本內容基本遵循,是基本的理念基礎,基本當中還應該有核心關鍵范疇,所謂倡導也并不就是結論定論。因此,可以說三個倡導”24 個字的表述是一種開放而非結論、定論式的表達,倡導也并不就等同于定型,它為進一步深入研究、概括總結、高度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留下了空間和余地。

( ) 現在的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普遍把三個倡導作為反映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核心價值理念。這種看法也需要深入探討和深化研究。所謂核心價值觀,應該是從最高抽象的哲學意義上,高度凝練、言簡意賅地表達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應該是一種能夠把社會多個層次的價值理念和價值體系統領起來、貫穿起來的最高抽象意義上的價值靈魂和價值總綱。即使不是從這種最高抽象意義上高度凝練的核心價值觀,多個層面的價值理念之間也應該是互不矛盾、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從目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基本遵循看,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之間的價值理念還應該進一步厘清它們之間的內在關系,使之做到相互貫通。

首先,在現代政治學和法理學的意義上,國家、社會與公民三個層面,是同等意義上的一組概念范疇。在現代意義上,公民是現代國家和現代社會的主體,所謂公民,即是國家的、社會的公民;所謂國家,即指公民的國家; 所謂社會,即指公民的社會。有了現代公民,才有了現代國家和社會,沒有現代公民,也就沒有現代國家和社會。因此從現代意義上看,所謂國家、社會與公民實際上是同一層次上的概念。

其次,在目前三個倡導”24 個字的價值理念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作為國家層面的四個價值理念,對應的事實上是一個國家和社會中的主要結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而提出來的價值追求目標,而不是針對現代國家而言的。

所謂現代國家,主要是針對國家權力與公民權利之間的關系,即主要針對國家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的來源、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以及與其他國家的關系等問題。因此,所謂國家層面的價值理念,主要是如何建構和規范國家權力的價值取向和價值追求。

再次,在目前三個倡導”24 個字的價值理念中,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會層次的核心價值,并不是同一個層次意義上的價值理念。法治理念既是一種價值理性,又是一種工具理性,自由、平等、公正等價值理念都應當是法治價值理念的具體內涵,也是法治制度應該規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保障的具體內容。同時,自由、平等與公正也是互為支撐、相輔相成的,自由和平等是公正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所謂公正,也就是要保障自由、平等,不偏不倚。如果沒有自由、平等作為實質內涵,公正也就是空洞的、虛假的口號,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公正、實質的公正。此外,平等民主也是相互倚靠、相輔相成的。沒有法治保障下的平等,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如果沒有真正的民主,也就不可能有平等,平等和民主須臾不能分離。同時,在現代意義上,自由、平等、公正、民主這些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都要依靠法治的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設計和保障,在現實中才可能有效地實現價值。現代法治,是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機統一,是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的制度性固化。如果離開法治講自由、平等、公正、民主,就是空洞的口號,不可能在現實中實現。因此,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四個價值理念并不是一組并列、對等的關系,而是像雞蛋和籃子的關系一樣。

( ) 在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同等的層面中間三個倡導的核心價值理念存在容易產生歧義和矛盾的表達。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對社會主義國家的社會結構和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的認識,經歷了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價值觀念的變遷始終貫穿于整個社會變遷和社會轉型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也正是在價值觀的這種變遷中逐步解構和建構起來的。目前,三個倡導從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確立核心價值理念,不僅在理論上是一種重復關系,而且在實踐中存在不對應、不一致的地方,容易產生歧義和矛盾。

例如,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基礎上,我國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和諧價值理念主要是定位于社會層面和社會建設的價值理念,而在目前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中,卻把和諧這一價值理念放在了國家層面,而不是放在社會層面和社會建設方面,這種理論上的不一致,很容易帶來實踐上的困惑。

再如,隨著我國對法治建設重要性認識的不斷深化,我國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和建設法治中國的偉大目標,法治這一價值理念主要是針對國家層面和國家建設的價值理念,而在目前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中,卻把法治這一價值理念放在了社會層面,而不是放在國家層面和國家建設方面,這種理論上的不一致,也容易帶來實踐上的困惑。

還如,我國提出了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的思想道德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任務,誠信這一價值理念是涉及國家( 政務、司法) 、社會( 商務、社會) 和公民三個層面共有的價值理念。盡管公民誠信是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的重要基礎,但公民誠信并不能完全等同于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這種理論上的窄化,也容易帶來實踐上的困惑。

總之,由于目前三個倡導提出的 24 個字在這些內在邏輯聯系上缺乏嚴謹性、嚴密性,容易影響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性、徹底性和說服力,存在不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闡發、宣傳教育和培育踐行,從而影響到實際效果的因素。

二、科學提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仍是一項重大理論課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從深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出發,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共中央辦公廳和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先后印發的《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和《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兩個文件,為在實踐中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重要思想理論指導和行動遵循,在全黨全社會形成了濃厚的輿論氛圍,取得了一定的實踐成效。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實踐過程中,社會上對把三個倡導”24 個字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基本遵循也有一些不同認識和看法,反映出一些普遍問題,需要認真對待、深化研究、科學推進。

一是認為把這三個倡導”24 個字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基本遵循,沒有真正集中體現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比如從歷史和理論上看,富強、文明、和諧、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價值理念,既是社會主義社會所需要的價值理念,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甚至也是封建社會、奴隸社會需要的價值理念。這些價值理念只是一般意義上的價值理念和價值追求,而不僅僅是社會主義所追求的價值理念。

二是認為目前把三個倡導”24 個字分為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次的價值理念,沒有體現核心價值觀的靈魂、總綱的精髓要義。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這個國家和社會的價值體系的靈魂、總綱和精髓,三個層次的劃分還是過于復雜,還需要進一步凝練,要能從最高抽象的意義上把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理念統領、貫穿起來。

應該說,科學揭示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高度凝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是一項十分重大的理論課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內涵字數不能太多,要遵循價值接受規律和記憶規律,易記易傳,既要有理論高度,體現理論的科學性徹底性; 又要有現實厚度,體現實踐的真理性價值性; 還要有歷史深度,體現發展的理想性連續性。在人類價值觀的發展史上,只有站得高、看得遠,具有說服力和傳播力,才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信奉、所接受、所踐行。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必須具有理論上的科學性和徹底性,要能真正科學地揭示和反映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和價值追求。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思想界、理論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探索已經起步。我們相信,在世界社會主義實踐運動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基礎上,只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指導,把握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的建設規律,遵循人類思想認識的規律,勇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勇于探索真理、揭示真理,最終就一定能夠高度提煉出社會主義價值本質和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

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文字表達上需要更加精煉簡明

文字精練簡明、易記易傳,是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表達形式。現代心理學和記憶科學研究認為,文字要讓人過目不忘,字數應在 2—6 字之間,一般不能超過六個字。超過六個字,就很難記住。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過程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教育形成了濃厚氛圍,取得了一定成效,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但也存在一個人民群眾普遍反映的共同問題,就是目前的三個倡導”24 個字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和基本遵循,字數還是太多,不易記、不易傳。

在核心價值觀的文字表達形式上,我國古代雖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心理學和記憶科學,但無論是思想家、政治家個人提出的核心價值觀,還是通過國家的政治決策確立起來的核心價值觀,大多數都沒有超過六個字,在這方面值得我們今天學習借鑒。

比如,在我國歷史上,關于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孔子提出智仁勇三達德,三個字; 也有人認為孔子提出的核心價值觀是,兩個字; 孟子提出仁義禮智作為核心道德,四個字;也有人認為是孟子提出的核心價值觀,兩個字; 管子提出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也就是說核心價值觀,四個字; 墨子以兼愛作為核心道德,兩個字; 老子以作為核心道德,兩個字。老子說: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道德經》第 67) ; 董仲舒把仁義禮智信作為五常,也就是核心價值觀,五個字,為漢武帝所采納,是我國封建社會確立的核心價值觀; 韓愈認為仁義就是道德,道德就是仁義,也就是核心價值觀,兩個字; 周敦頤提出仁義禮智信的根本,建立了以誠為本的道德本體論,認為是核心價值觀,一個字; 王安石認為道德就是仁義,是仁義禮智信五常之全體,也就是說仁義是核心價值觀,兩個字; 程顥、程頤認為是全體,義禮智信是四支,把仁義禮智信的整體德目發展成為五常全體四支說,也就是說把看作是核心價值觀,一個字; 朱熹認為仁包四德百行萬善總于五常,五常又總于仁,也就是把看作是核心價值觀,一個字; 也有人把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作為朱熹提出來的核心價值觀,八個字; 也有人認為,忠孝節義是我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四個字; 還有人認為《周易》提出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核心價值觀,八個字; 譚嗣同把作為萬事萬物的本源,也就是核心價值觀,一個字; 孫中山先生提出忠孝仁愛信義和平的新八德,八個字; 我國近代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時期,提倡民主科學,實際上也就是核心價值觀,四個字,等等。

核心價值觀不需要也不可能求全,而是要抓住根本、抓住綱領,綱舉目張。面面俱到是價值體系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不是核心價值觀所要解決的理論任務。我國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和核心價值觀,主要就是抓住了君臣關系、夫妻關系、父子關系這三大人倫關系,其他的倫理道德規范和價值觀,都是在這三綱的基礎上推演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已有實踐的基礎上,在文字上進一步對三個倡導”24 個字進行科學凝練,做到精煉簡明、言簡意賅、易記易傳,非常必要,也十分重要。

四、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有新的科學凝練

社會主義社會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最先進的社會形態,其核心價值應該是站在人類價值共識的制高點上,把歷史與現實、實踐與未來、中國與世界相貫通,高揚共產主義價值理想的旗幟,科學地揭示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既倡導、引領甚至主導世界正義和國際道義,又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高度展現 5000 年文明古國、社會主義大國、現代化強國的美好價值追求和崇高價值形象,綜合地體現科學性、價值性、理想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為國際國內廣泛知曉和傳揚。

從內容上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該是對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的科學揭示、根本看法和總體觀點,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起統領作用、并相對穩定的根本價值理念。其根本要求是在理論上要具有科學性、徹底性,要能夠說服人。

從形式上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宜實不宜虛、宜簡不宜繁、宜熟不宜生,要簡明扼要、言簡意賅、易記易傳。

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是人類認識真理和改造世界的一種思想體系、實踐運動、制度安排和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應該是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價值規定和價值定向,又應該是社會主義實踐運動的價值指針和價值追求、社會主義制度安排的價值靈魂和價值總綱、社會主義價值體系建構的邏輯起點和價值內核。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綜合上述各個方面要求,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素進行凝練,我認為可以進一步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簡要表述為: 自由、公正、幸福、仁愛。

首先,自由這一核心價值理念科學地揭示了社會主義的價值本質規定性和共產主義的價值理想追求。自由這一價值理念,是人類社會發展和進步過程中形成的共同文明成果和共同價值追求,是人類夢寐以求的共同價值理想。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把自由的根本要義———“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看作是未來共產主義理想社會的價值理想和核心要義,認為共產主義就是自由人的聯合體。社會主義作為共產主義的初始階段和初級階段,這一社會性質決定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應高揚共產主義的價值理想———“自由,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這一崇高而美好的價值理想追求。這是社會主義價值本質的要義。

馬克思恩格斯曾說: “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這種社會制度將給所有的人都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都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給所有的人都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因此,高揚自由這一共產主義價值理想的旗幟,高度體現了共產主義信仰的最高綱領。這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理想最感召人、吸引人、凝聚人的價值光輝。

其次,公正這一核心價值理念集中地表達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本性和價值取向。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也是人類社會千百年來孜孜以求的價值理想,是人類社會共同追求的價值理想。公正是具體的、歷史的,只有到了建立起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打破生產資料私有制社會存在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狀態,實現最廣大人民群眾追求平等、公正、公平的價值需求。

公正作為人類社會的一種共同價值追求,不僅具有經濟價值、社會價值,而且具有政治價值和道德價值,在現代社會尤其體現為法治價值。經濟公正是一種與社會理想一致、保證人的根本利益訴求合理地得以實現的經濟制度和社會規則,公正的政治價值、社會價值和道德價值集中地體現為以人的內在價值———“把人當作人人真正作為人人的尊嚴和價值為前提,即實現人的自由、平等、價值,保障人的民主和人的尊嚴,體現為以法治為制度保障。

馬克思恩格斯曾說,實現社會公正,始終是無產階級努力奮斗的社會理想目標,在未來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意味著每個人和一切人都有著平等、公正的生存權利、發展權利和享受權利,即每個人都應當得到公正、公平的待遇,獲得人所應有的尊嚴。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和社會形態里,公正具有不同的價值內容和歷史意義; 在不同的階級那里,公正也具有不同的階級要求和階級色彩。正是公正這一價值理念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與其他不同社會制度嚴格區別開來,只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公平、社會公正。

再次,幸福這一核心價值理念綜合地展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目的和價值歸宿。在中華文明中,幸福這一價值理念高度地體現了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理想和價值追求。我國古代把幸福看作是人生喜事的五大要素之一,福祿壽喜財幸福放在首位。在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幸福這一價值理念是一個綜合反映著效率、公平、富裕、自由、平等、民主、人權、正義、福利、和諧、和平等實現程度的價值理念,它高度地體現著經濟發展、政治發展和社會發展與人的發展的高度統一。

更有意味的是,在馬克思主義創立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思想中,更是高度肯定幸福的價值意義和價值體現,甚至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稱之為普遍幸福的社會形態。更有意義的是,馬克思主義把幸福的內涵與勞動的偉大價值緊密聯系在一起,認為人的勞動和創造是幸福的源泉,為人類社會做貢獻是追求幸福的終極歸宿,當勞動真正成為人的第一需要,或者為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而奮斗,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最后,仁愛這一核心價值理念充分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中國特色和中國氣派。在我國傳統核心價值觀中,仁義禮智信仁愛放在第一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精髓,在我國古代價值體系和道德規范體系中具有核心、統領作用。仁愛這一核心價值理念既區別于西方資產階級所說的博愛,高度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又符合人類社會發展的共同價值追求,適宜賦予其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內涵,實現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所謂仁愛,包括愛他人、愛物和愛自然,其要義是民胞物與,可以達到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美好境界。仁義,可以引申為國家大義、人民大義、世界大義、國際道義等價值內涵; “仁愛,其核心要義是仁者愛人、民胞物與,可以引申為社會和諧、和平發展、共同富裕、團結互助、愛崗敬業、誠信友善、人文關懷、合作共贏、愛護自然、人道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慈善精神和天下一家等價值內涵; “仁義即公義,可引申為公平正義、民主法治、奉公守法、正直公道、追求科學、堅持真理等價值內涵,高度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和人類共同價值相結合的重要意義。

五、深化研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構的層次性問題

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是這個國家或社會的道德規范體系和價值觀念體系的靈魂、總綱和精髓。從價值體系的結構看,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價值體系應該包括多個層次,既要有終極(理想) 價值觀、主導價值觀,又要有基本價值觀和具體價值觀。終極( 理想) 價值觀、主導價值觀是方向性、引領性、指導性的,基本價值觀、具體價值觀是具體性、操作性和規范性的,就像一個金字塔,核心價值觀是貫穿價值體系各個層次、各個層面的靈魂、總綱和精髓,而并不是只有了一個核心價值觀,就萬事大吉了,沒有主導價值觀、基本價值觀和具體價值觀來層層落實。核心價值觀是建立和形成一個國家和社會的道德規范體系和價值體系的邏輯起點和價值內核,要轉化落地,必須建立和形成貫穿核心價值觀這個靈魂和總綱的道德規范體系和價值體系,做到層層落實、落細、落小,才能夠實現核心價值觀的規范化、具體化和操作化,實現社會化、日常化、實踐化。

因此,要真正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轉化落地,從理論到實踐,必須深化研究和解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具體要求融入、貫穿、落實到層層建構社會主義價值體系的層次性問題。核心價值觀只是貫穿道德規范體系和價值體系的靈魂、總綱和主線,只有把它細化、具體化為一個國家和社會的終極( 理想) 價值觀、主導價值觀、基本價值觀和具體價值觀,才能在現實社會中轉化落地,才能在實踐中具有規范性、操作性。

一是終極( 理想) 價值觀。從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揭示和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社會性質的價值規定性出發,我們可以把自由”( 人的自由全面發展) 幸福”( 普遍幸福) 作為社會主義的終極價值觀。

二是主導價值觀。這是在終極( 理想) 價值觀的定向下,從中觀層次確立一個國家和社會的引領性、指導性價值體系。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集中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公民應當遵循的基本價值準則,主要是這一層面意義上的價值觀。

三是基本價值觀。基本價值觀是終極價值觀、主導價值觀的進一步具體化。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國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必須牢牢把握并使之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信念的八個基本要求: 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推進改革開放、堅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堅持促進社會和諧、堅持和平發展、堅持黨的領導。這八個堅持的基本要求,可以看作是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價值觀。

四是具體價值觀。具體價值觀是終極(理想)價值觀、主導價值觀和基本價值觀進一步的規范化、具體化、操作化,是將終極(理想) 價值觀、主導價值觀和基本價值觀具體化為不同領域可操作的、具體的、可規范具體行為的道德規范體系和價值體系,從而使核心價值觀真正付諸實踐,形成一個國家和社會全面系統的、具有內在一致性的價值體系。這樣,核心價值觀才能夠在現實生活的土壤中真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如果核心價值觀始終停留在思想、理念和觀念層面,停留在一般的抽象原則上,就不可能真正轉化為廣大人民群眾社會化、日常化的價值追求、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在實踐過程中,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科學內涵、具體要求進一步深入體現到我國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的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根據社會生活的各領域、各行業、各系統、各人群、各地域、各單位的實際情況,提出細化的、具體的、可操作的價值體系,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體現到全社會的具體工作和實際生活之中。

在現代社會,更為關鍵的是,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要求體現到國家憲法和各項法律之中,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治化,轉化為國家的各種具體法律制度和具體行為規范,通過剛性強化和引導,使核心價值觀真正落到實處。

(本文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共產黨執政倫理研[項目編號: 17AZX01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向太陽
特別申明: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熱點排行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建言點贊
  • 一周
  • 一月
  • 半年
  •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欄目ID=5的表不存在(操作類型=0)
    網名:
    主辦:
    宗旨:
    說明:
    昆侖策網
    昆侖策研究院
    聚賢才,集眾智,獻良策
    這是一個集思廣益的平臺,一個發現人才的平臺,一個獻智獻策于國家和社會的平臺,一個網絡時代發揚人民民主的平臺。
    主要板塊:
    ● 建言獻策:

    ● 決策支持:


    ● 民意反饋:
    國策建言、百姓話題、企業參謀、人生益友,從四個方面出謀劃策;
    時事聚焦、社會調查、理論研究、國情資料、讀史明智、他山之石、資料庫等,登載相關參考資料;
    政策點贊、建言點贊、熱點排行等,反饋民眾評價。
            歡迎社會各界踴躍投稿,讓我們一起共同成長。

    圖片新聞

    友情鏈接
  • 北京市趙曉魯律師事務所
  • 186導航
  • 紅旗文稿
  • 人大經濟論壇
  • 光明網
  • 宣講家網
  • 三沙新聞網
  • 西征網
  • 四月網
  • 法律知識大全
  • 法律法規文庫
  • 最高人民法院
  • 最高人民檢察院
  • 中央紀委監察部
  • 共產黨新聞網
  • 新華網
  • 央視網
  • 中國政府網
  • 中國新聞網
  • 全國政協網
  • 全國社科辦
  • 全國人大網
  • 中國軍網
  • 中國社會科學網
  • 人民日報
  • 求是理論網
  • 人民網
  • 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5015626號-1 昆侖策咨詢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舉報郵箱:kunlunc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