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當千萬不要忘記先烈為什么奮斗
在中共艱苦卓絕又輝煌壯麗的黨史中,有一個十分“悖論”的現象。那就是中共的領袖、將帥和高干中,很多都出身于那個時代的“先富”家庭,或個人有了很高社會地位,也能很快地領飛“先富”,可他們卻舍生忘死地背叛了“先富”,更舍生忘死地獻身于為了窮人得解放!共產黨若“不忘初心”,就千萬不要忘記先烈是為什么而奮斗。
一、中共“一大”13位代表,哪個是“窮鬼”?
中共“一大”的13位代表,且不論出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征,既,都是那一個時代的先進知識分子,甚至是大知識分子。就以他們的學識和當時取得的社會地位,若不開天辟地創建中國共產黨,冒殺頭危險鬧革命,哪一個不能“先富”起來?哪一個不能“非富即貴”?
李達,1917年考入日本最好的學校第一高等學校(后改稱東京帝國大學)學習理科,這是日本5個國立學校之一,屬官費留學生。
李漢俊,出生知識分子家庭,但1918年1月,就在日本帝國大學畢業,通曉日、德、英、法四國語言,
董必武,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會,并在武昌軍政府中擔任工作,1914年在東京私立日本大學學習法律。
陳潭秋,1919年畢業于武昌高等學校英語班,1926年7月北伐期間,任國民黨湖北省黨部組織部長。1939年任八路軍駐新疆辦事處主任,1942年9月17日被捕,后被秘密殺害于獄中,時年47歲。
毛澤東,出身富農家庭,以第一名考入湖南全省公立高等中學校,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代理國民黨宣傳部部長職務。
何叔衡,1902年考中秀才,湖南省立第一師范畢業,擔任省通俗教育館館長。1935年2月,為敵人追捕,英勇犧牲。
王盡美,1918年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對于中國的管弦樂器精通致極,能書善寫,能做一手好文章
鄧恩銘,過繼給當縣官的二叔黃澤沛,于1918年進濟南山東省立第一中學讀書。1931年4月5日,被國民黨山東當局槍殺于濟南。
張國燾,出身江西萍鄉的官紳世家,父親張鵬霄曾任象山知事,同時經營錢莊,張家生活富足,家世顯赫。1916年秋,考入北京大學理工預科,1919年從預科畢業轉入本科。
劉仁靜,祖上開雜貨店,父親考中秀才在家開辦私塾。1916年,升入武昌中華大學附中就讀,1918年7月,考入了北京大學物理系。
陳公博,出生于廣州一個官宦之家,1917年,他從廣州法政專門學校畢業后,又考入北京大學??箲饎倮螅惞┳鳛橥魝握嗟牡诙柧揞^,被判處死刑。
周佛海,早年留學日本,1924年春以月200大洋高薪,出任廣東國民黨中央宣傳部秘書,又以每月240大洋的高薪聘他兼任廣東大學教授。1943年被戴笠吸收軍統,成國民黨政府在汪偽政權的臥底。于1946年11月被國民黨南京高等法院以"通謀敵國、圖謀反抗本國"罪判處死刑,后改判無期,1948年2月因心臟病死于獄中。
包惠僧,出生于小地主家庭,父親曾是候補巡政司,1917年畢業于湖北省立第一師范。
陳獨秀,1917年1月,被聘任為北京大學文科學長并教授文學。雖沒出席中共一大,但被缺席選為中央局書記。
李大釗,畢業于東京早稻田大學,1918年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后任經濟、歷史等系教授,是中國國民黨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之一,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地區黨的工作。
看看這13位代表和陳獨秀、李大釗,當年,哪一個是揭不開鍋的“窮鬼”?哪一個人是凡鳥?哪一個不能奔小康?可他們為什么要背叛自己的階級?為什么要背叛“先富”?
二、中共“七大”政治局委員中,哪一位不能“大發”?
中共自建黨之后,雖經多次換屆選舉,但黨的領導集體,或中共的最高領導層,大多都出身“富貴”家庭,大多已有很高社會地位,可他們卻背叛了“大富大貴”,舍生忘死地獻身于為了窮人得解放!中共“七大”的13名政治局委員:毛澤東(主席)、朱德(書記)、劉少奇(書記)、周恩來(書記)、任弼時(書記)、康生、高崗、董必武、林伯渠、 彭德懷、陳云(候補書記)、彭真(候補書記) 、張聞天(本節不論毛澤東、朱德),都是如此。
劉少奇。出身富農家庭,1916年就讀寧鄉駐省中學,1922年,從莫斯科回上海,到湖南擔任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秘書處任領導工作,數次領導鐵路工人罷工,最著名的是與李立三等領導安源路礦工人大罷工,在此期間與毛澤東相識。
周恩來。畢業于南開大學;1923年被國民黨本部委任為國民黨巴黎分部籌備員、國民黨駐歐支部特派員和代理執行部長等職,主持國民黨駐歐支部的工作;回國擔任黃埔軍校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任弼時。1904年4月30日生于鄉村教師家庭。1919年春轉入湖南第一聯合縣立中學。1924年8月在上海大學教授俄語。
康生。出生中國山東膠南名門之后,1918年在諸城高小任教,是中國著名的書法家、畫家和收藏家。
高崗。橫山縣立第一高等小學堂畢業,1927年入西安中山軍事學校學習。
彭真。1922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學,1924年參與國共在山西的合作事宜和國民黨山西臨時宣傳委員會的籌建,并參加領導成立了太原和山西省的國民會議促成會。
林伯渠。早年加入同盟會。1917年任湖南護法軍總司令部參議。1920年出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議。參加國民黨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兩任農民部長和武漢國民政府軍委會秘書長。1926年任國軍第六軍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
張聞天。出生在江蘇省南匯縣的殷實農戶家庭,1916年進入浦東中學,1917年,去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攻讀。
總之,中共“七大”的13名政治局委員中,沒有一個出身貧苦的工農家庭,他們不僅家庭殷實,且都受過很好的教育,甚至出國留洋,學貫中西,像毛澤東、朱德、周恩來、林伯渠等都已經社會地位顯赫,聲名顯赫??伤麄優槭裁?ldquo;揮手從茲去”,決絕的獻身于為了窮人鬧翻身,為了民族得解放!
三、十大元帥在“國軍”里,哪一位不“錢途”輝煌?
在中共艱苦卓絕又輝煌壯麗的黨史中,中共的很多將帥,在“國軍”和軍閥部隊手握“重兵”,身居要職,早已躋身“大富大貴”,更是“錢途”輝煌,可他們為啥要舍生忘死地獻身于為了窮人得解放?!僅以共和國的“十大元帥”為例,看看他們是如何背叛了“富人階級”,去為窮人打天下!
朱德,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11年10月在云南參加辛亥革命武裝起義。1917年7月任滇軍旅長,1921年春任云南陸軍憲兵司令部司令官,云南省警務處長兼省會警察廳長等職。
彭德懷,1927年10月升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5師1團團長。作為國軍的一個團長不算“外撈”,僅軍餉一月就近300大洋。那時,3個銀元可讓一個普通百姓活一年。
林彪,其父是林家大灣有名的大戶,15歲轉入武昌共進中學,考入黃埔軍校第四期,1926年11月,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25師第73團任排長。
劉伯承,1917年參加護法戰爭,任川軍第5師第9旅參謀長、四川督軍署警衛團團長,1927年4月被任命為暫編第15軍軍長。
賀龍,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9軍1師師長,第20軍軍長。
陳毅, 1916年就讀于成都甲種工業學校。1923年到北京中法大學文學院學習,1927年在武漢中央軍校擔任政治工作,同年在南昌起義部隊任第11軍25師73團政治指導員。
羅榮桓,家居異公享祠,主體建筑面積406平方米,一組以青石板街道連成的清代古建筑群。辛亥革命后,羅榮桓的父親羅國理興辦一所“羅氏高等國民小學堂”。1927年4月到武昌中山大學讀書。
徐向前,黃埔軍校一期畢業后留校任排長,后到國民軍第二軍第6混成旅任教官、參謀、團副等職。1926年11月到武漢后,任南湖學兵團指導員,1927年4月任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隊長。
聶榮臻,1919年10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4年9月任黃埔軍校秘書兼政治教官。
葉劍英,生于小商人家庭,曾是孫中山的護衛,黃埔軍校20個籌建人之一,黃埔軍校建校時任副教育長,參加北伐戰爭,攻克南昌后,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后任四軍參謀長。
10大元帥中,就數林彪的職位最低,但家族富有,若在國軍繼續干下去,憑其才干,很快就會顯露頭角。羅榮桓未在國軍任職,但他已是武昌中山大學的大學生,那絕對是鳳毛麟角。其他8位元帥都在國軍和軍閥軍隊身居要職。
至于10大將中的陳賡,是黃埔一期學生中的“三杰”之一,當過孫中山的侍衛,在任蔣介石侍衛參謀期間曾救過蔣介石,蔣介石評價:5個胡宗南不如一個陳賡。張云逸,早年加入中國同盟會,參加了黃花崗起義、辛亥革命、護國戰爭和北伐戰爭。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4軍第25師參謀長。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為什么中共的一些將帥,他們在國軍中地位顯赫,已躋身于大富大貴,未來更能青云直上,“錢途”輝煌,又如何背叛“先富”,不僅心甘情愿地過“軍事共產主義”的生活,更將腦袋別在腰帶上,為“窮鬼”打天下?在他們的前面,又倒下多少英名赫赫的將領!
四、無數“千金小姐”舍命相搏,竟然為了窮人得解放!
原本富家千金、大家閨秀、才女名媛,卻要冒死參加革命,為了窮人得解放,這是中共黨史的一道風采。僅以中共“七大”13名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夫人而論,除任弼時的夫人陳琮英童工出身,董必武的夫人何連芝童養媳出生,其它都是出身名門,都有很高學歷,卻為何冒殺頭危險地背叛了已經擁有的“先富”?
毛澤東的夫人楊開慧。其父楊昌濟是聞名三湘的學者、教授,后應聘為北京大學教授。楊開慧7歲時破例入長沙第四十初級小學,從小才氣過人。1930年10月被捕,她拒絕退D并堅決反對聲明與毛澤東脫離關系,被殺害后,割下了頭顱示眾,死的極其悲壯!
劉少奇的夫人王光美。父親王治昌畢業于早稻田大學,在農商部代理農商總長,曾以公使身份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參加了1919年的“巴黎和會”,1921年舉行的華盛頓九國會議。母親董潔如出身天津富商家庭,受教于北洋女子師范大學。王光美20世紀40年代初求學并任教于北平輔仁大學。
朱德的夫人伍若蘭。生在教師家庭,在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范讀書。負傷被俘,敵人誘其自首同朱德脫離關系,伍若蘭堅貞不屈。蔣介石親自下令:從速處決,割頭示眾。“朱毛”的夫人,都這樣慘烈犧牲!
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出生在一個晚清地方官吏家庭。直隸第一女子師范學校畢業后,先后在北師大附小、天津“達仁女小”任教。1926年,在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有八位中共黨員進入國民黨中央,包括鄧穎超和毛澤東,鄧穎超是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候補委員,并在中國國民黨婦女部為部長何香凝擔任秘書。
任弼時的夫人陳琮英。她與任弼時是“娃娃親”。 陳琮英12歲到長沙一家織襪作坊當童工,真正是一位無產階級出身。
康生的夫人曹軼歐。家庭出身資料不詳,僅查閱到曹軼歐晚年回憶說:“我和康生是1927年結婚的,我們是上海大學的同學,也都是共產黨員。”至少說明那時她已是上海大學的大學生,絕對出身不凡。
高崗的夫人李力群。父親是國民政府的縣長,17歲讀徐州女子師范時去延安,先后進入抗大及中央黨校學習。
董必武的何連芝。出生在四川省萬源縣一個貧農家庭中,從脫離童養媳苦海, 1933年2月參加革命工作。
林伯渠的夫人朱明。原名王鈞璧,太平天國時家庭即為官僚地主,王鈞璧在耕讀傳家的母親家長大,外祖父是前清學者,舅父們多學農工醫等實科。1939年春天到延安,改名朱明。
彭德懷的夫人浦安修。1935年時就讀國立北平師范大學,父親浦友梧是個讀書人,清代末年畢業于南京商業??茖W堂,后供職于北洋政府交通部,是著名浦氏家族中的小妹。
陳云的夫人于若木。生于有名的書香世家,父親于丹紱是清朝派往日本的第一批留學生。1916年從日本早稻田大學碩士畢業。于若木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0月被分配在陜北公學學習。
彭真的夫人張潔清。家父是清末秀才,姑姑張秀巖是李大釗學生。1934年畢業于北平女子師范大學,畢業后在天津培才學校任教員。
張聞天的夫人劉英。1924年考入徐特立剛剛創辦的長沙女子師范學校,1925年入黨,走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
還有,林彪的夫人葉群,父親葉君琦是國民黨少將,自己畢業于北平師范大學附中,1938年北平被日本占領,決然背叛“先富”家庭,毅然奔赴延安。類似這樣的女青年,那是成千上萬,已成一個時代的風采!
五、舍命背叛“先富”的老一輩革命家,更群星燦爛。
翻開中共黨史,看中共波瀾壯闊的斗爭歷程有道濃墨重彩,就是無數老一輩革命家,很多都出身于“富貴”家庭,或個人有很高社會地位,也能“大富大貴”,可為了民族得解放,為了窮人得解放,他們卻舍生忘死地背叛了“富貴家庭”???ldquo;在新中國成立前作出突出貢獻的100名英雄模范人物(不包括國家領導人,有些不是共產黨員)”中間,僅在共產黨員的老一輩革命家中,就群星燦爛。
盧德銘。出身四川省宜賓縣一個富裕家庭。1923年考入成都公學,后投筆從戎報考黃埔軍校,升任4軍25師72團參謀長。1927年9月,盧德銘指揮部隊掩護毛澤東率部突圍,壯烈犧牲,年僅22歲。毛澤東痛惜不已:“還我盧德銘!給我3個師也不換。”
段德昌。出身知識分子家庭,18歲考入了長沙雅各中學。北伐戰爭先后擔任國民革命軍第8軍第5師政治部秘書和第2師政治部秘書長。與周逸群、賀龍一道,成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始人。曾介紹國軍湖南獨立第5師第1團團長彭德懷加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5月1日,被“左”傾代表夏曦誣為“改組派”錯殺。1952年,毛澤東親自為段德昌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烈士證書。
董振堂。任國民革命軍第26路軍第25師73旅旅長,1931年12月14日,26路軍1.7萬名官兵在趙博生、董振堂指揮下舉行寧都起義。1932年5月董振堂升任第五軍團總指揮(1933年1月改稱軍團長)。1937年1月,被馬步芳等部約2萬余人包圍高臺,經9天9夜激戰,董振堂和3000多名紅軍將士全部壯烈殉難,時年42歲。
彭湃。出身廣東海豐縣有名的大地主家庭, 1918年就讀于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科。被毛澤東稱為“農民運動大王”,彭湃把自己分得的田契親送佃戶,并當眾將田契燒毀。1929年8月30日英勇就義。
惲代英。武昌中華大學文學系畢業,黃埔軍校任主任政治總教官。1931年4月29日中午在南京被國民黨反動派殺害,時年36歲。
夏明翰。出身豪紳家庭,違背祖父心愿報考新式學校。1928年初調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2月在漢口被殺,時年28歲。臨刑前寫下《就義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
吳煥先。出生黃安縣一個地主家庭。1923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麻城蠶業學校。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后回家鄉組織農民協會,建立農民武裝,一家6口慘遭地方民團殺害。1935年8月21日,紅25軍在涇川南渡汭河遭國民黨軍然襲擊,壯烈犧牲,年僅28歲。
趙一曼。出生在宜賓縣北部一個封建地主家庭,畢業于黃埔軍校六期。1936年8月2日,日軍將其綁在大車上,在珠河縣城“游街示眾”后殺害。“未惜頭顱新故國,甘將熱血沃中華。白山黑水除敵寇,笑看旌旗紅似花。”
鄧中夏。1917年入北京大學國文門學習,同于右任創辦上海大學,1927年參加中共中央八七會議,被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1933年10月,被國民黨當局在南京雨花臺殺害,時年39歲。
王若飛。出生于安順市一個封建家庭,入貴陽達德學校學習。因叛徒出賣,度過近6年鐵窗生活。1946年4月8日,乘飛機遇難。
葉挺。1921年,任孫中山之建國陸海軍大元帥府警衛團第二營營長。1927年1月,任11軍第24師師長,兼第11軍副軍長。1941年皖南事變被國民黨扣押。獄中作《囚歌》:“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1946年4月8日,乘飛機由重慶回延安遇難。
瞿秋白。出身書香門第,父親瞿賡甫時任湖北布政使。母親金璇,是官宦之女。1923年夏,瞿秋白到上海大學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1935年2月24日被捕。6月18日晨,寫完絕筆詩,從容走向刑場,沿途唱俄文《國際歌》《紅軍歌》呼“中國共產黨萬歲”“共產主義萬歲”等口號。到達羅漢嶺選一草坡坐下,從容就義,年僅36歲。
黃公略。黃埔軍官學校畢業后參加北伐,1926年7月,任國民革命軍第2師第30團少校團副,同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平江起義。1930年1月調任紅6軍軍長。1931年9月15日,率部參加方石嶺追擊戰,遭敵機襲擊,壯烈犧牲,時年33歲。
羅亦農。7歲入私塾,14歲考入美國人在湘潭縣城辦的教會中學--益智學校。1927年11月,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務委員,與周恩來、李維漢組成中央組織局,羅亦農出任主任,并兼任中央組織部部長。1928年4月15日,在獄中寫下絕命詩:“慷慨登車去,相期一節全。殘軀何足惜,大敵正當前。”從容就義!
總之,為了窮人得解放,中國革命犧牲了2000多萬先烈,光有名有姓的共產黨員就將近400萬。其中,在中國革命的領導群體,背叛“先富”鬧革命的占比更高?;蛘哒f,在中國共產黨的老一輩革命家中,舍命背叛“先富”的,那是不可勝數。
那時,背叛“先富”是真要掉腦袋,甚至全家都要血沃中華!但他們“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共產黨“不能忘記初心”,就是要認真思考:他們為什么要舍命地背叛“先富”?他們到底要選擇一條什么道路?他們到底給后人豎起了什么樣的坐標?
1、本文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僅供大家學習參考;
2、本站屬于非營利性網站,如涉及版權和名譽問題,請及時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做相應處理;
3、歡迎各位網友光臨閱覽,文明上網,依法守規,IP可查。
作者 相關信息
內容 相關信息
? 社會調查 ?
圖片新聞